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65

第65章 育才篇(12)

那一年,山东正闹饥荒,济宁境内流民失所,民众颠沛流离出外谋生的十分普遍。张伯行在上任的路上看到这种景象,非常痛心。他立即把家里的钱粮运到灾区,并且赶制出许多棉衣,救济那些挨冻受饿的灾民。康熙皇帝也知道灾民的辛苦,就下了分道救灾的命令,张伯行负责了汶上、阳谷二县,他看到灾民的疾苦,未加请示就给灾民发放了二万二千六百多石救济粮。

当时的布政使看到他擅自作主,不服从统一的部署,就立即提出请求要罢免他的职务,要上书皇上弹劾他。张伯行毫无畏惧,义正辞严地说:“救灾是皇上的命令,不能把发放粮食叫做专擅。当今圣上一心把百姓的灾难当作自己的伤痛,请问你,是粮食重要呢,还是人命重要?”布政使无言以对,弹劾的风波才得以平息。1707年,康熙帝南下巡视,赐给张伯行“布泽安流”的金榜,以示鼓励。

不久,康熙帝提拔张伯行为按察使。1708年,康熙皇帝再次南巡,到苏州以后,对随从的官员说:“我听说张伯行为官十分清正廉洁,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呀。”当时就命令苏州所在地的督抚举荐贤能的官员进行奖赏,但是这位督抚却没有举荐张伯行。

康熙帝于是召见张伯行,诚恳地对他说:“我早就了解你,他们不荐举你,我就自己来荐举。以后你居官为善,天下的人就会明白我是知人善任的。”于是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再赐给他一块金榜,题为“廉惠宣猷”。用人点拨张伯行虽然遭到布政使的弹劾却毫不畏惧,这样一位贤能的官员,却得不到他的上司江苏督抚的推举,要不是康熙皇帝的有眼力,着力加以培养,加以磨炼,张伯行或许就只能被埋没了。

我们今天也有些领导,宁可用庸人也不敢使用有胆识的人才,更不用说着力对这些人才加以培养了,这是我们所不取的。领导者应该学习康熙皇帝,态度鲜明地排除干扰,大胆地选才任能,对人才加以培养,这样才能为我们的事业培养有用的人才。

穆彰阿培育曾国藩

清朝汉族大臣中,曾国藩位高权重,堪称数一数二。曾国藩才37岁时,就已官至二品,为清王朝立国以来所仅有。人们也许要问:出身贫寒农家的曾国藩,为何年纪轻轻就能在朝廷大臣中取得显赫声名呢?这就不能不提到满族大臣穆彰阿对曾国藩的赏识提携了。

穆彰阿是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等要职,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与器重。道光十八年,被钦点为会试总裁。

这一年,28岁的曾国藩第三次赴京会试,以第三十八名得中进士。得知这一结果,曾国藩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总算榜上有名。忧的是第三十八名毕竟太后面了些,只怕难有出头之日。他下定决心要在殿试中奋起直追,争取名次移前。谁知殿试结果只得了三甲第四十二名,别说理想中的一甲,连二甲也相距甚远。按照惯例,三甲人员进不了翰林院,只能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到各地去任县令。这对一心想进翰林院的曾国藩来说,自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心灰意冷,连以后的朝考都不想参加,收拾书本准备回家再作努力。师友们连连劝慰,才使他勉强留了下来,按时参加朝考。

就在这时,命运之神关照了曾国藩。担任会试总裁的穆彰阿,听说湖南考生曾国藩的文章写得好,在朝考结束后,特别调阅了他的试卷。曾国藩应试之文的很多论述,正切合穆彰阿近来的心境。他参与朝政多年,左右之毁多矣,但他觉得自己该是真正的良吏。这个湖南考生言之在理,想必是个有用之才才,应该名列前茅,当即决定取为一等第三名。朝考结果呈皇上审核时,穆彰阿在道光皇帝面前,又特别把曾国藩的文章称赞了一番。皇上也颇为赏识曾国藩的说理与文风,觉得不在一、二名之下,朱笔一挥,又把曾国藩调升为第二名。由殿试的三甲第四十二名,一跃而成为朝考一等第二名,不仅曾国藩本人觉得意外,所有关注此次朝考的人都大吃一惊。

