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25

第25章 择才篇(7)

这个马车夫以前是边境的人,很熟悉边境的有关情况,并懂得边境如果遇到敌寇入侵事后如何报警和送达文书等事项。有一天马车夫外出,看见边境方向来了一个传送情报的人,手里拿着赤白囊,带着紧急文告,匆匆忙忙地向宫门走去。马车夫一看打扮就知道一定是边境出事了,他马上想到丞相是管辖国家大事的,听出来告诉丞相。于是他向传送情报的人打听边境上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当他知道边境上敌寇入侵云中、代郡的情报后,急忙向丙吉报告了这个万分紧急的军情,并告诉丙吉敌寇入侵的边境地区主要官员都年老体弱无法胜任带兵打仗的重任,并建议丞相应该事先物色合适的边境将领,以免临时措手不及。丙吉对这个情报极为,采纳了他的建议,查阅边境官员的档案和其他的材料,并物色新的人选。

傍晚,皇帝召见丞相、御史大夫,向他们询问边境情况,并继因为事先得知情报,并早有准备,所以回答得准确而清楚,受到了皇帝的表扬;御史大夫因为事先没有得到边境的情报,没有准备,所以被宣帝问得张口结舌,受到了皇帝的批评。而且更重要的是丙吉事先得到情报也为抗敌争取了部署的时间。当然这其中有车夫的功劳在里面了。用人点拨丙吉对马车夫的宽容是他胸怀宽广,宽以待人,不计后果的表现。他对马车夫的宽容和爱护,使马车夫也对他心怀感激,并找寻机会报答他。假如不是马车夫事先向丙吉禀告听到的情报,丙吉怎么知道边境出事,又怎么能得到皇帝的嘉勉呢?丙吉的宽宏大量,大度容人,不计小过,是各种人都发挥特长,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容纳各种人,因为他们各有所长,同时也只有宽以待人,容纳各种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曹参巧化风波

曹参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之一,他宽厚待人不计小过的作风,受到很多人的赞赏。他对官员的一些没有多大利害关系的小过错不但不计较,甚至还往往为他们隐瞒,。,在曹参丞相府工作的官员不像在其他地方做事的官员一样,需要谨小慎微,不用提心吊胆因一些小问题受到什么惩罚。因此他们都能够心态平和轻松愉快的工作,团结合作,一心一意的处理好公务。

曹参家的后花园紧挨着丞相府下级官吏的住处。在这些官吏的住处,每天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喝酒唱歌,高兴了还猜拳呼叫,大吵大闹,有时候日夜不息。丞相符中的办公人员受到这些干扰不得安宁,大家都非常恼火,可是屡次劝说他们就是不听,或者只是稍微地收敛一些,不过几天一切依旧,因此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于是他们商量想出了一个办法,准备整治一下这些喝酒吵闹的无聊之徒,让丞相曹参来亲自过问此事,想借助丞相的威望一劳永逸地平息这件事情。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在曹参面前提及这件事,即使提及也怕曹参不计小过不予理会,因此想趁那些下级官员正吵闹的时候,让曹参有个切身的体会,好出面制止。

因此,一天,他们听到下级官员住处的人正在喝酒唱歌,大呼小叫之时,就邀请曹参到后花园游玩,以为这样以来曹参听到吵闹声一定会制止了。

曹参一到后花园,就听到了下级官吏住处喝醉酒后唱歌呼叫的声音。曹参身边的官吏很是得意,这一来丞相肯定会惩治那些喝醉酒吵闹的家伙。

那时那些喝醉了酒的下级官员见丞相到后花园游玩,也都止住了声音,开始战战兢兢,毕竟这样的做法影响别人,确实有点过分了,让丞相知道也很不好。

一时间,一些人洋洋得意,一些人战战兢兢;一些人以为就此可以一解心头之恨,从此能一劳永逸地过上清静的生活;一些人以为这一下全完了,得罪了丞相,计过是小,恐怕自己的乌纱帽都不保。

两相下,大家各怀鬼胎,各自揣摩,冥冥中等待曹参的发落。

聪明的曹参看到这个场面就明白了一切,但是他———不动声色,对一切佯不知情,依旧是笑模笑样的,面对着大家,眼中充满了平和。

“还愣着干什么,你们怎么这样扫兴,趁着大伙热闹,咱们也来助助兴,酒宴摆上。”

“你们怎么不喝酒了,怎么我们来了你们就不吭气了,刚才大呼小叫的,是不是嫌丞相败了大家的酒兴?”

这两句话对两班人马言讲,弄得他们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傻了。

然而就是这样沉默的对峙,瞬间,僵局打破了,大家一下子冲越了彼此敌意的界限,一同大呼小叫起来,又是大笑,又是拍手,嚷道:

“摆酒,摆酒!”“丞相光临,我们受宠若惊,来呀,大家敬丞相大人一杯,与大人同乐!”

