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
21845300000002

第2章 无冕王 认清母亲的权力与责任

无冕王 认清母亲的权力与责任

当年,我在大学里学新闻时,听到老师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还真有点心潮澎湃。后来当上记者,忙着采访写稿,并不觉得自己头顶“王冠”。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真正当上“无冕之王”,是成为母亲的那一刻。

从那一刻起,我对另一个生命就有了任何他人都无法拥有的至高权力,甚至可以说,这个新生命一生的走向,或幸福或不幸,或成功或潦倒,或丰富多彩或平淡无奇,都与我有最直接的关系。从某种角度说,对于这个生命,作为母亲的我似乎真的拥有“王权”。

成为母亲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无冕王”的身份,顿感权力重大,责任重大,也就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成长。

真希望当年的我能早点知道,自己会对另一个生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那样会让我对“母亲”这一职分更加敬畏虔诚,也更加谨慎小心,让我更好地做到“不辱使命”。

你是孩子的什么人?

1997年1月,我生孩子时刚过了29岁生日,当年算大龄产妇。所以,当我提出剖腹产的要求时,院方很痛快地答应了。

出院时,我给孩子填出生证,正式有了一个新身份——母亲。回家后的晚上,我拿出那张出生证端详,看见自己的手写姓名跟在印刷体的“母亲”后面,心里感觉怪怪的。对于“母亲”这个称呼,我一直觉得很遥远。孩子的姥姥、我妈当年刚50岁,好像也不到被隆重地称呼为外祖母的年龄。文学作品里的“母亲”两个字,前面总有好多苦情修饰词,不是“白发苍苍的母亲”,就是“含辛茹苦的母亲”,至少也是“我的老母亲”。我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被母亲”了?

如今回头看自己的小矫情,其实是少女心未泯吧!当时,总觉得“母亲”两个字把我叫老了。在21年前的那个冬日,我一点都没意识到,上帝给了我此生最重要的职分,也给了我此生最温暖的荣耀。

成为母亲,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孩子的到来是个意外,但却是我从没预想过的最美的意外。从那一天开始,我不再只是女儿、妻子、姐姐,这些身份都是可替换的或非独一的,唯有母亲这一身份,是我和那个使我成为母亲的孩子,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生命连接。

生孩子前,我绞尽脑汁给孩子起名未果。孩子生出来,护士称重后对我大声说:“男孩,六斤六两!”我在麻醉药后的清醒瞬间脱口而出:“大顺!”医生知道我是给孩子取名,乐了:“六六大顺!这个好!”

这个土土的名字博得孩子他爹的赞赏。作为知名广告人,他的公司经常给各类企业产品进行命名,对于自己的儿子,他却觉得,未经思索、提炼、研讨的这个脱口而出,实在是来得自然妥帖,也说出了我们对孩子最本质最朴实的期望:一生顺利,大大的顺利。

就这样,两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就成了这个“大顺”的爹和妈。

之后,有很多场合,比如去医院打预防针,给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我们都会被问到相同的问题:“你们是孩子的什么人?”我们一直觉得这是“明知故问”,甚至有几次在心里责怪提问者:“这还用问?看不出来吗?”

当然,提问者只是例行公事,他们对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并无疑问,也无深究的兴趣。而我,也从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我是孩子的什么人?”

直到若干年后,我成为女性成长课程的培训师,每次亲子关系课的开场,我都要和众多母亲一起思考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到底是孩子的什么人?”

不假思索的答案是生物学身份的声明,并不能让为人父母者更清楚自己的职分里包含着什么。许多亲子关系中的冲突、纠缠、扭曲,都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孩子的什么人。

生物学原因让我们在无意或刻意中就拥有了父亲或母亲的头衔,这不应该让我们觉得理所应当或沾沾自喜,诚惶诚恐才是善莫大焉。

因着这份诚惶诚恐,我们会带着谦卑和理性,认真思索自己和那个成为自己孩子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人父母者如果能清晰地在以下四个方面定位自己的角色,知晓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将会开启崭新的篇章。

第一,是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

中国父母特别喜欢以有恩于自己孩子的“施恩者”自居。但是,有两句古话却把养育孩子的真相一语道破。第一句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二句是“养儿防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生孩子首先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表达,其次是给自己最可靠的养老保障。这种逻辑让人细思恐极——“生你、养你,和你没什么关系,是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也是为我老了以后有个保障,但你还必须时时刻刻记着我的恩情!”

默许甚至怂恿为人父母者以“施恩者”自居似乎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养育之恩”被过分强调了。养育孩子是责任,也是乐趣。如果非把责任和乐趣升华到恩典的高度,除了让被养育者感到压力巨大,更会让成为父母的人产生极大的错觉:“我生了你,就是对你有恩,这辈子你都还不清;所以,你做什么都首先要让我满意。”

学校的老师们可能都对学生们说过这样的话:“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你欠我的,欠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味地强调这种“施恩者与报恩者”的角色定位,会让双方陷入一种不健康的对立关系中。

对此,一些文化学者提出:父母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他们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父母的身份,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对自己有机会、有能力生养孩子心怀感恩。因为,成为父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它让人品尝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基因得以繁衍的喜悦。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我甚至觉得,为人父母者对孩子也应该心怀感恩。是孩子用毫无怀疑的信任、百分之百的依靠,帮助我们真正完成了生命的成熟;在我们变成合格父母的过程中,孩子对我们的失误、过错一再容忍、接受,他们用天真的笑脸和无邪的眼神一次次治愈了我们。

是“施恩者”还是“感恩者”的身份定位,会让为人父母者对自己的人生角色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如果父母把自己定位为“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那孩子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将会有极大的改观。

家长们如果能主动自觉地从“施恩者”的高位上走下来,谦卑地接受自己也应该是“感恩者”的身份,就会为自己曾经对待孩子的方式羞愧不已。这样的羞愧将带来极其有益的反思,让家长们在和孩子相处时,把趾高气扬的理所当然变成心平气和的合作商议,这种态度转变会为构建全新的、健康的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陪伴者,而不是教育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算过,我们和自己孩子密切相处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从孩子出生到他们高中毕业,我们最多能和他们朝夕相处20年。之后,他们要么工作要么上大学,去外地或者去外国,即使在本地上学也会住校。从这时起,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

20年也就是240个月,真的没多长。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小学或中学,你自己算算,能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时间还有几个月、多少天?