张榜当晚,曾国藩依例登门拜谢会试总裁。穆彰阿首次与曾国藩相见,对这个来自遥远南方的考生印象极佳,觉得其步履稳重,举止端庄,谈吐大方,是个朝廷大臣的样子。他有心多了解一些这位新人对内政外交的见解,便找些话题与之交谈起来。正如自己内心所期望的,曾国藩虽然开始因为不了解这位满族大臣用意何在,有些诚惶诚恐,但很快便领悟到对方并无刁难挑剔之意,便无所顾忌地开怀畅谈,不仅对答如流,而且所谈内容恰合穆彰阿心意。穆彰阿听曾国藩所说,越发感到自己没有看错人。欣慰之余,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个即将进入翰林院的新人:“翰林院乃藏龙卧虎之地,朝廷宰辅之臣大半由此而出,足下进入之后,宜继续争先奋进,立志做国家栋梁之材。”曾国藩一再拜谢穆彰阿知遇之恩。

有了穆彰阿做靠山,加上自己刻苦修业深造,曾国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道光二十年,授职侍讲,官位升至四品。穆彰阿在向皇上禀报新任侍讲时,针对道光帝极重天伦的特点,特别禀报曾国藩家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儿女一应俱全,堪称有福之家。道光帝听后果然非常高兴,下旨叫曾国藩次日进殿觐见。

第二天,曾国藩进殿后,被带到以往从未去过的房间等候宣召。可一直等到临下朝时,才有太监来通知,皇上有事,今日不见了,明日再来。曾国藩回到家中,觉得其中有异,连忙去穆府求教。穆彰阿沉思片刻,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便问曾国藩是否留意了房中摆设,特别是墙上的字画。曾国藩摇头说:只等皇上召见,哪还注意那些。穆彰阿顿时显出怅然若失神色,喃喃自语:可惜!可惜!曾国藩不解地说:明日再觐见,还可见到皇上呀!穆彰阿自顾沉思,也不答话。过了一会,突然召唤家人带四百两银子去见宫中一位老太监,请他把那房里四周墙上的字画一一抄录好,再设法送过来。同时让曾国藩就在这里等着,接到抄件,赶紧读熟记住。曾国藩虽未懂其中奥妙,仍老老实实照办了。

第二天,皇上召见曾国藩时,问及那间房里的字画,曾国藩顿时恍然大悟。

佩服穆彰阿的料事如神,更为其对自己的关照而感动万分,心想:要不是穆彰阿,自己对皇上的问话无言以对,说不准会怎么样呢!如今,自己顺顺畅畅地回答了皇上的问话,一字不差地背出了那些诗词,皇上的满意心情,不言自明。穆彰阿对自己的大恩大德当永世不忘。,不知道个中详情的道光帝,只道是曾国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超乎寻常,世所罕见,如此贤才,应该重用,稍后不久,便降下旨意,擢升曾国藩为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转瞬之间,连升数级,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执弟子礼。在京任职时,常上穆府讨教;出外做官后,每次进京,必先到穆府问安。穆彰阿去世,曾国藩还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一个满族大臣与汉族后辈结下如此深厚情谊,实属难得。用人点拨穆彰阿对曾国藩的培养可谓用心良苦,关怀备至。我们发现穆彰阿首先是发现了曾国藩的良材以及可造就之处,觉得此材可造,然后就用心以全面的培养和关心,从穆彰阿在光绪帝面前的举荐、褒扬,到四百两银子抄录字画,爱才护才之心令人敬佩。

是金子也需要人来发掘,所谓“金子总要发光的”,但是早遇到好的“掘金者”和“重金者”,金子就会发挥更大的能量。高明的领导者总会做好掘金护金的工作,从芸芸众生中发现金子并不容易,让金子更好发光也不容易,所幸会有这样的领导者,从下属中发现、培养“金子”。

张兆栋秉公护才

张兆栋,是清朝的一个官员。张兆栋之所以被后人称道,关键在于它不仅能坚持实事求是地选拔人才、使用人才、信任人才,而且能够想方设法地保护人才、培养人才。

同治年间,清廷任命张兆栋到吴下任市政使,专管一个省的财赋和选用官吏。

当时,正值丁日昌任苏州巡抚。丁日昌是一个伪证繁琐、举止轻率的人,喜怒无常,变幻生于顷刻,张兆东对此都能稳定处之,在必要时加以补救。

有一天,在秀水任职的沈伟宝,到巡抚袁湘丁日昌汇报治水工程情况。因为沈伟宝出言不逊,丁日昌便生气地呵斥起来,沈伟宝虽然资历浅,也不甘示弱,对丁日昌反唇相讥,据理力争。因此,丁日昌大怒,拍案摔碎茶碗。沈伟宝也不甘示弱,干脆摘下官帽往桌上一放,说了声:“悉听尊便!”便径自出走。丁日昌见此情景,恼羞成怒,派人将沈扣住,声言不杀掉沈伟宝誓不罢休,并派人去叫张兆栋帮助裁决。

