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句典3
2224500000008

第8章 挽联(2)

孙中山病逝后,上海各界举行追悼大会。邵的挽联力排对孙“只是个革命家,而非学问家”的非议,对逝者表达了由衷的钦敬:

举世崇拜,举世仇恨,看清崇拜或仇视是些什么人,愈见先生伟大;

毕生革命,毕生治学,倘把革命与治学分成两件事,便非吾党精神。

1936年冬,在西安为鲁迅的追悼大会题联:

佳作尤称孔乙己,

大名堪配高尔基。

1946年3月,戴笠死于飞机失事。蒋介石悲痛万分,亲自主持后事。邵的挽联意味深长:

是奸是忠,一生盖棺方论定;

谁是谁非,留得他年后人评。

杨度三联三种态度

杨度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早年留学日本,后投靠袁世凯,积极发起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大造舆论。1916年,袁世凯复辟失败,在众叛亲离,一片唾骂声中死去。

据说,袁氏临死前,曾咬牙切齿地嘶叫:“杨度误我!杨度知道后,满腹难言之苦。在袁世凯的追悼会上,以丈余黄缎书挽联一副,挂在灵堂中: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挽联的意思是,”君宪救国论“是否有错,有待后人评说;我杨度赤胆忠心为你复辟帝制,可谓不遗余力,并无辜负你的地方。遭遇失败,主要是你不听我的筹划,处事失策的结果。你在九泉之下,应当三思。对联说明了杨度的”君宪救国“立场仍十分坚固。

1918年后,他结识了李大钊等人,在马列主义和革命洪流的影响下,相信只有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可救中国,于是放弃”君宪救国论“,积极投身革命。1929年秋。杨度在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时刻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秘密党员,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

1932年,杨度病危。临终前,向家人口授自挽联一副,再次表明心迹:

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刘大白挽朱执信联

朱执信为中国同盟会会员,参加过广州起义、讨袁运动及护法运动等。1920年于虎门被杀。刘大白与沈定一以白话联悼挽:

狠的怕你,猾的避你,奸的妒你,龌龊的憎恶你,如今都罢了,却剩那知道你的,真爱你、痛你、惜你;

国也由伊,省也随伊,党也任伊,政治者悉听伊,到底不忍呵!怎怪得放下伊也,又护伊、救伊、殉伊。

冯玉祥撰联吊张良

汉相张良可谓传奇人物。他谋略非凡,智勇双全。为韩报仇,愤秦皇,博浪沙之壮举均让其名扬史册。后辅佐刘邦伐秦灭楚,奠定天下。大功告成之后,刘邦大封功臣,封张良高官厚禄,他皆推辞不受,只要了秦岭留坝。

1914年,冯玉祥率部进驻秦岭留坝时,曾观留坝留侯祠正殿的张良泥塑,人物神采非凡,栩栩如生。想及张良在烽烟消散、河清海晏之时,毅然放弃功勋利禄,遁隐深山大泽为民,冯玉祥心生无限崇敬,赞叹之余,即兴撰联一副:

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芳,想那志士忠臣,千古犹留凭吊所;

神山古来稀,设黄石重逢,寺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逍遥游。

张学良挥泪斩杨常

张学良在从政之余,亦有联作问世。

1928年6月,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车站被炸身亡后,奉军参谋长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开始与日寇勾结,图谋不轨,次年1月被张学良处决。时张有挽联杨宇霆曰:

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常挥痛泪;

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

马谡字幼常。上联语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下联以周公诛管叔自比,管叔、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姬旦摄政。管、蔡二人四处散布流言,勾结武庚作乱。周公平叛后杀管叔,流放蔡叔。

另有挽常荫槐对联曰:

天地鉴余心,同为流言悲蔡叔。

江山还汉室,必因家事罪淮阴。

上联仍用周公放逐蔡叔的典故。淮阴,指西汉淮阴侯韩信。其与张良、萧何并称”三杰“,后因谋反罪被吕后斩于长乐宫的钟室。

蔡锷与小凤仙

蔡锷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力主共和,遭袁世凯软禁。为了监视蔡锷,又派了名妓小凤仙去做诱饵。然而,小凤仙不但未被袁氏利用,反而被蔡锷打动,成为其知音。蔡锷曾撰联赠小凤仙道:

不信美人终薄命,

从来侠女出风尘。

后来,在小凤仙的帮助下,蔡锷潜离北京,绕道回到云南,率先举起了反袁大旗。讨袁胜利后,蔡锷因喉疾赴日本就医,不幸逝世。小凤仙悲痛欲绝,送挽联一副缅怀吊唁: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因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钟明光临刑自挽联

烈士钟明光在临刑前给自己撰写了一副挽联。内容为:

国破家亡,千古英雄千古恨;

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春。

钟明光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15年7月,他在暗杀袁世凯的鹰犬、刽子手龙济光时不幸被捕,虽经严刑拷打,然而宁死不屈。就义前,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地为自己撰题联。表达对反动派的无比仇恨,对革命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蒋光鼐挽阵亡将士