在儿子上高一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点。当时离他考大学还有三年,也就是36个月。一想到短短的36个月后,他就会成为一年只回来两个假期的“远方的孩子”,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嗓子眼儿不知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想哭,又不知道为什么而哭。一晚上的辗转反侧后,我知道这么多年自己做错了很多事,最让人后悔的一件错事,就是在非常有限的、本应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日子里,没有享受陪伴的乐趣和温暖,而是一直糊里糊涂地扮演一个蹩脚的“教育者”。

很多父母和我一样,对于扮演“教育者”心心念念,总觉得这才是自己的职责。因为要给孩子供吃供穿,所以就觉得自己有资格给孩子指点人生。对自己身份的错误界定,让我们变得自大和狂妄。

做父母的,其实根本没想到,我们并不是想当然的“教育者”,而是孩子生命中第一段旅程的“陪伴者”。若干年后,孩子一定会离开你,开始新的旅程,接下来的旅程,他们有朋友的陪伴、爱人的陪伴、孩子的陪伴,那些,都和你无关了。在这宝贵的240个月里,你如果能开开心心地陪伴他/她,让他/她充分享受到父爱母爱的滋养,他/她就能顺顺利利地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做一个“陪伴者”,需要的是感恩和享受。感恩自己有幸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并享受这段陪伴孩子成长的美妙时光。如果动不动就想扮演“教育者”甚至“教育家”,板着面孔,大事小事地数落孩子、指导孩子,只会搞得孩子没笑脸,你也不开心。

做一个好的“陪伴者”并不容易,需要有欣赏的心、聆听的耳朵和温柔的舌头。如果能做到静静地、美美地陪着孩子长大,你就是最好的教育者。

我在儿子上高一后,就不再以他的“教育者”自居,而是努力做一个好的“陪伴者”——陪他看最新的电影,陪他去新开的餐馆品尝美食,陪他打羽毛球,听他讲自己的恋爱故事……我们相处的每一分钟都因为我身份的转变而变得美妙。最重要的是:当我放弃喋喋不休的说教,孩子就自动卸下了叛逆的铠甲;当我摘下“教育者”的有色眼镜,孩子就不再是一个浑身缺点和毛病的“被教育者”。此时的我,看着儿子只觉得:“这孩子怎么那么讨人喜欢呢!怎么那么善解人意呢!”欣赏之情油然而生,说话的语气态度就变得温柔、喜悦,即使提些意见和指正,孩子也能听得进去。这样的能量,会让孩子感到爱的滋养和甜蜜。

第三,是帮助者,而不是管理者

“帮助者”和“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以谁为中心”。

“帮助者”是以孩子为中心,由父母来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学会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管理者”是以家长为中心,以家长的意愿部署孩子的人生——让孩子以家长的目标为目标、以家长的喜好为喜好,从而完成家长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帮助家长获得靠他们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人生价值。

以“管理者”自居的家长,总想操控孩子的人生。在他们的内心,孩子是家长人生计划的执行者,只有听命行事的责任,并无自作主张的权利。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穿衣风格、吃饭口味都会毫不客气地指指点点;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对孩子学什么专业、找什么对象、干什么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要管一管。

一次课程后,有位80后女学员和我分享,她说:“我妈就是这样死死管了我三十年,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我一直是她的一个木偶。现在,我的工作婚姻都出了问题,可我一点经验都没有,我不想让我妈再插手,但我也没能力自己处理,所以,特别沮丧挫败,感觉自己毫无价值。”

听着真让人难过啊!

做父母的,如果一直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充当孩子人生的“管理者”,满足了居高临下的管理快感,却错失了让孩子成长和犯错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定会在现实中经受更多的磨砺、挫折,甚至会丧失做自己的勇气,没有存在感、没有价值感,一辈子活在父母的手心里,委屈、窝憋,不敢反抗。

要想成为孩子的“帮助者”,就要学会以孩子的所思所想为中心,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观点。试着用这样的口气和孩子展开对话:“孩子,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爸爸妈妈愿意尽可能地帮助你。”以“帮助者”的姿态和孩子聊聊他/她的一切,包括学业志向、爱情向往、人生规划。相信我,你一定会听到不一样的答案,不管它们是否符合你的设想,都给予尊重。这才是一个“帮助者”应有的姿态。

第四,是分享者,而不是评判者

常常有家长和我说,他们的孩子上初中开始就不爱和他们说话了。家长想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孩子总是会用这几个字来打发他们——“嗯,还行,凑合”。

对此,家长抱怨说,孩子一回家就躲进自己屋里,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出来,吃饭的时候也是低着头不说话。这让家长们既觉得伤心,又有点害怕。伤心的是,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亲近了;害怕的是,和孩子越来越疏远,对孩子的情况会变得一无所知。

首先,和父母的适度疏远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成长现象。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家长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是不是一直在扮演“评判者”角色,导致孩子不愿意搭理自己了?不用问孩子,问问自己,我们这些成年人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聊天呢?

我们喜欢这样的人:与我们有共同的兴趣、乐于分享,喜欢听我们说话、不会瞎提意见、不会胡乱评判。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什么样的呢?对孩子的兴趣要么一无所知,要么无比轻视,和孩子交谈只有一个话题:成绩,成绩,成绩!从来不愿意听孩子分享感受,动不动就批评、论断孩子,还特爱给孩子提意见,总想显得自己比孩子懂得更多、道德水准更高。

试想,如果家长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成人世界,谁会和你交朋友啊!

唯独在孩子面前,我们不愿当一个平等的“分享者”,想成为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面对孩子,我们总觉得:“我是你爹你妈,当然有权力评判你!”

这样的角色错位自然会让孩子远离、逃避,谁想和一个动不动就教训指责人,还特爱讲大道理的人多说话呢?

成为一个好的“分享者”并不容易,既要有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做到无分别心地接纳;也要有敞开心扉的勇气,告诉孩子你的真情实感,敢于让孩子知道你崎岖坎坷的心路历程。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流,像面对知心朋友那样,跟孩子分享你自己从失败和挫折中学到的人生功课。

只有内心强大的家长才愿意成为和孩子平等的“分享者”,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已经与自己和解,内心那个批判的声音不再搅扰我们,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才有接受的胸怀。因为,你对孩子的种种不满,其实是你不满意自己的折射。

我曾经和儿子分享过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告诉他我当年的挣扎和痛苦,也告诉他那段经历让我改变了许多。后来,他也给我讲了一段他自己埋藏很深的经历,里面的曲折难以想象,却让我更了解我的孩子,和他的心更亲近了。

那次的聊天,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抛开学习成绩和学校排名,我们有那么多更深刻、更有趣的话题可聊,这样的分享让人有“被看见”“被疗愈”的满足和舒坦,参与分享的两个人的生命,都会因这样的倾诉和聆听而悄悄改变。

我为自己有幸“看见”和“被看见”而庆幸不已。

父母的人生定位,从“施恩者”“教育者”“管理者”和“评判者”,转变为“感恩者”“陪伴者”“帮助者”和“分享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在转变的漫长过程中,既有灵光乍现的顿悟和醍醐灌顶的开窍,也有反反复复的思索和一不留神的倒退。但是,自从我把这个人生角色的转向当作目标,并且深信这样的改变对于孩子、对于我,都将意义非凡,我就不曾有过一丝犹豫和后悔。

当然,这本书也是我转变之后的一份小答卷,我尝到了角色改变给我们的母子关系带来的甜蜜果实,也希望为正在寻找理想的亲子关系模式而努力的各位父母,奉献一个小样本,如果能对各位有启发,那我会满足又开心。

成为“可有可无”的父母

十几年前,我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熟睡之后,我躺在他的旁边看一本美国教育家写的育儿书,书里的一句话映入眼帘:“所谓成功的父母,就是努力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

“可有可无”,这四个字一下子刺痛了我!

