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2185600000011

第11章 宽宽心,拈花微笑,没有解不开的心结(2)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外头的景色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觉得不是滋味,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一定得换才行!这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心事,另一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进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他感到同伴的呼吸渐渐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时那人已经死了,他的尸体被静静地抬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人开口问,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他,将他换到了那张床上,他感觉很满意。人们走后,他用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如果这个人不起恶念,在晚上按铃帮助另一个人,他还可以听到美妙的窗外故事。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他看到的是什么呢?不仅是自己心灵的丑恶,还有窗外的白墙。几天之后,他在自责和忧郁中死去。

一个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摆正了自己的心态,找到快乐的根,我们便会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生活、工作,我们会感觉到每天都阳光灿烂,从而能完全地放松身心,享受人生。

别让身上的压力恶性循环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穷理发师,他非常快乐,就像有时候只有神仙才能这么快乐一样,他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他是国王的理发师,经常给国王按摩,修剪他的头发,整天服侍他。

甚至国王都觉得嫉妒,总是问他:“你快乐的秘密是什么?你总是兴致勃勃的,好像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用翅膀飞。这到底有什么秘密?”

穷理发师说:“我不知道。实际上,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秘密’这个词。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快乐,我赚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后我就休息。”

后来国王问他的首相——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

国王问:“你肯定知道这个理发师的秘密。我是一个国王,我还没有这么快乐呢,可是这个穷人,一无所有,却这么快乐。”

首相说:“那是因为他并未置身于那种恶性循环之中。”

国王问:“什么恶性循环?”

首相笑了,说:“您在这个循环里面,但是您不了解它。让我们做一件事情来证明这种恶性循环的存在吧。”

晚上,他们把一个装有99块金币的袋子扔进理发师的家。

第二天,理发师好像掉进地狱里了。他忧心忡忡,事实上,他整个晚上都没有睡,一遍又一遍地数着袋子里的钱——99块。他太兴奋了——当兴奋的时候,怎么能睡得着呢?心在跳,血在流;他的血压肯定很高,他肯定很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再地起床,摸摸那些金币,再数一次……他从来没有数金币的经验,而99块又是一个麻烦——因为当你有99块的时候,1块金币是一个很难弄到的东西。他一天所挣的钱应付生活是足够了,但1块金币却也相当于他近一个月的收入。怎么弄到1块金币呢?他想了很多办法——一个穷人,对钱没有多少了解,他现在陷入困境了。他只能想到一件事情:他要断食一天,然后吃一天。这样,渐渐地,他就可以攒够1块金币。有100块金币……

他头脑中有一种愚蠢的想法:它必须变成100块金币。

他很忧郁。第二天他来了——他没有在天上飞,而是深深地站在地上……不仅深深地站在地上,还有一副沉重的担子,一个石头一样的东西挂在他的脖子上。

国王问:“你怎么了?你看起来很焦虑。”

他什么也不说,因为他不想谈论那个钱袋。他的情形每况愈下,他不能好好地按摩——他没有力气,他在断食。

于是国王说:“你在干什么?你现在好像一点力气也没有。你看起来这么忧郁、这么苦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告诉了国王。因为国王坚持说:“你告诉我,我可以帮助你。你只要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

他说:“我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我现在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受害者。”

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很多的压力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人生本已经背负着太多的东西,何必再为难自己呢?

原本快乐的理发师,在金钱面前,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既输不得,又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长河就像老式座钟上的钟摆,永远不得安宁地在两极情绪间起落挣扎,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在一个讲究包装的社会里,我们常禁不住羡慕别人光鲜华丽的外表,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

其实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有人夫妻恩爱、手下员工数十万,却有严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双全、能干多金,情字路上却是坎坷难行;有人家财万贯,却是子孙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却是一辈子脑袋空空……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你要宽心接受,体会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沧桑,我们不会感同身受地去安慰不幸的人。

人生不要太圆满,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拥有全部的东西,若你样样俱全,别人吃什么呢?我们也要体会到每个生命都有欠缺,就不会再去与他人作无谓的比较了,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块儿。可是由于它不完整,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它与虫儿聊天,它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非常适合的小块,它高兴极了,将那小块装上,然后就滚了起来,它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它能够滚得很快,以致无暇注意花儿或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飞快地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绚丽有趣时,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又放回到路边,缓慢地向前滚去。

人生就像那环,总是想追求完美,以为完美了自身才是正确的。殊不知,有缺陷的人生才是世界的常态。没有缺憾我们便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有位著名企业家说:“这辈子所结交的达官显贵不知凡几,他们的外表实在都令人羡慕,但深究其里,每个人都有一本很难念的经,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羡慕别人,好好数算上苍给你的恩典,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比没有的要多出许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会快乐豁达许多。

如果你是一个蚌,你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地活着?如果你是一只老鼠,你突然发现自己已被关进捕鼠笼,而在你前面有一块香喷喷的蛋糕,这时,你究竟是吃还是不吃呢?

