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22148400000004

第4章 信念:生命的支柱

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对孩子的梦想要支持,而不可用冷嘲热讽将之摧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因他人而轻易改变。

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一位犹太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本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广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草。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本子上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发回到他手上,老师要求他重写。小朋友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呓般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

小朋友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

老师也坚持:“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

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梦想的内容。”

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

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个“E”。

事隔30年之后,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在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见一名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曾是他的学生。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他正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犹太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老师望着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30余年来,不敢梦想的教师生涯,不禁感叹:“30年来为了我自己,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梦想没有被我改掉的。”

不要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因为只有你才对自己的梦想享有发言权。你认为它值得追随,值得实现,它便具有了那份意义。并且,不要让现实篡改了你的梦想,不要因为困难轻易放弃。经过努力而没有实现梦想的人并不失败。因为他心底的坚持使他更值得尊敬。

不害怕,人生才会精彩绝伦

怯懦者安于平凡,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永远无法享受精彩的生活。克服生命中的恐惧,勇敢地活出自己吧。

《不带钱去旅行》的作者麦克·英泰尔是一个犹太人,他原本只是个平凡的上班族,就在37岁那一年,他作了一项疯狂的决定。他放弃了收入丰厚的记者工作,并将身上仅有的3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后,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从阳光明媚的加州出发,以搭便车的方式走遍了整个美国。

然而,这个决定,竟是他在精神快崩溃时所作的仓促决定,而这趟旅程的目的地,则是美国东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

一切缘起于某个午后,他莫名地哭了起来,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就要死了,我会不会后悔?”

停顿了一会儿,英泰尔肯定地说:“会!”

面对一直以来平顺的日子,他发现,生活中从来没有激起过丁点火花,甚至连一场小赌注都玩不起。

继续回想这30多年的时光,他又发现,因为个性懦弱,即使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却因为“害怕”两个字,而一再退缩。

不断地回想、反省,他懊恼地对自己说:“什么都怕,活着能干什么?什么都听别人的,活着有什么意义?”

当他强烈质疑着自己的存在价值时,忽然鼓起勇气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突破这一切!”

一个什么事都担心、害怕的人,要独自来到传说中的恐怖角,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决心,特别是当亲友们还语带恐吓与嘲讽地说:“你确定自己行吗?这一路你恐怕会遇到各种麻烦,你一定很快就会退缩。”

“不会的!”英泰尔对亲友们说,也向自己保证。

凭着一个冲动的决心和一份坚强的毅力,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一件事的英泰尔,真的成功了,他仰赖了82位从小到大最害怕面对的陌生人,完成了4000多英里的路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一毛钱也没有花的英泰尔,在成功抵达目的地时,立即对着那些等待他的人们说:“我不是要证明金钱无用,这项挑战最重要的意义是,我终于克服了心里的恐惧!”

望着恐怖角的路标,英泰尔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恐怖角一点也不恐怖,这就像我的恐惧一样,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过去实在太胆小怕事了。”

我们都希望梦想能够实现,更希望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然而,当我们准备迈出步伐时,难免会像英泰尔一般,犹豫半天,“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万一出现问题,要怎么解决?”

步伐都还没有迈出去,心中就开始想象跌倒的姿势,当然只能在原地踏步,然后一再地懊恼机会的错失。

别再给自己那么多的恐吓,唯有亲自体验,你才会明白英泰尔的体会,“原来,一切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困难。”

德国犹太诗人海涅曾经写道:“命运并非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应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勇于突破,就没有难得倒自己的事。同时,也不要害怕未来的不可预测,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不在于预知,而在于一再地挑战未知。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犹太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犹太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在给以色列首脑的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以色列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告诉你的孩子: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成功的捷径

成功其实没有所谓捷径可循,唯一的办法是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大卫统治时期,犹太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一个人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最短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

此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炼金术的实验中。不久以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没得吃了。妻子无奈,跑到父亲那里诉苦。她父亲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

他让奈哈松前来相见并对他说:“我已经掌握了炼金之术,只是现在还缺少一样炼金的东西……”

“快告诉我还缺少什么?”奈哈松急切问道。

“那好吧,我可以让你知道这个秘密。我需要3公斤香蕉叶的白色茸毛。这些茸毛必须是你自己种的香蕉树上的。等到收齐茸毛后,我便告诉你炼金的方法。”