看着身边熟睡的儿子,他的小脸蛋红扑扑的,他安然入睡的样子让我觉得——他是那么柔弱,那么招人怜爱,那么需要我的保护,但这个“所谓的”美国教育专家却要我努力去做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

“不!坚决不!”我在心里呐喊,“我要永远做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可或缺的人!我可不要什么可有可无!”

尽管如此,我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抗拒和难以抑制的伤感看完了这段文字。

之后,我思索了很久,最终不得不默默地承认——这位专家说的是对的。

亲子关系是唯一以“分离”为导向的亲密关系。恋爱关系、伴侣关系、夫妻关系,都是以“聚合”为目标的,人们在经营这些关系时,都会以“更长久地在一起”为目的。而亲子关系则是以“将来能更好地分离”为目的。换句话说,一段好的亲子关系,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在未来某一天的、非常高质量的分离;反之,一段糟糕的亲子关系则会让双方痴痴缠缠,冲突不断,甚至在父母有生之年都无法实现和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分离。

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能够离开父母、另立门户,能够做到经济上自给自足,心灵上成熟独立,并有能力独自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这就实现了健康的、高质量的分离。而那位教育专家所说的让父母成为“可有可无”的人,正是孩子健康成长、展翅高飞的最好证明。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相当多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认识误区。他们像对待其他亲密关系一样对待亲子关系,希望能够和孩子长久、亲密地在一起,不能接受与孩子分离。为此,他们不惜以剪掉孩子的“翅膀”为代价,让他们无法远走高飞。

不少父母非常害怕自己会成为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才是成功父母的标志。他们拼命要在孩子的生命中占一席之地,甚至暗自希望孩子离了他们活得不好,这样,就无法和他们分离。当然,这种扭曲的心态他们未必自知自明,常会一口咬定是因为孩子需要才无法和孩子分离。

凡是死死抓着孩子不撒手的父母,都会以葬送孩子的成长为代价。而无论先知先觉,还是后知后觉,凡是愿意和孩子主动分离的父母,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得到和孩子更加深厚的亲密感,以及一种真正有益于孩子人生的、更高形式的参与感。

当接受孩子终将远离我们独自踏上人生旅途这个事实后,父母应在以下三方面提醒自己——

第一,孩子总会自己面对人生,你不可能照看他/她一辈子,与其晚放手,不如早放手。

第二,孩子终究会有他/她的人生,你必须安排好自己的人生,让孩子放心地远行,这才是对孩子的祝福。

第三,孩子不是你的伴侣,能一直陪伴你的只能是你的爱人;所以,经营好夫妻关系才是你的人生要事。某种程度上说,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从看到美国教育专家那段话的难忘夜晚,到今天我成为“可有可无”的父母,十多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回想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实践,我很欣慰、很自豪,也有一点点后怕。如果当年没有看到这句话,没有看懂这句话,没有认可这句话,没有努力实践这句话,很可能我和儿子的关系不会像现在这样融洽、舒服,各自安好;说不定,我性格里过强的掌控欲,以及我和母亲关系中的不良印记,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数不尽的折磨和痛苦。

事实上,成为“可有可无”的父母并不是无为而治,也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而是在另一个方向或维度上、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毫不夸张地说,成为“可有可无”的父母,比做“死不撒手”的爹妈要难得多。

在儿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不同阶段,我的很多努力或放弃,都是为了——成为“可有可无”的母亲。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妈妈们会有不同的烦心事和闹心事。作为职业女性,工作上的挑战本就让人焦头烂额甚至欲哭无泪,再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成长难题时,心乱如麻甚至恼怒怨恨,都是正常的反应,妈妈们不必为此过分自责。

这些情绪反应我都经历过,有的时候会因分身乏术陷入深深的自责,有的时候会觉得谁也帮不了我而怨天、怨地、怨社会。痛定思痛,我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我不希望在无奈和愤怒的两极荡来荡去,我想好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也想更好地平衡养育孩子和事业发展。

父母想要成为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要用心完成不同主题的功课。

孩子学龄前,父母功课的主题:别因为孩子,忘了夫妻相爱

孩子学龄前需要照顾的地方很多,孩子也会很黏人,很多妈妈在这个阶段不知不觉就把孩子他爹排除到亲密圈之外了,她们会和孩子的姥姥讨论孩子的健康饮食,会和别的妈妈讨论孩子的早教,甚至和没生孩子的闺密也有的聊,但就是和孩子的爸爸没话说了。

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如果从这个时候起,就把孩子放在你们家庭关系的中心,孩子的父亲由于家庭分工而被排挤在外,他会因为缺少参与感而倍感失落,也会因妻子的忙碌和冷落而落下“病根”,使夫妻关系由疏远走向冷淡。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从这个阶段起夫妻双方就应该对此达成共识。特别是做母亲的,真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创造爱的环境,夫妻亲密营造出的融洽氛围,是孩子成长的甜蜜激素,没有任何副作用。

这个时候疏远丈夫,疏于经营夫妻关系,最可怕的后果还不是丈夫的离心离德,而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母亲过于严实、封闭、专注的爱,不仅排斥了孩子的父亲,也缩小、勒紧了孩子的心灵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寡母式”的抚养模式,会在时间的作用下,让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变质。可以试想一下:一位母亲,由于抚养孩子而付出过多,甚至以“撵走”孩子父亲为代价,那做出如此巨大“牺牲”的母亲,将来怎么会甘心做自己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

有一位做了母亲的女士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本来和老公就没多少话可说,有了孩子后,正好不用理他了。每天忙孩子就够了,省得还要没话找话。”

当时,我对她说的是:“正是因为有了孩子,你又那么在乎孩子,才要学着没话找话,借着孩子和孩子他爹慢慢地亲密起来。”

我经常夸张地描述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说他们有“通灵”的能力,他们可以不借助语言、声音、图像,单凭感觉就知道:妈妈情绪怎样,妈妈和爸爸关系怎样,这个家是安全还是不安全……面对这样一个“小精灵”,父母们就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伪装和表演吧,孩子什么都知道。

好好经营夫妻关系,除了共同关注孩子的一颦一笑、吃饭睡觉,夫妻双方的内心也是需要彼此用爱关照的地方。

孩子上小学,父母功课的主题:听孩子讲话,别替他拿主意

儿子上小学后,突然变得特别能说,放学回家后,经常是嘴巴不停地说个没完。他在学校经历的大事小事,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第一次,所以,回来后和我分享是必需的。

他的讲述内容之丰富、庞杂、无序和有趣,超出我的想象。有时候,我一边做饭,一边低头看着这个依偎在我腿边、仰着头、小嘴不停地说啊说的小不点,一边不住地在心里惊叹:“生命好奇妙啊,从牙牙学语到口若悬河,没几年的工夫啊!”

