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句典1
2224200000011

第11章 子篇(2)

【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出自《管子·戒》。意思是:如果博学多识,但不知反省自己的作为,必然会干出不正当之事。说明读书的目的,贵在加强自身的修养。

【不偷取一世,则民无怨心】出自《管子·牧民》。一世:一时。意思是:对国事一时也不懈怠,则民众便不会产生怨言。

【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出自《管子·内业》。意思是:不要让外物扰乱了感官,不要让感官扰乱了心志,这就叫做心中有所得。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出自《管子·戒》。惑:迷惑。意思是: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会被外界不正的东西所迷惑。

【得人者,卑而不可胜】出自《管子·侈靡》。意思是:得人心的人,即使地位卑下,也是不可战胜的。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出自《管子·法法》。意思是:沽名钓誉的人,不是有道德的人。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出自《管子·形势》。意思是:懒惰又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出自《管子·枢言》。意思是:耳朵是负责听的,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这叫做聪明。

【节欲之道,万物不害】出自《管子·内业》。意思是:能克服私欲,什么祸害对你都是无可奈何的了。

【金心在中,不可匿】出自《管子·心术》。金:比喻光明洁净。匿:掩盖。意思是:一个人的心灵美好,就会从外表表现出来,任何事物都不能掩盖它。

【金玉货财之说胜,则爵服下流】出自《管子·立政九败解》。意思是:如果在上者贪财好利,在下者必然有人投其所好,有的就会用钱买到爵位;这样,参政的人就必然是下流之辈了。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出自《管子·法法》。意思是:对人骄傲无礼的人,不是有出息的人。

【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出自《管子·内业》。意思是:能坚持志气的,就能成就高尚的德行,有了德行,自然就能产生智慧。

【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出自《管子·小称》。意思是:古代的毛嫱、西施,虽然是天下的美人,但在她们满面怒容的时候,人家是看不出她们的美貌来的。

【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出自《管子·白心》。亟:快。意思是:强大而骄傲就会削弱力量,弱小而骄傲就会急速灭亡。

【墙有耳,伏寇在侧】出自《管子·君臣》。意思是:墙上有耳朵,身旁有隐藏的敌人。说明密谋可能外泄。

【请谒任举之说胜,则绳墨不正】出自《管子·立政九败解》。请谒:请托求见。说:主张。绳墨:木工用具,这里指用人标准。意思是:如果走门路、通关节的歪风盛行,那么用人的标准必然就要混乱不堪了。

【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出自《管子·立政九败解》。全生:保命。意思是:活命哲学如果占了上风,人们就不讲廉耻了。

【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出自《管子·内业》。意思是:有什么样的心灵,就必然表现出来,想掩盖也是徒然的。

【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能大立也】出自《管子·小谨》。意思是:没有博大的胸怀,只知道谨小慎微的人,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

【人有非上之所过,谓之正士】出自《管子·桓公问》。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敢于对他的上级的错误提出批评,这样的人便可叫做正直的人了。

【善人者,人亦善之】出自《管子·霸形》。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

【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出自《管子·七臣七主》。本:德政。意思是:如果居上位的人施行的是开明的政治,那么品德高尚的人就会得到重用;在上位的人追逐私利,那么诬蔑中伤别人的人就会身居要职。

【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出自《管子·小匡》。意思是:人在年幼时就开始学习,用心容易专一,没有别的事情干扰,所以容易学成。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出自《管子·小称》。患:怕,担心。意思是:只担心自己没有道德才学,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审去之身,虽兄弟父母,可化而使之恶】出自《管子·小称》。意思是:就是兄弟父母这样的亲人,如果自己没有谦虚敬爱之心感化他们,也会招来他们的怨恨。

【使能之谓明,听信之谓圣】出自《管子·四时》。意思是:使用有才能的人叫做精明,听从贤能之人的意见叫做圣智。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出自《管子·形势解》。意思是:人能好学不厌,所以才会成为圣人。

晏子春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出自《晏子春秋·杂下》。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即使考虑上千次,也会有疏漏的时候;愚笨的人考虑上千次,总会有得当的时候。后来,也用“千虑一失”警告人们要谨慎;用“千虑一得”作自谦之词。

