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活你的团队
2204000000030

第30章 危机激励:置之死地而后生(1)

开章明义:危机激励,同样能起到激励的效果

对于企业来说,风险因素可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风险越大,所获得的收益可能就越高,不能因为惧怕挫折、困难、失败和危机而痛失企业发展的良机。企业在面临严重困难局面和其它不利局面时,可以采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危机激励法。

《三国演义》曾记叙和描写两个机械照搬兵书而失败的战例:一是徐晃的“背水列阵”,二是马谡的“扎寨山顶”。他们所套用的用兵原则都是孙武所提出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是这条著名的军事原则站不住脚吗?非也!在这条著名的原则中,“投”、“陷”是指挥员自己的主动行动 “亡”、“死”并非绝对的“亡”、“死”,它要求指挥员根据主、客观的种种情况,造成—定的危急环境,从而激发部卒万众一心、拼死奋战、促成矛盾的转化,最后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徐晃、马谡不问主客观条件,不用奇正相辅,不看地形地利,不设法造成矛盾转化的条件,却把部队投放在真正的“死”地,当然难免一败。

《三国演义》里同时写有运用这个原则赢得胜利的动人篇章,那便是姜维第三次北伐中原之际。却说姜维率军渡过洮水,然后背水列阵,迎战魏军,并且奇正互用,暗中派两支部队绕到敌人身后,相机策应和包围敌人,队伍列好之后,魏军四名将领出战姜维。姜维略战数合,便拨马望本阵败退,魏军大队人马一齐赶来,眼看蜀军迟到洮水边上,再也无路可退了,姜维便大声呼叫:“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蜀军闻言一齐奋力杀回,魏军败退,绕到魏军身后的两路人马也乘机包抄,大获全胜,斩首万余。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险恶之际,既会不遗余力地奋斗求生,发挥潜在的能量,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勇气;又会自动放弃平素的偏见和隔阂,团结一致。所以尉缭子主张,要想方设法把军队变成必死之“贼”一般,如此就能背水一战,无所畏惧,一以当十,所向披靡。

这条原则对于解决某些企业管理的重大难题,对于促进企业的再生和发展,同样是一条有效对策。危机,有时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可以转化为企业的优势。

专家点拨

危机激励法就是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或对手的力量危及自身的生存时,可以用“不死即生”的方法来激励员工。通常的做法是:

1.必须将目前的危机状况告诉全体员工,目的在于使员工有大难临头的危机感。

2.必须有不战即亡的观念,断绝员工的侥幸心理。

3.激发员工的情绪,使大家无所畏惧,同时也便于大家能齐心协力,发挥出平时没有的潜力。

4.寻找危机突破口,将力量集中于此,让大家憋足了劲儿,一举爆发出来,定能突破难关。

尽管危机激励法很特殊,不可常用,但对于让员工有危机意识,不满足于企业在本地、本行业中的现有地位都是十分必要的。

每个企业都生存在环境中,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竞争的舞台上,面对着众多的风险,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以破产而告终。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未必可悲,关键是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不论拥有多么伟大的事业,从来没有一个人不曾遭遇过失败的。做事总会遭遇失败,但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有所发展,经过无数的体验后,在其间逐渐成长。最后,在自我心中产生某种伟大的信念,才能完成伟大的业绩。最重要的是,当遭遇失败而陷入困境时,要勇敢而坦白地承受失败,并且认清失败的原因。体悟到:‘这是非常难得的经验,最宝贵的教训’。”

技巧1:树立员工危机意识: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

[经典回顾]

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向员工灌输危机观念,让他们明白企业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由此可能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就能激励他们自动自发地努力工作。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警告员工:“华为的冬天很快就要来临!”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普拉特才会说:“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

企业老总们对危机的感受是深刻的,但一般员工并不一定就能感受到这些危机,特别是不在市场一线工作的那些员工。很多员工都容易滋生享乐思想,他们认为自己收入稳定,高枕无忧,工作热情也日渐衰退。因此,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向员工灌输危机观念,树立危机意识,重燃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这也有助于员工们理解和支持企业管理者所采取的一些无奈之举。

今天,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个行业的竞争都异常激烈,各个企业间更新、淘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呈现出了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原先名气非常大的企业逐渐衰败之季,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却如日中天,光彩耀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竞争其实就是一场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的残酷竞赛。危机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生存意识,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如果你不积极进取,不能认识到当前惨烈的竞争形势,那么你注定要被企业所淘汰。

[案例分析]

麦卡米克是美国一家知名企业,在该公司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濒临倒闭的经济危机。企业创始人W·麦卡米克是个性格豪放、江湖气十足的领导者,但他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逐渐落后于时代,企业被他搞得非常不景气,以至于到后来陷入了裁员减薪的困境中。W·麦卡米克不得不宣布要对所有员工减薪一倍。

但恰逢此时,W·麦卡米克不幸得病去世。他的外甥C·麦卡米克继任了公司领导者的职位。

C·麦卡米克一上任,就立即向全体员工宣布了一项同他的前任截然相反的措施:“从本月开始,所有员工的薪水增加一成,工作时间适当缩短。大家都知道,我们企业生死存亡的重任就落在诸位的肩上,希望我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几天前还要减薪一倍,如今反而提薪一成,劳动时间还要缩短,员工们顿时呆了,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面面相觑的员工们在确定了这个通知是真的后,转而对C·麦卡米克的新政表示由衷的感谢。

