书城励志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2175500000035

第35章 30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妈妈(12)

有的孩子,预习功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动脑子。这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给孩子讲清楚,预习是预先自己学习,这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2.认真听讲

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比孩子知道的深入。要告诉孩子上课跟着教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

孩子不认真听讲,可能有三个原因,应对症下药去解决。

一是根本听不懂。有的是前边学的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有的是预习不认真。前一种情况应该给孩子补课并加强预习;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加强预习。

二是自制力差,易受内部、外部干扰而走神。这主要是意志品质问题,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工夫。怎样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请参看后边的专节论述。

三是缺乏学习兴趣。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就专心听讲,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不专心。如果是这方面原因,应跟任课教师多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还可以告诉孩子,在课堂上即使老师没有叫你回答问题或让别人上黑板演练,自己应在心里试答老师的问题或在本子上演练,老师评价其他同学的回答或演练情况时,自己评价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到不足,进行自我激励。还可以跟孩子一起选购一两本有关课程的趣味性强的课外读物,通过阅读提高兴趣。

要指导孩子记好课堂笔记。老师要求记的必须认真记下来,自己认为必要的也随时记下来,以备复习时用。笔记本上应有一定的空白处,做补记某些内容之用。

老师讲课中或讲课后,常常让同学提问题。要求孩子大胆提问题,提问题先过脑子,准备好问什么,怎么问。

3.复习当天讲课内容

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许多孩子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一是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二是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

这一步是第三遍学习课程内容了。应该与预习、听讲有所不同。要明确地记住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进行强制记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如遇卡壳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弄懂。

做好这一步,除了看教材,还要看笔记。

4.做作业

有复习过程,做作业就会比较顺利了。

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

有的孩子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看清楚,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孩子,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忙忙叨叨学不到真本事,而且欲速则不达,极易出错误。

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稿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

作业要自己检查,不能依赖家长,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让孩子自己复查。比如说:“这两题有一道错了,你自己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能力。如果哪儿错了就告诉他,甚至帮孩子改错,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5.小结

一个单元学完了,应该及时小结,重新看教材,看笔记,看作业。把课程内容捋一遍,加深记忆。要特别重视作业或课堂小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及时改正。最好有一个错误纠正记录,以免重犯同类错误。

上述五步学习法是学习的基本方法。指导孩子按这五步走,不能怕麻烦。只要认真去做,孩子的学习会按部就班、扎扎实实。一旦孩子形成好习惯,家长就可以少操心了。当然,五步学习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一种基本模式,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发展。

寻找记忆的规律

记忆是指人的大脑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把某东西记住,在某个时候想再次知道的时候就能想起来。就好像把某件东西放在抽屉里,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一样。

1.记忆力好不是天生的

世界记忆力冠军佐治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他的记忆力非常强。1989年,他在打破吉尼斯纪录后这样说道:“我记了30副牌共1560张。那些牌在证人面前洗了2个小时。我用20小时看了那些牌并记住次序。我可以记错8张,但我只记错了2张。我用了2小时43分钟讲了1560张牌的点数。于是,我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佐治的这种超强记忆力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有一次,佐治去听一堂课时,发现自己老是记不住。于是,他就去图书馆找来一些可以帮助记忆力的书来看,从中总结出了记忆规律,再通过训练,他才有了这么好的记忆力。

记忆力不是天生的,记不住是很正常的,过目不忘的本领是能够锻炼出来的。

2.记忆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记忆的过程是识记、保持、理解、再认、再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识记是记忆的开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理解是记忆的基本条件,再认和再现是记忆水平和质量的反映。

记忆有自身的规律,这是由遗忘规律所决定的。专门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人在熟记13个无意义的音节后,仅过1个小时,就遗忘了7个;2天后,又遗忘了1个;6天后,虽然遗忘还在进行,但是速度更慢了。可见,当记忆过程一结束,遗忘就开始了。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记忆刚结束,在短时间内就会遗忘很多,越往后则遗忘越少。

正是因为已经记住的东西在遗忘的时候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掌握住这个规律,针对遗忘的特点来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刚学过的东西要多复习,以后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对于低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最好间隔一天,如果你快要考试了,那平时就要多复习,多熟悉课本,进行有意识的背诵,这样一来记忆效果一定会提高,也会提高孩子的学习信心。

