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22024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车文博著

弗洛伊德主义(Freudianism)是一个“老、大、难”的课题。所谓老,指这个学说一问世就引起激烈的争论,称赞、支持、拜倒者有之,怀疑、斥责、反对者更大有人在,人们往往把它不是视为灵丹妙药,就是看成三教九流的邪说异端或不堪入耳的色情之说,争论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所谓大,指这个学说涉及面很广,既是西方现代心理学、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医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有关。所谓难,指这个学说内容庞杂、分支繁多、见解奇特,人们看法差距甚大,很难统一。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弗洛伊德主义一直是人们很少提及,甚至不敢问津的“禁区”。粉碎“四人帮”以来,人们才开始有所了解,但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其中既有过于简单化对待、视为毒品、全盘否定的倾向,也有视为香花、全盘肯定、盲目崇拜的苗头。

我们认为,弗洛伊德主义并不是科学真理,根本不值得人们去迷恋信仰;但它也不是纯粹的胡说八道,可以简单地否定。因为弗洛伊德主义确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即某种具体的真理性,有值得借鉴和吸收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反对全盘肯定的放任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或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虚无主义,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评论。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实质和特点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主义的缔造者,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的领导者。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产生于19世纪末叶,开始是关于探讨神经症(neurosis)的病因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和理论。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逐渐扩展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existential philosophy)。弗洛伊德晚年试图把建立这种应用于一切心理状态的综合心理学体系称为心理玄学或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

通常人们把弗洛伊德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精神分析视为同义语,这是就广义而言的。如从狭义而言,三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精神分析是指以心因性为机制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法、技术、理论和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属于精神医学和深蕴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的范畴。其次,弗洛伊德学说是指弗洛伊德本人的学说,即包括他有关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其社会文化学说。最后,弗洛伊德主义则是指精神分析及其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扩展和应用的总称,属于元心理学(亦译“心理玄学”) 或心理学哲学(psychological philosophy)的范畴。换句话说,它是用泛性主义的潜意识决定论解释各种人类社会现象形成机制的元心理学理论。如用其观点阐释社会组织、文明产生、宗教形成、道德起源、文学艺术、战争根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哲学化和社会学化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学说远不止精神分析,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早已成为一种常识,梦、性、潜意识、恋母情结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一部分。2006年是弗洛伊德诞生150周年,一些国际精神分析组织将这一年2006年定为“弗洛伊德年”。同一年的美国《新闻周刊》以“弗洛伊德并未死去”为题进行了封面报道。杰里·阿德勒(Jerry Adler)在该刊发表的《弗洛伊德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文中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弗洛伊德是我们文化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可以说,弗洛伊德犹如幽灵一样在我们周围徘徊了一个多世纪。

弗洛伊德主义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论系统。

(一)从精神分析自身发展逻辑简要来分

弗洛伊德主义涵盖四个学派:

1.古典(或经典)弗洛伊德主义,即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社会文化理论。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的母体、精髓和根本。

2.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亦译“个别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和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向新弗洛伊德主义发展的过渡、桥梁和中介。

3.新弗洛伊德主义,亦称新精神分析,广义是指凡基本接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及其框架,但又有违背、修正、扩充和创新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存在分析学、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等等。甚至有人主张还包括早期曾与弗洛伊德合作而后明确脱离弗洛伊德另立门户的阿德勒和荣格两人。狭义则指坚持弗洛伊德的基本动力观点,突出强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影响的美国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

4.后弗洛伊德主义,亦称后精神分析,包括后现代弗洛伊德主义如拉康(Jacques Lacan)、神经精神分析学(neuropsychoanalysis)等。

(二)从精神分析内在逻辑及其与外部学科发展关系层面来分

弗洛伊德主义内部发展路径是遵循五种模式展现的。首先弗洛伊德所提倡的是驱力模式,经过阿德勒和荣格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客体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相应生成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等,它们从精神分析学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

弗洛伊德主义外部发展路径是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生成的五种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学派,如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存在分析学、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神经精神分析等,属于整合模式的范畴,它们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继续向外发展。

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以后,围绕着心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展开了一系列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10个主要学派(或思潮):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日内瓦学派(或称皮亚杰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那么精神分析学派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从产生条件来看,精神分析不是学院心理学或传统心理学,即不是在大学或学术研究机关中形成的,而是在神经症治疗实践中产生的。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多属精神病学家,其成员也主要是在精神分析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故而被传统心理学称为“圈外人”。

第二,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情绪失常的人,主要是成人神经症(尤其是癔症、强迫症和焦虑症)。因此,它所研究的东西,正是其他传统心理学比较忽视的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弗洛伊德把变态心理视为常态心理的对立面。在他看来,研究神经症患者的反常心理,不仅可以提供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和理论,而且还可以提供某些在正常人身上无法发现的心理活动的线索,进而借此线索去寻求正常人的正常意识所封闭或有意掩盖的心理本质。可见,弗洛伊德是企图透过对神经症者的反常心理的了解,去揭示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奥秘。这既是精神分析的根本目的,也是这一学派的症结所在。