【言无阴阳,行无内外】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思是:不管人前人后,说话都要一样,不论是亲是疏,做事都要公平。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出自《晏子春秋》。意思是: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数。

【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瘖:哑。意思是:臣子不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哑,国君听不到下面的意见,我认为这是聋。又聋又哑,这是危害国家的啊。比喻阻塞言路会害国。

【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出自《晏子春秋·外篇》。意思是:君主喜欢穿的服饰,臣子也喜欢穿;君主爱吃的东西,臣子也爱吃。比喻上行下效,君主要洁身自好。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意思是:对国家有利的就爱护奖赏它,对国家有害的就憎恶惩治它。比喻任人唯贤,为恶必除。

【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意思是:没有离开酒肉席间,却把千里之外的敌人制服。

【藏大不诚于中者,必慎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出自《晏子春秋·外篇》。意思是:内心大奸大恶的人外表一定谨守小忠小信,用来成就他的大奸大恶。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意思是:肚子吃饱了应当想到别人的饥饿,身上穿暖了应当想到别人的寒冷,安逸享受应当想到百姓的劳累。

【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受禄,不为苟得】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禄:俸禄,薪饷。苟:苟且,随便。意思是:要衡量自己的德才如何,才决定担任适合的职务,万不能不该担任的职位而去担任了;要合计一下自己的功劳如何,再去领俸禄,切不可无功受禄。

【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蘖:新芽。意思是:砍伐树木不挖掉它的根子,还会长出树芽来。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

【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意思是:士子一起学习,能坚持到底的人,可以做老师。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思是:为正义事业而谋求的必有所获,为民众利益办事的必然成功。

【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偏成】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意思是:每个人的才能都是不一样的。应根椐他们的不同特长,让其担任每件事,而不能责备求全。

【善射者,不尽弓力】出自《晏子春秋》。意思是:高明的射手,不会一次就用完自己的本领。比喻人做事须留有余地。

【进不失廉,退不失行】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行:操守。意思是:升官时仍要保持廉洁,退位后要坚守节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意思是:橘子生在淮南,就结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比喻环境对改变一个人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谄:奉承。意思是:国君不骄傲自大,下面的人就不会阿谀奉承。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二十四》。意思是:使用人要用他的长处,而不强求其短处;要用他所擅长的,而不强求其所不能的。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思是:不因为高兴就多加奖赏,也不因为愤怒就加以惩罚。说明奖惩不应因个人的喜怒而变化不定,而是应该有一定的标准。

【踊贵而屦贱】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十一》。踊:古代受过刖刑的人所使的假脚。屦:古时用麻、葛等制成的一种单底鞋,这里泛指鞋。意思是:这里假脚贵,而鞋子贱。从侧面反映了刑罚的严酷和残酷。

【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十》。意思是: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也应该知道还有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也应该知道还有人在受冻;自己生活安逸了,也应该知道还有人在受累。说明君王不能独享其乐,应该时刻想着自己的人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人,常常会得到成功;能够不断行走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说明做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荀子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奠明于礼义】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在天上的事物里,没有比日月更明亮的;在地上的事物中,没有比水火更能闪亮的;在所有的事物中,没有比珍珠、美玉更光彩耀目的;在人的行为举止里,没有比礼义更贤明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比喻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后来居上。

【庆者在堂,吊者在闾】出自《荀子·大略》。闾:门。意思是:庆贺的人正在大堂上欢乐,吊丧的人已经在门口了。比喻突发其变的事情。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出自《荀子·非相》。意思是:要观察千年以前的情景,就看现在。

【名无因宜,曰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出白《荀子·正名》。意思是:名称没有本来就恰当的,是由人们约定好而给其起的名字,约定好了,习以为常了,便是正确的,和约定好的名称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说明正确的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出自《荀子·大略》。交:朋友。意思是:一个人有好嫉妒他人的朋友,那么贤德的朋友就不会来亲近他;国君有好嫉妒他人的朋友,那么贤良的人就不会来辅佐他。说明择友而交,任人唯贤的道理。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出自《荀子·大略》。知:掌管。事:职务。意思是:一国之君的职责是选用贤人,臣子的职责是处理份内的事物。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出自《荀子·议兵》。意思是:君主英明,他的国家就会安定,君主没有能力,他的国家就会混乱。

