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的唐诗课
22192400000010

第10章 朕勤奋又谦虚,怎么写诗还被黑?(上)

知识点:

了解一代君王李世民写诗的故事

在隋炀帝杨广之后,中国的诗坛上,又有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了,准确地说,是他自己认为自己冉冉升起了,他就是李世民。他计划要努力写诗,超越杨广,搞出一番成绩。

李世民写诗,还真的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说说而已。他真的动手干了起来。我们一般知道李世民治国理政、当明君的故事,还不大知道他写诗的故事,很好玩。

话说公元621年,李世民才二十多岁,还在不停南征北战的时候,他就搞起了一个文学俱乐部,取名叫做“文学馆”,把当时一流文学高手都招了进来,当他的文学导师。

这个文学馆一共招来了十八位文坛高手,团结在李世民周围。这些人很多都很有名,有的人可能我们在电视剧、图书里都听过看过,乃是房玄龄、杜如晦、虞(yú)世南、许敬宗、褚亮、苏世长、孔颖达、李守素……这一帮人,就是李世民的诗歌代表队的主力班底,主力队员。

眼看万事俱备,导师也齐集了,李世民雄心勃勃,准备在诗坛大干一场。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的总路线,一句文言文:“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这说的啥啊?我们简单、大概翻译一下,就是:诗文不行已经很久了,靡(mǐ)靡之音已经受够了,现在轮到朕出手了!

我们说过,隋唐之前很多年,文坛风气不好,诗风也不好,大家都写一些很浮华、很空洞的东西。李世民看不惯,说要变“烂漫之音”,改变这种文风。他说的这个“烂漫之音”,应该就包括之前的宫体诗。

立完了Flag,定好了目标,李世民就撸起袖子开始写诗。那么他这个诗人当得怎么样呢?可以说两点:第一,很努力!他先当秦王,后来当皇帝,都是很忙的,但再忙也要写诗。

他在宫里摆饭局要写诗,在外面打仗要写诗;路过家乡要写诗;看海要写诗,望山要写诗;下雨了要写诗,下雪了要写诗;给桃树写诗,给柳树写诗;还给大臣们赠诗……

文学馆里的那些导师,都要值班的,随时准备他的召唤。李世民上班再忙,一旦有空,都要拉着他们来聊个五块钱的,一起讨论书本,吟诗作赋。在当时的皇宫里,很多个夜晚,都留下了李世民在灯下写作、吟诗的身影。

李世民写了多少诗呢?他的年号是“贞观”,整个贞观朝的宫廷诗坛,就数他写诗最多,留下来的诗歌有近百首。他身边的“十八学士”现存的诗全部加起来都没有他多。大家看是不是很努力?

第二,除了很努力,李世民还很谦虚。

之前说了,李世民请了很多老师来指点自己,而且老师一提出批评他马上改。这对一个皇帝来说,多不容易啊。

比如有一个老师,叫虞世南,他是李世民的大臣,也是书法家、诗人。他在唐太宗即位时已经快七十岁了,属于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这天,唐太宗写了一首诗,请虞世南来唱和。所谓的唱和,就是一种诗词术语,我写了诗,你按照我的诗的调调、我的意思,再写一首或者几首,我们互动,有问有答,你一首我一首地写着玩。有一点点像我们今天论坛、贴吧里的回帖。

可是没想到虞世南根本就不给面子。一看唐太宗的这首诗属于宫体诗,调子可能比较轻佻,他当场就拉下老脸,说:“陛下呀,您的作品固然是蛮工整的,但内容却不够文雅,不够端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您喜欢什么东西,下面的人就要跟着学,甚至还要学过头。老臣我担心这首诗一旦传出去,天下人都会效仿写这种诗。所以您这个诗,谁爱唱和谁唱和,反正我是不敢遵命唱和的!”唐太宗讨了个没趣,但也不发火,而是打了个哈哈说:“朕只不过在试探你罢啦!”

他身边的这些老师,很多都是给鼻子上脸的,有时候也小题大做,动不动摆老资格,教育李世民。但李世民基本也都给面子,马上表示改正错误。

唐太宗不但谦虚地向各位老师学习,还向一个人学习,我们绝对想不到的,谁呢?杨广。

按道理,杨广是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如果说唐朝是新时代,隋朝就是旧社会,旧社会的东西你能说它好吗?可是李世民偏偏没有瞧不起杨广的诗,反而还表扬和学习。刚当上皇帝不久,李世民就在朝堂上大谈杨广的诗歌,还把杨广的诗谱成曲,请乐官来一起唱和,真是一个很大气的粉丝。

所以你看,李世民写诗,态度还是不错的。他不是像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写诗纯粹是玩票,是装样子、附庸风雅,他是真的喜欢写诗。

我猜,李世民一定想:“朕这么勤奋,又这么谦虚,你们一定很佩服我吧?你们是不是像景仰我治理国家的本事一样,很景仰我的写诗才能呀?哈哈!”

可是,答案是一个大写的尴尬。很多后人给了他一个评价,就是一个字:呸!

后代的很多专家、学者都黑李世民,说他的诗写得差。还有人给他八个字的评语:“远逊汉武,近输曹公”。就是说同样是皇帝、君王、大政治家,你李世民往远了说不如汉武帝,往近了说不如曹操。

黑他的人里,比较有名的有后来北宋的诗坛大佬欧阳修、明朝的大学者王世贞等。王世贞就说他“诗语殊无丈夫气”。意思是你唐太宗一世豪杰,写诗却跟女人似的,一点没有大丈夫的气概。

到了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说得更滑稽,他说唐太宗“所追求的只是文藻,是浮华……也就是文学的一种皮肤病”,批评他还是脱不了宫体诗的路子。

更狠的,像有的宋朝学者,比如北宋的郑毅夫说李世民是:“嫣然妇人小儿笑之声”“淫辞之溺人也!”

幸亏李世民听不见这些评价,不然他的棺材板肯定压不住了,估计要气得从昭陵里跳起来。

为什么李世民招黑呢?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他呢?他的诗到底写得怎么样呢?还有他的那个时代,身边的那些诗人,水平到底又怎么样呢?我们下一课接着讲。

小作业:

相比后朝,唐朝诗人表扬唐太宗的诗很多。李贺的组诗《马》里,有一首说唐太宗的,很有趣,叫做:“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熟读几遍体会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