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北宋范仲淹曾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感不轻易地随景而迁。升官发财之日,不会得意忘形;遭厄受穷之时,也不致愁眉紧锁。身居高职,能为民解忧;一旦流离江湖,依旧心系万民。在位也忧,离职也忧。如要问:似这般无日不忧,几时才是一乐?只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阐明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处,便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衣食不华,只为温饱,直到晚年,也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然而,他却乐善好施,待人亲热敦厚,乐于义助他人,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教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当他离任时,百姓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死后,朝野上下一致哀痛,甚至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也都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看来好像范仲淹的一生错过了许多,比如荣华富贵,比如功名利禄,其实他表面错过的都是实际收获的,正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庄子?秋水》中有言道:“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意思是说: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要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破,荣辱毁誉不挂心。
心不装事,寸丝不挂
玄机和尚心想:“我整日打坐,是逃避吗?打坐,就是为了心无杂念,如果靠打坐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打坐和吸食鸦片有什么两样呢?”
他眼神中充满了迷惘,目光渐渐黯淡了。然后他起身去拜见雪峰禅师,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雪峰禅师看着眼前的这个人,觉得他虽然有向佛之心,但是本性中有许多缺点不自然地表露了出来,于是点点头,问道:“你从哪里来?”
“大日山。”雪峰微笑,话里暗藏机锋:“太阳出来了没有?”意思是问他是否悟到了什么禅理。
玄机以为雪峰是在试探他,心想:“连这个我都答不上来的话,这几年学禅,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了吗?”便扬着眉毛说:“如果太阳出来了,雪峰岂不是要融化?”雪峰叹息着又问:“您的法号?”
“玄机。”雪峰心想:“这个和尚太傲了,心里装的东西也太多了,且提醒他一下吧!”于是问道:“一天能织多少?”
“寸丝不挂!”玄机心想:“就这个也能考住我玄机和尚,真是太小瞧我了!”
雪峰看他这样固执,不由得感叹道:“我用机锋来提醒他,他却和我争辩口舌,自以为是,却不知心中已经藏了多少名利的蛛丝!”
玄机看雪峰无话可说,便起身准备离去,脸上还是那样得意的神态。
他刚转过身去,雪峰禅师就在身后叫道:“你的袈裟拖地了。”玄机不由自主地回过头来,见袈裟好好地披在身上,只见雪峰哈哈大笑:“好一个寸丝不挂!”
所谓寸丝不挂,就是指心里不要装事,不要总想着别人会怎么看你,人不如少思寡欲,活得简单一些好。
一个人若时常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苦难则没有尽头,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因为复杂,往往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为奢侈,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而简洁,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不执,时时能感觉没有虚度每一天。如此,生活的真谛才易得到。
做平常事,悟大禅机
过去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但是,他多年苦修参禅,似乎并没有进步。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破旧古寺,住持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老和尚,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嘲笑道:“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老和尚的一句“得道即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道破了禅机。
现实人生,不要把佛的境界假想得那么高远,其实是非常平凡的。用《中庸》中的话来说,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是怎么样的呢?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平常,不来也不去,就在这儿。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就在人间最平常的去处,这才是成佛的真谛。
心净来自于简约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故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已晚,慧薰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已将粥煮好了。用餐时,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可给文道用餐,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给文道。文道踌躇着不知是否要接时,慧薰禅师说:“你无道心,非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憎爱的情感处世,如何能得道呢?”
一位居士说:心与佛土,非为二事,因山河大地,尽是心中一点微尘。更应知此心非指身中之心脏,乃指无形之心性。此心性自多劫以来,为一切烦恼密密染污,所以不净,故有种种之污秽现相。如水腐孑孓生,木腐菌霉生,水木不腐,方是好水好木,自无出孑孓菌霉,心断烦恼,便是净心,自无污秽现相。
确实如此,人心就是一副有色眼镜,心是什么颜色,眼中看到的东西就是什么颜色。物体本身都只是大千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因为人的心不净,所以才会对外在事物做出所谓净与秽的评断。
有人说,对俗世中的人来说,清净是难懂的,难以达到的,然而,净心并不玄妙,它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快乐、简单的状态。只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心灵建设,持续不断地净化心灵,人们就一定能够得到单纯而简约的幸福。
怡然自得,泰然自乐
赵州从谂禅师悟道以后,就在众僧人的请求下做了观音院的住持。除禅的一贯主张,他更加主张人要抛却妄念,心中明净澄澈,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里。这一天,在观音院的佛堂上,赵州禅师就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好比明珠握在手里,黑的就显示成黑的,白的就显示成白的。一切心无所碍。我老僧把一根草当作佛祖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作一根草来用,也是心有佛性。不要执著于求找菩提,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
在佛堂里,赵州禅师的声音在响着,还有一丝余音从天际袅袅传来,似乎一切在这样的声音中都空明了起来。这时,一个僧人问道:“师父说菩提就是烦恼,不知这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
“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求了就是烦恼。”
这僧人不解,就又问道:“怎样才能避免呢?”
