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13

第13章 识人篇(13)

这年冬,玄宗派内侍将军杨思景前往广州迎接宋?。杨思景是玄宗身边极受宠信的宦官,朝中许多人惟恐巴结都来不及,可宋?与之相会后,在赴京的整个途中,竟不与杨思景交谈一言,更不用说去巴结讨好。

杨思景回到京城,感到不平,向玄宗申诉,玄宗听后长久发出嗟叹,更加敬重宋景的人品。人们说宋?风度高迈超远,简直无法测其边际。用人点拨俗话说:“事不成无以知君子”。判断一个人才能大小,最可靠的标准是看他做成事情的多少与难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其概括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成无以知君子”。一个领导者也应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熟悉人才,了解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并以此作为根据,鉴别他是不是人才,是属于哪一层次、哪一方面的人才。识人要大胆,但又必须慎重,因为人才与事业是紧密联系的,用人不当,必贻误事业。所以必须多在实践中对人才进行全面观察。

白居易幼识之无

白居易一生写过不少的诗,并以写诗享有大名,有“诗魔之称,他给后人留下的作品多达3600多篇。他曾把自己的诗文编订过三次,题名为《白氏长庆集》。他的诗通俗易懂,老妪能解,诚如王安石所说的:“天下俚语,又被白乐天道尽。白居易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对世界文化宝库有着卓越贡献的伟大作家。

白居易天性聪颖,才思敏捷。当他只有六七个月时,乳母常抱着他在堂前书屏下玩,他那双灵活的大眼,总是凝注着屏上酒杯大小的字迹,一眼不眨,嘴里还呀呀地叫嚷着,仿佛与生俱来就识字一般。乳母一时兴发,便指着屏上“之、“无二字读给他听。读了几遍,这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竟然默记在心了。乳母问他:“指一指,哪是‘之'字?白居易小小的手指便准确地点在了书屏的“之字上,而且百试不误。乳母惊奇地将这事告诉了邻舍,于是便不断有人来“考试这个出生才六七个月的婴儿,而他也总能将“之、“无二字屡指不差。人们惊叹道:“奇童。奇童。传诵一广,便引出了“幼识之无这句成语。

聪明绝顶的白居易在贤母的谆谆教诲下,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辨音律声韵了。但是,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的刻苦攻读。他白天上课做赋,晚上挑灯读书,不分昼夜,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虽然年轻体壮但肤色很难看,还没有年老但头发早已花白。如此勤奋好学,比起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也毫不逊色。

白居易经常引用孔子的话来告诫自己说:“天生就知晓天下大道的算是最聪明的人,他们属于生而知的上等人才,其次是通过不断学习思考,通晓天下至理的人,他们属学而知之的次等人才。才能应该是聪明的必然走向。如果不能从聪明中发展出才能和智慧,这种聪明反而是祸害。如果不主动去思考,只想从不断重复的技能中,靠经验的积累来被动地获取能力,这样的智商只能让一个人永远停留在现有水准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停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再前进的原因。”用人点拨白居易的成才与其天资聪颖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在于他个人的努力。因此,在鉴别人才时,不仅要看他小时的伶俐,还要看他是否能从聪明中发展出智慧、经验和才干来。如果不能,这样的人早晚会有和仲永一样的后果。

俗话讲:从小看老。任何特异的现象都是遥居于规律之外而卓然不群的。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这样的小孩应值得悉心栽培。一般可从意志力、忍耐力、思考力、决断力、反应力五方面来考察一个孩子的特长和能力,从而推断他将来的成就。有的小孩看似普通,甚至被认为是愚笨,但他的惊人毅力造就后来的伟大智慧,因为老师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内在天分、不知人的缘故。比如爱因斯坦,不仅沉默孤僻,连做一个小板凳也要多次以后才勉强做好,但有几人能从这平凡的背后看到他的超凡智慧呢?

裴行俭识人有方

裴行俭慧眼识人,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他能识人于未发达之前,其识人之道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

王遂和苏味道还都不出名的时候,裴行俭一见到二人,就对他们说:“二位今后将先后担任掌管选拔管理官吏的职务,我有一个年纪还小的儿子,希望托付给你们。”

当时王遂的弟弟王勃和华阳人杨炯、范阳人卢照邻、义乌人骆宾王都因为文学方面的才能而享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非常看重他们,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显达。

裴行俭则不这么认为:“读书人担任重任在于大器,首先得有气量见识,然后才是才艺。王勃等人虽然有文才,但气识浮躁浅陋,哪里是享用高官厚爵的材料呢?杨炯气质略微宁静沉稳,应该可以做到县令。其余的几个人能够善始善终也是万幸的了。”

不久果然应了裴行俭的预测:王勃渡海时落水而死,卢照邻因患绝症不能医好自己投水而死,骆宾王因为参与谋反被杀,杨炯最后做到盈川县令。王遂、苏味道都担任了掌管选拔管理官吏的职务。用人点拨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有先见之明。所谓先见之明,就是在事情还没有充分显露的时候,能够比别人更早地预见到事情的发展和结局,从而抓住机遇,制订计划,采取行动。

先见之明从何而来?当然来自人们的智慧。有了超人的智慧,才能对客观环境作出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仔细审慎地分析,从而抓住机会,采取正确果断的措施,以取得最大的利益。可见,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智慧。

赵匡胤审卫融当赵匡胤兵伐李筠的时候北汉派宰相卫融去助李筠,结果李筠失败,卫融被俘。赵匡胤亲审卫融,责问卫融说:“你为什么让北汉王刘钧发兵帮助李筠造反?”