曹参与这些人一边开怀痛饮,兴之所至,曹参竟然带头歌唱并高声呼叫,与那边喝醉了酒的官吏呼应对唱。

“将进酒,铁马冰河,美酒佳酿今朝醉。”“忽如意,火树银花,竹枝踏歌夜不休。”

整个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大家之间的怨气顿消,友。一时间借着酒兴,丞相府中丞相和上下官员都喝得兴高采烈,大家不再局限于平时的地位高低,纷纷打成一片,原来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了。

通过这件事情,曹参不仅化解了下属官员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情,有利于整个丞相府官员的团结与合作。这是曹参一贯的对人不苛求细节、不计小过的具体表现,因此所有在他手下工作的官员,也都不必谨小慎微,不必战战兢兢,遇事尽可能放心大胆地按制度办事,而且在这样和谐团结的气氛工作起来也是更加尽心尽职。用人点拨曹参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之一,他的某些做法在今天仍然有其价值和意义。曹参的下属官员喝酒吵闹,却是不值得提倡,但是如果因此而让整个丞相府和下级官员的关系出现矛盾就得不偿失,曹参摆酒设宴大家欢聚一堂不仅化解了矛盾而且也活跃了气氛,使整个丞相府的关系更加融洽,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做法。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宽厚待人,不计小过,这样才能彼此相处融洽;作为一个领导对下属要宽容大度,不计小过,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办公环境,才能让每个人都尽心尽职,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

汉武帝独尊儒术

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皇太子刘彻继承王位,他就是在我国历史上与秦始皇并称的一代帝王———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54年,在他统治期间,汉朝出现了最繁荣和昌盛的景象。史书上记载:汉武帝统治期间,政府里存钱和储粮的仓库都装得满满的。钱库里的钱多得数不过来,串钱的绳子都烂了,粮库里的粮食,都霉烂了,足见当时的昌盛。

汉武帝继承文景之治的盛况,对内加强皇权,巩固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宣扬国威。汉朝出现了民富国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武帝年纪虽小,但是很有抱负,他一心想治理好天下,但是苦于无人辅佐。于是他下诏各郡县,征求“贤良方正”和“直言进谏”的人才,并亲自主持考试。这些被选拔的人才中董仲舒最有名,深得武帝赏识。

西汉初年,汉高祖仍然奉行秦代的“挟书集”,禁止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等,汉高祖想从思想上控制百姓,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什么良好作用。汉惠帝即位后,发现“挟书集”有百害而无一利,便宣布废除它。诸子百家学说开始复苏。民间比较流行的有阴阳、儒、墨、法、名、道家,而以儒、道最为盛行。

道家宣扬一种无为的思想。当时汉朝的统治者为了缓和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主张“无为而治”,提倡统治者少有作为,借以来治理好国家,从而恢复生产,稳定社会。

到了汉武帝时,文景盛世以后,汉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繁荣,地主阶级积累了巨大财富,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上升。地方诸侯也等待时机,以求夺权。边境上,匈奴经常侵扰汉朝。这一切都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不仅要从政治和经济上,还要从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董仲舒就是这个时候被汉武帝提拔重用的。

董仲舒是广川人,精通儒学。他分析汉朝建立以来,几次王国谋反之事,认为应当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他认为汉武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不能再宣扬一种无为的思想了。他看到了社会安定的背后有许多不安定因素,需要从思想上加强统治。

董仲舒非常聪明,他不单单宣传孔孟所创的儒家思想,而是把许多家思想综合在一起,以儒学为主体,再补充适合封建统治的思想。他提出了“天人三策”,意思是:天是有意志的,皇帝是代表上天统治人们的,人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也必须严格遵守上下尊卑的礼节。这一思想明显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它也容易为统治者接受,因为它有利于封建统治。

汉武帝也非常赞同推行儒家思想,他认为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思想也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了,而这种大一统、神化皇权的儒家思想非常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当时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崇信“黄老学说”,所以汉武帝不敢得罪祖母,没敢重用董仲舒。但他又觉得董仲舒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派他去做江都相,等待时机,再重用他。

汉武帝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启用董仲舒,但他却大胆地任用了三个儒家支持者:窦婴、田蚣、赵绾,分别任命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于三个人都支持儒家学说,所以董仲舒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开始在朝中抬头。

但这种思想与祖母窦太后的思想大相径庭,深为窦太后反感,她便找借口杀了赵绾和王臧,又罢免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蚣,还斥责了汉武帝一通。

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眼看着自己提拔的爱将纷纷遭殃。汉武帝默默忍受着这,等待着时机。他想:儒家思想虽然不能暂时推广,但一旦时机成熟,这种思想将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了,汉武帝没有了绊脚石自己独立处理政事。他首先罢免了窦太后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再次任田蚣为丞相。

