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176200000020

第20章 寓言故事(2)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意思在于揭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合理组合,才能取得胜利。团结的前提就是目标一致,彼此谦让,共同进步,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

白头翁

从前,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下过一滴雨。火红的太阳整天晒着。树木、花草都枯死了。雀鸟们也感到实在活不下去了,大家就在一起想办法找水。

有只鸟说:“湖边倒是有水,就是路太远了。大家看怎么办?”

白鹤说:“那好办!我们从湖边啄一条河道,水就会流过来的。”

大家都说这个办法不错,一致同意到湖边去啄河道。只有一只雀鸟怕辛苦,偷偷的把自己头上的羽毛染上了白色,对大家说:“我老了,头发都白了!哪能干得了这些事?”

大家拿它没办法,只好让它留下了。

雀鸟们开始到湖边啄河道去了。啄啊,啄啊,嘴都啄出血了、太阳炎热难耐,差点把雀鸟的羽毛烤焦了。实在是熬不过去的时候,它们就飞到湿润的地方去喘一喘气。就这样啄了七天七夜,终于在湖边啄出一条河道来。水沿着河道流过来。水流过的地方,草木转青,花儿开放。雀鸟们到处飞,到处唱,真是高兴极了。

只有那只染白了头的鸟非常苦恼。它飞不高,不敢唱——怕别人笑它,便把头埋了起来。它头上的白颜色洗也洗不掉了,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它叫做“白头翁”。

“白头翁”成为懒惰者和工于心计者的代名词。本打算工于心计,借机偷懒,处心积虑地想出“染白头”的良计,装作老态龙钟的样子博得大家的同情,并以此为借口脱离集体劳动,结果搞得自己狼狈不堪,成为真正的“白头翁”。这里,其他雀鸟与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永远都要相信劳动是光荣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勤于劳动,敢于创造,维护集体的利益,不要耍小聪明。

猴子摘苞谷

很久很久以前,在峨嵋山上住着一只猴子。

有一天,它跑下山来,信步走到一个菜园里,那个园子里种满了苞谷,苞谷已经成熟了,猴子看着满园子的苞谷非常高兴,就伸手摘了一个背在肩膀上,得意洋洋地往前走了。

一路上,它看到很多很多新鲜稀奇的东西。在路过的地方,只要它对那个东西感兴趣,都要停下来瞧一瞧,心里想着难得有一次下山的机会,它决定要好好的玩一玩,看一看,一定要带些好东西回山上去。

过了一会,它走到一片桃林里,桃树一棵接一棵,看不到边。而且,所有的树上都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桃子。猴子觉得这些桃子实在是太好了,就随手把苞谷丢在一边,爬到树上去摘桃子。

摘了桃子之后,它又接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西瓜园。满园子的大西瓜又大又圆,馋得猴子是直流口水。它马上就把桃子丢在地上,伸手去摘了一个大大的西瓜。这时候,天渐渐黑了下来,猴子打算要回家去了,就转过身来,出了瓜园,背着西瓜兴高采烈地上路了。

在回去的路上,猴子走着走着,突然遇见了一只野兔子。它看着兔子蹦蹦跳跳,非常可爱的,就想要去逮住那只兔子,所以就又把西瓜扔掉了,急急忙忙地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突然跑进了树林子,在树丛间跳来跳去,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猴子着急地在树林里到处找来找去,可不管怎么找都再也看不到那只兔子了。这时天已经黑了,这只可怜的猴子既没有追到兔子,也已经丢掉了西瓜、桃子和苞谷,它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家了。

做事要专心,做事要持之以恒。问题的关键在于猴子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不够专心,不能对一件事情坚持到底、持之以恒。

对待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首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而后对自己的目标要有耐性、要有恒心,不能见异思迁,否则将事倍功半。面对这竞争激烈的时代,更需要执着追求,才能取得成功,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小马过河

在一个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听了,高兴极了,连蹦带跳地说:“好啊!怎么不行?我很高兴能够为您做事。妈妈,什么事啊?”

老马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孩子,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突然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站在河边,为难极了,心想:这河水有多深呢?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有多好啊!可是现在已经离家太远了,不可能再回去了,我该去问谁呢?他向四周望了望,看见一头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地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又跑回了河边,准备过去。这时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在河边上走来走去,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叹了一口气说:“唉!还是回家去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了甩尾巴,跑回家去了。妈妈问:“咦,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路,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伙伴呢。”妈妈笑了,问道:“那么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头,说:“我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小马,你怎么还是要过河,你不要命了吗?”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一面说,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走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小马因为片面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第一次没有将事情办好,而第二次的成功就是因为它从自身实际出发,亲身体验,才知道河水的真实深浅。这一点正是小马成功的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信人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真理,因为真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亲身的体验,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实践,又可以对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否则,只能一味的观望,平添烦恼。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敢于行动,勇于实践。行动胜于一切。只有行动了,才有发言权。