卫融从容不迫地回答:“这就像狗一样,天下所有的狗都不咬自己的主人,而见别人就咬。”

赵匡胤又说:“我现在把你放了,你能为我效力吗?”

卫融说:“我一家四十多人全吃刘家的饭,穿刘家的衣,实在无心背叛他,陛下应当现在就把我杀掉,我一定不能投降为陛下效力。纵然不杀我,我早晚也得回河东。”

赵匡胤闻听,勃然大怒,命令左右人用铁杖击打他的头部,打得满面是血。卫融说:“人谁不死,能为君事而死,这就是我的福气。”

赵匡胤回过头来看看左右的人说道:“这是一个忠臣啊,放了他吧。”命令用良药涂敷伤口,十几天后,卫融的伤口痊愈,由于感念赵匡胤看病之恩,所以表示愿为大宋效力,接受了太府职务。用人点拨要成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人,他必须懂得人是有个性,有特征的,只有了解人的个性特点,才能够真正做到管理好企业。

古人指出:用骏马去捕老鼠,不如用猫;饿汉得到宝物,还不如得到一碗粥。用物、用人,在于得当;使用不当,埋没了宝物、人才,还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理中应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使用。

赵匡胤识忠臣

赵匡胤伐江南,江南主李煜感到形势危迫时,便让学士承旨徐铉请求议和。徐铉拜见宋太祖时急辩说:“江南李煜没有什么罪过,陛下出兵无名。李煜以小事大,就如同子事父,本来没有过失,为什么却要征伐?”

宋太祖说:“既是父子还分为两家,你说可以吗?”

徐铉无法回答,只好退回江南。不久江南又派徐铉前来争辩,他与赵匡胤争论不已,赵匡胤大怒,按剑说道:“不许你再多言。什么江南有何罪,只要是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徐铉只好辞归江南。

当江南被平,徐铉随从李煜到宋都汴京朝见宋太祖时,宋太祖一见徐铉又来了,便当众斥责徐铉为什么不早劝李煜投降,徐铉说:“臣在江南,身居大臣之位,国家灭亡无力援救,论罪当死,还有什么说的?”

赵匡胤多次见到他这种忠于国家、忠于故主的样子,对他颇有好感,于是安抚他说:“你真是忠臣啊,希望你能像辅佐李煜一样来辅佐我吧。”

说完,赐给他座位。太祖眼又看到张洎,张洎是李煜的内史舍人,当宋军围南唐都城时,他曾为李煜写过召救兵的文书,暗封蜡丸之内,结果被宋军所得,送到赵匡胤手中,赵匡胤见是写蜡丸书的人来了,不由大怒,斥责说:“这都是由于你劝李煜,所以使李煜拖延至今日才归月艮。”

说罢把蜡丸书出示给张洎。张洎一看,就知道一定没好了,但他毫不惶恐,面不改色,很自然地回答说:“这封蜡丸书确实是我写的。今日能得死,这就是我有幸能尽为臣之道了。”

赵匡胤本想把张洎杀掉,又见他临危不惧,对故主无限忠诚,死也甘心,觉得这样的忠臣实在难得,如能对己效力,岂不更好。

于是就对张洎说道:“你的胆量很大,我不加罪于你,现在可做我的臣子,希望你对我也能像对李煜那样的忠诚。”

当即封张洎为太子中允。

用人点拨

赵匡胤对天下的忠直之臣虽然崇爱,但是否全都重用,还需要以具体情况而定。以忠故主之忠,改忠宋太祖者,这是最好不过的了;始终坚持效忠故主,反而用之,则无利而有害;对故主有忠心,对宋太祖无异志,使用这种人,无可无不可。实情就要看态度,要进行考察。赵匡胤用人,始终是一丝不苟的。

赵匡胤以细节评判人才赵匡胤起于草莽,兴于行伍,周围武人居多,身边缺少能规划天下,崇文兴礼的人才。加之五代时期,世风堕落,很少出有品德、有才能、有学识的治世之才,所以赵匡胤初得天下后十分爱惜人才,对臣下优厚,绝少滥杀,并注意从下层选拔优秀的人才。