【明主好要,暗主好详】出自《荀子·王霸》。详:完备。意思是:英明的君主善于抓住要领,愚昧的君主样样都统抓在手。

【涂之人可以为禹】出自《荀子·性恶》。涂人:普通人。意思是:普通的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

【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君子博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聪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对自己放纵松懈,灾祸就要发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出自《荀子·修身》。介然:耿介的样子。好:爱。菑:“缁”的异体字,黑色,引申为浑浊的意思。意思是:好的品行在身,就感到坚定自信,自己必定喜欢;不好的品行在身,就感到全身污浊,自己必定讨厌。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自我强大,那么(他的)声名也可以与尧和禹这样的圣人相比。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出自《荀子·不苟》意思是:君子修养心性最重要的是诚信,达到最诚信的程度就不会有别的麻烦事发生了。

【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出自《荀子·宥坐》。俟:等待。意思是:所以君子要做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搞好道德修养,端正品行,等待机遇到来。

【学不可以已】出自《荀子·劝学》。已:停止。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出自《荀子·劝学》。箸:同“著”,附着。意思是:有德行人的学问,听在耳里,记在心中,流露在身体仪态上,表现在行为举止中。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彻底了解其中的道理,善于实干的人能探究其中的疑难困惑。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出自《荀子·法行》。意思是:年少时如不学习,年长了就没有才能;年老时如不对人教诲,死了之后就没有人怀念。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射出一百枝箭,只有一枝没命中目标。这不能说善于射箭;走了一千里的路就差半步而没到达终点,这不能说善于驾车。比喻做事要做到完美。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出自《荀子·儒效》。闻:听。行:履行。意思是: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实行。

【不诱于訾,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诽:诽谤。意思是:不被赞誉引诱,不因为诽谤感到恐惧;按照道义行事,正直无私地改正自己的过错。

【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意思是:以品德修养不够为耻辱,不以受到了侮辱为耻;以没有诚信为耻,不以不受信任为耻;以没有能力为耻,不以不被任用无耻。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出自《荀子·不苟》。崇:推崇。意思是:推崇别人的品德,表扬别人的优点,这不是阿谀奉承。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迩:近。意思是:路程虽然近,但不走的话就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小,但不去做的话就不会成功。

【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出自《荀子·正论》。意思是:品德和地位不相称,能力和官职不相称,奖赏和功劳不相当,惩罚和罪过不相当,这样是最凶险的了。

【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出自《荀子·臣道》。暗:愚昧。意思是:处罚那些忠诚的人,奖赏那些奸佞之辈,他真是糊涂到极点了啊。

【福莫长于无祸】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没有什么比没有灾祸更幸福的了。

【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信悫而后求知能焉】出自《荀子·哀公》。调:调试。劲:强劲。悫:诚实谨慎。意思是:弓经过调整才要求它强劲有力,马在驯服后才要求它良骏,读书人有诚信后才要求他聪明能干。

【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出自《荀子·法行》。义:道义。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到不以利益危害道义,那么耻辱也就没有理由到来了。

【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出自《荀子·致士》。去:离开。意思是:国家政治腐败,士大夫和人民才离开国家。

【国将败,必贱师而轻傅】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国家将要衰亡的时候,必定轻视老师,怠慢师傅。

【悍戆好斗,似勇而非】出自《荀子·大略》。悍:凶悍。戆:蠢直。意思是:蠢直剽悍,喜欢战斗,这样看似很勇敢却根本不是。

【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出自《荀子·不苟》。可:多。意思是:看到它多利的某方面,一定也要看到它多害的方面。

【伯乐不可欺以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出自《荀子·君道》。欺:骗。意思是:只有伯乐最了解什么样的马是骏马,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出自《荀子·乐论》。意思是:艺术没有丰富性和典型性,就说不上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