“一·二八”之役,日寇侵略上海,19路军联合抗日民众奋勇抗战,血战30余天,日寇四易统帅。而蒋介石号令不抵抗,不仅毫无支援,反而逼其退守昆山苏州一带。5月28日,苏州为阵亡将士开追悼大会,挽联数以万计。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的挽联为:

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

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危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浆桂酒有余哀。

慷慨悲歌,令人义愤填膺。

李德全挽女学生联

李德全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夫人。其一生忧国爱民,在反蒋独裁、争取人民民主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45年冬,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制造了“一二·一惨案”。李德全闻讯义愤填膺,奋笔疾书,为被害的学生书挽联一副:魑魅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

琴瑟琵琶坑尽,问民权何在。

联对工整犀利,意味深长:放眼社会,谁为“魑魅魍魉”,谁为“琴瑟琵琶”一目了然。针砭时弊的同时,书者对反动派公然践踏民权的罪行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与谴责。

陈寅恪挽王国维联

陈寅恪擅制楹联。1927年北伐军入北平之日,王国维自沉颐和园鱼藻轩。陈寅恪挽一联: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契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王国维始终忠于清室,其遗书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当此事变,义无再辱。”满清终结于宣统三年,距离王国维之死17年,即“十七年家国久魂销”。

汤化龙的挽联集萃

汤化龙字济武。湖北蕲水人。光绪年进士。是立宪派的头面人物。1918年赴日本游历。后去美国。在加拿大遇刺身亡,有著作传世,擅制楹联。

武昌起义后,北方起义领袖吴禄贞以其新军为主力,联络革命力量,定三面兴师进攻北京之计。1911年11月,清廷及袁世凯的爪牙在石家庄刺杀了吴禄贞。汤悲愤不已,撰联矛头直指清廷:

杀公不敢居其名,虏廷未脱盗贼行径;

当时若勿及于难,将军必为世界英雄。

1913年3月,袁世凯密谋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革命人士宋教仁。汤痛挽道:

倘许我作愤激语,谓神州将与先生毅魄俱屹,号哭范巨卿,白马素车无地赴;

便降格九利害观,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从蓉来君叔,抽刀移笔向谁言。

范巨卿,东汉时人范式,其友张邵死后,他素车白马号哭奔丧。来君叔,即东汉将领来歙,被人刺死。

赵秉钧,曾追随左宗棠,做过县衙典吏。后转随袁世凯,历任清廷巡警部侍郎、(袁)内阁民政部大臣、内务总长、国务总理等职。密谋刺杀宋教仁的主谋,宋死后调任直隶都督。1914年2月被袁毒死灭口于天津。汤有挽联悼之:

以揖让之德归旧君,以和平之福造新国,对旧君新国皆著殊勋,数累代名臣,无此创格历史;

以行伍起家至大将,以末吏起家至名相,综大将名相并膺专阃,只平生憾事,不作长寿神仙。

杨守敬,同治时举人。曾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存古学堂总教长。袁世凯拟聘其为顾问,不就。后任参政院参政。藏书千万余卷,对金石、书画、板刻均有研究,尤长于历史地理学。1915年1月病逝。汤撰联挽之曰:

综平生著述累数万言,能使绝笔重光,当代作家,公真健者;

举终身精力以殉一事,卒得大名而去,前辈苦行,吾党识之。

蔡锷病逝后,撰挽联曰:

无友无敌,无新无旧,异口罔间言,名满天下,谤亦随之,此例遂为先生所破;

斯时斯世,斯人斯才,赍志以终古,我腌四方,魂兮归些,英灵莫挟大地俱沉。

另有吊缅戴戡之联:

志在救民于水火,而竟以身死封疆,仁勇双修,公真健者;

力能再造此神州,不幸一蹶于蜀道,风云万变,天实为之。

戴戡,贵州人,曾任贵州省民政长、参政院参政。袁世凯阴谋复辟,他率黔军第一团出四川,与蔡锷的滇军呼应。后升任四川省长,兼督军。1917年,川军叛乱将领纠集数万人围攻成都,戴坚守13个昼夜,城陷阵亡。

严复的几副致挽联

严复字又陵,福建侯官人。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积极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诗文、楹联皆工。1877年,赴英国海军大学留学期间,潜心研究西方社会,常与清廷驻英公使郭嵩焘畅谈学术,纵论时势,交情甚笃。郭嵩焘因倡导西学,遭到顽固派的猛烈攻击。1891年7月病故。严悲恸不已,亲撰挽联,借羊祜、屈原典事,倾诉知遇之恩:

平生蒙国士之知,而今鹤翅氃氋,激赏深惭羊叔子;

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严复曾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教20年,从总教习升至总办(校长)。日日浸淫其间。1901年,他在追悼李的挽联中表露了惋惜之情:

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

设晚节以自见,则士论又复如何?

桐城派魁首吴汝纶与严复志同道合,其思想开放,新旧并蕃。严的《天演化》《原富》等译和均由他作序。吴汝纶死后,他集李商隐,陆游的诗句为联悼之:平生风义廉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