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2186000000037

第37章 换个方向,吃苦也是吃甜(1)

很多人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想不开,容易走入死胡同。钻牛角尖的经历恐怕很多人也都亲身体会过,这种南辕北辙让很多人吃尽了苦头。所以,当一个方向走不通时,尝试着换另一个方向,或许那就是你寻觅很久的桃花源处。

换个方向来看待它:吃苦是福

苦难是每一个人都不想面对的,但是当它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时,我们又无法逃脱,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换个方向来看待它--吃苦是福。

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钙元素,如果你没有吃过苦,说明你的人生不是完整的。学会吃苦,懂得如何吃苦,你便能够从中收获巨大。苦,虽然折磨人,但是同时也是锻炼人的最直接的方法。吃苦是一种资本,因为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有梅花扑鼻香?只有尝过了人生之苦,收获的果实才能更加甘甜。

一个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没有风雨的锻炼,没有烈日的烘烤,很容易一走出温室就经受不起外界的恶劣条件而被击垮,这种精神上的缺钙现象同样告诉我们,适当的吃苦是必须的。苦,锻炼了人的心智,磨炼出人的意志,使人能更乐观地憧憬着美好,境由心生,路便越来越好走。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吃苦是福,是成就一番大事业不可避免的前奏。

据说在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雕鹰,这种鹰被称为亚马逊平原的“飞行之王”。然而成为飞行之王的路是不平坦的,必须经历一段其他鸟类从未吃过的苦头才行。当小雕鹰刚学会飞翔不久,它的母亲便把它的翅膀上的大部分肋骨弄断,然后把小雕鹰叼到山顶、树梢等高处,再从上往下扔,强迫小雕鹰忍痛飞翔。困境中的小雕鹰有强烈的求生欲,它的受伤的翅膀依然可以扇动,这时候由于骨骼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受伤的翅膀在充血中得到历练,当它痊愈后,那双翅膀就如涅槃的凤凰,充满神奇的力量。但是如果有好心人,把小雕鹰带回家,把它的伤口包扎好,让它慢慢养伤,那么它就躲开了吃苦的经历,但是当把它重新放回到平原上的时候,它就无法再飞高了。吃苦是福,吃苦才给了小雕鹰一双神奇的、充满力量的翅膀。

人生是幸福和痛苦的复合体,我们无法向谁保证他的人生全是甜蜜,相反我们却可以肯定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幸福和痛苦的混合。幸福可以给你美妙的感觉,而痛苦却可以给你异于常人的翅膀。

世界著名画家梵·高的一生可谓是历经万般苦难,从《梵·高传》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位伟大的画家的伤口和疼痛。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人可以真切体会他的苦痛。我们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痛苦可以让他自己忍心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我们更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苦难可以让他在麦田中竟然对着自己的胃部开了一枪,而且是不致命的一枪。两天之后,这位画家才在剧痛中去世。

或许他早已精神崩溃,或许他早就厌烦了这个苦难的人生,然而苦难却又同时给了他旷世的创作灵感。这位年轻的画家在他短短的37年的生命中,却奉献出了震动世界的名画。他早期的画喜欢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存在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在他的画作中,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历史证明,这位生前一直不得志的画家,在其死后若干年终于得到了承认。他的一个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如今已被拍出了8250万美元的天价。这是作者的苦难赋予它的价值。

作家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然而他却用心灵和笔尖感动了一代人。在他最青春得意的年纪时,他却失去了双腿,这种苦难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然而,史铁生坚持走过来了,并且成为了一名作家。对于苦难,他这样说:“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的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

境界谈

吃苦是难免的。这苦有轻有重,无论命运给你安排了哪一种,你都无从抗拒。但是要相信命运是公平的,你的苦有多大,它后面的甜便有多大。不要害怕吃苦,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苦难,接受苦难。当你克服它的时候,就是你自由翱翔的时候。