奈哈松回家后立刻将已荒废多年的田地种上了香蕉。为了尽快凑齐茸毛,他除了种以前就有的自家的田地外,还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当香蕉长熟后,他便小心地从每张香蕉叶下收刮白茸毛。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则抬着一串串香蕉到市场上去卖。就这样,10年过去了。奈哈松终于收集够了3公斤茸毛。这天,他一脸兴奋地拿着茸毛来到岳父的家里,向岳父讨要炼金之术。

岳父指着院中的一间房子说:“现在你把那边的房门打开看看。”

奈哈松打开了那扇门,立即看到满屋金光,竟全是黄金,她的妻子儿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诉他这些金子都是他这10年里所种的香蕉换来的。面对着满屋实实在在的黄金,奈哈松恍然大悟。

如果把捷径理解为一蹴而就的话,成功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如果把捷径理解为到达成功最短的距离的话,成功的捷径就是我们脚踏实地的奋斗,扎扎实实的努力!

成功路上的相对论

把长远的目标分成一个个短期小目标,这样实行起来就不会感到过于艰难,可以轻松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A.格拉顿年轻时深受英国作家威廉·科贝特的影响,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作中去。由于没有收入,连房租都交不起。白天,为了躲避房东催交房租,只好漫无目的地在马路上走来走去,何时才能写出自己的鸿篇巨著呀,他感到有些绝望。

一天,在42号街遇到了他当记者时曾采访过的俄国著名犹太歌星夏里宾先生,没想到这位名噪一时的人物还记得他。格拉顿忍不住向夏里宾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夏里宾听过之后,对他说:“我的旅馆在103号街,跟我一同过去,好不好?”

“什么,103号街?我怎么可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格拉顿惊叹道。

“是呀,从这里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口,少说也要走上两个多小时!”夏里宾换了一种口气说,“我们不到我的旅馆了,咱们向前走,过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艺场玩玩怎么样?”

夏里宾的这番话打消了格拉顿的顾虑,他们到了游艺场门口,看了一会儿两名屡次射击不中目标的水兵。然后继续前进,不一会儿就到了长纳奇大戏院,“现在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横马路了,我们去看看那只奇怪的猩猩吧!”夏里宾愉快的话语让格拉顿感到说不出的轻松……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已到了103号街。原该精疲力竭的他,却并没感到一点累。格拉顿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已过去了将近4个小时。

夏里宾先生满意地对他说:“并不太远吧。现在我们到我旅馆附近的餐馆去吃饭吧。”在餐桌上,格拉顿听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你无论与你的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那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住。”

轻松地走路,轻松地享受生活。我们没有必要不断告诫自己马不停蹄日以继夜地朝目标赶路,有时候我们树立目标本身就只是为了确定一条我们到达它的线,怎样去走,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生活并不是为了追求赶路的疲惫,那样无异于南辕北辙,赶得再累,也难以达到生活的真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自在,生活并不是沉重的负担。

改说“下一次”

过去的已经过去,永远也无法挽回,但是我们可以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在“下一次”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有一位犹太心理医生,成就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有1000多页,书中有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办法。

书出版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许多团体和大学邀请他去为学生们讲学。一天,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对学生们说:“这本书有1000多页,里面有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方法3000种,药物10000类,但所有的内容,概括起来却只有几个字。”

学生们都很吃惊,纷纷投之以惊愕的目光。于是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一次”。他继续说道:“事实上,许多人倍受精神折磨的原因都是‘如果’这两个字,比如‘如果我不做那件事’‘如果我当年不娶她’‘如果我当年及时换一项工作’……书中医治方法有几千种,但最终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为‘下一次’,比如‘下一次我有机会一定那样做’‘下一次我一定不会错过我爱的人’……总之,造成自己心理疾病的,影响自己幸福观念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或丰裕,而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的改变。如果心灵浸泡在后悔和遗憾的水中,痛苦和悔恨就必然会牢牢占据你的整个心灵。

懊悔在人的一生中,就像一剂慢性毒药,在无休无止地磨灭你的意志,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快乐,降低你成功的几率。它又像一些蛰伏在我们生命长堤上看似渺小的蚁穴,但总有一天,我们会被它引来的巨浪所吞噬。

去掉‘如果’,改说‘下一次’,你就找回了真实的自己,它就是你生命里的阳光、空气和水。”

学会向前看,如果硬要说这世界上有后悔药可以用来医治自己的懊悔,那就是对自己多说“下一次”。下一次机会来临时,记得全心全意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要用永不可能的“如果”将自己牢牢绑在过去,珍惜现在,珍惜将来,其实这才是对自己过去的悔恨最好的良药!

