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176200000041

第41章 民间故事(11)

另外,这个故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寓言中皮和毛的关系就如同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的,如果没有了集体利益,也就谈不上个人利益了。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沈诸梁的人,因为他父亲的封地在叶地,后来他继承父亲的封地,人们也把他称为了叶公。

叶公有一大爱好,他特别喜欢龙。他认为龙这种动物是杰出人才的象征,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变幻无穷。他为了崇拜龙,请来了各地能工巧匠,在柱子上、门窗上都雕刻上了龙,在墙壁上都画上了龙,屋内的家具和各种装饰都采用了龙的图案,就连钩子、凿子这些随手使的用具也都做成龙的形状,总之一句话,他家到处都是龙。

叶公就整天生活在这些龙当中,他欣赏起龙来可以饭都忘记吃,要是有人同他谈论起来龙的话题,他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要是他听说哪有一幅画得好的龙或者雕刻得好的龙,不管有多么远他都要去看,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它买下来。他这么爱好龙,整个楚国的人都知道。

天上的真龙知道了这个消息,非常受感动,它想:“在世界上从来没有像叶公这样喜欢我的人,连我的图像他都崇拜得五体投地,如果见到我的真身,那又会怎么样呢?真龙想到这里就决定到叶公家里走一趟看看。

有一天,在一阵狂风暴雨以后,接着就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天上的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它先趴在窗户上往里张望,尾巴拖到了叶公的家的厅堂里。真龙见到叶公的家里果然都是龙的图案,心中暗暗赞叹:“真是一位爱龙的人啊,果然名不虚传啊!!”

真龙可不像柱子上刻的、画的那么渺小,而是一个庞然大物。真龙的身子和尾巴横在厅堂里,摇头摆尾,吞云吐雾,神威抖擞。这时,叶公正好从房间里出来,他身穿绣着龙的衣服,脚上穿着绣有龙的鞋子,手中捧着一个酒杯,边走边欣赏上面雕刻的龙。他走到厅堂,猛然看到地上拖着龙的尾巴,吓了一跳,急忙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真龙!叶公这一看,脸色大变,惊惶失措,丢掉了自己的酒杯,边跑还边喊:“不好了!救命啊!龙来了!”然后,钻进自己卧室的床下面,再也没有敢出来。

真龙一见叶公这副模样,还听见他叫喊,心中非常失望,心想:”原来你爱龙是假的啊!你爱的龙只是刻画的假龙?熏对真龙不是喜好,而是害怕啊!“然后,真龙纵身一跃飞上了天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

远近的人们都听到了这个消息,都说叶公好的不是真龙而是假龙,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

名与实本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叶公这里却不致。所以,叶公示表面爱龙,实际上不爱,看得出,他是一个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像叶公这样沽名钓誉的人,他们喜欢借助一些手段来图名图利。当他们抛掉面具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发现他们真实的嘴脸。所以,看问题看它的实质,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对于那些尚未出现的新事物,人们最容易做脱离实际的空想、空谈,而面对客观实际则较困难,这里要求我们尊重实际,反对空谈。

对牛弹琴

从前,有个叫公孙仪的音乐家,他非常善于弹琴。从他的琴声中能听得出泉水涓涓,也能听得出大海的狂啸;能听得出秋虫唧唧的低鸣,也能听得出小鸟婉转的歌唱。曲调欢乐的时候,会让人禁不住眉开眼笑;曲调悲哀的时候,能使人心酸不已,跟着琴声呜咽。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不被他的琴声打动的。

一次,公孙仪弹琴的时候,看到有几头牛在不远处吃草,不由得突发奇想:“我的琴声,听了的人都说好,牛会不会也觉得好呢?且让我来试一试。”这样想着,公孙仪就坐到那些牛的旁边,使出浑身的解数,弹了一首名叫《清角》的拿手曲子。《清角》是当时一首有名的古雅高深的乐曲,旋律悠扬,是公孙仪的拿手作品。公孙仪开始弹奏了,他的琴声果然是美妙极了,任何人听了都会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慨。

可是,公孙仪看了看那群牛,发现那些牛还是静静地低着头吃它们的草,对美妙的琴声丝毫没有反应,就好像它们从来不曾听到过什么一样。公孙仪想了想,可能是他离牛群太远了吧,肯定是那些牛没有听见,要不然那些牛怎么会没有反应呢?这次我换一下位置,靠牛群近一点,看看又有什么反应。于是,公孙仪把琴搬到了牛群的跟前,更加忘情地弹奏着那首《清角》。

这次的结果着实让公孙仪失望。因为那些牛并没有像他想像的那样,陶醉于他的琴声。它们还是一心低头吃草,公孙仪觉得那些牛对他的乐曲没有反应,不是听不到他的乐曲声,而是另有原因的。或许是牛根本就听不懂音乐,所以,任凭他用心地弹奏高雅的乐曲,无论那乐曲有多么的美妙,都不能引起它的兴趣。