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的课题,如注意、感知觉、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传统心理学除行为主义外,基本上都限于“知”的研究范围,即属于意识心理学的范畴。唯独精神分析学属于潜意识心理学的体系。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命中最强有力的推动力是情欲和潜意识的动机,而不是理性或理智。他认为,潜意识心理生活远比意识生活更为重要。因此,有人把精神分析学也视为情绪心理学、深蕴(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

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学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既不收集控制实验的资料,也不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统计检验,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法。传统心理学通常以“方法”为中心,而精神分析学往往以“问题”为中心,目的是帮助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显然,这和一般心理学用自然科学方法来发现人类行为规律的目的是不同的。

二、弗洛伊德主义生成的背景

任何思想、理论、学说都是一定历史的拷贝,弗洛伊德主义也不例外。从社会背景看。由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加上犹太人家长制和维多利亚式(指当时陈腐伪善的道德标准和辞藻华丽的文艺风格——作者注)性道德的压抑,神经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精神分析正是适应这一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正如尼尔所指出的:“维多利亚式中间的奥地利——犹太文化不仅形成了弗洛伊德患者的人格,而且也形成了弗洛伊德本人。”

从思想背景看,弗洛伊德学说虽与古希腊柏拉图的“灵魂二度说”、亚里士多德的“梦的象征说”有着内在的同源性,但主要来源于奥匈帝国的近邻德国的影响。重视精神的能动性是近代德国哲学思想的传统。它以理性主义为主要形式,并包含着丰富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想。莱布尼兹(G. Leibniz)的“微觉说”、康德(I. Kant)的“模糊知觉”、赫尔巴特(J. Herbart)的“意识阈”概念、费希纳(G. Fechner)的无意识思想,对弗洛伊德均发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他还亲自听过德国学者布伦塔诺(F. Brentano)的哲学课,接受了意动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意向性、动力性、活动性的观念。特别是叔本华(A. Schopenhauer)和尼采( F. Nietzsche)的唯意志论、柏格森(H. Bergson)的生命哲学为弗洛伊德主义提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另外,弗洛伊德主义的伦理学根据,既可追溯于古希腊伊壁鸠鲁(Epicurus)的快乐论,又与英国边沁(J. Bentham)、约翰·穆勒(J. Mill)的功利主义相联,属于避免当前痛苦、追求未来快乐的一种个人主义伦理观的范畴。

从科学背景看,弗洛伊德重视性、能量、神经元的研究,他的这些研究都同达尔文(C. Darwin)、迈尔(R. Meyer)、赫尔姆霍茨(H. Helmholtz)、施旺(T. Schwann)、施莱登(M. Schleiden)、布吕克(E. Brucke)的影响以及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等19世纪的三大发现密切相关。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医学背景。当时,奥国、英国特别是法国的医学思想和技术对弗洛伊德主义影响很大。如他主张神经症是功能病,强调性的因素在致病中的重大作用,运用催眠术治疗等,就是他到法国向巴黎派和南锡派学习的结果。

总之,弗洛伊德主义是企图解决当时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是德国意志主义、生命主义等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的体现,是英国、奥国特别是法国神经症理论强调心因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的意义

研究弗洛伊德主义,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人们扩大心理科学的视野,提高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素养。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我们对任何科学的掌握,不仅要从水平测度去认识,而且要从垂直测度去理解。一般所学的普通心理学知识,还只是了解一个心理学现代科学知识的横断面,并不知道心理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学说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所谓“不知其源,焉知其流”,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不懂得心理学史,特别是各种心理学流派的演化及其规律,就是专业上的无知,这话恐怕不无道理。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之一。它不同于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处,就是提出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注重深层心理(潜意识)、动力心理(情欲)、整体心理(人格)的研究,创立和发展了深蕴心理学、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因此,我们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了解西方现代心理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即由意识心理学向潜意识心理学的发展、由心理静力学向心理动力学的发展、由元素主义向整体主义的发展。不难看出,不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就难以认清潜意识学说的深刻内涵及其重要价值,就难以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和构建科学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就难以理解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金字塔”、“多元化自我”和“自我实现”的历史渊源。

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许多心理学分支,特别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当代西方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理论范式(见下图),即从五种不同的取向、观点和方法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例如,对侵犯的研究,神经生物学家侧重研究对行为起作用的大脑深部的机制,并寻找一种药物或一些生物学方法(如做手术)来控制大脑深部的机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富于侵犯的学习经验的类型的判别,以及特殊情况下激起敌对行为的特异刺激,力图改变环境条件以提供新的学习经验,并对非侵犯行为给予奖励;认知心理学家集中研究个人如何认知特定的事件(按照他们的激怒—唤醒的特征),以及给它以不同类型的信息时其认知会被怎样修改。尽管它同行为主义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但更多地注重引起愤怒的情境中的个体知觉与思维过程;精神分析学家主要探讨个体的潜意识以发现为什么敌对性会指向某些人或情境,并力图使它转入更易于被人接受的渠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注重研究社会某些方面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并提供条件以促进其建设性和合作性潜能的发展。诚然,西方许多心理学家的观点日趋折衷,但是,弗洛伊德主义却不失为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石。因此,研究弗洛伊德主义对于我们了解西方心理学流派的演化及其理论基础,对于了解潜意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心理学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