我回应孩子“倾倒式叙述”的方式很像相声演员里捧哏的角色,一边认真听,一边选择性地说出经典的捧哏套词儿:“好家伙!”“真的吗?”“我的天哪!”“真不敢相信!”“那可了不得!”

在孩子事无巨细的话语轰炸之下,我这种回应方式既不费力,又和他的情感有共鸣,成为他保持高昂谈兴的“打气筒”。通常,在声情并茂的“今日学校之三国演义”之后,他都会累得躺在小床上,心满意足、安安静静地看他的《米老鼠画报》。

孩子在述说的时候,需要的就是回应,听就对了,不要那么在意里面的信息——成人往往会过度解读孩子的话——也不用急着去评判,甚至给孩子拿主意。

比如,他说:“某某同学把老师黑板砸坏了。”我就说:“好家伙!”接着他说:“老师通知家长了。”我就说:“那当然!”他又说:“他家长答应给学校赔钱。”我回应:“后来呢?”他说:“后来就上课了呀!课间的点心有一个豆沙馅的,可好吃了!”

我不会说:“你看,小朋友破坏公物可不好。”我也不会吓唬他:“你可不敢乱砸东西,砸坏了还不得妈妈去赔。”

因为,这件事他在学校已经学到他该学到的了,现在只是和我说说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一惊一乍。

有时候,他会有烦心事。上三年级时,有一次,他对我说:“那个某某某,上次玩游戏不带我们玩,这回我们几个小朋友组织了一个新队伍,一起玩游戏,他非要加入我们。”我没有指点教育他说:“小朋友要团结啊!他想参加你就应该团结人家啊!”我只是重复他的话:“哦,他非要加入你们?”他说:“对哦,好烦人的!”然后,他就一脸心事地走了。

我克制了自己追过去给他排忧解难的冲动,心想,也许这是他学习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开始。第二周,他回来后说:“我同意某某某加入我们的队伍了!”我有些好奇:“你说来听听!”儿子说:“我觉得,一个队伍里一定要有几个精英,这个某某某,算一个。”小小年纪,竟然能从全局考虑,不计前嫌。让他自己有这个思考过程,比我贸然给他出主意好多了。

孩子上初中,父母功课的主题:让孩子自己决定考第几名

我儿子上初中后,明显不爱学习了。这一点曾让我无比恼火又无比焦虑。

他的班主任找我谈话:“你孩子的兴趣很多,就是不爱学习,这样下去成绩肯定越来越靠后啊!”我像所有听到这消息的妈妈一样,一点都不淡定——孩子刚上初中就不爱学习,这辈子还能有啥指望?真是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

我和儿子认真谈了几次,发现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一点都不在乎。他给出的理由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我同桌成绩排前三名。他课间不出去玩,把课堂笔记从这个本整理到那个本,周末回家还上补习班,听说都累得失眠了。我可不想和他一样,为了成绩好,把大好时光都耽误了。”

听听!这是什么歪理邪说?大好时光不就是要好好学习吗?你每天睡得倒是挺香,可就你那成绩,怎么还好意思睡觉?

幸好,这只是我的内心独白,并没说出口——我担心这种虽然刺耳但不乏坦诚的交流被我的粗暴指责切断。

我窝着火躺在床上,仔细想着孩子的话,他没有说错什么,他只是告诉了我他的选择,尽管这个选择不是我期望的。他选择损失成绩或者说排名,去换取玩耍、交友和好的睡眠。

“他有这个权利吗?”我问自己。半晌,我在心里咬着牙承认:“他有。”这可能是我这个非主流妈妈,和很多妈妈不一样的开始——允许孩子自己决定考第几名,允许他自己决定为学业付出多大的努力;并且,让他自己承担决定的后果。

我当然希望孩子成绩优异,将来可以毫不费力地考上名牌大学。但是,我知道,比这些更重要的,或者说,更能影响孩子人生幸福的,是他和父母的关系,以及他对于自己人生的决定权的大小。

如果我说,我这样做是不想因小失大,各位妈妈会赞同吗?北大心理学老师徐凯文近几年在做关于名校里的“空心人”的研究,非常触目惊心。徐老师的调查显示,很多名校生在光环的笼罩下,内心因缺乏方向感、意义感而异常空虚,有的出现了抑郁、自杀倾向等严重症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小到大的尖子生,但是,他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是家长设计好的,他们从来没有权利规划自己的人生,以至于上了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后,突然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存在感,变成了“空心人”。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孩子能上名校,这些我都不在乎。”

但是,我在乎,我在乎儿子的幸福,大于在乎他的成功。

每当看到儿子现在的自立和成熟,我就忍不住要为自己当年的决定点赞。

孩子上高中,父母功课的主题:允许孩子反抗父母

上高中的孩子和谁都聊得来,就是和自己的爹妈没话说。

我儿子刚上高中时也这样,周末回家闷声闷气,和我说话连眼皮都不抬。我很害怕孩子自此和我变得疏远,拼命想把他拉回来,有时候近乎讨好地问长问短、嘘寒问暖,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软硬不吃。有几次气得我掉眼泪,他爸也经常怒火中烧,扬言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有段时间,每到周末,家里再也不像他小时候那样,因为有他变得欢声笑语;反而因为他这个长着小胡子、耷拉着脸的半大小子回来,气氛变得格外阴郁。我和他爸既不想和他闹别扭,也不想待在家生闷气,所以每到周末就开车去京郊散心。那大半年里,我们去了十三陵、潭柘寺、怀柔、雁栖湖、密云水库、居庸关长城以及之前没时间去的好多风景名胜。后来,这段经历成了我们家的经典笑料。

郊游的路上,我们俩聊了很多。我分享自己在心理学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他讲述自己从半大小子成长为成熟男人的趣事和糗事。理论和实践在这个让我们焦头烂额的时间点上相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些分享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曙光。

我先生说我:“孩子长大了,你没有长大。他已经是一个15岁的孩子了,你却还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你的表达方式不是孩子期望的。”他结合自己当年和他母亲我婆婆发生冲突的案例,进行“模拟教学”,让我体会一个青春期男孩的苦闷和挣扎。

我也从很多心理学理论上找到了我自己的思维误区,看到自己因害怕和孩子分离,反而吓跑了孩子。当然,对于孩子的一些叛逆举动,也有了全新的理解,不仅觉得可以接受,甚至觉得是有助于他成长的好事。

有一次,儿子要出门会同学。他要先吃饭后冲澡,而我希望他先冲澡后吃饭——吃完饭头发就干了,出门不会感冒。没想到他反应激烈,瞪着我说:“这事你也管?我想先吃饭为什么不可以?”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是他爸打了个圆场才没冲突起来。

儿子出门后,我先生说:“会不会感冒没那么要紧,大小伙子没那么娇气,你的关注点太婆婆妈妈。之前我们讨论,这孩子性格有点懦弱,希望他能勇敢些,长大后敢于反抗权威。如果他连你这个中年妇女都不敢反抗,将来怎么反抗真正的权威?”