三个伙伴

在一个森林里,住着牛、驴和狐狸,它们三个是邻居,也是好朋友。

有一天,狐狸来和牛、驴商量,想出一次远门。

“听说要寻找幸福,就必须到深山里去,咱们三个结伴去,好不好?”狐狸建议道。

牛和驴同意了这个主意,它们就结伴出发,往深山里去了。

通往深山的路上几天前曾经有个猎人在此经过,猎人打死了一只老虎,把虎皮搭在马背上走路,不巧又遇到了一只狼,猎人将狼打死,把狼皮也搭在马背上。

夜里行进在悬崖边上,马失蹄将两张兽皮甩掉后,和主人一块儿跌进了深谷摔死了。

狐狸、牛、驴经过这里,看到了虎皮和狼皮,狐狸很有心计,建议带上这两张皮。驴很懒,说什么也不肯驮这两张皮,狐狸就去和牛商量。“牛老兄,只好麻烦你驮上这两张皮了。”

牛不解地问:“这两张皮有什么用?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呢?”

狐狸很自信地说:“总会有用上的时候,我相信。”

牛很憨厚,没再说什么,就驮上了这两张皮。

三个伙伴又行了一段路,忽然发现后边有响动,原来是小虎和小狼出来寻找父亲,发现了狐狸、驴和牛的脚印,就一路跟踪过来了。

牛和驴远远看到了虎和狼的影子,吓破了胆。狐狸却很镇静,嘱咐牛和驴按照它的主意行事。

等小虎和小狼追到了眼前,牛对着狐狸喊:“这一只虎怎么够我吃呢,快去把它的儿子找来!”

驴也对着狐狸大声吼:“这一只狼我怎么能吃得饱,去把它儿子找来!”

小虎和小狼听了牛和驴的话,吓得掉头就跑。狐狸急忙让牛和驴躲在附近的树上。小虎和小狼跑了一阵,醒过神来,返回来报仇。在牛和驴躲藏的树下气得乱撞。结果,牛和驴被撞得跌下树来,压折了老虎的筋骨和狼的大腿骨。虎和狼吓得狼狈逃掉了。

镇静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心理谋略。镇静的适应性之所以如此广泛,其实质是一种内在心理机制与相关素质的外在体现,于镇静中思索谋事,能够剔除因慌乱失控的心理影响而导致的的对策失误;反之,则抑制思维机变的能力,使决策结果带有偏颇和不彻底性。同时,镇静可以稳定自己,威慑对手,从心理上压倒对手,从而使之未战先衰。

故事里,三个伙伴在狐狸的镇静指引下,克敌制胜,战胜了可怕的敌人,以弱胜强的关键就在于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具备镇静的心理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困难,保全自己。

老猴种麦子

有一只老猴,看到农民每年都在地里种上大片大片的麦子,秋天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粮食,心想:“我为什么不照他们的样子也种点麦子呢,那样,我冬天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有饭吃了,不必再出去寻找食物了。”

猴子来到农民的田边,看他们怎么平整土地,撒种,浇水,施肥,然后收获一袋袋的麦子。猴子心想:“这也太简单了,我就到山里也开一块地,自己种庄稼,自己养活自己。”

于是猴子在家附近选了一块地方,用木棍把地掘了一遍,再把大块的土块打碎,还真平整的不错。然后,它学着农民的样子在地里撒上了麦种。

过了些日子,地里果真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来,猴子高兴极了,见了别的猴子就不住的夸口,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你们看,怎么样?我种的麦子一点儿都不比那些农民的麦子差。”

其他的猴子见了,异口同声地夸奖道:“你真行!太了不起了!居然能种出这么好的麦苗来!真佩服你!”

老猴子更得意了,它不再去看农民们是怎么养护麦子的,只等着麦子成熟了好收麦。

这一天,老猴子闲着没事,就到一个大苗圃里去散步,远远地,它看到苗圃的农艺师正在给一片冬青树剪枝,一会儿的功夫,一片冬青树就被修剪得整整齐齐。

老猴子看到眼里,记在心上,它回到家里,决定把麦苗也修剪一遍,让麦苗也像修剪过的冬青树一样平整。

老猴子说干就干,它一鼓作气将麦苗全部修剪了一遍,自己站在地头,一边看,一边点头:“整齐多了,果然不错!高明!高明!”

老猴子又找来了其他的猴子,炫耀自己的本事,众猴子又好好地把它夸奖了一番。

麦子越长越高,已经抽出穗来了,老猴子到地里一看,怎么又长得参差不齐了呢?再修剪一次吧!