就这样,公孙仪决定改变一下自己弹奏的方法。他这一次不再弹奏高雅的乐曲,而是变换了曲调,开始模仿一些小虫子的鸣声和小牛犊的“哞哞”的叫声。虽然公孙仪的技艺高超,就连这些声音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完全像真的一样。但是,这些声音在人们听来远没有《清角》好听,音不成音、调不成调,听上去实在糟糕。但是,没有想到,那些牛这次却有了反应,它们纷纷竖起耳朵、甩着尾巴,迈着细密的小步子走来走去地倾听着琴声。

这个故事从牛听不懂音乐出发,具有讥笑对象和讽刺弹琴者不看对象无的放矢的双重涵意。

公孙仪原先是不懂牛的听觉习惯,但经过摸索,改变了曲调取得了牛的共鸣,这就说明,当我们遇到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都要有个调查研究,改进工作的过程,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而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看对象,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地研究解决方法,切忌乱弹琴。“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也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始终牢记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理解传授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只要有了和谐的沟通渠道和方法,交流和表达才会成为可能,否则只是“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杯弓蛇影

东汉有个叫应郴的人,当时是汲县的县令。我们都知道古人对二十四节气非常重视,逢到立春夏至什么的都要喝点酒,以示庆祝。转眼间夏至到了,照例大家会找朋友同事一起来庆贺一下。汲县主簿名叫杜宣,和应郴交情甚笃,于是来拜访应郴。

应郴就在客厅摆好酒席招待他喝酒。入座以后,两人谈论着天气的变化和衙门的事宜,推杯换盏,忽然,杜宣发现自己酒杯中有一条小蛇在动。杜宣对蛇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心里吓的直发毛,但在县令家里又不好意思不喝,只得闭着眼,硬着头皮一杯一杯的喝下去,感觉像喝毒药一般。

回到家后,杜宣一想起杯中的那条蛇,就混身哆嗦,好像那条蛇还在肚中游动,觉得胸腹疼痛难忍,以至于饮食不进,疲惫不堪,一病不起,身体逐渐消瘦下去了。家里人为他请了好多医生,用了好多方法也不见效。

应郴听说了这事之后,非常担心,于是就抽空去了一趟杜宣家,前去探望杜宣。来到他家看到他形容憔悴,在床上躺着无法下床,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杜宣说:“大人有所不知,不知大人是否记得夏至那天在你家喝酒?喝酒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酒杯里有条小蛇在动。我平生最害怕蛇了,但是那天我却把它喝下去了,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应郴回到家里后,心里非常惭愧,觉得杜宣的病自己也有责任,可他怎么也想不通酒杯里怎么会有蛇,思考了好久也没有结果。于是,他干脆把当天发生的事又再重新模仿了一遍。当他坐在杜宣那天坐的位置上,拿了酒杯倒上酒一看,把应郴吓了一跳,杯子里真有一条小蛇在动。但再仔细一看,却发现那并不是真的蛇。应郴回头一看,原来在他家北墙上有一张红色的弩弓,已经悬挂了好几年了,而弓的影子正好映在杯子里,看起来就好像一条在动的弯曲的小蛇。

应郴忙派人把杜宣接到家中,把那件事又亲自演示了一遍,当杜宣看到杯中的蛇竟是北墙上弩弓映出来的,心里恍然大悟,解除了疑惑。想起自己这一段时间来竟被这个虚影所困扰,禁不住哑然失笑。当下,杜宣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没几天病就彻底好了。

“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鹤常怀海上心。”李东阳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写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酒杯中的影子已经辨别清楚,解除了弓影是蛇的怀疑,就应该像病鹤一样常常怀有翱翔于大海的雄心壮志。其中“疑蛇已辨杯中影”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个《杯弓蛇影》的故事。

应郴是个面向实际,喜欢调查研究,追根穷底的人。而他的朋友却是一个疑神疑鬼,不动脑筋思索,在虚幻的现象面前妄自惊慌的人。假如不是应郴发现蛇影的秘密,看来他这位朋友的病还得继续恶化下去。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矛盾经常纵横交错,相互影响,出现一些常识很难解释的奇怪现象,但任何现象有它的根源,有些人就是不肯花力气去调查研究,挖出它的根源和实质,而宁愿疑神疑鬼,认假为真,让自己被某些表面现象所吓唬住。

胶柱鼓瑟

瑟是一种古乐器,弹奏起来非常好听。有个齐国人很喜欢听弹瑟,只要听到悠扬的瑟声,他连饭都会忘记吃。一有时间,他就会跑到有人弹瑟的地方一呆就是大半天。可是只能听别人弹瑟,而且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他想要是自己也会弹瑟那该多好啊,那样的话,就可以在家里什么时候想听瑟就自己弹奏一曲,想听哪一首就给自己弹奏哪一首,多么惬意啊!