苦不尽,哪有甘来

记得小时候买过一种苦味糖,这种糖刚开始吃的时候,非常苦,很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而吐掉,然而只要坚持一小会儿,外面的苦层化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就格外甜了。如果因为经受不了苦味而早早地把糖丢弃,那么也就尝不到后面的甘甜了。苦不尽,哪有甘来?人生就是一块苦味糖,先苦后甜,或者苦甜参半才是它的真实味道,如果你因为它的苦味而早早地对它放弃了希望,那么人生的甘甜也永远不会到来。

20世纪20年代,贝里·马卡斯跟随父母从俄罗斯来到美国,全家在纽威克一个穷人聚居区安顿下来。他的降临让他久患风湿病而无法下床行走的母亲重新可以走路。母亲常常告诉他,对生活要有信心,生活总会苦尽甘来。母亲能够再次下床行走恰恰验证了母亲的这条口头禅。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生活。

贝里·马卡回忆道,虽然母亲的风湿病没有完全康复,但她从不抱怨生命,她甚至会不时取下手上缠着的石膏绷带,在寒冷的冬天为孩子们洗衣服,在炎热的夏天为孩子们做饭。尽管生活艰辛,母亲始终相信苦尽甘来这一道理。

马卡斯从小的理想是上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夫。因为家庭的经济约束,他就近选择了路特格大学的纽威克校区,这样便可以住在家里而省下住校的费用。马卡斯开始学习医学预科课程,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一天,系主任通知马卡斯,已经为他争取到了上医学院的奖学金,然而他自己还必须另缴1万美元的学习费用。对于当时马卡斯的家庭状况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是负担不起的。于是,马卡斯只好退了学,到佛罗里达州去找工作。路上,马卡斯给母亲通了电话,告诉了她这个不幸的消息。母亲的回答给了他勇气:“孩子,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害怕吃苦,早晚有一天你会苦尽甘来的!”

后来,马卡斯在餐馆当了一年服务生,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他选择了新泽西州的药学院继续他的梦想。毕业后,他开始营销药品,这让他接触到了商品零售业,并开始喜欢上了它,直到他跳槽到西部一个名为“便民”的商品零售公司,他对于他的人生有了真正的想法。

在“便民”公司,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动手装饰和修补住房的人来买各种家装必需品,但他们不可能在一处一次就买齐。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场,把所有的家装材料店,如厨卫设备店、涂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进来,顾客岂不更方便?要是所有经销商都懂得怎样修马桶或怎样安装吊扇,岂不更好?这便是马卡斯的梦想的起源。

1978年的一天,老板召见他,马卡斯便向老板谈了自己的建议,希望通过他的提议可以把“便民公司”变成一家盈利的大型连锁超市。然而,老板认为这是马卡斯在他面前炫耀才能,于是不但没有接纳他的意见,反而将马卡斯解雇了。

母亲的话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没有被打到,苦涩给了他更多的力量和勇气,他决定放手自己干。马卡斯利用这个被解雇的机会,决心自己当老板,着手实现创建一个大型家装材料总汇超市的构想。他的这个超市将面向人口众多的工薪阶层,他们是自己动手搞家装的主力,他这样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帮助。于是,一个名为“家庭”的大型家装材料公司应运而生。

在马卡斯的悉心管理下,这个材料公司的生意非常红火,业务已经遍及全美,甚至开始扩展至全球。如今,马卡斯已年满72岁,他在零售业营销市场上奋斗了50余年。当谈及他的成功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没什么,只不过是我一路坚持走来,最终苦尽甘来。

境界谈

人生就是酸甜苦辣的百味瓶,你不可能一路走来都是含着蜜糖的。生活的真谛便是有苦有甜,先苦再甜、吃甜忆苦才是不断交叉的两种人生状态。苦不尽,哪有甘来?用这条人生哲理时刻鞭策自己忍受磨难,不断前进,那么甘甜的生活才会在不久出现。

航船搁浅,不必急于上路

地图告诉我们,世界上不仅仅一个方向。指南针给我们指的也不仅仅光是南方,当前方的路已经是死胡同时,请不要再执著地等下去,幻想有一天突然出现了大路。不妨转个身,换一个方向继续探索。生命总是充满戏剧性的转折,有时候仅仅需要一个转身,你的生活或许就从此不同。所以在生命地旅途中,应该保持一颗灵活的头脑,适当的时候用一张新地图来指导自己的行程才是智者的举动。

