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工作的成就
2218100000012

第12章 工作的潜能(1)

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在人类社会里,挫折是指团体或个人在实现某个重大目标过程中意外地遭遇到来自人为的或自然的阻挡、打击、破坏性因素干扰,使原定目标暂时或永久无法实现的一种情景或外部表现形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是指人的意志倾向和心理设想在现实中不能预期实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的主观感觉一般是痛苦、烦恼、压抑、抑郁、消沉等心理特征。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挫折就是失败。挫折使人陷入逆境,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挫折带来的社会反应是批评、轻视、嘲讽乃至误解。挫折营造的社会氛围绝不是愉快和轻松,而是热情下降,支持率降低,直至人心离散,冷嘲热讽。

总之,一方面挫折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耻辱;不是喜悦,而是沮丧;不是振奋,而是消沉。另一方面,挫折又是走向顺利和成功时的必要付出,是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正象自然界中,没有阴即没有阳一样,人类社会中没有挫折,也就没有成功。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在探索征服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是浩茫的未知领域,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挫折才能得到确定的结论。

在社会生活领域,每个人都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需要通过各自代表的利益体现出来。而利益的变化,必然导致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即通过激烈的竞争表现出来。竞争是残酷的,挫折随时出现,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而那些一遇挫折就止步不前的人,必定要被波涛翻滚的巨浪所吞没。

挫折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而事业遭挫,是其中比较突出但许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在人生之路的漫漫征途上,都会遇到挫折。而伟人所遇到的挫折可能会更多。“一帆风顺”只是极少数幸运者的专利,大多数人必须经历沧桑与挫折,必须尝遍挫折所带来的痛苦所造成的失败,所形成的逆境等一系列苦果的千滋百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挫折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可避免,在经历了挫折以后,有的人走向了成功,有的人却走向了失败。造成这种本质区别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就在于对挫折与逆境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理想,大家都渴望成功。

然而,挫折却象凛冽的寒风一样,摧枯拉朽,残酷无情。若想使春天的幼苗不被寒风刮折、吹死,就得拥有抵御寒风的措施。相对于干事业而言,要想在无数次挫折中取得成功,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努力提高自己抵御挫折的能力。

现代社会竞争的程度愈来愈强,压力愈来愈大,青年人要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迎难而上的人的坚强后盾。

在现实生活中,良好的适应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能否获得满足,更多的体现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能尽力克服困难和阻力,积极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其次,心理承受力是个性培养的磨刀石。由于引起挫折时情境有暂时性和持久性之分,因而挫折后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有状态性和特质性之分。在特定干扰条件和具体情境下产生的挫折,一般都是暂时的。随着干扰条件和具体情境的改变,所感受的紧张状态也会自然消失,这类挫折反应称之为“状态性反应”。但人们生活中往往会经历连续的挫折,这是因为导致挫折的条件和情境有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会使人感受到持续的紧张状态,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方式会固定下来,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类挫折反应称之为“物质性反应”。正因为这样,在挫折日益普遍的今天,培养耐挫能力才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先哲指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就告诉我们,对挫折与成功抑或逆境与顺境要有辩证的分析,挫折和成功是动态的,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它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正如某个人若处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身边所接触的一切必定是痛苦的刺激,不知不觉中会使人丢掉一切幻想和依赖心理,只能奋然前行而别无选择。这样,就在逆境中相应地磨炼了他的斗志,进而由挫折向成功转化。反之,一个人若生活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从表面上看,可能都是恭维和笑脸,实际上这就昭示出一个哲理:逆不足忧,顺不足喜。挫折饱含痛苦,却有利于奋起,下一步就是成功;成功充满快乐,却会导致骄傲,下一步就是失败。因此,挫折与成功始终是互相转化的。身处逆境、遭遇挫折不必悲观失望,事在人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置身鲜花丛中,香气弥漫,甘饴润脾,切勿得意忘形,转眼之间,昔日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懂得了挫折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即解决了心理平衡问题,它可以使人振奋起来。这还不够,还要解决如何战胜挫折,怎样从挫折中找出原因,尽快实现从挫折向成功转化的问题,这就是:在挫折面前要善于冷静分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即:凡是有才华的人,工作中很能干业绩突出的人,往往是一些人重点攻击的目标,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在下面散布流言蜚语。这种人以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添枝加叶,主观臆测,张冠李戴,搬弄是非为能事,他们不看别人的许多优点,却象苍蝇一样专门盯着别人的某些缺点肆意渲染,大做文章,企图混淆视听,扰乱人心。有的是不负责任的以诈传诈;有的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的则是怀着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通过造谣,“泼脏水”等手段,想把他的竞争对手搞臭,整倒,最终取而代之。

