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2
2224600000017

第17章 做意志坚强之人(3)

散文表现的是在西北高原无边无垠的大地上,傲然耸立、挺拔向上的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它“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以白杨树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尚精神,既明朗又委婉。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现。19世纪末,英、法、日等国先后发动四次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量的割地、赔款使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朱红灯、张德成等人相继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后来在八国联军的镇压下,义和团的义士们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在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的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笼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的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桐树,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品评】

这篇文章是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力的赞歌,在对平凡植物的涵咏中,寄托着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悟:生命的过程便是拼搏的过程。生命不息,拼搏不止。拼搏一止,生命即完。

开篇交待梧桐之秃的由来。它已屡次为蚁和风所摧折,但今年春天一到,它又活了。可一阵可恶的风过后,又折了枝叶,“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而现实残酷:“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可它矢志不移:“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的忙了一个夏天。”

最后作者写了老柏、香橙、老榆、爬在榆干上的薜荔,还有大理菊、连理花乃至与之作伴、宁死不肯离去的玉钱蝴蝶,画龙点睛地暗示出秃梧乃至园中一切花树生生不息的求生意志,树木如此,花草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唐人李咸用《送人》诗说得好:“眼前多少难过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张海迪虽然不是男儿,可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却令男子也自叹弗如,她下半身完全瘫痪,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可凭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她自学了多门外语,还著书立说,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巍然屹立。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品评】

《青松》这首短诗,是陈毅借物咏怀组诗《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通过对抗暴寒的“松”的歌颂,赞美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诗的前两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种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从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争,一压一挺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把青松那种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得惊心动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青松将更显其高洁的本性。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但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的形象再现。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品评】

《礁石》这首抒情短诗写于1954年,有人说它是一首咏物艾青诗,有人说它是诗人艾青为智利大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而作,但不管何种说法,每一位读过此诗的读者无不对诗中“礁石”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礁石的形象,面对“无休止”的浪的击打,它把它们“打成碎沫”,虽然“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依然乐观向上,无所畏惧“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里的礁石已不仅仅是礁石,而是一位历经磨难依然斗志昂扬的革命者的形象,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当我们遭遇困难和不幸的时候,应该像“礁石”那样,把困难和不幸摔在脚下,即使伤痕累累,依然笑对人生。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桑兰,有着花一般的年龄,有着阳光般辉煌的事业,然而一次事故却让她终生与轮椅为伴,面对巨大的不幸,她没有倒下,而是笑对人生,桑兰不就是“礁石”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红梅赞

阎肃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品评】

《红梅赞》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歌剧《江姐》的选曲,它和《红岩》中的江姐、小萝卜头的故事一样,几乎家喻户晓,激励了几代人。

歌词的上阙写红梅傲视冰霜严寒、灿然开放,让人很自然地想到革命者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无所畏惧,一颗红心向着党的坚定的革命信念。下阙以红梅怒发唤醒百花齐放,迎来新春,象征了共产主义信念在人民心中生根开花,革命的队伍不断壮大,终于迎来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江姐的原型是革命烈士江竹筠,她19岁参加革命,一直在最危险的国民党统治区做地下工作,由于叛徒出卖,她被捕入狱,敌人严刑拷打,甚至用辣椒水灌、坐老虎凳、用竹签钉进手指甲缝里等惨无人道的做法,妄想使她屈服。江姐没有退缩,她像红梅那样,接受了冰霜严寒的严峻考验。历史证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无数的革命志士沿着烈士的足迹,前赴后继,终于迎来了革命的春天。革命志士虽然去了,但那可贵的“红岩”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