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2191300000012

第12章 包容,大度,豁达(1)

宽恕是一种美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是虔诚佛教信徒,为了自己家的孩子们多一些人生阅历,他便对三个儿子说:“你们三人出门去,三个月回来,把你们旅途中最得意的一件事告诉我。我要看你们哪一个所做的事最让人感到欣慰放心。”他的三个儿子听完父亲的交代后,就动身出发了。

三个月到了,三个儿子也都回来了,老人就问他们每人所做的最得意的事。

大儿子说:“有个人曾把一袋珍珠存放在我这里,但他并不知道有多少颗宝石,假如我拿他几个,他也不知道。不过,最后等到他向我要时,我原封不动地归还给他。”

老人听了之后说:“这是你本身应该做的事,若是你暗中拿他几颗,你想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长子听了,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便退了下去。

次子接着说:“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小孩落入水里,我救他起来,他的家人要送我贵重礼物,我没有接受。”

老人说:“这也是你应该做的事,如果你见死不救,你能心安吗?”次子听了,也觉得父亲说得在理。

第三个儿子说:“有一天我看见一个病人昏倒在危险的山路上,一个翻身就可能掉入悬崖。我走向前一看,竟然是我的大敌人,过去我几次想复仇,都没有机会,这回我要弄死他,可以说是相当容易,可是我不愿意暗地里害他,我把他叫醒,并且送他回家。”

老人不等他说完,就开始赞赏地说道:“你的两个哥哥做的也是符合良心的事,不过你所做的是以德报怨,那就难能可贵了。所以,你做的事最让我欣慰。”

“上善若水”,心存关爱之念,救助万物脱离苦难,这不仅是禅宗所提倡的大慈大悲心肠的体现,而且也是我们人类和睦相处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慈悲心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我们确实也需要一颗爱心,需要一种由爱而滋生的宽容、大度、淡泊的慈悲胸怀,这样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更美好、更和谐。

大海不拒水滴,故而浩瀚无边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还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

信者:“城造毕。”

禅师:“请你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造了一根毫毛。

禅师:“当你造城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

心既可如宇宙般广博,也可如蝼蚁般渺小。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世间的凡事纷扰有许多种,容得下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奔流直率,容不下是乡间泥泞小路,为自己平添烦恼。同样的心,盛纳不一样的天空!真正的智者,其心胸宽如海洋,能包容世间的一切。

人生当如水,无常形常式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得道大师。

他找到大师,倾吐了自己的烦恼。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水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就像一个个有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在什么容器之中就像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失,就像水一样,消失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都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急切地盯着大师,渴盼着大师的肯定。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大师伏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大师手指所触之地,那里有一个深深的凹口。

大师说:“下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你看,这个凹处就是雨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于是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可以像这小小的雨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容器破坏。”

大师点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当如水,无常形常式,能屈能伸,包容万物,无往不利。

做人就要学会能屈能伸,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如此,要学会做水一样的人,来适应这个社会。可以和一些人在一起工作;也可以一个人工作;可以被人捧到天上,也要学会忍受别人的责骂。在生活中慢慢地成长,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这是一件可喜的事。能屈能伸的人一定能很好地处理这些事情。

能屈能伸是一个人的胸襟问题,若是达到了屈伸自如的境地,那世界上再也没有困难和挫折、厄运和耻辱,全都在屈伸的转换中化作奋起的力量,去赢取前方更大的成功。

生气不如消气

古时候,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不听。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呢?”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口时,妇人问他:“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如果因为不能忍,而大发脾气,冲动行事,很可能会坏事。只有忍得了苦,忍得了怒,才能冷静思考,做成大事。一心忍耐,保持一种温和平静的心态,从容地面对那些纷扰,百炼钢也会化为绕指柔。

不如不辩不言,公道自在人心

现在世人非常景仰的金山活佛——妙善禅师,是1933年才在缅甸圆寂的,其行迹神异,又慈悲喜舍,所以,直至现在,社会上还到处都流传着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奇事。

在妙善禅师的金山寺旁有一条小街,街上住着一个贫穷的老婆婆,与独生子相依为命。偏偏这儿子忤逆凶横,经常呵骂母亲。妙善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常去安慰这老婆婆,和她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逆子非常讨厌禅师常来家里,有一天起了恶念,悄悄拿着粪桶躲在门外,等妙善禅师走出来,便将粪桶向禅师兜头一盖,刹那间腥臭污秽粪尿淋满禅师全身,引来了一大群人看热闹。

妙善禅师却不气不怒,一直顶着粪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边,才缓缓地把粪桶取下来,旁观的人一看到他的狼狈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禅师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人身本来就是众秽所集的大粪桶,大粪桶上面加个小粪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有人问他:“禅师!你不觉得难过吗?”

妙善禅师道:“我一点也不会难过,老婆婆的儿子以慈悲待我,给我醍醐灌顶,我正觉得自在哩!”

后来,老婆婆的儿子为禅师的宽容感动,改过自新,就向禅师忏悔谢罪,禅师欢欢喜喜地开示他。逆子受到了禅师的感化,从此痛改前非,以孝闻名乡里。

妙善禅师将身体看成大的粪桶,加个小的粪桶,也不稀奇。这种认识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现。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莫名其妙地被人冤枉,面对误会,很少有人能做到忍耐再忍耐,而是拼命地为自己辩解。这样做不仅难以消除误会,反而会“愈描愈黑”,加深他人对自己的误会。不如不辩不言,公道自在人心。

为人所不为,成人所不成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很少有人能拿粮食来养活这些僧人,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吃野菜,个个面黄肌瘦。

有一日,归省禅师外出化缘,法远就召集大家取出柜里储藏的米做起粥来,粥还没做好,归省禅师就回来了,小师弟们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归省禅师看到法远居然把应急用的米都用了,生气地说:“谁让你这么做的?”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觉得大家面容枯槁,无精打采,于是就把应急用的米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

归省禅师严厉地说:“依清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

法远默默地离开了寺院,但他没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觅了个角落栖息下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动摇他向佛的决心。

归省禅师有一次偶然看见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觉,十分吃惊地问道:“你住这里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给房钱了吗?”

“没有。”

“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在这里!你要住,就去交钱!”

法远默默托着钵走向市集,开始为人诵经、化缘,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

归省禅师笑着对大众宣布:“法远乃肉身佛也!”

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

法远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住持的批评,寺外安身、行脚四处,终修得正果。不愧为肉身之佛。

在人生中,能够去忍受他人的侮辱,做别人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踏实的精神。成功的机遇往往就在别人不肯为、不去做的事情当中,因而为别人不为、做别人不做,常能成人所不能成。

为他人着想,不怨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