先生的话把我逗乐了。我说:“好吧!那就从反抗我这个中年妇女开始吧!”

从那时起,我从心里认可了这个观点,并且深信,这样的反抗训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会大有裨益,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孩子的勇敢和决断,才是父母放手的前提。

孩子上大学,父母功课的主题:学会放手,切忌过度关心

2015年,儿子考上美国一所排名还不错的大学。自此,他真的成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假期孩子”了。我们的联系因为有微信而变得格外方便,但是,我却有意不那么积极主动和他联系。

听说有的妈妈在孩子上大学后要求每天视频,孩子不厌其烦常以网络不好推托。我就更坚定了和孩子保持距离的想法。

有时候,想孩子了,算好时差后,我会给他发一个我和他爸快乐游玩的合影,告诉他:“我们很好,也很想你。”只要他有回应,我就安心了。我不希望让他以为我们除了思念他就没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希望让他感觉时时刻刻被父母监督着。

其实,出国读书挑战很大,我一直戏称这些留学生有三座大山压着,学业的压力、金钱的压力和思乡的压力,哪个都不轻松,父母能帮上忙的地方不多,就不要再添乱了。

有很多职业自由的妈妈一厢情愿跑到国外陪孩子,孩子不仅不领情,还对妈妈的管教多有反感,听到这些妈妈的吐槽,我心有所感,就和儿子有了一次对话。我问他:“如果妈妈想过去看你,你高兴吗?”他说:“高兴。”我又问:“如果我把去看你的花费折成钱,打到你卡上,就不去看你了,你会不会更高兴?”我儿子哈哈大笑,说:“是的!”他的回答让我很放心,他敢于说真话,说明我有听真话的肚量,而且,他不需要我的陪伴,也说明他越来越自立了。

这样的沟通方式,他轻松,我也轻松。

与此同时,我还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对孩子的事,无论学业成绩、交友情况、爱情动态,可以关心,但无须过度关心。

我不希望用我的过度提问来表达我的牵挂,担忧并不会变成祝福,他已经过了18岁,有能力为很多事情负责。如果有需要,他也许会向我们求助,也许不会,那是他的选择。只要他知道,我们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就足够了。我无须用不断的提问、过度的关切、没来由的担心来让他为难。

现在,我儿子马上就上大四了,看起来自信、乐观,很喜欢自己所学的传媒专业,喜欢和他爸聊新科技,和我聊新电影,也会因为功课、友谊或者爱情的苦恼和我畅谈。但我始终知道,他是在和我分享,而不是向我汇报。最关键的,他似乎越来越不需要我们,他能搞定越来越多的事。渐渐地,我们不再是他的“后援团”,而只是他的“啦啦队”了。

这是我多少年前立志成为“可有可无”的父母时,最希望看到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孩子小的时候,心思常常在妈妈身上,而且,能毫不费力地读懂妈妈的喜怒哀乐。客体关系心理学讲到,即便是婴儿,也能对养育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保持极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透过抚养者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来感知养育者的内在状态。稍大一些的孩子,对于养育者,特别是母亲的情绪格外敏感,也格外在乎。

我在儿子小的时候,对此一无所知,以为孩子就是孩子,不会懂那么多,也不会那么敏感,我心里想什么,他怎么能知道?只要我不表露出来,他怎么会知道我不开心?

那时候,我虽然很爱孩子,也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但常常是人在心不在。和孩子共处时,我静不下心,好像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操心,实际上,不过是杂念乱飞、妄念丛生。

我常在陪儿子玩时走神——小孩子极其敏锐——他会捧着我的脸说:“妈妈,你看着我,你要看着我。”我应付他:“宝贝,妈妈一直看着你呢!”儿子却坚持说:“妈妈,你没有看我。”

孩子说得对,虽然我的目光在他身上,但我的心已被无数杂念、妄念蒙蔽。他玩他的,我想我的,他因为我的走神而玩不到心上,我因为思绪乱飘,一分钟都没有享受看着宝贝儿子玩耍的那种幸福和满足。

这是我在儿子长大后最最后悔的事,我错过了许多这样的时光,这是无法弥补的错过,以至于每次梦到,我都会甜蜜好久,又伤感好久。

现在,我儿子已经是21岁的大小伙子了。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回看过去,我才发现,原来,我和孩子之间最值得珍惜和回忆的就是我们之间的互相陪伴,我曾经以为无比重要的那些事,都不能和这种陪伴的感觉相提并论。在他离家出国上大学之前的那些年,我们一起共度的欢乐时光才是最无价的,那是能够滋养我们灵魂的宝贵经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儿子上幼儿园时,我不会在他吃早饭时没命地催催催,而是带着欣赏、耐着性子,看他拿着小勺往嘴里送饭的笨拙样子,心里美滋滋地想:“这个小家伙,怎么会这么可爱!”然后,在他沾满饭粒的小脸上冷不丁地亲一口。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儿子上寄宿小学只有每周末才能回家时,我不会在周末不停地要求他写作业做习题、听英语背课文,而是陪他吃饭,陪他看电影,陪他看动画书,听他讲学校的趣事,晚上临睡前搂着他讲故事。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儿子上初中进入青春期叛逆时,我会立场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在他和老师过不去、和世界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时,做他最坚定的同盟和最温柔的港湾,我会悄悄告诉他:“宝贝儿子,妈妈一直在陪着你。你在寻找自己,别着急。”

如果我知道,他那么快就会长大,我会在能够陪伴他的时候,更加用心;在他需要安慰和鼓励的时候,多多地给予。我会欣赏他的存在本身,不挑剔、不抱怨,好好享受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很多妈妈可能会说,我没有不珍惜,我整天都陪着孩子,送他/她上下学,陪他/她上兴趣班,陪他/她写作业,陪他/她吃饭……为了陪孩子,我都没有自己的人生了,还要怎么陪啊?!

很多家长觉得,只要待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却没意识到: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你一直在唠叨孩子;陪孩子写作业时,你一直刷手机;和孩子一起吃饭时,你心不在焉——对孩子的感受毫无体察、对孩子说的话毫无反应。

这样的举动并不是真正的陪伴,只能说是无效的低质量的陪伴,根本不会滋养父母和孩子,也不会让双方感受到爱意的流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3~11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孩子需要积极的、正面的回应,如果感觉到父母敷衍了事,或心烦意乱,孩子就不会和父母建立感情的连接,也不会感受到被爱、被关注。

只有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地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样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陪伴。

怎样才能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有两个值得学习的方式和法则——犹太人的“海沃塔”教育方式和台湾亲子教育的“123”法则。

海沃塔(Havruta),是犹太家庭传承千年、培养了无数杰出人士的教养秘诀。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这种学习方式通常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在犹太家庭里,每个人从胎教开始直到临终,都会处于“海沃塔”的学习氛围之中。

