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 草屋。语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吕布、刘表、公孙瓒、刘备等大大小小的军阀各据一方,为了争夺天下,连年混战。
这时候,博学多才的诸葛亮隐居在南阳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部),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埋头读书,亲自耕作。刘备因为自己力量太弱,连连失败,很想找一个有才能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当他得知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消息后,先后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拜为军师。
不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刘备。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诸葛亮利用曹军骄傲轻敌的弱点,在新野县城附近的博望坡设下了埋伏。然后,派赵云把曹军引到树木丛生的博望坡放起火来,曹军在火海中互相践踏,死伤惨重。埋伏的军队和诱敌的军队又乘势杀来,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死伤不计其数。
诸葛亮第一次指挥作战就旗开得胜,扭转了刘军节节败退的局面。《三国演义》的作者用四句诗来称赞诸葛亮初掌兵权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来,人们就用“初出茅庐”来比喻初次出来做事。现在的意思已有所不同,多用来比喻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还很幼稚。
【初生牛犊不怕虎】chūshēng niúdú bù pà hǔ
谓初生的小牛犊不惧怕老虎。语出《三国演义》。
蜀国大将关云长奉刘备之命前去攻打樊城。镇守樊城的曹操部将曹仁自知无法抵挡,赶紧派人星夜赶到长安向曹操报告。曹操当即委派庞德率援军前往樊城。庞德一到樊城即鸣锣击鼓,要与关云长决一死战。关云长一见庞德的架势,骤然色变,非常恼火地说:“我名声远播,天下人对我无不敬服,庞德这一世俗小子,怎么敢藐视我呢!”站在一旁的关平见父亲动怒,便代父迎战,激战数十回合后,关云长见关平拿不下庞德,愤然横刀跃马亲自出战。二将激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胜负不分,最后便鸣鼓收兵。
庞德回到曹军营寨,对众人说:“人们都说关云长为天下英雄,现在才真正信服了。”关云长回到自己的营寨对关平说:“庞德刀法熟练,的确是我的对手。”他还想再战。关平担心其父再战有闪失,就劝道:“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父亲即便在交战中杀了庞德这小子,也只不过是杀了一个无名小卒而已,这有什么意义呢?倘若在交战中有个疏忽,被那小子刺伤了,就对不起伯父(指刘备)对您的重托了。”关云长不听儿子的劝告,第二天又与庞德交战,结果负重伤退回营寨。
“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用来比喻那些无所顾忌的年轻人大胆勇敢的创新精神。
【樗栎散材】chūlìsǎncái
樗、栎: 两种树名。古人认为这两种树木的品质较差,很难成材。语出《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齐国有一棵栎树,十分高大,它的树冠可以遮蔽几千头牛,枝干可以做几十条船。虽然观看的人很多,但木匠从来不看一眼。原来那棵树根本就没什么用。木匠说,用这种木材做船的话,船就会沉;做棺木的话,很快就会腐烂;做成器的话,很快就会毁坏。它之所以长得那么高大而没有被砍伐就是因为它没有利用的价值。
现比喻没有才能、不堪造就的人。也指因没有能力而保全了自己。多用作自谦语。
【除恶务尽】chú’èwùjìn
原意是去掉有毒有害的东西,最好要清除干净。语出《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
公元前494年(春秋后期),吴越两国交兵,夫椒(在今江苏太湖中)一战,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向吴王求和。吴王夫差准备应允。大将伍员(子胥)说:“不可。臣闻‘树德莫如滋(树立德行最好要不断地进行),去疾莫如尽。’”伍子胥还举了夏朝少康消灭过国、戈国,而后恢复夏禹业绩的历史来提醒夫差,说吴、越两国处于同一地区,而又世代相仇,现在打败了它,而不想拿过来,是很危险的。但是夫差不听。伍子胥退出后对别人言道:“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国的宫殿都要成为池沼了。”后来的历史发展,果不出伍员所料,越灭了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除恶务尽”即由“去疾莫如尽”而来,现在多指铲除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
【除旧布新】chújiùbùxīn
清除旧的,建立新的。语出《左传·昭公十七年》。
