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176200000076

第76章 人物故事(13)

农民十分委屈,心想这个包黑炭真是昏庸,哪里有这么判案的呢?真是气人啊!自家牛舌被人割掉了不打紧,还被反打一棍,说他是无理取闹,你说冤不冤?于是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左邻右舍问他怎么回事,他一概不理。走到牛棚里,牵出牛来,使出蛮劲,一刀就把耕牛给宰了。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现在也顾不上这么多了,再说,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几天了,所以这个农民杀了牛之后,不但不害怕,反而四处嚷嚷,分牛肉给大家吃。

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他对坐在高堂上的包拯说:“包大人,现在正处农耕时期,而他却不顾法令,私自宰牛,不但是对您的藐视,而且还会给老百姓带来不良影响,容易滋生懒惰习气,希望大人对其严加查处。”

包拯问明情况,突然沉下脸,吆喝一声说:“你好大的胆子,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没想到包拯会如此英明,连忙伏在地上使劲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趁春耕时期割了他家的牛舌,想让他无法顺利春耕,后来又听说这个农民一怒之下,将耕牛又杀了,心底更是高兴,连忙跑到县衙门来告发他。谁知竟是自投罗网。

消息传出后,包拯名声大振,牛主人这时也才恍然大悟,原来包拯的所谓昏庸之举是深有目的的,不禁佩服不已。

面对一场无头案,高明的包拯并不像通常那样,派属下去深入调查,而是略施小计,便使得割牛舌的凶犯自投罗网,主动送上门来,这是因为包拯对凶犯的心理摸的一清二楚,所以能使形势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其实是人类一门最大的学问,每一个正常人的言行都是有其动机和目的的,如果我们能够敏锐觉察或者准确推断出他人言行的动机和目的,那么就能制定适宜的策略,使得形势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方仲永

北宋时候,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境十分贫寒。父母没有钱供方仲永上学,方仲永长到五岁,还没有接触过笔墨纸砚这些文具。但是,他家的村子里有学堂,邻居也有孩子在读书,每天早晨和傍晚,他就站在小孩上学和回家必经之路上,眼巴巴地看着小孩们从自己身边经过,他心里十分羡慕,心想要是自己能上学该多好啊。

有一天,方仲永抱着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的双腿,哭着让父亲让他读书,父亲心里也很难受,但是他出不起上学的钱,于是就从近旁的邻居家借来书,求人指点,让他自学。方仲永非常聪明,而且十分用功,没有多久,他不但读懂了书本,而且能写出四句诗来。诗的内容是孝养父母,团结同族。方仲永的父亲十分高兴,便拿给村中的老秀才看,老秀才看后,连连称好,说这小子了不得。这些诗在很快在本乡的秀才中流传开来,他们看后,也都很惊讶,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自学的小孩手中。

之后,便有很多读书人喜欢出题考方仲永,但是只要有人给他出题,让他作诗,方仲永很快就能做出来,众人读了,都觉得他写的诗道理通顺,文才斐然。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方仲永不但在乡里出了名,就是在整个县里也轰动了,临近各县也纷纷传说金溪出了个“神童”。

方仲永一出名,县里的人渐渐把方仲永父子当作宾客接待,许多有名望的学者和绅士纷纷邀请方仲永到他们家里去作客,还有许多人拿着金钱和礼物专门上方家拜访,请方仲永写作诗文,然后悬挂在自己客厅显眼的地方。

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十分高兴,便天天领着儿子四处向别人求讨财物,而不让儿子继续学习上进。小小年纪的方仲永,自然也是抵挡不住外面的诱惑,经常和他父亲出入于豪门阔宅中。长时间没有学习,学问没有长进,他的天才也渐渐泯灭了。写来写去还是那几首诗,人们看多了,也就觉得烦腻了。

宋代著名的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年龄和方仲永差不多,又是隔县的同乡,他很早就听说方仲永是“神童”。王安石13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回家乡,在金溪舅舅家见过方仲永?熏那时方仲永也不过13岁,让他作诗,已经很一般,不能和从前相比了。又过了7年,王安石从扬州做官回家乡,再次到舅舅家探望,问起方仲永的情况来,有人回答说:“他的天才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一模一样了!”王安石听后感慨万分,专门写了一篇《伤仲永》,以示后人。

西方有句名言:“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它毫不夸张地指出了后天的努力学习对于成才的决定性意义。一味的依赖先天过人的资质和禀赋,最终只会落得像方仲永这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后果。

方仲永的故事还启发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心理规律,父母和社会切不可拔苗助长,否则辉煌一时,却害了孩子一世,君不见昔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天才少年到后来不都销声匿迹了吗?