周末的安息日,是犹太家庭的聚餐时间,更是全家一起“海沃塔”的时间。犹太家长不会叫小朋友“好好吃饭别说话”,而是会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既加强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又能通过讨论,培养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海沃塔是犹太家庭传承的学习方式,也是犹太精英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聊天模式,他们的聊天不是唠家常、聊闲天,其实是父母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固定时间和孩子进行深刻的对话,进行头脑风暴。

犹太父母会在吃饭时和孩子讨论各种问题,也会在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进行有深度的谈话,还会在其他特意选择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

海沃塔包含三个核心因素: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这三个核心的关键在于,父母不评判地接纳以及父母的参与度——这两个关键点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这对建立孩子的高自尊至关重要。

如果你问一个犹太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和家人一起、在餐桌上畅所欲言、分享亲密谈话的时光最幸福。

海沃塔让父母和孩子平等交流,除了脑力激荡带来的乐趣,孩子还能感觉到父母的尊重、关爱,会更有自信,而家长则会逐渐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维,家庭氛围当然更加和睦、民主,亲子关系必定融洽、亲密。

“123”法则是台湾家庭教育界对亲子陪伴最有效的研究成果。

所谓“123”法则,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父母和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一件。3件事包括: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

多年的实践证明,父母如果每天按照“123”法则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比毫无诚意、心思散漫地和孩子待在一起好几个小时,效果强一百倍。

能够在孩子的生命轨迹上留下印记的就是我们的用心陪伴,而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意味着时间的投入,还意味着陪伴者的心无旁骛和感同身受。孩子开心时,因为你的陪伴,愉悦的感觉久久不会散去;孩子难过时,因为你的陪伴,心痛的感觉不再难以忍受。孩子终归要长大,但是,高质量的陪伴会让孩子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平稳,有底气、有方向,不怕寂寞、不怕摔跤。

很多妈妈像我当年一样,从孩子出生起,就每天提着气过日子。我们着急,就会不断催促孩子;我们焦虑,就会总是挑剔孩子。看起来,我们的忙碌都是为了孩子,但是,我们却忘了在某一个时刻,停下来,从忙碌繁杂的事情中抽离出来,思考一个比眼前这些事情重要得多的问题,那就是——在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中,最该珍惜的是什么?

最该珍惜的是:我们有幸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然后,在养育他/她的过程中,重新领略生命的初始和成长;和孩子一起,度过近20年亲密相伴的美好日子。无论我们对孩子担心焦虑,还是自豪骄傲,这都是俗世层面的烦恼或快乐;如果不能超脱地站在更高的时空,看待我们和孩子在这一生、这一世,几乎是偶然的相遇和陪伴,我们就怎么都不会了悟,这机会和缘分已经无价——拥有就好,别无他求。

孩子渐渐长大后,再看那些曾经让我着急上火的事情,没有一件和我当时的激烈情绪和暴躁反应是匹配的,全都是小事。对这些小事的过激反应,让我们这些当妈的,失了从容、丢了理智、忘了根本。

我们太想让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我们心里怀着太多唯恐孩子不能满足我们期待的恐惧,以至于根本看不到孩子的好。我指的是,每一个孩子身上天然具备的那种无须刻意表现、不加修饰的生命的美好。

我为错过这些美好而深深后悔,特别希望孩子尚小的妈妈们,能够经常从对孩子琐碎小事的挑剔和对未来的担心中抽离出来,好好体会这个小生命的神奇魅力。

有个周末,在一个购物商场里乘电梯时,一对母子引起我的注意。小男孩背着书包,可能要去楼上某个教育机构上课外班,他刚上小学的样子,一直噘着小嘴偷偷瞄他妈妈,他妈似乎在为什么而生气。

我们在同一层下电梯,小男孩说:“妈妈,一会儿我不想上英语班了,我想和你在一起。”

那个妈妈立即发飙:“你少给我来这套!你说不上就不上了吗?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你知不知道,你上这个班花了妈妈多少钱?”

看着勃然大怒的妈妈,小男孩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声都不敢吭了。

我当时真有一种冲动,很想拦住这位年轻的妈妈,对她说:“亲爱的,别急!你先冷静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少上一节英语课什么都耽误不了,请你相信我。”

我还想告诉她:“你肯定爱你的孩子,可你却不想听他说话,你的眼里没有这个孩子,只有你的恐惧。如果你真的能看见他,就能看见他多么想和你真正地待在一起,他想让你了解他,想让你听他说话。”

但我什么都不能做,我没有权利去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女性说教。

我很难受,为这个完全无视孩子的妈妈,为这个委屈得不敢哭出声的小男孩,也为曾经的我,以及当年被我忽视和指责的儿子。

这个孩子的妈妈肯定很辛苦,工作一周了,周末还要陪着孩子上英语班,她觉得自己已经是全力以赴地在陪伴孩子了,可孩子并没有感觉到被妈妈陪伴的幸福,他心里充满委屈。

也许,英语课的难度是他应对不了的,他感到不适,希望妈妈能帮助他;

也许,他在英语课上遭遇了不公平对待,老师、同学或别的什么人,令他感到不适,他想躲开那个不舒服的环境;

更有可能,他突然觉得上英语课没什么意思,就是想和妈妈多待一会儿,毕竟,妈妈平时太忙了……

这些,他一个小孩子是没有能力准确地表达出来的。

如果这个妈妈能真正看见她的孩子,能从孩子的眼神里读懂孩子的心事,她会停下匆匆奔向英语教室的脚步,蹲下身子,看着孩子的眼睛,对他说:“宝贝,是不是不舒服了?”

然后,拉着他的小手,告诉他:“那今天咱们就不去了,我和老师请假,你不用担心。妈妈也想和你多玩一会呢!”

接着,带他去他想去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之类的地方,不教训孩子,不谈学习和功课,母子俩好好享受一顿晚餐。看着小家伙陶醉无比地吃着薯条、汉堡或者比萨,嘴角还沾着番茄酱。

这样母子俩互相陪伴的温馨时刻,比一堂英语课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啊!

杭州拱宸桥小学曾发起一个别开生面的倡议——

所有学生家庭要设立“抬头日”,请家长们放下手机,抬起头来,给孩子全心全意的时间,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爱的专注。

由此可见,从手机或各种繁杂的心事中抬起头来,真正看见孩子、用心陪伴孩子,这已经成为需要学校倡议家长才能意识到的事情了。

很多家长不明白——

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质满足,更不是说教和监督;

陪伴,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陪伴,是真诚地接纳和欣赏,是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陪伴,是建立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用心倾听孩子的快乐、悲伤、苦恼、困惑……

我当年没有做到的,很多妈妈现在也没有做到。

我们的内心塞满了奇奇怪怪的烦恼,既有对孩子前途的担心,也有对自己未来的焦虑,根本没想到,身边的小家伙很快就会长大,能陪他的时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长、那么多。

比起那些似乎没完没了的功课,妈妈给予孩子的全情关注、用心陪伴才是最宝贵、最无价的,因为,这才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的东西。

“孩子长大的速度比我想象得快多了!”