无端的非议,是一种来自于人类社会的情绪挫折,它可以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异常痛苦的感觉,古人曾以“众口铄金”来形容舆论的魔力。面对无端的非议,当事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恼怒、愤慨,恨不得让这些飞短流长的人终身服苦役。恼怒之余,有些人肝火上升,情绪紊乱,内分泌失调。白天不能理顺,夜晚睡不着觉。茶不思,饭不想,钢铁之躯,轰然一声病倒。有些人咽不下这口气,拍案而起,找领导,找上级想讨个说法,还个清白。哪知世界本由混浊而生,矛盾充满大千世界,领导再高明,也不可能整天陷入复杂的人际矛盾而不顾他业。今天给你个说法。明天还他个贞洁,那么后天呢?由此看来,面对舆论挫折,应该抛弃下策,寻找上策,这个上策就是认真开发自身潜能,在复杂的人际矛盾中,善于冷静分析,找到新的视角,即:从恼怒到发现自身价值。

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会挖掘到新的认识。就是说,通过冷静的分析,你会发现,这些人为什么喜欢传播你的小道消息?为什么总是盯住你的某些缺点不放乃至无中生有?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很多人都感兴趣?你既然和这些人前世无冤,今世无仇,唯一能说明问题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你和别人存在着竞争关系,你比别人能力强,在发展上有优势,某些人只有在别的方面做手脚才能把你排挤掉;二是你素质高,有魅力,有潜力,已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重视,同时也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在表面赞扬的同时,背后也最容易滋生闲言碎语;三是由于你知名度较高,自身缺乏成熟和老练,处事轻率、浮躁,加之不拘小节,别人就会很容易抓住你的疏漏以及失误大做文章。经过这样的深刻分析之后,你对所遭受的挫折从态度上必然会发生根本转变,必然会由恼怒、沮丧转变为兴奋、惬意;对那些工于散播是非心计的人也会由鄙视、厌恶转变为有某种好感,认为正是你的价值存在引起了他们的重视,由重视导致求全责备;由于嫉妒而导致横挑鼻子竖挑眼。如果你在他们心目中无足轻重,他们对你的一切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屑一顾。这种无视性的超脱则会令你进入自生自灭的可怕境地。

这样看来,“公众舆论”上的任何苛求都应该是爱护你的表现,同时也证明了你的价值所在,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欣喜之余你必然会认识到原来的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现,你会坚定地从痛苦中站立起来,挺起腰杆,鼓足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弱点,痛下决心,自觉地在实践中加以改正。这种自我修正,毫无疑问的是政治上、人格上进步成熟的结果。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遇到不幸的威胁时,认真而仔细地考虑一下,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正视这种不幸,找到充分的理由使自己相信,这毕竟不是那么可怕的灾难。这种理由总是存在的。因为在最坏的情况下,在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决不会重要到影响世界的程度。”你坚持面对最坏的可能性,怀着真诚的信心对自己说:“不管怎样,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的忧虑减少到一个非常小的程度。也许你需要把这个过程重复几次,但是到最后如果你面对最坏的情况也不退缩,你的忧虑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喜悦之情。

十九世纪英国另一位著名学者卡莱尔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论他曾一度陷入精神上的极度绝望之中的心理分析过程。他描述他当时的心情和感觉是:“我的星辰已经消失,阴沉的天空上没有闪烁的星光……宇宙象是庞大、死寂、无法抗拒的发动机,在可怕的冷漠中不停地转动,仿佛要把我的躯体一点点地碾碎。”在这种精神颓废之中,忽然出现了一道驱散黑暗的闪电,“我向自己发问:你惧怕什么?你为什么要象一个懦夫?只知道抱怨与悲哀,只会退缩和颤抖,真是一条可怜虫!你面前最可怕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死亡?好吧,那就去死,再加上地狱的痛苦,加上一切魔鬼和人类可能给你带来的伤害!假如你没有心肝,就不会承受死亡的一切痛苦;你作为自由之子,纵然被抛弃,也要把地狱踩在脚下,”这时候死亡又能把你怎样?让死亡来吧,我将迎接它,战胜它!”卡莱尔体验到,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好象一团火焰在他整个心灵中燃烧起来,使他把无为的恐惧彻底抛弃了,顿时感到强大,有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在体内升腾,这是一种精神,甚至是一位神灵。于是,他把对自己的“永久否定”转变为“永久肯定”。