曹玮大败吐蕃

曹玮是北宋著名的将领。有一年,吐蕃侵袭宋朝边境,朝廷派曹玮率军抗击,在曹玮的领导下,宋军初战告胜,敌军纷纷溃逃。曹玮故意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许多将士感到不可理解,便纷纷向曹玮建议:“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我们反而能安全迅速地赶回营地。”曹玮不接受这一建议,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

吐蕃军队狼狈逃窜了几十里,然后才敢停下来喘口气。吐蕃将领听探子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地不成队形,心想这个曹玮原来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心想要牛羊,却不知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于是马上命令军队掉头赶回去,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故意让队伍走得更慢,到达一个有利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可是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并不立即反击,而是派人传话给对方统帅,说:“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吐蕃将士既感谢曹玮,又在心底暗暗嘲笑他,心想这个人真是傻透了。而宋军将士对曹玮的做法也很不理解,有人甚至在窃窃私语:“这不成了迂腐透顶的宋襄公了吗?”曹玮闻知后,面露微笑,不加言语。

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选”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就把吐蕃军队打得大败而逃,曹玮命令宋军乘胜歼击,精疲力竭的吐蕃军队毫无反抗能力,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真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这时曹玮才告诉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杀回马枪而消耗体力,而我们带上牛羊,他们必定会返回来,这一去一来的,毕竟有百里之遥啊?选我如果下令与远道杀来的吐蕃军队立刻交战,他们会挟奔袭而来的一股锐气拼死一战,双方胜负难定;只有让他们在长途行军疲劳后稍微休息,腿脚麻痹、锐气尽失后再开战,才能一举将其消灭。”

将士们听后,纷纷点头,有人说,既带回来牛羊,又大败了吐蕃,真是“一箭双雕”啊!“一箭双雕”这个成语从此便使用开来了。

曹玮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很快地在“牛羊”和“胜敌”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他利用羊群麻痹了吐蕃军队,让其反追回来,但又不立即开战,而是等其锐气尽失之后再开打,结果是精疲力竭的吐蕃军队不堪一击,很快失败。所以不仅大败敌军,还带回了一批牛羊,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真是令人羡慕。

相信谁都想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一箭双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做到“一箭双雕”,最重要的是要能发现两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杨延昭观天退契丹

北宋名将杨业有七个儿子,他们大多血洒疆场,为国捐躯,为北宋的抗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杨业的七个儿子中,杨延昭最负盛名,他像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他死后,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遂城遂为辽军所困。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辽军一次又一次打退,但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辽军士气很高,矢飞如雨,遂城危势并不稍减。

城中守军不满3000,众心危惧,杨延昭则从容自若,征召城中居民丁壮,轮流登城,披甲执械,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了十月间。辽军还是没有离去的迹象,三日一小攻,五日一大攻。遂城城中粮水渐缺,士兵和百姓的士气也变得低靡起来,许多人在背后纷纷议论,还不如趁早弃城逃走算了,反正最终也难逃一败。杨延昭心里难道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他也在日日夜夜思索破敌的好办法,但是身为将领的他,越是危急时期越是要从容镇定,所以他对那些散步谣言损伤士气的人严加惩处,命令将士们继续严加把守。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一个晚上,苦苦思索破敌之计的杨延昭怎么也睡不着,便走出屋中去散步,他抬头望天上,精通天象的他发现,过几天会有寒潮,气温会突然下降。发现了这点,杨延昭心中大喜,马上返回屋中去查找天文书籍,看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准确,经过研究他肯定自己的判断不会出错。他心里马上便有了计谋。

第二天,杨延昭命令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同时给每个士兵发了厚厚的棉衣,让他们穿上,士兵们感到疑惑不解,纷纷议论说,这么暖和的天气要穿棉衣干嘛,但是将领的命令又不得不听。到了傍晚时分,突刮大风,天气骤冷,穿着棉衣的宋军将士纷纷赞扬杨延昭有先见之明。城外的辽军可惨了,他们都穿着单衣,懂得瑟瑟发抖,辽军将领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便想让辽军在进攻中变得暖和起来,天一亮,便发动了对遂城的进攻。可谁知,一夜之间城墙上的水已经结冰了,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别说爬上城墙,就连梯子也摆不稳了。辽军阵脚大乱,城上的宋军弩石齐发,辽军死伤累累。杨延昭命令打开城门,宋军乘胜出城反击,辽军溃败而逃。

