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病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2185800000002

第2章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我们平时会注意了解很多八卦,但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所在的城市目前急诊水平最高的是哪所医院,怎么走?你问过自己吗?希望这些信息你一辈子都用不着,但万一有天不幸的你需要用到这些信息,你肯定会抓瞎、会哭、会急得团团转!

而对于你,该怎样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在危急状态呢?牢牢记住这六个字:神志、呼吸、循环!

学会判断病情

遇到急病时该如何保命

我干过近三年的急诊,见识过横进抢救室的砍刀、惊叹过怀孕的小小小姑娘、双手抱过两条大腿一路狂奔……很多医生经历过医疗环境的险恶,我可能遭受得更多点,但在心中还是留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对我而言,干急诊最难的是试图回避抢救室外的家属的眼神(我真无法形容这种眼神),然后向他们表示我们已经尽力,但是……

呀,怎么写得这么沉重,但急救确实异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它特地放在篇首的原因,那些曾经与死亡战斗的时光委实叫人难忘。

我顺道讲一下我国急诊的状况吧,我所知道的现状是:很糟糕!

急救事业其实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外国,急救中心的设备是最精良的,急诊医生一般要求是技术全面、行动果断迅速、沟通能力极强的精英。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医院,急诊科的地位其实就是一个转诊处,一般只处理一些小毛病,危重情况只能请求会诊或紧急转往住院部处理。这样做,一是误诊率高,二是抢救很多时候不及时。而许多危重的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就是在请会诊、送病人的那一时半会。容我提点建议吧:如果真正危重的情况,一个原则是就近,第二个原则是选综合实力强的大医院!在中国当前的这种急救水准下,有时候后者甚至更重要。你到小医院就诊,搬上搬下,很多时候因技术或设备的原因无法处理,只得再次叫车转院,这更浪费时间。

我们平时会注意了解很多八卦,但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所在的城市目前急诊水平最高的是哪所医院,怎么走?你问过自己吗?希望这些信息你一辈子都用不着,但万一有天不幸的你需要用到这些信息,你肯定会抓瞎、会哭、会急得团团转!

急救争的就是一口气

好吧,如何初步判断一个人只是小病小痛还是身处危重关头呢?

在急诊的那段岁月(在大医院,一般的医生都要在各科室轮转,这样知识才会全面),我反复地要求自己带的学生,一定要形成急诊思维,那就是:来一个病人,你脑里第一个要想的问题不是他得了什么病,而是他现在有没有生命危险?如果有,你最先做的不是对症下药,而是我可暂不管你什么病,我首先要做的是把呼吸、循环系统维持住。“急救争的就是一口气”——这说的就是呼吸!只有把呼吸、循环系统稳定住,一切的抢救才有意义!

对于你,该怎样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在危急关头呢?牢牢记住这六个字:神志、呼吸、循环!

判断患者的神志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若你到正规的大医院里就诊,大喊“救命”,想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但你知道吗?假若你碰上我,我心里一般有点底,不会慌!倒是那种一来不说话,不哼不哈,叫了也不应的患者是我最关心的,也是我最急于处理的,因为神志不清,不能对外界做出反应的一般是危重患者!

所以,面对急诊患者,你首先得判断他的神志,喊他的名字,摇摇他的身体,扇他耳光也行,他不哼不哈,没有反应,或反应很迟钝,Comeon!这不是你可以慢慢来的时候了!除非你能肯定病人是醉酒或是服用了安眠药,如果一个人不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那一般就是危重病人,至少你先得把他当成危重病人来对待。

观察患者的呼吸

现在你马上回头看一下周围的人,他们正常呼吸时是什么样子,记住了吗?好吧,如果一个人大口急促地喘气(像跑完5000米一样),或呼吸很弱、很慢(那叫气若游丝),全身发紫(或口唇、手脚发紫),就表明危急时刻来了,它就在你身边!

在所有的抢救措施中,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最首要的,如果你身边出现了危重的病人,你一定不要被血肉模糊的可怕场景吸引所有的注意力,你首要做的是查看病人的呼吸,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清空病人口腔里的痰或呕吐出来的食物(用手指抠出来),然后将病人的头侧枕向一边。

看患者的循环状况

血压计你一般不会有,有也一般不会用,即便用了也不一定准——是这样的,来一个危重病人,护士会向我报告其血压值和氧饱合度,但我还要亲眼看一下病人,观察他皮肤颜色如何?摸一下手或脚,如果他全身苍白、冰凉、发冷汗——不管护士报的数值怎样,你一定要先把他当成是循环系统有问题的危重病人来对待!