赵匡胤备有一个小记录本,用于对臣僚的考察与了解,不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地方官员,只要有一才一行可取者,不问资历和级别,都默默地记下来,等到某部门缺少官员需要补充时,就翻开笔记本,从中选用。赵匡胤对那些职位高而无真实才能的官吏,多处以无实际职掌的散闲之官,而品位低下的官员,只要有突出的才能,则多委以重要部门的政务。

赵匡胤识才别具慧眼。他并不看谁和他走动亲近,也不看谁是哪个派系的,而常根据一些细节评判人。曹彬是赵匡胤手下第一儒将。不过,曹彬发迹前只是个管茶酒的小官,又是后周皇妃的亲戚,似乎有些裙带关系。赵匡胤统帅禁军时,曹彬不怎么接近他,没有公事从不拜访。有一次,身居高位的赵匡胤家里办酒席,向曹彬要酒。曹彬拒绝了:“这是官酒,不敢给你。”反而自己出钱买酒送给赵匡胤。这是小事一桩,但赵匡胤却非常感动。即位后不久,他在一次公开场合中说:“周世宗的旧臣中,不欺主的唯有曹彬一个。”赵匡胤个性豪迈,却很喜欢这个清廉谨慎的人,让他掌握军权。曹彬最终成了宋初的一代名将。用人点拨细节决定成败。管理者在考察和识别人才的事情,往往不是依据一些大的事件来考验人才,毕竟大的事件是有限的,考验人才的机会成本也是昂贵的。相反,管理者倾向于通过细节和侧面来考察人才的德行和学识,例如应聘时主考官常常设置小的情境来考察被试者的德行,领导在识别人才时常常会通过自荐者的言谈举止来判定此人的修养。因此,在识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重要作用,不要忽视小事情,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宗泽慧眼识岳飞

在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山的岳王庙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人们为纪念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设的。

早在北宋末年岳飞即投军,但他此时的才干尚未被人所知,只被命为下级军官秉义郎。对于朝廷的委曲求全政策,岳飞极为不满,多次上书建议以武力收复失地,并严厉抨击了投降派,,他得罪了当朝权臣。但是,岳飞的言行深得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兼东京留守宗泽的赏识,他让岳飞带兵杀敌将功补过。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以500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为统制”。

尽管宗泽很欣赏岳飞的勇敢和才干,但认为他的军事素质较差,不懂兵法。宗泽对岳飞说:“你的英勇和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你只擅长野战,还不是完全之计。”因此,便有意对其栽培。为了使岳飞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便送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声附和任用提拔自己的前辈和上司,而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原和山地不同,怎么能够按照一定的阵图用兵?布阵之法,不过是用兵的一般常识,能否运用,全在临阵时因地制宜家,相机行事。”宗泽对他的独特见解深表赞赏。

但是,宗泽仍然认为,古之兵家吴起、孙子、曹操等人,深有谋略,精心总结、研讨战略战术,兵书传于后世,总是有用处的。岳飞则以为,古人兵法多有可取之处,但不宜盲目搬用,因为时世不同。古时战争以步兵、战车为主,今日金军多是骑兵,千里逐鹿,疾如风火,这既不同于春秋战国,亦不同于东汉三国。因此,用兵之妙,在于随机应变,不能拘泥于古代兵法。宗泽听了岳飞的慷慨陈词,没被岳飞的后生之言激怒,反而更认识到岳飞是一个有见识的将才。

岳飞在宗泽麾下屡立战功,很快就被宗泽提拔为留守司统制,成为宋将中出身最低、年龄最小的将领。在南宋时,他多次打败金兵,收复了很多失地,战功卓著,成为南宋抗金的重要将领,他所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使金兵闻风丧胆岳飞也因功绩显赫官至枢密副使。岳飞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与当年宗泽的赏识提拔是分不开的。岳飞后因为主和派秦桧的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但其美名却永留后世。

用人点拨

面对当朝权臣对岳飞的反对和不满,宗泽没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赏识和提拔岳飞。对于岳飞与自己迥然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宗泽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更加赞赏岳飞的胆识和勇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宗泽识才惜才的优秀品质。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领导者,能够不屈从众意,敢于坚持己见,并且对于下属的不同和反对意见,能够持欣赏和赞扬的态度是相当难得的。如果抛弃甚至扼杀这些反对的意见,不但浪费了有用之才,甚至是不可多得之才,而且还会使众多的贤才对其望而却步,所以任何开明的政治家和管理者都要善于接受和听取不同意见。

宋太祖识秦再雄

宋太祖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自从黄袍加身后立志统一天下。当时荆州、湖州居住的大多是少数民族,他们被中原人称为夷人,夷人野蛮凶残,经常聚众滋事,不服中原朝廷的管辖,历朝历代的中原朝廷都对此很头疼。宋太祖率大军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后又指派相应的文职人员来管理这些地区,但是缺少一个了解荆州、湖州二地少数民族情况而曾经多次战胜当地这些少数民族,又智勇俱备的人来镇抚这些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