老猴子又不辞辛苦的拿起了大剪刀,把即将成熟的麦子修剪了一遍,这一次,把好端端的麦穗全剪掉了,老猴子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愚蠢。

农民们收麦子了,沉甸甸的麦穗显示出又一个丰收年,而猴子的麦田里只剩下了麦杆。

老猴子看到农民种麦子,也不问青红皂白,别人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并没有考虑这些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所以到最后,当农民在修剪树枝时,它也忙着修剪麦子,结果,把好端端的麦穗全剪掉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模仿别人的行为一定要弄清楚别人所做的具体事情之后,才能根据对象采取相同的措施,如果盲目模仿,其结果不仅无效而且是可笑的。

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事实,一些人受暗示心理的影响,看到别人在学习,他们也学习几天;看到别人在实践,他们也赶紧参加活动,两个都想抓,结果都没有抓到,原因在于他们根本不知道自我的方向是什么,做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所以往往碌碌无为,无功而返。

没有主意的牛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头笨牛,这头牛一点儿主意也没有,别人说什么它就很轻易地就相信了,从不仔细地去想想。

有一天,笨牛正在草地上吃草,它一边吃草,一边摇着尾巴,为的是赶走牛虻,免得让牛虻吸自己的血。

一只牛虻在笨牛身边转了好一会儿,却怎么也不能靠近牛的身边,牛虻想了想,装作很亲热的样子对牛说:

“喂,朋友,你可真不怕麻烦,吃东西的时候还要不停地摇着尾巴,多辛苦啊!”

牛一边吃草,一边说:“还不是为了赶走你们这些血吸虫。”

牛虻说:“你这可是误会了,我们飞到你们身上为的是帮你们搔痒的,如果真的是顺便吸了一点您的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帮了您的忙总该有些报偿,您说是不是?”

牛不理牛虻,仍然吃它的草。牛虻见牛的尾巴仍然在不停地挥动,便又转起脑筋来了:“牛啊,有件事情我早就想告诉您,但怕您听不进去。”

牛抬起头,看了牛虻一眼说:“什么事?你说吧。”

牛虻说:“背地里人们都叫您笨牛,您知道为什么吗?”

牛气呼呼地说:“那到底为什么呢?”

牛虻说:“还记得去年夏天吗?那次老虎险些要了你的命,还不就是因为您那条该死的尾巴被树枝给挂住了吗?”

牛想了想,点点头说:“的确,那次真是好险啊!”

牛虻说:“这样一条招灾惹祸的尾巴要它干什么?趁早弄掉它。”

牛觉得牛虻的话有道理,于是,便去找老狼,请老狼将自己的尾巴咬断。老狼乐得有一条牛尾巴吃,张开大嘴,只几下就把牛的尾巴咬了下来。牛疼得直叫,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牛虻看到牛成了秃尾巴,乐坏了,急忙找来了一些弟兄,一群牛虻肆无忌惮地扑到了牛的身上,尽情地吸食牛的血,牛这才知道上了当,后悔莫及。

听取建议之前要看看是什么人提的建议,如果是心怀恶意的阴谋家,切忌不可盲目听从,而应揭露其阴谋,以免招来灾祸。

换个角度讲,如果自身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会被那些不正确的建议所误导的。

猫怕老鼠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老鼠怕猫,从未听说过有猫怕老鼠的故事,可这样的事情还真有。

从前,有个人因为家里有老鼠就养了一只猫,猫不但抓老鼠,还给家人带来了快乐,他便又养了几只,直到最后,养猫成了癖好。他家养的猫品种齐全,猫的皮毛颜色各异,大猫、小猫、老猫整天围着他转,足有一百多只。

猫养的多了,哪有那么多老鼠可吃啊,老鼠不是被吓跑了,就是被猫吃干净了。猫没有什么好吃的,就到处乱窜乱叫,闹得每时每刻都难以安静。无奈,主人只好买肉给它们吃。猫有了肉吃,就不再闹了,乖乖地和主人生活在一起。

这样下来,老猫生下了小猫,小猫一生下来,断了奶就吃肉,渐渐的,这家养的猫已经不知道老鼠是什么滋味了,也没有想过要去抓老鼠。

邻居家闹老鼠的时候,想到他家里有那么多的猫,就上门求助,想借几只过去抓老鼠。主人很慷慨地同意了,挑了几只强壮的猫给邻居家带回去。

过了一天,邻居家把猫给送回来了,十分沮丧地说:“你的猫根本就不抓老鼠,怎么回事呢?”

主人很纳闷,说:“不会的,我每天给它们喂的都很好,它们一个个长得多结实,怎么可能不抓老鼠呢?”

邻居说:“你最好自己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猫的主人半信半疑,带着猫随邻居一块儿到他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