于是有一天,这个齐国人突然心血来潮,想找个老师学习弹瑟。他打听到赵国有个琴师技艺高超,而且向人传授弹瑟的技艺,就买了一台瑟,跑到赵国去学习弹瑟。

当他见到了赵国的琴师后,琴师先给他演奏了一首乐曲,果然是行云流水,美妙非凡。齐国人听得如痴如醉,他非常高兴,就向赵国人说明了自己的本意,恳求他教自己弹瑟。赵国人见这个齐国人大老远赶来很不容易,而且态度又非常诚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先向齐国人介绍了弹瑟的基本知识,说:“你看,瑟有很多根弦,每根弦都连在一根弦桩上,在演奏乐曲之前,要根据乐曲的要求旋转弦柱,以调整瑟弦的音准,然后才能够演奏。”说完,他就帮齐国人把瑟上的弦柱调好,并教他弹奏了一首乐曲。

齐国人按照老师的指点试着弹奏了几遍,虽不怎么流畅,却也总算是能够成曲。他想:“原来弹瑟并不难,无非是调瑟稍微难一点,现在老师已经帮我调好了,我只要回去练就行,何必还要跟着老师呢?”于是,他就告别老师,回到了齐国。

回去之后,他担心老师调好的瑟柱会松动,就用胶把每根瑟柱都固定起来。心想这样一来只要瑟柱不动,我要做的就只是每天练弹奏就行了,不用多长时间我也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了。于是他每天都练习弹瑟,非常刻苦,但不知怎么回事儿,演奏的乐曲总是音准不对。就这样一直练了三年,到最后这个齐国人竟然连一只乐曲也不能够弹奏,他感到非常奇怪,百思不得其解。而他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这一天,有个赵国人要到齐国来办事,赵国的瑟师想起几年前来学琴的学生,心里挂念着不知道他学的如何,就托他来看望齐国人,看看学生现在学的怎么样。齐国人见了这个赵国人,就把自己的苦恼诉说了一遍,说道:“瑟柱是老师调好的,我还用胶把它们都粘住了,不会松动,但不管我弹哪只乐曲,却总是音准不对,真是太奇怪了!”

赵国人回到赵国,把齐国人的情况告诉了瑟师,瑟师这才知道,原来那个齐国学生虽然诚恳但实在是太愚蠢了。自己明明告诉过他,说瑟柱是用来调弦的,每首乐曲的音准不同,所以每弹一首乐曲都要根据它的音准来调节瑟柱,怎么能把瑟柱固定死呢?

而那个齐国人最终也没能练成一首曲子。

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这种仅凭个人想像、臆测,轻率下判断的做法是相当愚蠢的?

“胶柱鼓瑟”的原意就是用胶把柱粘住,使音调不能调整,后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也像故事中的齐人这样,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就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从前,有一个鲁国人,住在一个城镇上,在他家的附近有很大一片竹林,长满了竹子。有一天,鲁国人的亲戚捎来口信,说是请他们帮忙找根足够长,可以用作晾衣杆的竹子。

鲁国人很快就找到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亲自给亲戚送过去。

可是,亲戚住在离鲁国人家很远的另外一个城镇上,要走很久,所以,鲁国人一大早就起来出发了。他拿竹竿的姿势很特别,像举着旗杆一样,把竹竿高高竖起。他走在路上,觉得自己像一个举着大旗行进的士兵,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感觉呢!

很快就来到了城门口,鲁国人还是举着竹竿就往城门里进。忽然听见“啪”的一声,竹竿被什么挡住了,他也被震得倒退了两步。等他回过神来,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竹竿太长,竖起来比城门高出了一大截。鲁国人心里很不高兴,抱怨道“这是什么城门啊!竟然连根竹竿都拿不进去!”

他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发现城门虽然很矮,可是却挺宽的。鲁国人顿时来了精神,心想:“我把竹竿横过来,说不定还可以拿过去呢!”于是,他变换了一下拿竹竿的姿势,把竹竿横过来,走到了城门口一试,却发现竹竿还是长出来了很多,根本就进不去。就这样,他横着、竖着比划了半天,搞得满头大汗,就是进不了城门。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老人,他看到鲁国人站在城门旁,抓耳挠腮的,急得满头大汗,还不时地唉声叹气,就觉得很好奇,就走上前去,招呼道:“小伙子,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我毕竟比你多活了几十年,见过的事情也比你多多了,所以你不妨告诉我,我是可以给你想办法。”

鲁国人听到这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这位长者说:“老人家,我打算拿这根竹竿过城门的,但是没有想到,我把竹竿竖起来进城门,竹竿比城门高出一截;把竹竿横起来拿着走吧,竹竿比城门又宽出一截。都怪这个该死的破城门?选”

老人听完了年轻人的话后,手摸着胡须,非常自信地对鲁国人说:“我见多识广,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我的。我有一个好主意,你把竹竿从中间锯成两截,不就可以拿进去了吗?”

鲁国人一听,顿时醒悟过来,说:“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好办法呢!还是老先生您厉害啊!”于是,他找来锯子,将竹竿锯成两段,果然就轻轻松松地进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