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01

第1章 识人篇(1)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陆九渊

商汤辨味识伊尹

夏朝末年的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穷奢极欲,昏庸残暴,惹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当时,商汤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领导者。商汤看到夏桀已失民心,决心推翻夏桀的统治,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手下虽然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大将,但还缺少一位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栋梁之材辅佐。为此,商汤想尽办法来搜集人才,结果成效甚微,使得他心急如焚。

正在此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近来吃的饭菜不是淡而无味,就是咸得发苦,于是就派人询问,结果是商汤的妻子有一个陪嫁的奴隶伊尹,担任厨师之职,虽然平时也算尽职,但这些天伊尹做的饭都是忽咸忽淡的。商汤十分恼火,便派人把伊尹找来大加训斥。

伊尹却不慌不忙地说:“我当然知道做饭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只有咸淡适宜、五味调和,吃起来才有味道。这几天我做的菜时淡时咸,其实是有意借此提醒大王,治国与做菜的道理是一样的,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松懈怠。只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方能如愿以偿。”

商汤听了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做饭的奴隶竟能说出这番道理深刻的话,而且还深谙治国之道。商汤略加思考,愈发觉得此人肯定很有来历,于是派人暗中了解伊尹的身世。他很快便惊喜地发现,伊尹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还曾做过莘国国君女儿的宫廷教师,只是由于莘国灭亡,伊尹才辗转做了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毫无疑问,这是一位胸怀大志、精通韬略的奇人。要实现推翻夏桀、建立新政权的宏伟蓝图,伊尹正是难得的栋梁之材。商汤大喜过望,当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

从此以后,商汤根据伊尹的建议,先是广造舆论,历数夏桀骄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号召那些被夏朝统治的部族部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对不听规劝的葛伯族出兵讨伐,予以消灭;对夏朝的羽翼,如韦、顾、昆吾等等,则各个击破,使夏朝孤掌难鸣。同时,商汤也采纳了伊尹的统战策略,对部族中的某些人网开一面,促使他们改邪归正。这样—来,商汤美名远播,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戴。于是,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发表宣言,挥师伐夏,终于推翻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今天看来,商汤获得伊尹帮助而成就大业的事件是有一些偶然性,但其中也有必然性,这就是商汤一心求贤。假如商汤不是求贤若渴,朝思暮想,像伊尹这样身份低贱的奴隶是不会进入他的视线的。正是由于商汤处处留意,诚心求贤,不拘一格,礼贤下士,才成就了这段佳话。

周文王打猎求子牙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因为他后来被周文王号为太公望,又叫姜太公,姜望。千百年来,姜子牙的名字一直是家喻户晓,历代传诵。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平定天下的故事也一直脍炙人口。在历史的长河中,姜子牙已经被大家神化了,俨然是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神仙。

姜子牙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之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然而在发迹之前,姜子牙仅仅是个靠在商朝国都朝歌以宰牛为生的人,过着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怀才不遇,默默无闻。真正提供条件使他得以一展身手的,就是那位求贤若渴、欲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的一代明主周文王。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他在他的别都朝歌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他和宠姬妲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叫做“炮烙”的刑罚。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到了古公父的孙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周部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

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鹯里这个地方。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骏马和珍宝,献给纣王,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

当时,姜子牙年已逾古稀仍然未遇明主,后来听说周文王很重视人才,钓鱼竿到渭水之滨,终日借垂钓来修养心志,磨炼毅力。他钓鱼从来不用鱼饵,钩是直的,正所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实他是想看周文王是否识才,能否放下架子求才,进而决定是否为他效力。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

