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的唐诗课
22192400000002

第2章 唐诗里的那几场华山论剑(中)

知识点:

了解“旗亭画壁”的故事,熟悉王昌龄、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

在鹳雀楼上,王之涣靠着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打败了所有对手,拿到了冠军。那么其他的诗人真的服气吗?会不会有人还想挑战王之涣呢?答案是有的。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唐诗里的第二场大战,叫做“旗亭之战”。

同学们可能会问:旗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你只要把“旗亭”理解成“酒楼”,就大概差不多了,这是一场发生在酒楼上的“论剑”。那么又是谁的胆儿那么肥,敢找王之涣“论剑”呢?答案是他的两位朋友。这两人可都是大诗人,是唐朝诗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其中一位,叫做“边塞牛人”高适。叫这个外号,是因为他的边塞诗写得特别棒。边塞诗是唐诗中很重要的一种,一般都是描写边关行军打仗的生活、大漠戈壁的风光等。

比较典型的边塞诗是什么样的呢?譬如一个战士,拿着葡萄美酒,骑着骏马,弹着琵琶,准备去打仗,这就多半是边塞诗了。就好像流行歌曲,“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就有点边塞诗的意思。高适就特别善于写这种诗。

除了高适之外,王之涣还有一位朋友,叫做“绝句牛人”王昌龄。绝句是唐诗里的一种体裁,一首诗为四句,其中每句五个字的叫做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做七言绝句。王昌龄写绝句特别厉害,特别是七言绝句,写得出神入化。

我们都知道,七言绝句有个高手就是李白。同学们大概都学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都是特别棒的七言绝句。可是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却恨不得比李白还好。后世许多专家都认为他们是唐朝写七言绝句的前两名。

高适、王昌龄,这两个大诗人朋友对王之涣都有点不服气,一直想找机会较量。可别担心,我们的王之涣有一个本事:专治各种不服。

当时他们三个人都在洛阳。有一天下起了小雪,三人一起到酒楼上去饮酒。正在吃喝间,忽然来了几个美丽的歌女,手拿乐器,开始唱歌。我们今天人喜欢唱流行歌曲,当时的人唱什么呢?往往就是唱这些诗人们写的诗歌。

王昌龄早就想挑战王之涣了,趁机说:“我们三个写诗都很厉害,都很红,但到底谁最红呢?要不然今天咱比一比,看这些歌女唱谁的诗最多,谁就最厉害,我们就认谁当老大。”另外两人都没意见。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就此开场了,那就是“旗亭之战”。

只听一个歌女首先唱了。她唱的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名篇,叫《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得意地微笑起来,伸手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说:“我一首了。”

接着第二个歌女唱了。她唱的是:

开箧(qiè)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首诗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露出微笑,照样在墙上画了一道,说:“我也一首了。”王之涣已经落后,却只是淡定地笑着,并不慌张。

又一名歌女开口唱了,是王昌龄的一首绝句: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王昌龄的《长信怨》。他得意洋洋地提醒王之涣:“瞧,我都已经两首啦,你怎么还一首没有啊?”

王之涣微微一笑,说:“刚才那几个歌女的品位都不高,所以才唱这些‘下里巴人’的东西。不信咱们赌一赌。”他指向人群中最美丽的一个歌女,说:“咱们一把定输赢,如果这个歌女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老实认输。万一她唱了我的诗,你们俩就都要拜倒在我面前,认我当老师!”

高适、王昌龄一挥手:“好!就这么办!”大家于是都屏住了呼吸,等这个最美丽的女子开唱。终于,她开唱了,这首诗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现场一片寂静。王昌龄和高适都死死盯着王之焕,陷入了沉默之中。因为这首诗正是王之焕的《凉州词》。他胜利了。他的两位朋友有没有当场下拜叫“师父”?我不知道。但这一首《凉州词》,被后人称为“绝句之最”,意思就是最好的绝句,成为唐诗里的不朽名篇。

王之涣在鹳雀楼上赢了,在旗亭也赢了,可以说是唐诗里的“战斗之王”。顺便说一句,这么厉害的王之涣,到今天一共留下来了多少首诗呢?大家猜一下?五十首?一百首?答案少得让人吃惊:只有六首。可以说非常可惜,对不对?他的很多作品都已经失传,我们今天读不到了。

好了,讲完了“旗亭之战”,唐诗里还有别的精彩的比拼吗?当然有的,且听下回分解。

小作业:

找一首王之涣的诗,当然是除了《凉州词》《登鹳雀楼》之外的你喜欢的诗,把它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