古人由于受天文科学水平的限制,对彗星的出现,认为是灾异的征兆。公元前525年冬天(春秋时期),彗星出现在火星旁边。鲁国大夫申须说:“彗星的出现,是来除旧布新的。天象总是有征兆的,现在彗星的亮光隐没了火星,火星重新出现一定会出现灾异,各诸侯国可能要遭受火灾袭击。”
郑国的一位官员也认为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在同一天遭受火灾,向执政子产要礼器祭祀以消灾,子产不给,认为他并不真正懂得什么天道。而这一年郑国并没有发生火灾。
【除夕】chúxī
谓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字的本义是“去掉”,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一词,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风土记》云:“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古人对“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通宵不眠为“守岁”。守岁的“守”有对即将过去的上一年的怀念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希望之情。
【杵臼之交】chǔjiùzhījiāo
杵: 舂米的木棒。臼: 石臼。典出《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无资粮,乃便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在东莱山求学,因缺少资助求学的钱粮,他便穿上百姓的衣服去当雇工,为陈留郡吴祐家舂米。吴祐得知真情后,大惊,便与公沙穆结为朋友。
后来,人们便借“杵臼之交”指不计身份地位而结交的朋友。
【楚材晋用】chǔcáijìnyòng
楚、晋: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名。材: 人才。楚国的人才被晋国所用。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春秋时期,楚国的伍举和声子互相交好。伍举的丈人申公犯了罪,逃亡外地,楚人造谣说:“申公实际上是他女婿伍举护送出去的。”伍举不免害怕,逃奔晋国。正好声子出使晋国,两人在路上相遇,声子说:“你在晋国暂避一时也好,我一定设法让你回去。”
声子从晋国回到楚国后,楚令尹子木问及晋国的事,同时还问道:“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相比,谁个更贤明?”声子回答道:“晋国的大夫个个贤明,都是当卿的人才啊。比如杞木、梓木、皮革,而这些人都是从楚国逃亡去的。虽然楚国有人才,但实际上都被晋国重用了。”子木听了,不由失声道:“正是这样呀!”声子于是乘机提出伍举的事,为伍举辩白。子木当即派人到晋国接回伍举。
后人根据这段故事引申出“楚材晋用”的成语,比喻自己的人才被他人所利用。
【楚妃守符】chǔfēishǒufú
楚妃: 楚昭王夫人贞姜。楚王妃坚守符约。典出西汉·刘向《列女传·楚昭贞姜》:“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夫人不肯行。使者归取符,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王曰:‘嗟夫!守义死节,不为苟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乃号之曰贞姜。”
春秋时,一日,楚昭王出游,将夫人留在筑于江边的渐台上,和她约定说,一定派人拿着信符来接她。楚昭王在游玩中听说江水马上就要泛滥,于是赶紧派人去接夫人,但使者因着急而忘记携带楚昭王的命符,夫人因此坚决不肯离开。并说:“昭王曾与宫人相约,召宫人必以符为凭,今使者不持符,我不敢和你一起走。我知道留在这里可能必死无疑,但我不敢弃约越义而求生。”使者无奈,只好返回楚昭王处取命符。但回到渐台时,江水泛滥,渐台早已崩塌,夫人溺水而亡。《幼学琼材》:“尾生抱桥而死,固执不通;楚妃守符而亡,贞信可录。”
现形容遵守信约,至死不渝。
【楚凤称珍】chǔfèngchēngzhēn
源自《尹文子·大道》。
传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捕获一只山雉。一个路人不认识山雉,便问他:“这是什么鸟?”那人骗道:“这是凤凰。”路人说:“我想送楚王一只凤凰,但一直没有弄到。你能卖给我吗?”那人故弄玄虚:“你就是给我十金,我也不卖。”路人说:“我给你二十金如何?”那人便把山雉卖给了路人,路人非常高兴,欲将此鸟献给楚王。但过了一夜鸟就死了。楚国人传为真的凤凰。这件事传到楚王那里,楚王十分感动,觉得他是一个忠义之士,便赐予十倍财物。后因“楚凤”称之为赝品。唐·李嗣贞《书品后》:“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空,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
现用“楚凤称珍”来比喻那些拿赝品当珍品的行为。
【楚弓楚得】chǔgōngchǔdé
楚国人丢了弓,又被楚国人捡到。典出汉·刘向《说苑·至公》:“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相传春秋时期,楚王有一张“鸟号之弓”特别珍贵。有一次楚王外出打猎时不小心丢了这个宝物。大家都非常心痛,打算到处寻找,但楚王却说:“楚国人丢了弓,反正还是楚国人捡到,还要找什么呢?”