过去的扑满都是陶器,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这么一只扑满,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贵重的古董,你愿意做哪一种扑满?你每想到一次,就记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变动,那时你就成熟了!

不要对生活求全责备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他画好了他的作品,便拿到市场上去展出。他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一则说明:亲爱的参观朋友,如果你认为这幅画哪里有欠佳之笔,请你赐教,在画中画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再去试试。于是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都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标上记号。结果是,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我们不管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我们为人处世经常由别人的反应来决定,很难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关于“成功”、“幸福”之类重要的问题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有一小和尚非常苦恼沮丧,禅师问他何故,他回答:“东街的大伯称我为大师;西巷的大婶骂我是秃驴;张家的阿哥赞我清心寡欲,四大皆空;李家的小姐却指责我色胆包天,凡心未了。究竟我算什么呢?”禅师笑而不语,指指身边的一块石,又拿起面前的一盆花。小和尚恍然大悟。

禅师的笑而不语,正是一语道破了生命的本义。他的意思是说,石块就是石块,花朵就是花朵,自己就是自己,根本不必因为别人的说三道四而烦恼。别人说的,由得别人去说吧,那只是别人的看法而已。

现实生活中,你有面子就有面子,没有面子,你去爱面子别人也不会给你面子。我们也常常遇见过这样的事情。当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边同事们的注意时,会听到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张三说你做得好,大公无私;李四说你野心勃勃,一心往上爬;上司赞你有爱心,值得表扬;下属则说你冷漠无情,毫无创意……总之,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如同飞絮,有的好似利箭,一一迎面扑来。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有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更可以学习学习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别人说的,让人去说;别人做的,让人去做。嘴巴长在人家脸上,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绝不要被人家的评论牵住自己,更不要为别人的言语苦恼自己。记住,自己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众生颠倒,红尘中独得快乐

某日,无德禅师遇见三位信徒,他们向禅师询问道:“信佛真的能解除痛苦吗?如果是真的,那为什么我们信佛多年却还是不快乐呢?”

无德禅师说:“你们为什么要活着?”

过了片刻,甲说:“我活着是为了不死,死亡太可怕了,我不想死,所以我要活着。”

乙说:“我活着是为了现在努力劳动,老的时候能享受丰裕的生活。”

丙说:“我活着只是为了能养活一家老小,没有我他们就无法生活,我是一家的顶梁柱,缺了我,这个家就要崩溃。”

禅师说:“你们整天想着死亡、年老、辛劳,怎么能够快乐呢?你们应该想到理想、信念和责任,想着这些,你们就会快乐!”

信徒们对禅师的话半信半疑,说:“这些说着容易,实际上它能当饭吃吗?没有饭吃怎么能快乐呢?”

禅师说:“那你们说拥有什么才能够快乐呢?”

甲说:“拥有名誉就拥有了一切,所以拥有名誉就能够快乐。”

乙说:“爱情是最甜蜜的,拥有了爱情,就能够快乐。”

丙说:“金钱是最有用的,拥有了金钱,就能够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不以为然地告诫信徒:“你们这样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仍然会跟在你们后面。”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那怎么办?”

无德禅师:“改变你们的观念。金钱要布施才快乐,爱情要奉献才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金钱、爱情和名誉只是获得快乐的手段而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这是一个将手段当做目的的时代,一切都颠倒过来而浑然不觉。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陀说的众生皆颠倒。快乐也颠倒成刺激与自我安慰和满足了。

如何才不颠倒呢?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只有去除各种各样的妄想,摆脱名、利、欲等的束缚,才能消除心中的万虑。这才不颠倒!这样才能在这颠倒的红尘中获得独在一方的清净快乐。

◎不生气的智慧

你要明白,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快乐:第一,缺乏信仰。第二,总是和别人比较。第三,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第四,不懂得施舍。第五,不知足。第六,焦虑。第七,压力大、标准高。第八,不敢坚持做自己。第九,得失心强,就是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