当我们前进的航程突然因失败的打击搁浅时,千万不要急于重新上路,一股脑往前冲只会带来更大的失败。我们要冷静下来,首先判断一下我们是否按着先前的地图航行,然后我们再从失败中寻找宝贵的经验,用它们来改善我们的航行地图,找到最好的路线。一件事情失败了,大抵有三种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开辟一条路,重新选择一个方向;二是方向没有错误,但是前方有障碍,应该想办法解决,有时候绕开障碍比撬开障碍更加省时省力;三是前方的屏障或者迷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成功就在前方,我们需要再坚持一下。了解了失败的三种可能,或许能更好地为你的航行添加动力。

《易经》告诉我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时候,一个智慧的、变通的选择胜过千万次辛苦的打拼。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一匹狼成了他捕捉的对象。然而他与这匹狼周旋了好久,最终也没有成功。他精心设计的狩猎圈套也没能诱惑住这匹称得上聪明的狼。富翁最后只能放弃,眼睁睁地看着猎物跑掉了。

他对当地的居民说:“太遗憾了,我狩猎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如此难缠的猎物。以前捕获过无数的猎物,像山羊、小牛、羚羊、豺狼等等,都能够掉入我设下的陷阱,可是今天遇到的这匹狼太聪明了。当我追赶它的时候,它被我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形的岔道上,正前方是我的拍档在举枪等着它,后面有我在追赶它,它本应该选择岔道逃掉,这样它就落进了我的陷阱,可是万万没想到它竟然转头,朝我奔来,我一不留神,它就跑掉了。太可怕了,它怎么会察觉到那是陷阱呢?”

当地的居民向他解释:“这种狼是很聪明的,它们知道有时候巧妙地转换方向,反而为自己的生存争取了时间。如果一门心思往前冲,要么掉入陷阱,要么被枪击毙。它们能够敏感地察觉到,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反而是设有陷阱。懂得变通成为这种生灵能够一直生存到现在的秘诀。”

世界是永恒变化的,没有什么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执著地按照一张老地图寻宝航行,结果要么触礁身亡,要么空手而归。所以说智慧的人要学会变通,要像那只非洲狼一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方向,及时地绘制一幅新地图,才能“以一变应万变”。

在人生的航程中,风雨骤变,如果不能做出及时的判断,总是我行我素,因循守旧,沿用老一套的思维或者方法,那么成功必将来得不顺利。正确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有时候成功仅仅靠勤奋是不够的,一个智慧的变通强过无数汗水的浇灌。如果汗水代表勤奋,那么智慧的选择就是确定你的方向、目标和位置。勤奋是必需的,然而这个勤奋必须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盲目的勤奋只能是事倍功半。

境界谈

有人说,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换来的。那么百分之一的天分就是对于变通的把握,虽然它仅仅占据了一分的比重,可是没有它,成功也无法实现。少了变通就少了成功几率。如果你总是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那么路子越走越窄,甚至通常还会走入死胡同。要时常审视你的生命地图是否需要更新,适当的变通能有助于你找到更准确的方向,这样才能通过最短的路径到达理想的彼岸。

绝境中,绝不放弃自己

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境,甚至会进入痛苦不堪的绝境。在绝境中,人往往会对自己说放弃,从此一蹶不振,成为生活的失败者,痛苦不堪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有成就的人,在绝境中从来不会对自己说放弃,他们会用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向命运挑战,最终战胜绝境成就自己辉煌的一生。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有时他一个星期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当然更谈不上去上学了。

法拉第12岁的时候,就上街去卖报。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到13岁的时候,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当图书装订学徒工,他一边装订书,一边学习。每当工余时间,他就翻阅装订的书籍。有时甚至在送货的路上,他也边走边看。经过几年的努力,法拉第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渐渐的,法拉第能够看懂的书越来越多。他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常常读到深夜。他特别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本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己配上插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法拉第到皇家学院学习。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