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风中叹息
21872900000011

第11章 初遇测王

在临市这个地方人们有时候管聊天叫“测控”,但比“聊天”这个词呢又多了些戏谑之味,多指聊些无厘头上不了台面的家长里短小笑话,近义词:扯淡。

自打开始了群聊,何瑞的母亲暂时放松了对何瑞的监管,不再数落女儿“你怎么一天到晚抱着手机啊!是在找对象吗?找男朋友你得走出去!”现在何母想着,当前阶段应该是女儿的网鱼期,大鱼小鱼先捞上几网子,挑斤拨两,然后再去线下见面发展。这是姑嫂间讨论得出的一套流程理论。没办法,何母能托的亲戚朋友都介绍了个遍,有的不合适,有的何瑞完全看不上。自从三年前女儿和张铭那小子闹翻,两人谁也没有回头。自己女儿什么脾气她知道,死鸭子嘴硬,心里是惦记着从前的人,只是从来不说。那个小伙和自己女儿一个脾气,三天两头不愉快,恐结婚了也是闹腾。个性太像!要是老何像她那脾气火爆的公公,怕是两个人也走不到今天。所以女儿还是适合找个性子相对温和一些的男人,这样才能安安稳稳地把日子过下去。可作为母亲,她也只能催促女儿找对象,却无法代替女儿做选择。有时候她想不如生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像现在这般操着心?

何母打着小算盘,何瑞也乐得清静,两人相安无事,从此后下班回家哪怕窝在沙发里捧着手机玩上大半天,也不再有人数落,耳根子终得了些安宁,从前因着母亲唠叨而起的苦闷终于消减了一半。

母亲不再絮叨,何瑞却也不敢过分大意,对象该找也是要找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逃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横竖都必须要交差!而且张铭女儿都能打酱油了,她还留在原地,不是要被人看扁了么?她也不想一辈子一个人,对爱情还是始终心怀一丝憧憬的。

对群的新鲜感也使得何瑞每日的都去群里打个卡,哪怕只是看看。虽闲聊着,也是留意了群里的那些个男人。老实说,表哥的这份“事业”完全没有用心在做嘛,加群几乎没有任何资质审核,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颜值就不说了,也不可能挨个叫他们发照片,单看有些人的言论就够醉上几壶的,女人但凡提出需要有套房子便是女人物质,想要找个子稍微高点的就是“你都这岁数了你还不成熟?过日子就行了。”过日子非得要找萝卜丁?萝卜丁去找不介意自己身高的不就行了么?干嘛嘲讽别人的想法呢?不过是个人喜好罢了。

少数键盘侠的逻辑思维,大家都懂的。屌丝恨不得你什么条件都没有,闭着眼睛嫁给他,不然你就是“不懂爱情,真爱是不物质的不世俗的”,提出基本的生活要求还成了世俗了。跟他们谈恋爱何瑞宁可出家当和尚。尼姑肯定当不上,额娘会把尼姑庵拆了。

既然是门朝四路开,自然也不乏一些想找对象且正常的人士进群,不论闲聊还是寻亲,看聊天内容,至少三观没啥问题,素质也不错,没有爆过粗口,也不会讲些擦边球的黄色段子。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群聊也是如此,大家虽隔着屏幕谁也不认识谁,但是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群体。这帮人在聊着时,另一帮人要么观看,要么去干自己的事情去,过一会再来瞧,发现和自己观念想法差不多更聊得来的人在发言,便接了话茬回复信息上去,一来二往,这波人便围绕着某个话题开始了热聊,先前热聊的纷纷退下场去,大有“你方唱吧我登场”的意味。有个别的想加入这波聊天阵营,横竖插不上话,总也没人搭理自己,慢慢的也觉得自找没趣,悄悄隐身而下。

何瑞在群里的名字叫老燕子。七八岁的小妮子可以叫小燕子,十七八的女孩子可以叫小燕子,二十七八的妹子也可以勉强叫小燕子。何大小姐虽风华正茂的容颜,毕竟已经三十出头,虽无论熟人还是路人都说她较实际年龄小了三五岁,那也不能再叫“小燕子”。

“不能不服老啊!”何瑞感叹。

“老燕子?你?哎哟,又要被你妈熊了!”谢燕听到,探头看看何瑞取的网名,揶揄道。

何瑞白了谢燕一眼,没搭理她。

老燕子的嘴皮子功夫虽然比表哥陈建差些,但舌战群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何瑞的领导也曾夸过何瑞说何瑞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是不错。加上群里二愣子较多,真正优秀的男孩子很少,有些优秀的男人压根不出声,永远是潜水状态,所以能与何瑞斗上嘴且不爆粗不落下风有理有据的人着实不多。不知道哪天起有个男人在一众陌生男人里渐渐展露头角,引起了何瑞的注意。此人与何瑞同一阵营,对内两厢辩论能不输、对外又犹如双剑合璧互相帮扶,网名唤作若风。

“若风,一听这名就不阳刚!”何瑞对着电脑撇撇嘴,不屑地想着。

但人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侃会聊啊!且灰常文明,常惹得一群妹子争相追着接话茬与之对话调侃。这样的久了,群里人纷纷评价若风:测王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