总之,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分析出最坏的可能是什么,看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以必胜的信心克服困难,扭转败局,转败为胜。

通过深入分析,可得出如下认识:

困难与事业并存,烦恼与成功同在在逆境中苦斗的人,既要冒着失败的危险,又要面对无尽的烦恼;取得成功的人,固然带来喜悦,但经验证明,他们往往比那些正在奋斗的人,反而还有更多的不如意。因此,人人都有烦恼。企求过没有烦恼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幻想和幼稚的思维,追求虚幻,等于与世隔绝。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俗语道:潮起必有潮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人一生一帆风顺,任何人总会遭逢厄运,尤其是干大事业的人,更是历经磨难。归根结底,烦恼一定会有结束的时候,任何难题都将最后被人类攻克。困难之中蕴含着转机不可能之中隐含着可能。问题的产生是成功的肇端和动力。问题的产生总是同时创造出契机,此时的困难可能是彼时的机会,要抓住时机,促成转变。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不但会遭遇挫折,而且还会遭逢困难和艰辛。

困难只能吓住那些性格软弱的人。对于真正坚强的人来说,任何困难都难以迫使他就范。相反,困难越多,对手越强,他们就越感到拼搏有味道。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有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怕困难的。但若碰到太多的困难,感到“对手”太强大了,则往往被慑服。其实,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限定下,人生的主宰就是人自己。失足者也好,残疾者也好,失恋者也好,落榜者也好,只要自强不息,均可挖掘出生活的甘泉。多少人硬是过不了困难关,因为他们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们怕自己,怕病、怕死、伯舆论,怕苦、怕累、怕吃亏,加上懒惰、急躁、拖拉、推诿等等内在的弱点和外在的困境齐相呼应,内外夹攻,毅力岂能有不瓦解之理。要想过好困难关,首先要过好自己这一关。拿出你的勇气来,不怕天,不怕地,不管什么困难,“来吧,咱们较量一番!”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勇敢性,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在困难面前能否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赖于和困难拼搏的心理准备,也有赖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许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变得沮丧,是因为他们原先并没有与困难作战的心理准备,当进展受挫、陷入困境时便张皇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处求援,或借酒消愁。这些做法只能徒然瓦解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客观上是帮助困难打倒自己。他们既然不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结果,一切可以征服困难的可行计划便都被停止执行,本来能够克服的困难也变得不可克服了。还有的人,面对很强的困难不愿竭尽自己的全力,当攻不动困难时,便心安理得地寻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难太大了”。这种“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归因所保护下来的不是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是怯弱和灰心。不言而喻,这种人永远也找不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真正坚强的人,不但在碰到困难时不害怕困难,而且在没有碰到困难时,还积极主动地寻找困难,这是具有更强的成就欲的人,是希望冒险的开拓者,他们更有希望获得成功。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勇敢的航海家辛伯达,他每次总是去寻求那种与大自然抗争、与海盗搏斗的惊险航行,而恰恰是这些经历使他应付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使他一次次大难不死,安抵目的地。在生活和事业中,千千万万的强者,不正是从克服他们自己找来的困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吗?

坚强地对待失败和鲁莽地对待失败是有区别的。坚强的人一方面不怕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又高度重视困难,冷静地、深刻地研究和解剖困难,分析它的原因,理智地寻找征服它的途径。这种明智的态度可以大大地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有一种人面对困难,虽然具有勇气,但只是莽撞行事,横冲直撞,看起来很坚强,实际上不但无济于事,有时还会导致进一步失败,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这是不可取的。

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困难就会成为磨炼我们坚强性格的一块磨刀石。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性格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对于困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把我们锻炼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