赵州禅师知道这弟子的心中已经有了执著和妄念,迷误在语言的障碍中,就大声问道:“为什么要避免?”是啊,没有烦恼就无须避免了。
没过多久,这个弟子又来到赵州禅师的面前。这次他想求证自己的修行如何,就问赵州禅师:“如果能做到心中一丝都不挂,是否我就契悟了禅理呢?”
赵州禅师就问他:“不挂什么?”
“不挂一丝。”这弟子觉得,心中一丝不挂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说时脸上还露出了笑意。
这时只听赵州禅师大笑着说道:“这不,又挂上了吗?”在你想着“一丝不挂”的时候,烦恼丝已经悄悄地爬上了你的心头。
人存活于世间,去掉心灵的遮蔽,以本色天性面世,不费尽心机,不被那些无谓的人情、规矩所约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岂不是乐事?
平淡是生活最咸的味
徐缓是一位成功人士,当他的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奋斗时,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牺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在从容淡定中将一切尽收囊中。有人欲探得其中奥秘,徐缓说,其实挺简单,换来这份从容的,也就是半小时。他刚参加工作时,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手头的事情做不完,业余爱好也丢了,人疲乏得要命,到头来还没落得个好结果。后来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你能不能试一试,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他看了父亲一眼,对父亲的话并不十分理解,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从第二天起,他开始比正常时间早半个小时出门。当他走到公共汽车站时,发现等车的人不多,上了车,又发现有许多空位,比平时惬意多了。而且,由于还没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不堵塞,很快就到达目的地。坐在车上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理了个头绪。进入办公室后,同事们还没来,他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伸展了一下手脚,而后开始听一段音乐。当同事们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脚乱地开抽屉时,他的面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并泡好了一杯热茶,接下来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
这里讲的或许是时间管理,半小时的短暂时间换来一天从容。其实,这是一种原理,兵荒马乱中永远都是一团乱麻,从容之中才能气定神闲,决胜千里。
许多人一世“劳生”,从来不知“徐生”的从容,其实他们陷入了人生的误区,无法自拔。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说一个人在涉世之初纯洁无瑕,目光所及之处一切都新鲜有趣,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随着年龄的渐长,阅历渐丰,日渐发现世事的繁杂,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如果一个人长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便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斤斤计较,与人攀比,欲望的沟壑越来越深,就在此境界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俗世中迷失了自己,在疲于奔命的路上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三重境界并非人人能达到。这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是本性与自然的回归,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纷杂世俗之事,一笑而过,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只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因此,看到的又是山水的本来面貌。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之道便在其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少欲知足才是真正的富人
以前,有一对兄弟,他们自幼失去了父母,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他们俩终日以打柴为生,生活十分艰苦。即便这样,兄弟俩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起早贪黑,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哥哥照顾弟弟,弟弟心疼哥哥,生活虽然艰苦点,但过得还算舒心。
观世音菩萨得知了他们两人的情况,为他们的亲情所感动,决定下界去帮他们一把。清晨时分,菩萨来到兄弟俩的梦中,对他们说:“远方有一座太阳山,山上撒满了金光灿灿的金子,你们可以前去拾取。不过路途非常艰险,你们可要小心!并且,太阳山温度很高,你们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下山,否则,就会被烧死在上边。”说完,菩萨就不见了。
兄弟两人从睡梦中醒来,非常兴奋。他们商量了一下,便起程去了太阳山。一路上,他们不但遇到了毒蛇猛兽、豺狼虎豹,而且天空中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兄弟俩咬紧牙关,团结一致,最终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太阳山。
兄弟俩一看,漫山遍野都是黄金,金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弟弟一脸的兴奋,望着这些黄金不住地笑,而哥哥却只是淡淡地笑。
哥哥从山上捡了一块黄金,装在口袋里,下山去了。弟弟捡了一块又一块,就是不肯罢手。不一会儿整个袋子都装满了,弟弟还是不肯住手。此时,太阳快出来了,可是弟弟却仍在不住地捡。
一会儿,太阳真的出来了,山上的温度也在渐渐地升高。这时,弟弟才慌了神,急忙背着黄金往回跑,无奈金子太重,压得他根本就跑不快。太阳越升越高,弟弟终于倒了下去,被烧死在太阳山上。
哥哥回家后,用捡到的那块金子当本钱,做起了生意,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可弟弟却永远留在了太阳山。
哥哥因为不贪而享受了富有的恩赐,弟弟因贪得无厌而命丧黄泉。物欲过度的危害可见一斑。
多贪多欲的人,纵然富甲天下,还是无法满足,等于是个穷人,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而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悠悠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做到知足常乐,良好心态就会和为人处世并驾齐驱,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分从容,多一些达观。
知足常乐,一文钱填满心房
有位禅师为了测试他的三个弟子哪一个最聪明,就给了他们三人每人十文银子,让他们想办法用十文银子买来能装满一个巨大房间的东西。
第一位弟子反复思考了很久之后,心想:“什么才是市场上体积最大、价格最低的东西呢?”最后他跑到市场上,买了很多棉花。但棉花买回来以后,只将这间房间装了一半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