换票

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命运。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而正是这些想法决定了他们未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有两个乡下人准备外出打工。一个爱尔兰人买了去纽约的票,一个犹太人买了去波士顿的票,到了车站,打听才知道纽约人很冷漠,指个路都想收钱;波士顿人特别质朴,见了露宿街头的人会特别同情。

去纽约的爱尔兰人想,还是波士顿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波士顿的犹太人想,还是纽约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了致富的机会。最后,两个人在换票地点相遇了,原来要去纽约的去了波士顿,打算去波士顿的去了纽约。

去波士顿的爱尔兰人发现,这里果然好。他初到那里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大商场里有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纽约的犹太人发现,纽约到处都可以发财。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衣食无忧。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纽约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往返6次,净赚了50美元。一年后,他竟然凭着“花盆土”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机会,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家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有了150多个员工,包揽了纽约的招牌清洗业务,业务还发展到了附近的几个城市。

不久,他坐火车去波士顿旅游。在路边,一个捡破烂的人伸手向他乞讨,两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犹太家长都常常鼓励孩子敢于挑战自己,挑战生活!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安逸舒适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最后导致人的一事无成。而那些充满挑战的地方才是我们磨炼自己,施展抱负,实现梦想的好地方。

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每个人身体内都隐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潜能,你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个贫穷的犹太工人在帮农场主人工作,搬运东西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瓶。农场主人看见后,要求他一定要赔偿,但是三餐都成问题的工人,哪里赔得起这么昂贵的花瓶?

苦恼的工人只好到教堂,向神父请教解决的办法。

神父听完工人的问题,他说:“听说有一种能将碎花瓶粘好的技术,不如你去学习这种技术,只要能将这个花瓶修补、复原,事情不就解决了?”

工人听完后却摇了摇头,说:“哪有这么神奇的技术?要把这个碎花瓶粘得完好如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指引他说:“这样吧!教堂后面有一个石壁,上帝就待在那里,只要你对着石壁大声说话,上帝便会答应你的要求,去吧!”

于是,工人来到壁前,大声对着石壁说:“上帝,请您帮帮我,只要您愿意帮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的话一说完,上帝便立即回应他:“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真的听见了上帝的承诺,于是,他充满自信地向神父辞别,朝着“复原花瓶”的高超技术迈进。

一年以后,经过认真学习与不懈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粘贴碎花瓶的技术。结果他将农场主人的花瓶复原得天衣无缝,令人赞叹!

这天,他将花瓶送还给农场主人后,再次来到教堂,准备向上帝道谢,谢谢他给予的帮助与祝福。

神父将他再次带到教堂后面的石壁前,并笑着对诚恳的工人说:“其实,你不必感谢上帝。”

工人不解地看着神父:“为什么不必感谢?要不是上帝,我根本无法学会修补花瓶的技术啊!”

神父笑着说:“其实,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自己啊!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上帝,这块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当时你听到的‘上帝的声音’,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声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人要勇敢地做自己的上帝,因为真正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当你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时,步伐便会慢慢地移动,一步步地实现心中的愿望。你的潜能就在你的身上,你的未来也掌握在你的手中,一切都等待着你开始行动,实现每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犹太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曾经写过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感叹:“在我们18岁的时候,信念是我们站在上面眺望的山头,但是到了45岁,我们的信念就成了藏身的山洞。”你还在等待别人的帮助吗?或者期望上帝赋予的“神奇力量”?别再等待了,因为只有你,才能将身上的潜能发挥出来,也只有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面对人生挫折,要学会做一颗坚强不屈的咖啡豆,把逆境转化为机遇,让自己更加完美。

在今天的以色列,父母教育子女,常常给他们讲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些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了一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生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融入了水,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你呢,我的朋友,你是看似强硬,但遭遇痛苦和逆境后畏缩了,变软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萝卜吗?你是内心原本可塑的鸡蛋吗?你先是个性情不定的人,但经过死亡、分手、离婚或失业,是不是变得坚强了,变得倔强了?你的外壳看似从前,但你是不是因有了坚强的性格和内心而变得严厉强硬了。或者你像是咖啡豆?改变了给它带来痛苦的开水,并在它达到高温时让它散发出最佳的香味。水最烫时,它的味道反倒更好了。如果你像咖啡豆,你会在情况最糟糕时,变得更有出息,并使周围的情况变好了。