很多儿女已成年的母亲对这句话一定深有同感,孩子尚小的妈妈们总是不以为然。所以,每当遇见年轻的妈妈们像我当年一样,看不到身边那个小生命的纯然美好,不懂珍惜,不会陪伴,要么漫不经心,要么昏头昏脑地拿一些世俗的标准为难孩子、破坏关系时,我就忍不住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唠叨两句:

年轻的妈妈们,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会长大,到那个时候,你现在无比看重的东西,可能就不再重要,你现在忽视的、错过的,也许永远没有机会再弥补。你真的要和我有一样的遗憾吗?

不要拒绝孩子伸过来的小手,不要拒绝孩子想和你依偎亲热的渴求,不要拒绝和孩子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事。看着孩子,还要看见孩子,人和孩子在一起,心更要和孩子在一起。在你有机会陪伴孩子的时候,全情投入、尽情享受,因为,孩子很快就会长大,这样的机会逝去就不会再来。

如果你的孩子尚小,现在就把你的宝贝搂进怀里,告诉他/她:“妈妈想陪你玩一会儿,给你讲故事,陪你做游戏,一起看动画片,你喜欢干什么,妈妈都会陪着你。”

也许,你会看见这世上最美丽的一道光,就在你的宝贝的眼睛里。

爱的五种语言

在和孩子互动时,很多妈妈特别爱强调“我是多么地爱你”或是“我为了你舍弃了很多很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爱,经常会出现“妈妈声泪俱下,孩子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

妈妈当然会觉得寒心。孩子呢,除了被指责“没良心、不懂事、不领情”而觉得委屈,更委屈的恐怕是自己从来没感受过妈妈所宣称的这种爱吧!

所以,如果不会表达,爱就成了一种“听说过,没见过”的神秘东西。在亲子关系中,一方坚持说自己给了,一方坚持说没收到,双方怎么会从相互的给予和接受中感到彼此情感连接的增强呢?

做母亲的,不能像一个懒惰又失职的“卖家”,当“买家”因为迟迟收不到货而难过甚至抱怨时,还蛮横地来一句:“反正我已经发货了,没收到是你的事,而且,你还必须付款。”

家长总期望孩子用感激和领情来回馈自己,哪怕人家压根儿没收到“货”,即你说的那种叫“爱”的东西。

说到如何表达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本书:《爱的五种语言》。

这是美国著名婚姻治疗专家、基督教牧师盖瑞·查普曼博士的著作,被译成49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十几年来的累计销量突破一千万册。我和我先生的沟通因为这本书而获益良多。我在做婚姻课程时,也曾经用很多课时来帮助学员夫妻如何用“爱的五种语言”来表达爱意。

同时,我也惊喜地发现,把从这本书上学到的示爱方法运用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中,包括亲子关系中,很多沟通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心理学家说:“感觉受人所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绪需求。为了爱,我们可以攀登山岭、横渡海洋、穿越沙漠,甚至忍受数不尽的困苦。一旦没有了爱,山岭无法攀登、海洋无法横渡、沙漠无法穿越,而且人生中的困苦更是无法忍受。”

在《爱的五种语言》中,查普曼博士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情绪的箱子,等着被填满爱。”这就意味着,若一个人的“爱箱”是满的,就会觉得幸福;反之,“爱箱”是空的,就会觉得空虚难过。情感“爱箱”是被填满了还是被空置着,会导致人的生命状态、行为举止截然不同。

我在养育孩子的很多年里,曾经因为不会表达爱,不懂得孩子感受爱的方式,给孩子造成很多伤害,也错失很多和孩子共情共鸣的亲密时刻。在我学习了“爱的五种语言”后,我向儿子发出的爱的信号再也没有丢失过,他每次都能准确地接收到,并且给了我特别鼓舞人心的反馈。

而他,因为常常感受到我的爱,“爱箱”渐渐变满了,生命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我曾无数次试图用我的方法改变他,都以失败告终;当我放弃这种想法,只把关注点放在“让他感受到我的爱”时,他反而自发自觉、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成长的蜕变。这让我惊喜连连。

我们既然口口声声宣称自己爱孩子,就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可以胜过任何情感需求的“受人所爱”的幸福,学习爱的表达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学习“爱的五种语言”,就是学习如何表达爱,并且了解怎样的方式是对方最在乎的、最喜欢的,然后,投其所好地示爱。

“爱的五种语言”是什么呢?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话语,贴心的礼物,精心的时刻,服务的行动,以及身体的接触。

首先,我们说说“爱的语言”中最容易被中国人轻视的“身体的接触”。

在幼年时期,双亲的抚爱,特别是母亲的抚爱,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皮肤健康以及由触觉所带动的整个感知能力的提升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在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方面尤为重要。父母长辈经常性的爱抚,能使成长中的儿童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启迪对爱的珍视与寻求,从而在与他人交往时具备较高的亲和力。

如果我们因为忙碌或情绪不好,疏于用身体的接触来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爱,孩子就无法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他们太小,你不能让他们去理解这样一段话:“妈妈这么忙、这么累,还不是为了给你多赚钱;现在妈妈累了,想休息休息,你别这么不懂事,自己乖乖地去玩。”孩子只会感到不被关注、不被爱,不仅自身心理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变得自卑、怯懦、欺软怕硬,甚至会因嫉妒他人能够获得爱抚而生发不理智的报复行为。

科学家发现,孩子需要每天进行皮肤间的接触才可以更好地发育。仅是一块5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这就为通过触觉传达信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20世纪初叶,就有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专业人士提出了“皮肤饥渴症”的概念。他们发现:一个人如果在成长早期很少被抚摸、被拥抱,和亲人之间缺乏自然的“肌肤之亲”,他/她就会出现所谓的“皮肤饥渴状态”,心灵也会陷入孤独的困境;他/她长大以后,不会用正常方式表达爱意,不会和他人正常友好地发生身体接触,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生命的快乐和忧伤。

很多研究表明,有“皮肤饥渴症”的人,有的喜欢和人发生肢体冲突,青少年时期可能很爱打架;有的则在进入恋爱和婚姻关系后,要么冷漠、孤僻,和爱侣缺乏爱的互动,要么动辄对爱侣施以拳脚。这些可能都源于成长早期没有得到来自亲人(特别是母亲)的足够爱抚,年龄越大,他/她就会把和人亲近的渴望压抑得越深,用很多“变态”的方式舒缓渴望,让别人难受,自己也不快乐。

带有爱意的身体接触,特别是抚爱,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命体验。在孩子的生命早期,这是母亲最应该给予孩子的美好体验和记忆。这也是让孩子一生幸福的预备课,是为他/她能在长大成人之后表达爱、接受爱所预埋的幸福接口。

儿子刚出生时,我对于用抚摸表达爱还没有清晰的认知。偶然在一个婴儿护肤油的宣传短片中了解到,抚触有助于婴儿健康。于是,我开始每晚临睡前用一点点婴儿油给小家伙按摩,我发现,随着我的手在他后背上慢慢滑动,孩子的表情会从安静变得满足,然后整晚都睡得特别香甜。

