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1
2223200000024

第24章 音辞杂艺终制(3)

【译文】《礼记·乐记》说:“君子无故不撤去琴瑟。”自古以来的名士,大多数人爱好音乐。到了梁朝初期,如果贵族子弟不懂弹琴鼓瑟,就会被认为有缺憾;但到大同末以来,这种风气逐渐衰歇。然而话又说回来了,音乐和谐美妙,非常雅致,的确意味无穷!现在所流行的琴曲歌词,尽管经过演变而与古代有了很大的差别,但是还是足以使人听了神情舒畅。只是不要以擅长音乐闻名,不然就会被达官贵人所役使,身居下座为人演奏,以讨得残羹剩饭,备受屈辱。连戴安道这样的人遭遇过这样的事情,何况你们呢?

【原文】《家语》曰:“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论语》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然则圣人不用博弈为教;但以学者不可常精,有时疲倦,则傥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端坐耳。至如吴太子以为无益,命韦昭论之;王肃、葛洪、陶侃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并勤笃之志也。能尔为佳。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焭,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焭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但令人耽愦,废丧实多,不可常也。

【译文】《孔子家语》说:“君子不做赌博类的游戏,是因为博戏也会使人步入邪道的缘故。”《论语》说:“不是有博弈的游戏吗?玩玩它,也总比闲着好!”话虽这样说,但圣人并不把这些作为教育的内容,只是读书时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偶尔疲倦了,就玩一玩放松一下,这样总比一吃饱就昏睡或呆坐在那里要强些。至于像吴太子认为,这些毫无益处,因此命令韦昭处置它;像王肃、葛洪、陶侃那样,不准学生们看、更不许碰,这大概是为了鞭策古代人物和坚定他们的志向吧,能做到这样当然更好了。古时候进行大的博戏时就用六箸,小赛时则用二焭,只是现在已经没有精通这种玩法的人了。今天所盛行的,只是一焭十二棋,路数方法简单乏味,不值得一玩。围棋有“手谈”、“坐隐”的名称,的确算得上是一种高雅的游戏;但它却往往使人沉迷而无法自拔,从而荒废了许多正事,所以这也不能常玩。

【原文】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骁,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其尤妙者,有莲花骁。汝南周璝,弘正之子,会稽贺徽,贺革之子,并能一箭四十余骁。贺又尝为小障,置壶其外,隔障投之,无所失也。至邺以来,亦见广宁、兰陵诸王,有此校具,举国遂无投得一骁者。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译文】投壶这种游戏,近代就更加精妙了。古时候投壶,先往壶中装入小豆,以防止箭矢反跳出来,而现在投壶,却要故意使投进的箭矢能弹跳出来,并且弹跳出来的次数越多越高兴,于是便有了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等名目。其中最精彩的要数莲花骁了。汝南的周璝,是周弘正的儿子;会稽的贺徽,是贺革的儿子,他们都能用一个箭矢跳弹出四十个来回。贺徽还曾设了小屏障,将壶放在屏障外面,隔着屏障投壶,百发百中。我到了邺都以后,也见到广宁王、兰陵王他们有投壶的设备,全国没有一个人能投得弹跳回来。弹棋在近代也是一项高雅的游戏,用来消遣解闷,偶尔玩一下还是可以的。

终制第二十

【原文】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为伍者,亦常数辈;幸承余福,得至于今。古人云:“五十不为夭。”吾已六十余,故心坦然,不以残年为念。先有风气之疾,常疑奄然,聊书素怀,以为汝诫。

【译文】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能避免的。我十九岁的时候,遇上梁朝发生兵乱,当时与白晃晃的刀枪相处的日子,也有好多次;幸而承荫祖上的余福,得以活到今天。古人说:“五十岁死亡,不算夭折。”现今,我已六十多岁了,所以心里坦荡,不顾虑自己还有多少余年。我先前患过风气病,常常疑心会突然死亡,姑且先写下我平时的一些想法,作为对你们的嘱告。

【原文】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旅葬江陵东郭。承圣末,已启求扬都,欲营迁厝。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绝于还望。今虽混一,家道罄穷,何由办此奉营资费?且扬都污毁,无复孑遗,还被下湿,未为得计。自咎自责,贯心刻髓。计吾兄弟,不当仕进;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他乡,无复资荫;使汝等沈沦厮役,以为先世之耻;故靦冒人间,不敢坠失。兼以北方政教严切,全无隐退者故也。

