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2176000000046

第46章 感恩在心间,责任在肩头(2)

弗兰克引述尼采的话:“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能忍受。”有一个活下去的目的,才能增强人忍受“任何”煎熬的耐力。弗兰克认为,真正需要的是从根本上改革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人应该认清一个事实:“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对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对我们有何指望。我们不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应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面对这个追问,不能以说话和沉思来答复,而该以正确的行动和行为来答复。”

人,一旦看透痛苦的奥秘,反而会把痛苦看作是值得承担的负荷。营中自杀的人都有典型的论调:他们对生命再也没什么指望了。弗兰克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当事人了解“生命对他仍有所指望,未来仍有某件事等他去完成”。这指望或工作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它使每个人与众不同,也使得每个人的存在有其意义。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人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一次,一名不与当局同流合污的舍监,安排了一场集体精神治疗。舍监指出几天来因病或自杀而死的许多难友,其真正的死因是在于放弃了希望,并让弗兰克替大家打气。弗兰克指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一切可以重整旗鼓,毕竟一身硬骨还在,过去不管经历了什么,都可以成为来日的一笔资产,并引用尼采的话说,“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大好的时机有时往往乍然降临——至少降临到某个人身上。

弗兰克他在集中营中的体验证明了这一点。人不是仅仅活着,且总是要决定他的存在到底应成为什么样子,下一刻他到底要变成什么。弗兰克认为人不是事物,“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要成为什么——在天赋资质与环境的限制之下——他就成为什么。正如在集中营这个生活实验室与考验场中,有些难友像个恶棍,有些却宛如圣人。人在他自身内有两种可能,去实现哪一种是由他自己所抉择的,而非由情境所决定。人虽不能免于生物、心理或社会上各种条件三限制,但是面对这些限制,人却保有选择的自由,自由决定要顺服于它或要抵抗。人是自由的,但是责任重于自由。人有责任去实现个人生命的独特意义,此外还要对其他事物负责,不论是社会、人性、全人类或自己等。

【智慧心语】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人必须不断抉择,你要决定什么样的事物成为你存在的里程碑。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在心理治疗领域,弗兰克曾发明了不少心理治疗技术,比如“矛盾取向法”,用以颠覆来访者的态度。但弗兰克指出,技术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除非引导病人再度发现生命意义以及天赋使命。

现时代的集体心理困扰可以说是“存在空虚”。“存在空虚”是一种个人性的“虚无主义”(可解说为“生命没有意义”),与之相应只能用弗兰克创始的意义治疗来处理这类问题。

弗兰克认为,存在的空虚主要的表现是无聊厌烦。从内在而言就是感到生命无意义。弗兰克认为,不是人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而是“他”才是被问的人。每一个人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是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每个人的生命是具体现实而独特的,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必须让病人自己体会到他的责任,让他自己抉择为了什么,对什么人或什么事负责。必须让他自己负责实现他的潜在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必须在世界中去找寻,而非在人身上或内在精神中找寻。

人无法在所谓“自我实现”上找到人类存在的真正目标,人类存在的本质是要“自我超越”。人能以三种不同的途径去发现这个意义:

1.创造和工作;

2.体认价值;

3.受苦。

由此去实现“自我超越”。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决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练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学海泛舟】

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

林肯上任后不久,南部奴隶主挑起了南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林肯肩上的担子之沉重,是以往绝大多数美国总统无法比拟的。但是,他告诉自己说: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于是,凭借着自己的非凡毅力和决心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使在遭到诋毁时,也从未动摇他的方向: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1862年9月,林肯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1864年6月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它标志着奴隶制的彻底崩溃。

此后,有家报社记者采访林肯:“总统先生,请问您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是什么?”当时记者以为林肯会认为是自己当选总统那一天。但林肯的回答去出乎意料:“我为我当选为总统感到自豪,更为南北战争感到骄傲!”南北战争消除了美国的内乱,带给美国人民一个团结、安定的社会局面,没有南北战争或许也不会有美国今天的强大。这就是林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为自己成就了一项事业而骄傲,而非为自己当选美国总统骄傲。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智慧心语】

一位社会学家研究过这样一个课题:什么样的人最优秀?一天,他来到一个建筑工地进行调查,社会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个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的回答:“在做什么?你没有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的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的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社会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的答道:“为了每天2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社会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热情洋溢地回答道:“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活儿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感恩。”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3个工人却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社会学家分析后,得出结论:

第一种工人,视工作为苦役。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失去这份工作,甚至可能成为生活的弃儿。

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人。他们视工作为纯粹糊口的手段,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他们肯定不是企业可依靠和老板可依赖的员工。

而第三种工人才是最优秀的人。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他们足够的荣誉。

责任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只会坐享其成,缺少前进的动力。遇事依赖别人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小让他们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劳者多能”,一个人敢于承担的责任越多,“你才能磨练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姆昌德

【学海泛舟】

普列姆昌德在印度有小说之王美誉。他告诉我们,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这与弗兰克的活着的意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环境限制了我们的出路时,唯有责任,能够支撑我们绝处逢生。

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只有承当责任,才能让人们在任何处境下找到活路,活出意义来。最为极端的事实是,曾经在二战时期被困在集中营的各类人群,他们的悲观与绝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得到的。很多人不堪重负,放弃了生命。但还是有一批人选择了活下去,他们为什么没有自杀呢?一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的那位父亲,他为什么没有在那么暗无天日的处境下选择自杀?为了儿女,为了亲人,为了家庭,为了尚待发挥的才能……正是这种种责任,维系着绝望者纤弱的生命细丝。

【智慧心语】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一切需要,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使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孩子们生活条件越优越,越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感。

然而,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责任存乎心,终生益无穷。”正如昆德拉的一部小说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其生命就没有厚重感,就越容易感到生存的空虚。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建议一:言传身教。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诺贝尔的父亲老诺贝尔对研制炸药特别感兴趣。一次,诺贝尔问父亲:“炸药是伤人的可怕东西,为什么还要研制它?”老诺贝尔这样回答孩子说:“虽然炸药会伤人,但是,我们要用炸药来开凿矿山、采集石头、修筑公路、铁路、水坝,为人民造福。”听了父亲的话,诺贝尔接着说;“我长大了,也要研制炸药,用它造福人类。”可见,父亲的责任感、事业心对诺贝尔的影响很大。

建议二: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庭中要有明确的分工,父母应该分配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做之前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口头上的指导,但绝对不可以代办,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要知道,上天从没有赋予一个人任何权力,若非同时让他肩负相对的责任。居里夫人曾对自己的女儿说:“你们长大以后,要自己去谋业。我只留给你们精神财富,决不给你们留下金法郎。”在居里夫人的影响下,后来女儿成了著名科学家。

建议三:让孩子懂得自己行为的后果。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茨格拉夫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次,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比平常晚了半小时,茨格拉夫人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儿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可要遵守。”这样,就让儿子意识到了自己晚回家的后果,他就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茨格拉夫人说:“有时候,做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让他逃避责任。孩子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做出很‘遗憾’的决定。”

事实确实如此,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去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试着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让孩子自己承担。比如,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他:“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你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已经努力了,是爸爸妈妈没有帮助你。”虽然只是一句话,却反映出了观念的不同。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学得有责任一点,只不过我们的父母在用错误的方法帮助他们。如果你无意中帮助孩子推卸了责任,孩子将会认为自己无须承担责任,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是很不利的。

建议四:让孩子体验成功。当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因为任何成绩都是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取得的。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