姜子牙说:“凡是河流源头渊远者,河水必然奔流不息,于是才有鱼群栖息;树大根深者必定枝繁叶茂,于是才能果实丰硕。同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唯有相互理解,心灵相通,才有发展伟大事业的前提。比如在溪边垂钓,小鱼总是盯着小饵,若有若无的钓线使它放松了警惕;稍大些的鱼儿总是看好块大味香的饵料,即使是钓线就在身边,为求得香甜的美食,它也会忘掉危险而冒险一搏。而要想钓到大鱼,就要安上大块饵料,钓线也要粗壮结实,否则就会失之交臂,鱼饵两空。鱼一旦吞下钓钩,钓线就牢牢地牵住它;用人也是如此,人才一旦接受了相应的待遇,便会为施恩者尽心竭力地服务。用网捕鱼,还会有漏网的;可用饵钓鱼,却可以把水中之鱼陆续钓尽。同样的道理,提供相应的待遇,就可以把天下的人才都招揽而来。悬纶垂钓与治国平天下,虽事有大小之别,目标也有高下之分,然而其中的道理却是相通的。钓鱼的三大要领无非是钓点判断、饵料设计和提竿溜鱼,而治国平天下也有三大法宝:提供优渥的待遇是为了让所用之人贡献聪明才智,提倡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为了让士兵英勇善战,设立高官厚禄是为了让贤臣良将帮助君王成就大业。”

经过一番谈话,周文王知道他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姜子牙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

用人点拨

日月如梭,往事悠悠,三千多年的光阴已经逝去。在当今构建市场经济大厦的时候,我们备感人才奇缺,而历史的经验却是可以借鉴的。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固然重要,然而假如没有伯乐发现它们,识别它们,千里马也就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文王的留心求才,慧眼辨才,不是更值得我们称道吗?

宁戚择主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齐桓公的领导下,国势强盛,成为五霸之一,得宰相管仲之辅更是如虎添翼,但是齐桓公仍不满意,依然到处搜集人才。

一次宰相管仲率领军队讨伐宋国,有一天,在野地之中安营扎寨后,忽然一个装扮像乡野牧牛的人前来求见。此人自称宁戚,交谈中,管仲感到此人论天下大事颇有见地,智勇双全,乃是英才,想到齐桓公素来喜欢搜集英才,便写荐书一封,交给宁戚拿着去见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宁戚带着管仲的荐书来到了齐国,然而宁戚性格刚烈,他见到齐桓公之后,并不出示管仲的推荐书,反而在朝堂之上讥讽桓公大逆不道,杀兄得位,滥用武力,以致民不聊生。虽盟无不成,但前景岌岌可危。齐桓公闻之大怒,喝令部下立斩宁戚。殿中武士将宁戚向外拖,但宁戚却怒目威严,毫无惧色。桓公见宁戚如此威武不屈,十分敬重,觉得宁戚是个人才,升起了爱才之念,于是喝令武士放了他,并奇怪地询问宁戚:“我看先生也非常人,应该不是仅仅到这里来羞辱寡人的吧,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寡人能办到,一定会帮你的。”

这时宁戚才拿出了管仲的推荐书,并说出自己向往明君之意。

桓公大惑不解:“你既有相国的荐书,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给我看?反而造成这么大的误会,几乎使你成了刀下鬼。”

宁戚回答:“当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主公若是个不爱听忠言真话,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我宁死,也不会把荐书给主公。”

桓公听后,茅塞顿开,大为赞赏。接着他们又谈起了天下形势,宁戚谈论天下,头头是道。桓公大喜,受益匪浅,当即便要拜宁戚为官。有人上谏道:“这儿离宁戚的故乡卫国不远,主公何不派人去调查一下?以防受骗上当。如果宁戚德才兼备,再封官也不迟。”桓公对朝中大臣说:“我看宁戚这个人不拘小节,又性情好胜刚烈,在家乡难免有过失,会得罪一些人。倘若调查时有人说他的坏话,那就会造成错觉,就会动摇对一个人才的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发现了这个人才就应坚定地去使。”最终桓公也未听劝阻,拜宁戚为大夫。后来宁戚果然正如桓公所料,是一个难得的奇才,他文武双全,为辅佐桓公霸业立下了大功。

用人点拨

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会阿谀奉承,拜倒人下求碗饭吃,他们的刚烈正直,正是他们德才的表现,也是他们自信、自尊、自重的表现。而那些阿谀奉承之徒,本无德才,如果他们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怎能讨个一官半职?这是识别人才的辩证法。