他学会说话后,经常主动要求我给他按摩,他会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按摩一摩?”每次都逗得我哈哈大笑。当时我只知道他很享受我抚摸他的身体,还不知道“身体的接触”是一种重要的“爱语”。后来我又发现,只要我把他抱在怀里讲故事,他就特别安静、乖巧,眼神里闪着明亮动人的光,讲着讲着,我不经意间亲亲他的小脸蛋,他就一定会用小嘴回我一个香香的吻。

回忆这样的浓情时刻,我才明白,原来,来自妈妈爸爸的拥抱、亲吻、抚摸,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不用解释也最不会被误解的爱的表达。

一转眼,儿子长大了,他上大学后,我们家的老传统也没丢。哪怕他只是出门和同学吃了个晚饭回来,他爸给他开门后,都会先抱他一下。而我,则会在和他吃饭聊天时,不经意间摸摸他的脸,摸摸他的手,或者故意胡噜胡噜他的头发。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亲昵,爱的抚摸有时远胜语言的表达。

我儿子性格沉稳坚定,和朋友相处谦让有礼,也非常善于表达感情。我想,我们当年给他预埋的幸福接口应该都用上了,在他以后的人生中,这些接口应该还会有更大的用处呢!

“爱的五种语言”中,还有一种叫“肯定的话语”。

这一表达方式很多人都格外在乎。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这个爱的语言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肯定的话语”内涵很丰富,如认可、赞赏、鼓励、包容。只要你的话语中带着这样的情感,对方就一定会感到爱。配偶之间互相需要,孩子对父母也有殷切的需要。

很多家长,都会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说出与“肯定的话语”截然相反的话,家长们自己在成长阶段也听到过许多来自老师或父母的含有否定、贬损、失望的话,我们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这样讲话,却偏偏学会了这样伤人的表达。

要知道,对一个人来说,被认可和被肯定是他的核心需要,特别是获得重要关系人的认可和肯定,甚至是很多人一生的隐秘追求。

父母当然是孩子的重要关系人,来自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养料。有了这些,他就会不畏艰险、不怕挑战,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愿意挖掘自身的潜能。

总之,他会因为不怕失败而变得格外勇敢。

我儿子小的时候,当我告诉他:“宝贝,妈妈上班回来本来很累很累,可一看到你,就一下子不累了。你说说,你为啥这么厉害啊?”

我儿子喜滋滋地说:“妈妈,因为我想你了啊!”

他当然回答不出我的问题,但他一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因为“妈妈一看到我就不累了”。

他长大之后,我们常常会聊聊影视剧或时事方面的话题。每当他发表了观点后,无论是否和我一致,我总会强调:“儿子,你的这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你这么爱思考让妈妈很开心。”

儿子喜欢和我聊天畅谈,和我们有共同爱好有关,也和我总能对他说出“肯定的话语”有关。

很多时候,我们要发自内心地、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和肯定,孩子不会因此骄傲,只会在感到被认可之后,内心安定,更加上进。

用语言表达欣赏的前提是,父母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你觉得自家孩子样样不如人,看不到孩子任何的闪光点,就很难说出“肯定的话语”。

经常有一些母亲因为和孩子冲突不断而向我求助。听她们讲自己的孩子,简直是“恶贯满盈”——这不好那不好,似乎她们全靠伟大的母爱在维持这段关系。

但是,见到孩子后,我经常惊叹,这么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妈妈怎么就看不到呢?在我眼里,这些孩子值得夸赞表扬的地方太多了,他们却很少被母亲和父亲肯定。

有位妈妈的话特别有代表性,她说:“每到我儿子睡着的时候,我最爱他。看着他的小脸,那么天真,那么安静,我心里有浓浓的母爱,可他一醒来,一闹腾,我就烦死他了!他怎么就那么不听话,那么不乖,我真的好绝望啊!”

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不认可就源于和这位母亲一样的想法——孩子没有按照我的意思来,如果他/她可以一直像“睡美人”一样,不折腾、不调皮、不捣蛋,我是可以爱他/她的。

你是否问过自己,这样的孩子真实吗?还是活生生的人吗?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哭或笑、或吵或闹,这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可以稍加规范,但接受和欣赏才是家长最需要做的。

想要看到孩子的好,就必须先把那些“别人家孩子”的标准扔到一边,比如,常常困扰家长的:孩子学习不好,爱贪玩,经常被老师告状,吃饭喜欢说话,爱玩游戏……如果这些都是家长不能忍受的缺点、毛病,那夸赞孩子还真有点张不开嘴。

也许,学会把那些所谓的“好孩子”“乖孩子”“有出息”或者“像个男孩样”“像个女孩样”之类的标准统统扔掉,你才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的宝贝:他/她是那么独特(也许不那么乖)、那么鲜活(也许有点调皮),他/她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有好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许不能在和别人攀比的时候帮你占上风,但他/她就是他/她,独一无二,因着你所不能懂得的生命奥秘成为你的孩子。

这,还不够吗?还不够你用欣赏、探索的眼光看着他/她,并由衷地发出赞叹和肯定吗?

“爱的五种语言”中还有三种表达方式:精心的时刻、服务的行动和贴心的礼物。每一种都值得做父母的认真学习。我的体会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最挑战我们的就是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谦卑和柔软的态度。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后,就会生出一种没来由的傲慢——

觉得是自己创造了这个生命,对于这个生命自然就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觉得自己是在全心全意地爱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肯定、必定是为了孩子好;

认为上述两点是铁板钉钉、不容置疑的。

这样的傲慢,会让为人父母者无法谦卑地去学习如何向孩子表达爱。他们会觉得,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本能,爱的表达无须学习和操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这句约定俗成的“老话”其实是一种“谎言”。这个真相可能会摧垮我们做父母的自恋幻想,但却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合格、更成熟的父母。

其实,父母爱孩子不是本能,孩子爱父母才是本能。

孩子如果不爱父母就无法存活,生物学的规律决定了孩子必须爱父母,必须赢得父母的爱,才能从出生后柔弱无助的婴儿,慢慢长大成人。

父母爱孩子的能力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当你承认自己不是天然地、本能地爱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不一定会表达对孩子的爱,那么,学习“爱的五种语言”,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你会自己找寻到无数种让孩子感觉到温暖、感觉到被爱的好方法。因你的丰富表达而受到激发的孩子,也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惊喜回馈。

当你为了和孩子共处的周末而精心安排了很多活动时,当你用心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很多关注和照顾时,当你在特别的时刻给孩子送上贴心的礼物时,你会发现,孩子会呈现出真正被爱滋养过的模样——眼里有光,皮肤发亮,自信、勇敢、爱分享,而且,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爱的五种语言”中,没有哪一条是凡人不可及的高难动作,对于父母的金钱、学识、地位都没有任何要求。只要你愿意柔软下来,俯身下来,看见孩子、听见孩子,你就会学到这五种能对亲子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的“爱的语言”。

期待你和孩子的关系因着你的改变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