当你似乎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绝境的时候,离成功也许仅一步之遥了。问题在于,你将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逆境。问问自己是如何对付逆境的。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永远不说自己做不到

要从小用“你能行”、“你真棒”等正面词语激励孩子,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不可能”等打击孩子积极性的消极话语。

犹太男孩琼尼降生时,他的双脚向上弯着,脚底靠在肚子上。医生向他父母保证说经过治疗,小琼尼可以像常人一样走路,但像常人一样跑步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琼尼3岁之前一直在接受治疗,和支架、石膏模子打交道。经过按摩、推拿和锻炼,他的腿果然渐渐康复。七八岁的时候,他走路的样子已让人看不出他的腿有过毛病。

要是走得远一些,比如去游乐园或去参观植物园,小琼尼会抱怨双腿疲累酸疼。这时候父母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来点苏打汁或蛋卷冰淇淋,聊聊看到的和要去看的。他们并没告诉他,他的腿为什么细弱酸痛;也不告诉他这是因为先天畸形。因为不对他说,所以他不知道。

邻居的小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总是跑过来跑过去,毫无疑问小琼尼看到他们玩就会马上加进去跑啊闹的。父母从不告诉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跑,从不说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不对他说,所以他不知道。

七年级的时候,琼尼决定参加跑步横穿全美的比赛。每天他和大伙一块训练。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先天不如别人,他训练得比任何人都刻苦。虽然他跑得很努力,可是总落在队伍后面,但父母并没有告诉他为什么,没有对他说不要期望成功。训练队的前7名选手可以参加最后比赛,为学校拿分。父母没有告诉琼尼也许会落空,所以他不知道。

他坚持每天跑4~5英里。有一次,他发着高烧,但仍坚持训练。放学后父亲来到训练场,心想琼尼兴许不参加晚上的训练了。但父亲发现他正一个人沿着长长的林荫道跑步呢。两个星期后,在决赛前的3天,长跑队的名次被确定下来。琼尼是第六名,他成功了。他才是个七年级生,而其余的人都是八年级生。父母从没有告诉他不要去期望入选,从没有对他说不会成功。是的,从没说起过……所以他不知道,但他却做到了!

犹太人坚信:上帝拯救那些能够自我拯救的人。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所有的困难、挫折、阻挠都会为你让路,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难,就能战胜多大的阻挠。父母也不要只是一心想当保护伞,不要告诉孩子“不可能”,而是要说“你真棒”!孩子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发成功的欲望,因为欲望即力量。

人生的竞赛场

生命是短暂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必须选一个目标,矢志不移,心无旁骛地为之奋斗。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没有确立目标,不能在逆境中完善自己,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许多人并不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确立目标或没有选准目标,所以没有走上成功的途径。

伟大的爱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世界公认的,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是典型的树立目标坚持奋斗的一生。他出生在德国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虽然有志向科学领域进军,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对自己的学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分析:虽然总成绩平平,但对数学和物理很感兴趣,成绩比较突出。其他方面赶不上别人,只有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因而他在读大学时选择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攻读理学专业。

由于选则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加上爱因斯坦勤奋好学,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的时间里他又相继发表了4篇重要的科学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状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提出波粒二重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成为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前人所未有的显著成就。

假如他当年把自己的目标确立在音乐上或是文学上,恐怕就不能取得在物理学上那么辉煌的成就。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奋斗目标的实现,与他能准确地选择学习目标和道路是分不开的。

他在16岁时就明白一个道理:知识海洋浩瀚无边,任何学者都不能在这个海洋漫无方向地漂荡。应该选定一个对自己最有利、最擅长的目标扬帆前进,避免耗费人生有限而宝贵的时光。爱因斯坦的学习善于根据目标的需要进行,使有限的学习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他创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选学法,即在学习中找出能把自己的知识引导到更深处的东西,抛弃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使自己远离要点的一切东西,从而使他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攻克选定的目标。他曾经说过:“数学可以分成许多专门的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花费去我们短暂的一生。物理学也一样,分成了许多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能耗费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在我研究的这个领域里,我不仅学会了识别出能导致深化知识的东西,而且把其他许多肤浅的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我精力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他就是这样指导自己学习的。为了更好地阐明相对论,他专门选学了非欧几何知识。就是这样的定向选学法,使他的立论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和正确的完成。如果他没有意向研究物理学,是不会在那个时候学习非欧几何的;如果他那时候漫无目的地涉猎各门数学知识,相对论也一定不能这么快就产生。爱因斯坦正是凭借自己在10多年时间内专心致志地攻读与奋斗目标相关的书,终于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和布朗运动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不仅有可贵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对已确立的奋斗目标矢志不移。1952年当以色列国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后,政府官员们鉴于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科学成就卓越,声望众高,诚挚邀请他担任总统职务,而爱因斯坦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通过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的目标。但这不代表他也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如果他当上总统,那未必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没有显露出管理方面的才华,也未曾树立这个目标,更没有为这个目标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不仅犹太巨人爱因斯坦能够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目标,并为之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其他犹太人因其民族的特性和所处的环境,也普遍都能从小怀志,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正因为这样,犹太人都教育孩子要集中人生有限的时间和力量去攻克一个目标,而且从头到尾,决不气馁,决不放弃,在逆境中做到自强自大,只有这样成功率才能比别人高。