总结一下,你试着当一下医生,可以这样判断身边的人是否有生命危险:

步骤1:看神志(喊名字,摇身体,扇耳光);

步骤2:看呼吸是否急促、全身是否发紫(或口唇、手脚是否发紫);

步骤3:看循环,是否全身苍白、冰凉、出冷汗。

如果你把握不准,那对方一定是危重病人,不管是不是,你先当危重病人处理,因为——你不是医生。

心肺复苏术

无论如何得坚信奇迹

我在医学院算不得是好学生,甚至连教诲我的老师的姓氏也没能记好,但有些课还是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是一堂关于药物过敏的课。

教授在课上讲了一个他亲历的病例,大致是他在中山医附一院读博时,科里收了一个青霉素过敏的女大学生。之前她感冒发烧了,她的父亲——一个世上最悔恨走上行医这条路的乡村医生(我认为是这样的),从他众多的棕色广口瓶中掏出了几片青霉素类药片,让她服下了。等这位可怜的父亲抱着心爱的女儿出现在重症室时,她已停止了呼吸,当医生向这位父亲表示已尽力时,他撞破了重症室的玻璃门,推倒了几个试图阻止他的护士,坚信奇迹的他亲自对女儿行心肺复苏。一个多小时后,他也昏迷在病房。在这期间,他呼唤着女儿的小名,在泪水中努力地坚持着尽量准确地行心肺复苏。所有的医护人员(包括我的老师)都含着泪在他旁边等待奇迹。可惜的是,奇迹并没有出现。

奇迹没有这么多,这是真的,但心肺复苏却给了人类很多奇迹(尽管没有给那位最痛不欲生的父亲)!相信我,学会它并不是很难,尽管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用上,但你应该要懂!因为当心爱的人闭着眼躺在你怀中,你不能只是紧握着他(她)的手、热泪盈眶!在泪水中垂首一吻或挣扎着挪过去双手交织在一起,这些是三流的言情电影才干的事。相信奇迹,相信可能,正基于此,才有了人类现在的医学成就!

PeterSafer于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1960年,William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了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而对于你,一个非专业人士,心肺复苏就可具体归结为“ABC”: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

危急关头你应该这样干

假若很不幸,你的亲人突发地在你身边没了呼吸、没了心跳(我也希望这事不要发生在你的身上),那请你赶快行动!奇迹不会等你表达完了悲痛和爱意后才从容降临。

你要做的是马上检查下病人发生了什么事(不要超过10秒),大声叫他(如果你想,也可扇他一耳光),看病人有没有反应。假若没有,趴下来听一下病人有没有呼吸,也没有的话,这时你应该一方面声嘶力竭地喊出“来人呀!救命啊!”另一方面指挥他人打急救电话。打电话的人要镇静,不要慌张,并准备回答以下问题:

(1)简洁地描述病人所处的位置,以便让医护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

(2)事故发生地的电话(手机)号码;

(3)发生了什么事,是病人心脏病发作还是交通事故;

(4)病人的人数和一般状况;

(5)已给病人进行何种急救措施;另一方面,马上使病人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立即行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术的三大手段

开放气道(Airway)

昏迷时,人的舌头会下坠,容易把自己的气道堵死(你看,“长舌”的人连自己也害)。可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方法是一手放于病人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另一手的掌心放在病人下颏骨处,使其牙关紧咬,下颏向上抬(复杂吗?好吧!记得电视里的某某衙内是怎么调戏良家姑娘的吗?捏住人家下巴向上抬,对了,你只需同时用手掌把病人额头往下压)。

口对口做人工呼吸(Breathing)

我看过不止三部愚蠢的喜剧讲述男主人公幻想着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危险情形下,得到对心爱的姑娘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机会。不过请相信我,即使是急救医师,他得到这样浪漫的机会也不多。对于病人而言,这绝对是极其严肃且性命攸关的大事。如果你已经对病人做了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那么紧接着趴下去听一下病人的鼻里有无气息。如果没有,就捏住病人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你的嘴完全罩住他的口,缓慢吹气,要确实看到他的胸部有随着你的吹气而起伏,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然后把手和嘴移开,让病人自己完成呼气动作,频率约10~12次/分钟。

心胸按压(Circulation)

在行口对口呼吸的同时,你还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他醒了吗?在挣扎吗?当然你能够专业到可以判断病人颈动脉是否搏动或是否有心跳最好,但这并不容易,即使医生也做不好,而且要命的是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已经不再把检查颈动脉搏动当成一个诊断步骤。

对于你,一个非专业人士,你需要通过检查病人是否有正常呼吸以及运动反应来决定是否行心胸按压,但评价时间也不要超过10秒,如果你拿不准,那还是开始干吧!首先记得病人要平卧于坚实的平(地)面上,再找按压的位置,沿着肚子中线向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剑尖似的骨头端,这就是叫剑突的地方,向上一拳头左右,就是你要按压的地方了。将一只手掌放在这上面,另一手掌重叠在这只手的手背上,无论你的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记住不要离开胸壁。此外还得双肘伸直,上肢成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要求每次按压的用力都垂直于胸骨,使胸壁下陷4~5cm,按压频率大约是100次/分,不管你按压的同时有没有人帮你向患者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你所做的是保持必须保证能有15次胸外按压,配以2次人工呼吸(15∶2)。

当然,还有更多的工作,更多复杂的技术要求(包括体外电击除颤),但还是把它们留给正在赶来的医护人员吧,你所做的是不放弃地重复以上的动作,等待医护人员,等待奇迹,存着希望,存着祝福!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允许你在不愿(或不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那有可能使你染上传染病,但这几率极小),仅行心胸按压术,但不能什么都不做!

注:《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对《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稍有改动,主要是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提高到30∶2,另有一些改动可能对专业人士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