桓公用宁戚,高就高在桓公看问题的角度与一般大臣不一样,他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宁戚虽是牧牛野夫,但见桓公时,他不拿出相国的荐书,反而怒斥桓公大逆不道;当桓公要杀他时,他又凛然不惧,这正是他超出常人的大智大勇,胆略过人。桓公正基于这种认识,才断定宁戚是奇才贤人,桓公善于识别人才。

子产识伯石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总能让子产非常满意,然而伯石性格自私而虚伪,虽然非常能干,其他人却并不喜欢他,只有子产比较欣赏他的能力而总交付他办理各种事情。

有一次,子产因有一件国事需要伯石去办,在交给他任务之前,熟悉伯石性格的子产先命人把他叫来,庄重地告诉伯石:“这次吩咐你去完成事情非常困难,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如果你这次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的任务,我就禀明陛下请他把一座城池赏赐给你。”伯石最终完成了那件任务,于是子产就禀明郑国公给了他一座城邑作为领地。另一个官员太叔对子产说:“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国家是大家的国家。大家都为国家办事,为什么单单送给伯石东西?”

子产说:“人和人不一样,像伯石这样的人,让他没有个人欲望是困难的。满足他的欲望而让他成功地办成所办的事情,这不也是国家的成功吗?城邑有什么值得吝惜的,难道它还会被搬走不成?”

后来,伯石听到众人的议论,非常害怕,于是就找到子产要交回封地,但子产说:“这次陛下赏你的封地是你功劳的体现,你受之无愧,以后只要你好好为国出力,赏赐还会更大!”还是坚持把城邑给了他。伯石以后在为国办事中果然就如同子产所说更加卖力。

不久,郑国的公卿伯去世,郑王让太史命令伯石做公卿。太史来到伯石的封地,伯石心中十分得意,但又担心其他大臣不服。自己的威名也不足以担当如此位置,于是就假意推辞,说自己无能无德,不堪重任。太史无奈,只得退出。太史走后,伯石又派人去请求太史重新发布他的命令,等到太史发布命令后,伯石又假意推辞,就这样一连反复三次,伯石才接受任命。这就给人一个假象,似乎伯石很谦虚,三次任命才接受。

子产对伯石的这种虚伪和贪婪很反感,所以在自己当政期间,虽然对伯石爱其才能而屡加重用,也赏赐了他很多财物,但却始终让他处于次于自己的地位,不加任用。

用人点拨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水清了,缺少鱼类赖以生存的微生物和养分,鱼就无法在这样的水中存活;一个人对下属要求过于严苛,他有一点毛病,一点缺点,他也就没有下属可使用了。

用人,先要知人,知人越详,任用也就越恰当。知人就要了解人,了解人的长处短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其长,避其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出于公心,如此,才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才能名副其实地做到人尽其才。

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

春秋时期,姑布子卿是当时鉴别人的能手。一次,他应邀去赵简子家做客。

在快到赵简子家时,姑布子卿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路边搬石块砌小小的城墙,旁边有一张帛,帛上仿佛是一座小城堡的草图。姑布子卿惊讶了一阵子,就去赵简子家了。

赵简子带着孩子们出门迎接姑布子卿。姑布子卿随便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赵简子问:“他们才能如何?”“没有能当上将军的。”“那赵家将要灭亡吗?”赵简子禁不住担心了。姑布子卿想了一想,问:“还有其他孩子吗?”

赵简子说:“还有一个叫毋恤。”就叫人去找他。

姑布子卿说:“可能就是我在路上见到的那个小孩子。他会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

孩子进门来,正是姑布子卿路上所见的。“未来的继承人肯定是他了。”姑布子卿说完,众人都非常惊诧,连忙追问原因。

姑布子卿解释道:“第一,赵简子家气数昌旺,必有杰才藏在府上;第二,那小孩非一般孩子,平常人家也不会有此小孩;二者相叠,多半是赵家公子了。至于出身,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