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2178100000025

第25章 官场栽花学(1)

晚清时代,政局变动迅速,枢臣频繁更动,政客暗设机关,言官大加弹劾,政潮涌动翻滚,政坛反复无常。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已经获得的权力,是为官者一门大有讲究的学问。稍有不慎,不仅多年来心血会付诸东流,而且还有可能会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成为官场上做官者孜孜探求的一门大学问。

在这段时期内,疆吏以上能够以高超的智慧和技巧巩固自己权力和地位的人寥寥无几。不过,利用职权广结奥援者却大有人在。以在朝中寻找靠山,在地方广结官网为主要内容的“烧冷灶”、“栽花学”的保官方式,在晚清官场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以张之洞为例,此翁就是一个精通此道的老手。他所以能在晚清官星高照,官运不断,很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他深深懂得并娴熟运用了官场上的“烧冷灶”、“栽花学”等保官手段。

张之洞在多年宦海生涯中深深体会到,官场是个应该栽花不应该种刺的地方。多栽一朵花就多一个朋友;少种一根刺就少树一个敌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敌人少堵墙。朋友多了自己的官位就会稳固,权势也因之会进一步扩大。

张之洞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经过潜心体悟,认识到要想在仕途上平步青云,除了自身需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寻找强有力的靠山。这个靠山在朝廷中的权势越大越多,投靠他的人将来获得的庇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的官也会越来越大。

除了自己用心体验总结之外,他人的经验之道也给了张之洞这方面的启迪。

早年,张之洞就向堂兄张之万请教为官之道,这位与李鸿藻同受慈禧太后赏识、信任的朝廷重臣告诉初入仕途的张之洞:

秘诀只有一条:寻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接着,张之万又详细解释说,如果这个靠山在他尚未发展到非常有势力,或地位尚不很牢固的时候,你与他便建立起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一旦他的地位稳固之后,你在仕途上也会一帆风顺、左右逢源了。

张之万的这番教诲,张之洞终生牢记在心。因此,当他考中探花,授为翰林院编修时,就特别注意和当时颇有名望和声誉的清流派人物相结交。

清流派是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一手玩弄政治的产物。1861年,通过宫廷政变而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为了操纵朝局,达到政治平衡的需要,有意扶植起以言官、词臣、翰林为首的清流一派,以抵制操纵实权的洋务一派。清流派标榜名节,对朝野贪官污吏大肆纠劾,放言评论时政,形成一股强大的劲力,使朝野从上到下感到敬畏。张之洞供职翰林院期间,他与众言官一道,不计个人嫌怨祸福,敢于直言上谏,很快就成为清流派中的一位骨干健将。

张之洞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当时被奉为清流派首领、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鸿藻的注意。

李鸿藻,字寄云,号兰孙,是直隶高阳人,与张之洞可以算是直隶老乡。咸丰十一年(1861年),李鸿藻被特诏为皇太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的老师,并于同治四年(1865年)进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据说第二年李鸿藻的母亲去世后,他不顾两宫太后及同治皇帝的特旨挽留,执意辞官回家守制三年。当他重返军机处时,发现朝廷上下一片腐败黑暗,加上自己在军机处的不得志,于是就将一批御史、翰林、言官集结在自己周围,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凡是为这位大清国掌舵人忌惮的朝野重臣,清流派都进行攻击。由于张之洞的杰出表现,又是直隶老乡,再加上他与张之万儿女亲家的关系,因而李鸿藻对张之洞格外器重,将他和另一直隶人张佩纶倚为左膀右臂,一时被朝野称为“二张一李”。

由于慈禧太后平时敬重李鸿藻的为人,又出于牵制恭亲王奕及李鸿章等洋务实力派的需要,慈禧太后对清流派的抨击时政并不掣肘,甚至还经常暗中支持。

在慈禧太后的这种态度下,张之洞揣摩上意,曾多次上疏,弹劾洋务派的丧权辱国行为,提出广采群言,修整武备的主张。后来,他甚至为两宫皇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寻找理论依据,这一下立刻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恩宠。所以当以后张之洞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到地方任职时,慈禧太后对他都青眼有加,始终倚为股肱重臣。

可以说,投靠李鸿藻,又维护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这是张之洞早年为自己寻找强有力靠山的成功谋略。