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即威震边庭,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也被人们称为“铁遂城”。宋真宗特意召见杨延昭询问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在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杨延昭顶住压力,从容镇定。他利用大自然的威力,成功地扭转了局势,大败辽军。

天时、地利、人和,被孟子认为是战争成败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其他两个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谁能够拥有天时,谁就会处于上风,取得战争的胜利。

其实,不仅在战争,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服务,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异彩纷呈的大自然现象后面的规律。

赵葵一言定军心

南宋宁宗时期,有位名叫赵葵的少年将军。从童年时代开始,他便一直跟随父亲赵方,在军营中成长。

赵方是位名将,担任京湖制置使的他带兵与入侵的金兵作战,常年转战于淮西一带。他作战勇猛,屡战屡胜,使金兵闻风丧胆。

赵葵十一二岁时就向将士们学习骑马射箭,练出一手好箭法,他立志要像父亲那样,杀敌立功,保卫国家。赵方因此很器重他。。

一次,金国将领带领五千精锐骑兵偷袭南宋,在赵葵的英明指挥下,英勇的宋军一举打败了金国部队。大战胜利结束后,赵方决定论功行赏,并慰劳参加战斗的官兵。参加了战斗的小赵葵非常高兴,就到各个兵营去玩耍,与大家共享胜利的喜悦。

小赵葵首先来到一位叫王恩的军官的帐营中,向他祝贺。他亲眼看到那位名叫王恩的军官勇猛冲入敌阵,用手中的长矛横扫金兵,将敌人杀得落花流水,他想他无疑会受到重赏的。

他一到军营,意外的是竟看不到一点欢乐的影子。王恩铁板着脸盯着赵葵一声不吭,士兵们也是个个愁眉不展,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

赵葵不解地问:“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为何不欢庆一番呢?怎么每个人都是愁眉苦脸的?”

王恩冷冷地说:“我们打了败仗,正在等待受罚呢!”

赵葵越加糊涂了,分明是大获全胜,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吃了败仗呢?忙问:“我也参加了作战,谁说吃了败仗?”

王恩说:“既然作战取胜,别部都有奖赏,为什么我们没有呢?如此赏罚不明,令人十分失望,大家都在收拾行装,准备散伙了!”

赵葵发现事态严重,忙劝解说:“将军跟我父亲多年,一同出生入死,怎能为了一点误会就产生异心呢?”

王恩说:“明明不给奖赏,怎么说是误会呢,制置使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才是实情!”

赵葵灵机一动,立刻接口说:“现在发的是朝廷的奖赏,制置使的赏赐正要另行颁发呢,所以说是将军误会了”

王恩忙问:“果真如此?”

赵葵说:“我亲耳听到父亲这么说的。”

王恩听后,马上将这个消息传给手下的士兵,营内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赵葵马上赶回父亲所在的帐营,将漏发奖赏的事情告诉了父亲。赵方听后,一拍脑袋,连连责怪自己糊涂,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失误,但焦急的他又想不出恰当的补救办法。

赵葵方才说:“孩子撒了个大谎,请求父亲饶恕!”他把“制置使另行赏赐”的话告诉父亲之后,赵方十分惊喜,赞扬小赵葵帮了自己一个大忙,于是马上以制置使的名义,补充奖赏,同时派人进行调查,不让一个该得奖的人被遗漏。将士们看到制置使奖赏分明,爱兵如子,军心得到了鼓舞,士气大振。

赵方看到小赵葵用一句话,就稳定了军心,十分赞赏他的机警。后来,赵葵和他的哥哥赵范,都成了南宋著名的抗敌将领。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并非所有的谎言都是不好的,例如母亲哄骗小孩的谎言,士兵欺骗敌人的谎言。也就是说,不能单纯看是不是谎言,而要看其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从这种观点来看,小赵葵的谎言便是值得肯定的了。赵葵灵机一动时撒的谎,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谎言也是如此,因此对其不能一概否定。其实,在生活中,为了让自己的亲朋好友心安,人们偶尔说一说无伤大雅的谎言,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八岁知画的岳柱

元代有个叫岳柱的人,从小就聪颖机智,而且很有远见。他很爱读书,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天文、地理、医药、算术方面的书籍,他都喜欢看,对经史尤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