3.帮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1)帮助孩子找出最佳的记忆时间。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早晨和晚上睡觉之前是记忆效果比较好的时间。因为早晨头脑最清醒,记忆起来相对比较轻松;而根据心理学研究,在睡眠中的记忆力是不会下降的,因此,睡觉之前记忆材料,可以减少其他事物的干扰,从而减少遗忘。

如果孩子在早上记忆效果好,那就多让他在早上去背一些东西;如果是在晚上睡觉之前记忆效果好,那就在睡觉之前记忆一些内容,第二天醒来后进行回忆,这样效果是比较好的。总之,要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找出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在特定的时间里固定地去识记、背诵、理解,直至把知识完全记住。

(2)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德国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歌德曾断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当你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时,你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把全部精神都倾注在学习上面,这样就会加强各个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造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就能将各种知识信息不断地传递给大脑的神经中枢,因此而留下较深的记忆。

(3)理解是最有效的、最基本的记忆方法。有句话说“欲要记,先要懂”,说的就是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毛泽东说:“感知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但理解的东西则一定能更好地感知到。”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以“顺藤摸瓜”,由此及彼,记忆效果当然比单纯重复要好。

(4)适时休息是提高记忆力的润滑剂。根据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人们的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有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就会使该区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反应能力降低,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及时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本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30分钟后中间休息5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的连续记忆。这也就是我们每听45分钟的课后就休息10分钟的缘故。

(5)科学的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力的促进剂。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及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法,能够帮助自己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床头记忆法、尝试回忆法、比较记忆法、轮换记忆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预习,不是简单地读书

古代军事家孙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预习让孩子从五个方面获益:

第一,预习能帮助优等生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这就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教科书时,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搞清思路,抓住要点,解决难点。预习时有些地方没弄懂,听课时就会受好奇心的驱使格外留心,一旦理解了,思想上豁然开朗,印象就特别深,可以久记不忘,有时预习自己认为已经明白了的内容,听课时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因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甚至发现新的不理解的问题,这对深化学习和提高理解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让人终身受益的。一个人一生只有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龄以前和成年以后主要都靠自学,没有自学能力,将来就不会获得更多的有用的知识。已经学了的知识和自己工作的实际也常常挂不上号。自学,其实是整册书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者自己单独首次接触新知识,要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发现问题,并设法自己解决问题。实践证明,一些能长期坚持预习的同学,其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表现在他们阅读速度快、思维敏捷、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比较归类,也很善于联想和想象。他们能够较快地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实质,通过努力而获得真知,这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会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其实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但人一生的学习,绝大部分时间是没有老师指导的,因此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预习能直接提高效率。

课前的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弥补了漏洞,这样扫除知识障碍,使自己听课时精力能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再翻书查找。省去课上许多时间。

第三,预习能开拓思路。

经过预习,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就要开动脑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讲到一个新概念,就想一想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讲到定理,就想一下它是怎样推出来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等等。有时预习得比较好,对所讲的知识比较熟悉,就可以跑到老师思路前面去,想一想下一步他会怎么讲,然后在继续听讲中加以对照。

由于思路开拓得好,听课效率就提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能顺利地完成,这样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增加,学习就主动了。

第四,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书上都有,由于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记好笔记。或用笔在书上划重点、做记号,或记下简略的提纲,而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这样做比把时间大量用在埋头记笔记上要强得多。

第五,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

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都经过了独立思考,有了初步的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理解更为深刻了。理解了的知识是容易记住的,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另外,预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也有助于记忆。

正面,教孩子预习的方法。

(1)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这时要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读懂的。

(2)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大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3)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画为主。所圈点勾划的应该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本节课讲授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联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4)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

预习也不能搞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抓住预习的重点,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比如,语文课首先要排除生字、生词障碍,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风格、手法,而数学课则要把重点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

对于一个在书山中求经,学海上寻舟的学生来说,预习简直就是一碗事半功倍的十全十美的大补汤。因为不仅可以从预习当中可以事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中,还可以领悟到一些书本当中的知识要点,那同样有利于学习效果。

抓紧课堂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