张之洞不仅善于在朝中寻找靠山,同样也知道“烧冷灶”的重要性。因此,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后,马上落实慈禧太后让他“留心访求人才”的旨意,大力促成原户部侍郎阎敬铭的复职。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今大荔)人,其人个子矮小,相貌特别,双目一高一低,举止若乡农。阎敬铭自幼家境贫寒,中举后曾参加大挑试,因面目丑陋被主考官黜退。阎敬铭视此为平生一大耻辱,乃铆足劲头,勤奋长进,终于在后来的会试中及第得中,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任户部主事。很快,阎敬铭就以精明干练闻名朝野。胡林翼任湖北巡抚时,特邀他前往襄助,保奏他为总办东征粮台,为湘楚军各军应战太平军筹划饷糈,未几超擢藩臬。在湖北布政使的任上,在查处官文卫队统领张玉奸杀少女案时,阎敬铭秉公执法,坚决抵住上司的压力,最终将张玉查办了事。光绪初年(1875年),陕西、山西遭受大灾,阎敬铭受命与山西巡抚曾国荃办理赈务,仍以刚直自任。吉州牧段鼎耀侵吞赈款,阎敬铭不顾重重阻拦,硬是将段鼎耀问罪斩首。山西省官吏因此受到威慑,不敢再轻易以身试法。山西民众披受恩泽,称颂他是真正的父母官。但他却也因耿直办事得罪了一批官僚,故而受到种种诬陷。当时,阎敬铭的老家屡遭黄河水灾,阎敬铭举家迁至山西解州落户。他的政敌乘机落井下石,参劾他假荒年地贱之机,购地置产。阎敬铭本以为浊者自浊,清者自清,不料自己的这个不得已之举,却授人以口实,玷污了自己的清名。一气之下,阎敬铭称病辞官,返归田园故里。此后朝廷虽屡次召见,均被他以病为由推辞掉了。如此一来,阎敬铭的清直美名迅速传播四海,为天下正直之士所钦仰,张之洞对此也早有耳闻。

此次张之洞离京赴任前,慈禧太后在召见时特下谕旨:

著张之洞于到任后,察看该侍郎(即阎敬铭),如果精力尚健,当宣示朝廷眷顾之意,责以大义,令其来京陛见,毋任固辞。

张之洞欣然领命。

到山西任上不久,张之洞便派人调查阎敬铭是否“贪购土地”,是否“精力尚健”?一旦得知“贪购”之名纯属诬陷,“精力尚健”却是事实时,张之洞马上接连上《阎敬铭定期赴阙折》、《阎敬铭遵旨赴京供职片》,陈述阎敬铭复职的好处,希望朝廷不要“虚置康济之材”。

张之洞指出:“阎敬铭为官清正廉洁,在山西查赈减徭,殚精竭虑,不辞疲劳。每与人谈及时事艰难和百姓困苦,他无不泪流满面,可见其一片忧国爱民之心。”

同时,张之洞又精心拟写一份书信,令太原知府马丕瑶持函代替他拜访阎敬铭,请其出山。不久,张之洞又亲自上门拜访阎敬铭,全心全意促其出山。

在张之洞的殷殷劝说下,阎敬铭深受感动,答应出山还朝。很快,慈禧太后依张之洞所奏,下旨授阎敬铭为户部尚书。

进京之前,阎敬铭和张之洞进行过几番深谈。

阎敬铭毕竟有着多年的封疆大吏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理财能力,并且深得胡林翼为官处事精要的诀窍。出于报恩,也出于栽培张之洞的动机,他把自己的从政经验和心得以及为官处事之道,尽情尽心地传授给了张之洞,大致有:

1为官一任,一定要集中精力做成几件有影响力的大事,不要在平凡的小事上消磨时光。大事做得好,就容易得到权力中心的赏识和提拔。

2要创办实业。晚清时期,大清王朝已经极度衰弱,举办实业,发展经济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新潮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疆臣在国内首开洋务实业。实践证明,他们的开办洋务实业是极富远见之举,因而他们最终都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柱石。可以说,谁抓住了洋务实业,谁就抓住了未来。

3作为封疆大吏,应该组建自己的幕府和军队,招揽自己的幕僚和兵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之所以能够在朝中独树一帜,独当一面,且能成就一番大业,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庞大的幕僚团队以及自成一系的军队。自古成就大事者,无一不靠众人扶持,少了他们,什么都干不成。

一番谈话,让张之洞醍醐灌顶,深受教益。

阎敬铭进京担任户部尚书后,对张之洞在山西的各项工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只要是张之洞有财政减免、报销和拨款的需求,无论财政资金多么紧张,阎敬铭都尽量大开绿灯。一年之后,阎敬铭升迁为军机大臣,更成为了张之洞在朝中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