做个永不退缩的人

人生是一次奋斗的旅程,在强者的眼中,那些高山、峡谷、险滩、阴霾只增添了沿途的风景,让人生之旅显得更加壮丽。

在6年前,以色列有个小天使诞生了。珍妮·布拉斯对她的犹太家庭来说是个奇迹。几年前,医生早就告诉她母亲萝莉,她不可能再有小孩。而她却怀了双胞胎,三个半月时其中一个胎死腹中。小小的珍妮第一次展现了她不放弃生存的勇气。两岁半时,珍妮被诊断患了癌症。她的医生说她活不了太久,但凭借着爱与决心,她活了更多年。

珍妮患的是生殖细胞癌。每年7500个患癌症的孩子中只有75个患的是生殖细胞癌,医生们必须从她的骨盆中抽取骨髓。

珍妮在接受骨髓移植前经历了两年的化学疗法。那是一个威胁生命且不能预测结果的手术。骨髓移植和接近致命的化学疗法使她徘徊于生死之间。

医生说在化学疗法之后她会终生瘫痪不能走路。但她在重量仅27磅时竟能行走。萝莉说:“孩子们的生存意志真是不可思议。”她的勇气自始至终都很惊人,她以顽强的斗志宣示她永不放弃。珍妮还因此在圣塔克拉拉的美的盛会中得到一个奖杯,以鼓励她不屈不挠的勇气。

在珍妮最难熬的时期,她常在夜里惊醒,坐直了身子,紧抓着她的父母,她要求她的母亲别让她到天堂去。萝莉只能以沙哑的声音回答:“天哪!我多么希望我可以答应你。”

有时她甚至是个小讨厌。有天她跟她妈妈到杂货店去,有个友善的人对她们开玩笑:“你把这个小男孩的头发剪太短了!”珍妮则不带攻击意味地回答:“先生,你知道吗?我是一个患了癌症、快要死的小女孩。”

有天早上,珍妮不断地咳嗽,她妈说:“我们必须再到斯坦福去。”

“不,我很好。”珍妮坚称。

“我认为我们必须去,珍妮。”

“不,我只是感冒而已。”

“珍妮,我们非去不可!”

“好吧,但只能去3天,否则我会搭便车回家!”

珍妮的不屈不挠和乐观精神让有幸在她周围的人觉得生命充满意义。

珍妮在意的并不是她自己和她的需要。当她病恹恹地躺在病床上,她还尽力帮助她的室友,倾听他们的需求。

还有一天,她看见有个满面愁容的陌生人走过她家,她就冲出门外,递给他一朵花,祝他有快乐的一天。

珍妮的母亲对珍妮和其他患了绝症的孩子有如下看法:

“他们用心度过短暂人生。他们本身自然重要,但周围世界更重要。”

4岁时,小天使珍妮在生死线上挣扎,她的家人知道到了她该离去的时候了。聚在她床边的家人,鼓励她走向通往光的隧道。珍妮回答:“太亮了。”有人要她走向有天使的那条路,她回答:“他们唱歌唱得太大声了。”

如果你路过基尔罗伊看到小珍妮的墓碑,你会读到她家人写的话:“愿你和其他天使们手牵手。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我们的爱。”

以色列的一个总统说过:“此路破败不堪又容易滑倒。我一只脚滑了一跤,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回过气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没有死掉爬不起来了。”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犹太拉比希勒尔说过:若欠缺有待克服的障碍,在多样的人生经验中将失去一些回馈的喜悦。若欠缺需要跋涉的黑谷,山顶的时光,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