汉武帝下令在政府设置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在五经博士下面设置了50个弟子。将官府里布置儒学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免,黄老、刑名等诸子百家之眼都被排斥在官学之外。罢黜各地举荐的治申、、、张仪等贤良之士,而再次起用儒生。

那些学儒学的弟子,每年考试一次,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每次考试只要能通过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优良者可做大官。

渐渐地,官吏主要出于儒生,这样一来,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逐渐被排斥了,儒家得到了发展。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种儒家思想成为2000年来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这种思想之所以这么久占统治地位,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用人点拨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路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很长时间的等待、忍受种种压力和阻力,终于没有绊脚石后,才得以大展宏图、名正言顺、正大光明地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汉武帝的耐心和恒心非同寻常,这与他一心缔造中央集权帝国的志向分不开,他告诉我们不愁没有人才,但是择才要等待时机,忍耐暂时对人才的压抑。

我们常说“取才于时”,可是有时候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取才于时”,不要灰心,把人才先搁浅起来,看似退一步,其实是为了进一大步,这一辩证法乃是择才的智慧,等待时机,动如脱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领指挥高地,当那时候,方才是人才叱咤风云之时。试想,如果光绪帝也像汉武帝一样等慈禧太后过世再启用维新人才,没有了主要的绊脚石,还只是“百日维新”吗?思想起来,还是汉武帝有帝王韬略。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是汉朝开辟的一条商路,中国的商人把中国有名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运到西域和欧洲,然后再把那儿出产的好东西买回来。

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又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呢?

汉武帝初年,匈奴人多次南下入侵汉朝。为了了解敌情,以便更好地打败敌人,汉武帝经常会见一些投降了的匈奴人,无意中得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消息:匈奴冒顿单于当初打败月氏国的时候,曾经很凶残地把月氏王的脑袋砍了下来,用人头骨做了一个大酒杯。月氏人恨死了匈奴人,但他们力量小,没人帮助,只好向西逃走,不过他们一直都想报仇。

汉武帝高兴地笑了起来,他说:“真是太好了!以前打匈奴时,匈奴人败了就跑,很难把他们一网打尽。现在要是联合月氏国,两边夹攻匈奴的话,那匈奴人就无处可逃了!”但是他知道这项任务艰巨,不光路途遥远,而且要经过茫茫的大沙漠,特别是匈奴人会半路拦劫的。因此,必须派一个聪明能干、责任心强、有坚强毅力的人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汉武帝就问自己的大臣,愿不愿出使月氏国,可是大臣们没有一个有胆量的。

汉武帝很生气:“我就不信堂堂大汉朝找不出一个敢出使西域的人!”于是,他下了一条告示,在全国内招募有胆量、能吃苦的使者。

这个消息就像是鸟儿长了翅膀一样,立刻传开了。有一个名叫张骞的年轻人,平日里别人都夸他勇敢、忠诚,他看到告示后,心想:出使月氏是为了打败匈奴,这是有利于国家安全的大事,我宁可多吃些苦,也要去争取这项光荣的任务,就报了名。另外还有许多勇敢的人也都纷纷报了名。

汉武帝高兴极了,他经过严格挑选,选出100人。其中有一个叫甘父的人特别擅长射箭,甘父本是匈奴一个姓堂邑的贵族的奴隶,所以人们也叫它堂邑父,后来他成了张骞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138年,张骞被任命为出使月氏国的使者,带着100多人的队伍,从长安出发了。

历经13年,这支使团终于回来了,回来的时候,100多人只剩下他和甘父两个人了。汉武帝非常高兴,尽管张骞这次没能完成任务,武帝还是重赏了他们。

,这次西行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张骞到了许多国家,还知道那些国家有许多特产,知道了西域的风土人情,那儿的人长得什么样,吃的是什么,谈的是什么。特别是了解到西域许多国家和人民非常想和汉朝来往。张骞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汉武帝。

汉武帝大开了眼界,原来西边还有这么大!还有那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他想:

如果再派使者去,使他们都服从汉朝,那我不又多了几万里土地吗?

于是,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300多人的使团到了乌孙,路上由于没有匈奴的干扰,很是顺利。张骞还派自己的副使到大宛、康居、大夏等国。

乌孙王一看汉使带来了许多财宝,又把汉朝公主嫁给自己,当然非常高兴,不过他还想再了解一下汉朝的情况,于是派了使者和张骞来到长安,这可是西域使者第一次来到长安。汉武帝热情地招待了他,乌孙使者看到汉朝兵强马壮,很繁荣,就回去报告了乌孙王。乌孙王于是下定决心,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不久,西域其他国家也派了使者,而且像乌孙一样,和汉朝发展了友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