就这样,全公司员工士气大振,上下齐心,一年内就扭亏为盈。

说服那些充满恐惧的员工获取安全感的最好途径,就是帮助企业实现最为关键的目标。告诉员工,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就不会有成功,就不会有企业的繁荣,也就没有了工作。

[巧手点金]

激励专家认为,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地树立员工的危机意识。

1.向员工灌输企业前途危机意识

企业领导要告诉员工,企业已经取得的成绩都只是历史,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企业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要想规避这种危险,道理只有一条,那就是全体员工都努力工作,才能使企业更加强大,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2向员工个人灌输他们的个人前途危机

企业的危机和员工的危机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所有员工都要树立“人人自危”的危机意识,无论是公司领导班子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时刻具有危机感。告诉员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如果员工在这方面形成了共识,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向员工灌输企业的产品危机

企业领导要让员工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能够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比比皆是,要想让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情有独钟,产品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在于可以提供给顾客的是别人无法提供的特殊价值的能力,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4.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自我竞争(技能)、自我淘汰(产品)

5.严把质量关,不让次品出厂,从严治企

6.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对待每一次客户投诉,不因小失大

总之,企业惟有不断地向员工灌输危机观念,让员工明白企业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由此可能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有效激励员工自动自发地努力工作。

技巧2:“不进则退,退则一败涂地。”

[经典回顾]

企业陷入危机,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够通过加强对危机的认识,一举革除企业存在的缺陷,那么危机有时也是一件好事。

[案例分析]

一次,莱曼兄弟公司研制一种8毫米的电眼摄像机,本来预计要三年才能够完成。后来,负责销售的副总裁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激励技术。于是,他来到工程师那里说;“我刚才听人宣布,咱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搞出了8毫米的电眼摄像机了!”结果,不到24小时,他们就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而这种产品也在3个月的时间内生产出来。紧迫性居然有这么大的神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不断的唤起员工的危机感,使他们知道企业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不进则退,退则一败涂地。危机感可以创造出许多的智慧,而平时是产生不了的。

[巧手点金]

实际上,创造工作中的危机感对企业和员工都不无好处。为什么?太过稳定,一般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稳定长久以来一直是员工的权利。如果员工认为企业“欠”他们的,没必要靠努力工作获得报酬,他们的效率就会降低。

这不仅对企业造成损失,对个人也许贻害更深。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就不会去学习如何应对变化。那么,当变化不可避免时,他们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恰恰会带来真正的危险。

工作危机感是好事。毫无危机感的企业必须制造适当的危机感来激励员工的工作,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这种危机感,事实上确实如此。当员工战胜他们面临的挑战时,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对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对企业有所贡献者,是工作稳定的惟一途径。

危机激励法通常的做法是:

1.必须将目前的危机状况告诉全体员工,目的在于使员工有大难临头的危机感。

2.必须有不战即亡的观念,断绝员工的侥幸心理。

3.激发员工的情绪,使大家无所畏惧,同时也便于大家能齐心协力,发挥出平时没有的潜力。

4.寻找危机突破口,将力量集中于此,让大家憋足了劲儿,一举爆发出来,定能突破难关。

尽管危机激励法很特殊,不可常用,但对于让员工有危机意识,不满足于企业在本地、本行业中的现有地位都是十分必要的。

每个企业都生存在环境中,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竞争的舞台上,面对着众多的风险,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以破产而告终。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未必可悲,关键是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不论拥有多么伟大的事业,从来没有一个人不曾遭遇过失败的。做事总会遭遇失败,但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有所发展,经过无数的体验后,在其间逐渐成长。最后,在自我心中产生某种伟大的信念,才能完成伟大的业绩。最重要的是,当遭遇失败而陷入困境时,要勇敢而坦白地承受失败,并且认清失败的原因。体悟到:‘这是非常难得的经验,最宝贵的教训’。”

技巧3:压力也是一种好方法

[经典回顾]

没个人不希望得到赞扬。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赞扬,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如果一个人只是生活在被称赞的蜜糖当中,长此以往,势必会养成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态度,而且很容易丧失工作的斗志,对生活也失去下一步的目标。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与必要的压力。有压力,才会使他不在现实中慢慢的腐朽,才会使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因此,给下属一定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伯乐在集市上选了一匹青鬃马。他说:“只要经过训练,这匹马一定可以成为千里马。”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又一个月过去了。无论伯乐采取什么办法,青鬃马的成绩始终不理想。每日的奔跑距离,总是在900里左右徘徊。伯乐对青鬃马说:“伙计,你得用功啊!再这样下去,你会被淘汰的!”青鬃马愁眉苦脸地说:“没法子啊,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伯乐问:“真的吗?”青鬃马说:“真的,我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新的一天的训练开始了。青鬃马刚起跑,突然背后响起一声惊雷般的吼叫。青鬃马扭头一看,一头雄狮旋风般向它扑来。青鬃马大吃一惊,撒开四蹄,没命地狂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