【译文】我先父母的灵柩都没有归葬建邺,暂时客葬在江陵的东郭,承圣末年,我已向朝廷提出请求,想设法迁葬。承蒙皇上下诏,赐给我百两银子,我已在扬都北边一块狭小的地方烧制墓砖,碰巧遇上梁朝覆没,流离到了这里。几十年来,对迁葬父母还归故土的想法已经绝望了。现在,国家虽然统一了,可我的资财却用完了,还有什么办法来置办迁葬的费用呢?况且,扬州城已经被毁弃,不再有遗留,回到那低湿的地方去,也不是什么好办法。我内心自怨自责,刻骨铭心。想来我们兄弟,不应当走仕途之路。仅仅因为门庭衰落,骨肉至亲孤单弱小,在五服之内,没有一个人可以依托,只有迁越他乡,失去了门第的荫庇;倘若使你们子弟沦至奴仆的地位,这就成了祖上的耻辱;因此我含辱忍耻地生活在人间,不敢辞官隐退。加上北朝的政教非常严厉,完全没有隐退的官员,这也是我不便隐居的缘故。

【原文】今年老疾侵,傥然奄忽,岂求备礼乎?一日放臂,沐浴而已,不劳复魄,殓以常衣。先夫人弃背之时,属世荒馑,家涂空迫,兄弟幼弱,棺器率薄,藏内无砖。吾当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随,床上唯施七星板;至如蜡弩牙、玉豚、锡人之属,并须停省,粮罂明器,故不得营,碑志旒旐,弥在言外。载以鳖甲车,衬土而下,平地无坟;若惧拜扫不知兆域,当筑一堵低墙于左右前后,随为私记耳。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干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亲友来酹者,一皆拒之。汝曹若违吾心,有加先妣,则陷父不孝,在汝安乎?其内典功德,随力所至,勿刳竭生资,使冻馁也。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杀生为之,翻增罪累。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译文】现在我年老多病,如果突然死去,难道会要求你们对我丧礼周备吗?我一旦归天,只求为我沐浴净身,不劳你们举行“复魂”礼,给我穿上普通衣服入殓。你们祖母弃我而去的时候,正逢年岁饥荒,家境困窘,兄弟幼弱,因此棺材随葬物都很简薄,坟内无砖。我也只需两寸厚的松棺,除穿戴的衣帽以外,一概不能有随葬品,棺材底部垫些七星板;至于蜡弩牙、玉豚、锡人一类的东西,一律省去;粮罂和明器,原本就不需办理,碑志和魂幡,更不必提了。用鳖甲车运载棺材,墓中陪衬些泥土就可下葬,上面平地即可,不需垒成坟堆;如果担心扫墓时不清楚墓界,可以在前后左右筑一座低矮的墙,顺便做一个标记就行了。灵筵上不要设枕几,禫祭祀时,只需摆些白粥、清水和干枣,不能用酒、肉、饼、果作祭品。亲友来祭奠的,一律谢绝。你们如果违背我的想法,超过了对我母亲的葬祭,那就是使你们的父亲陷入不孝的境地,你们为此能安心吗?至于诵经念佛等功德,量力而行,不要弄得耗尽资财,使自己受冻挨饿。一年四季对先辈进行祭祀,这是周公、孔子的教导,目的是要人们不忘记死去的亲人,不忘记孝道。假如从佛经找根据,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杀生来祭祀,反而会增加死者的罪过。倘若你们要报答父母的无穷恩德,表达思念亲人的悲痛,就按时供奉斋品,到七月半的盂兰盆节,我也希望你们的斋供。

【原文】孔子之葬亲也,云:“古者,墓而不坟。丘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后时,况为事际所逼也!吾今羁旅,身若浮云,竟未如何乡是吾葬地;唯当气绝便埋之耳。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以取堙没也。

【译文】孔子安葬亲人时,说:“古代只是筑墓而不垒坟。但我孔丘是个东西南北漂泊不定的人,墓上不能没有标志。”于是,垒了一座四尺高的坟堆。这样看来,君子处世行道,也有不遵守“墓而不坟”的古制的时候,何况为事势所逼迫呢!我是羁旅之人,像浮云一样游移不定,居然不知道何方乡土是我的葬身之地;我断气后埋在当地就可以了。你们应以承传家业、播扬名声为要务,切不可顾念埋葬先人的腐土,以致埋没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