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李叔同说佛
221600000042

第42章 灭一点嗔心,关百万障门

第三篇第二章 嗔恚之害破诸善法

1 灭一点嗔心,关百万障门

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讲经说法之余,在寺旁庭院里栽培了几百盆兰花,视兰花为爱徒。

有一次,禅师外出云游,吩咐弟子们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对兰花照顾的非常精心。可是有一天,一个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花架绊倒了,所有的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一地。那位弟子非常愧疚,决定等师父回来以后认错、受罚。

金代禅师回到寺里,看见兰园里的残破景象,听了弟子真诚恳切的忏悔,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说: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种植的。生死流转,物相无常,如果迷恋于心爱的事物,执着不能割舍,就不是禅者的行径了!”

金代禅师说他种兰花,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是为了妆点生活。话虽普通,却极为难得。因为,这话是在他珍爱的兰花被统统砸烂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试问有几人能有法师的涵养和冷静,在有理由盛怒的时候,还这么淡定而从容?

弘一法师说:“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嗔怒之火是非常威猛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立身为人的原则,一旦别人冒犯了自己,往往会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最终被心中怒火冲昏了头脑,不但伤害了别人,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嗔怒之火,猛于虎狼,于平和的生活中撕咬我们恬淡的内心,于安然的日子里销蚀我们宝贵的快乐。所以,佛会把“嗔”和“贪、痴”同列为人生三毒。《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古早时候的人们,会为了吃不饱、穿不暖而感觉痛苦。现在我们很少会再为衣食而忧愁,让我们不快乐的,只有自己。愚蠢的人会深陷怒火不能自拔,而聪慧的人会巧妙地化解怒火,不让嗔怒之火烧伤自己。

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不听。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呢?”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口时,妇人问他:“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这位妇人之前总以为嗔怒是多么难以克制的事情,殊不知怒气因事而生,因境而发的,只要用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人与事,那么生活中就会除却很多烦恼,将怒火消灭于无形。

其实很多时候,发怒对于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帮助,只能火上浇油,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如果换一种淡定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弘一法师似乎是在出家前就深知远离愤怒、保持平和的道理,他为人一向平和。很多老师都为学生上课不守纪律而头痛,甚至为此与学生恶言相向。弘一法师在教音乐课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学生们上课偶有出格之举,比如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还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这二位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老师都知道,但是他并不立刻责备。

下课后,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教室里就他们师生二人在,李叔同会再次用他那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是:“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完之后,他还会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

被教育的学生无不心悦诚服,面上发红。

对于学生上课出格的行为,弘一法师并没有发怒,而是在课后找捣乱的学生心平气和地谈话,而且这招还确实挺管用的,比在课堂上发作效果好多了。

嗔怒是一把伤人利刃,刀刃朝向的是你自己。所以做人不要为嗔怒之火纠缠,要学会宽容和从容。唯有心地清凉,才能做到心头不起火,不至于坠入嗔怒之火所带来的人间炼狱。

滴水佛音

1、无明 为烦恼之别称。即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

2、佛珠的种类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3、回向 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