现比喻自己遗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流外人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chǔsuīsānhù,wángqínbìchǔ
见“三户亡秦”。
【穿小鞋】chuān xiǎoxié
这句俗语和封建时代妇女缠足的陋俗有关。
史载南唐后主李煜,制造了3株6尺高的莲花,描以金色,称金莲台,令其宫女美妾以帛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弯的月牙儿,站在金莲台上跳舞。上行下效,从那时起就兴起了妇女缠足之风。缠足后脚小,当然就要“穿小鞋”了。
从南唐到清末,一千年来,我国汉族妇女一直因袭着以摧残自己身体为荣的缠足陋习,把脚缠成弓形,美其名曰“金莲”。在封建时代,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不得见面,怎知女方脚大脚小呢?所以,媒婆说媒时都要女方的鞋样儿,请男方定夺。为防受骗,男方同意了婚事就留下鞋样,按照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物一并送至女家。成亲时,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绣鞋(现在有的地方还残留着姑娘结婚时在娘家换鞋穿的风俗,不过已不是小鞋,也不是男方所送罢了)。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就要丢丑。后来人们把这种风习逐渐引申到社会生活方面,“给人穿小鞋”这句俗语,也就流传开来。
“穿小鞋”成为打击报复的代名词却始于宋代。据传,北宋有个叫巧玉的姑娘,后母要把她嫁给又丑又哑却家境殷实的娘家侄儿,巧玉坚决不从。后母恼怒,想整治她。恰逢有人给巧玉介绍了个中意秀才,后母背地里剪制了一双很小的鞋送给男方。巧玉上轿那天,她怎么也穿不上,一气之下悬梁自尽。
后来,人们便把背地给别人使坏点子整治人的行为或利用职权寻机置人于困难境地叫做“给人穿小鞋”。
【传奇】chuánqí
最初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常规的小说体裁。“传奇”一词源于唐。最早使用传奇一词的是中唐著名诗人元稹。他写的《莺莺传》,原来的篇名就叫《传奇》。晚唐时期的文学家裴铏,最早用“传奇”作小说集名称。之后,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从中唐到北宋,传奇是专指短篇文言文小说;南宋和金以诸宫调为传奇;元人把杂剧称为传奇;明、清时代则把南戏叫做传奇;当代电影也有称“传奇”的。
在国外,传奇还指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中一种长篇故事诗,主要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爱情、游侠、冒险等故事。
【吹毛求疵】chuīmáoqiúcī
吹开皮上的毛,细寻里面的小疵。此语最早见于《韩非子·大体》:“古之人君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不以欲累心,不以私累己……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在《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中,“不吹毛而求疵”已被作为成语引用。中山靖王刘胜向汉武帝诉冤:“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
“吹毛求疵”的意义是寻找毛病,这个病就出在“毛”字上。毛是动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是生命整体的一部分。据说,古代有人以观察毛色和毛的形状来辨别马的健康与否,马有病则毛必有反应。于是就产生了“吹毛求疵”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对人或事故意苛刻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吹牛】chuīniú
俗语称说大话、夸海口为“吹牛”。其由来有两种说法:
① 吹牛中的“牛”指的是蜗牛,“蜗牛”是一种俗称,《尔雅·释虫》中称作“螔(yí)蝓”,郭璞注云“即蜗牛也”。梁代顾野王《玉篇》中也有“蜗牛即螔蝓”的注释。“蝓”作为螔蝓的简称,其读音今同“鱼”,而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陆德明在其所撰的《经典释文》中,则明确注明: 蝓,音揄、刘,又音由。
上古时候,人们常用蝓的外壳制成吹器,其发声大而洪亮。由此,后来就以“吹蝓”来比喻口出大话。“蝓”不仅读音与“牛”相近,而且其俗称为蜗牛,又与它的头部有触角颇似牛首有关,加上牛具有形体与力气都大的特点,故吹蝓和吹牛也就相通了。
吹牛即吹蝓,还可以佛教用语“吹法螺”来佐证。《辞海》中即有“吹法螺”条目,注为“法螺即螺贝,吹之声能及远”,比喻佛之说法广为大众接受。
② 据《元史》记载,元将石抹案只攻宋叙州(四川宜宾市),宋将横截长江,元军不得渡,“案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破其军,夺其渡口,为浮桥以济师”。当时,生长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只会骑马,不会造船,每逢涉水,便以浑脱为船。那么,浑脱又是什么?叶子奇《草木子》谓:“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逐旋取去内里骨肉,外皮皆完。揉软用以盛乳酪酒液,谓之浑脱。”浑脱就是小牛的皮。由于只在脊背上开一孔,其他地方仍是完璧,因而盛酒盛奶,都没有洒漏之虞。遇到渡河时,只须用嘴对准小孔吹气,等牛皮鼓胀后,用绳子紧扎小口,便是一只小船了。于是从那时起,就有了“吹牛皮”一语。刚开始,是仅就吹牛皮袋子而言。
【吹台】chuītái
意为烘托气氛,为北京方言俗语。“吹台”源于京剧里的“吹挑子”。现已不多见。武将上场“起霸”之前,所有锣鼓全停,出现短暂的肃静,突然在上场门处响起又高又亮的“挑子”,先声夺人。演员随即在“四击头”锣鼓点中出场亮相,名角还加强照明灯光。观众此时精神为之一振,演出效果不问可知。
“挑子”是个铜喇叭,用其摹拟军中号角来制造声势、烘托气氛是非常适合的。戏班规定“挑子”不由乐队吹,因乐队伴奏任务繁重,又设在下场门一侧,很不方便。“挑子”由指定的舞台工作人员吹。
从前科班演完大轴戏之后,向观众叩谢。然后,“吹挑子”表示演出到此结束。北京俗语中的“吹台”即来源于此。
【垂帘听政】chuíliántīngzhèng
封建时代在特殊情况下,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叫“垂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