张兆栋听说这件事后,为了尽量保住沈伟宝不遭杀身之祸,故意拖延时间不去。私下里,他就到沈伟宝被扣留的地方,去问明事情的经过,随后又帮助沈伟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沈伟宝在张兆栋的分析下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追悔莫及。

尔后,张兆栋又来到丁府,向丁又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说:“沈某的罪行在于不尊重你吗?”他这样一问,丁日昌也绝不因为不尊重就杀头有些过分,就支支吾吾地说:“哦,我当时非常的生气,所以……”张兆栋又说:“作为一个巡抚,你抓一个沈伟宝非常容易,你要杀他就杀好了,谁又敢违背你的命令呢?不过问斩之后,你要是不向皇帝禀奏,我也会禀奏的。”又说:“我也不敢违抗你的命令啊,不过,我还会如实陈奏的。”丁日昌听到他的话,脸是青一阵白一阵,好久不说话,最后说:“你说得有道理,我做得有些过分。”说完,就对左右说:“把沈伟宝放了吧!”

沈伟宝出来之后,对张兆栋非常的感谢。经过了这次教训,人也变得谦虚起来,更加讲究礼节了。

用人点拨

张兆栋之所以能公平地处理沈伟宝和丁日昌的矛盾,是因为他的平衡之术的灵活运用,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又对人以启发教育,使沈伟宝和丁日昌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

可见,育人不单单是对人才的帮助,在事情中让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或许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就给我们以启发,我们在教育人的时候,也要学学张兆东的平衡之术,在矛盾中使人受到教育。

李更生跪董门

李更生是“五四”前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1917年秋,他暂任扬州省立第八中校长。他非常重视人才,曾经多次走南闯北,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员。当他得知扬州有一位叫董伯度的教员,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不仅物理、化学、国文水平相当高,而且教学艺术也属一流,非常高兴,就下决心请他任教。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李更生冒着大雪从扬州专程赶到常州。他顾不得拍打身上的雪花,就急急忙忙去敲董家的大门。他望着前来开门的董老太太,连忙恭恭敬敬地跪下去。老人拉起李更生,慈祥的面孔呈现出惊异的神色。李更生连忙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并一再恳求老太太帮忙,动员他儿子满足他的心愿。董伯度原先不想去,但在老母的教说下,决心到扬州去任教。

不久,由于董母体弱多病,董伯度就提出想调回常州的想法。李更生理解他的孝心,也不再勉强,再三考虑后,又一次冒着风雪南下常州,向开门迎客的董老太太下跪。董母满含热泪,用颤抖的双手扶起了李更生,并且帮儿子打破了调离扬州的念头。

数年后,董伯度鉴于在扬州难以为母尽孝,也不能照顾妻小,终于又一次提出调离扬州的请求。出乎意料,李更生约董伯度一起去看望一位朋友。两人踏着月色,倾吐肺腑之言,不觉间来到了一条幽静的深巷。李更生停下脚步,微笑着说:“到了,请进。”董伯度推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母亲和妻子儿女一个个笑脸相迎。

原来李更生为了使董伯度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在扬州施教,已经派人把他的家人接到了扬州定居。面对此种情景,董伯度思前想后,感慨万千,他紧紧地握着李更生的手说:“蒙君如此深情,我再也不忍心离开扬州了。”

李更生三番几次的做法,使得董伯度在感动的同时也深深受到教育,想到李更生为了学校,不惜一次次地去请他,那他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一样为学校贡献他的所有才智呢!于是,他就更加认真地教学,终于使扬州八中成为我国著名的重点中学。用人点拨教育人才有很多种方法,以身作则、在逆境中培养、知行兼备等是育人的办法,让受教育的人感动,进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也是一种方法。李更生通过不止一次的做法感动了董伯度的母亲,到最终感动董本人,使得董最终在感动的同时,认识到李的真情与执著,受到教育,最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作为领导者教育下属时,不仅仅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在必要时要以情感之,才能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