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4
2224800000026

第26章 明清(1)

郑和下西洋

明朝北京城(今北京市)的金銮殿上,庄严肃穆,明成祖居中而坐,群臣肃立两旁,太监郑和正在跪接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扬我大明国威,秉着与海外各国发展贸易往来、建立友好和睦关系的宗旨,特派遣郑和出使大洋各国。钦此!”郑和领旨谢恩。

不久后的一天,风和日丽,郑和带着船队出发了。一路上风平浪静,顺利到达占城(在今越南中部)。但在南下前往岛国三佛齐(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途中,船队遭遇到了狂风暴雨,海风卷着巨浪呼啸而来,白花花的浪头拍打在甲板上,“噼里啪啦”地作响,随时有船毁人亡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郑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船队顶着暴风雨绕道而行,终于使几十条船上的货物、礼品免遭重大损失。大难不死,众人仍然心有余悸,但郑和的大将风度不仅稳定了军心,而且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船队如期抵达三佛齐,郑和却因淋雨受了风寒而病倒了。

休养了几天之后,郑和求见当地国王陈祖义,在王宫里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宴会上,陈祖义殷勤备致,郑和等人亦以为主人热情好客,遂开怀畅饮、来者不拒。一时间,觥筹交错,杯来盏往,人人喝得酣畅淋漓。酒席过半,大副起身上厕所,却在无意间听到了两个卫兵的交谈,大惊失色。原来陈祖义是个大海盗,前不久他将这个岛占为据点,专门抢劫过往船只。而守卫城门的鼎侍卫长见郑和船上的货物价值不菲,便暗暗通报了国王,今天的欢迎仪式也将成为一场早就精心布置好的“鸿门宴”。大副偷偷溜出厕所,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宴席上,继续谈笑风生。他趁陈祖义不备时,向郑和打了个暗号,郑和心领神会,佯装酒醉起身告辞,陈祖义也不强留。

夜深了,一艘艘小船悄悄逼近停泊在岸边的大明船队,黑暗中海盗们蠢蠢欲动,准备偷袭,那个手持大刀领头的,正是陈祖义。就在小船靠近船队的一刹那,忽然喊声四起,明军将士们手持大刀、长矛,纷纷跳下船来,与海盗们展开了殊死搏斗。陈祖义做梦也没想到郑和竟然早有准备,结果被郑和的部下杀了个落花流水、片甲不留。郑和肃清了陈祖义一伙海盗,赢得了岛上百姓的交口称赞。他还将带去的精美瓷器和航海器材等货物展出,深受百姓们的喜爱,他们也以当地的土特产回报郑和的船队,表达了对明朝使者的一片心意。

郑和的船队载着满满的货物离开了三佛齐,继续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直到1407年,郑和率领船队回到了祖国,受到明成祖的亲自迎接和大加赞赏。郑和在二十八年间,先后七次下西洋,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外交家。

杨暄智斗奸臣

明朝有名的漆画家杨暄家中,他正在精心地用漆在器具上作画。就在这时,两个官差趾高气扬地闯了进来,让杨暄立即收拾行李,前往门府。原来,锦衣卫首领门达从东瀛(即日本)进口了一批上好的日本漆,让杨暄去画几样东西。锦衣卫是明朝官府设立的特务机构,势力很大,就是大官重臣们也不敢惹他们。

杨暄来到门府后,按照要求,在门达的书房里作画。门达对杨暄的手艺非常满意,也很赏识他。一天,门达正在观看杨暄作画,吏部尚书史敬民突然求见。两人当着杨暄的面,肆无忌惮地策划着阴谋:门达屡次陷害大臣袁彬未能得逞,便想栽赃嫁祸,他让史敬民从国库里偷出两箱官银,再从锦衣卫中挑选了两个人,想偷偷地将这些银两藏到袁彬府上,然后带人去搜查,等到“人赃”俱获,即使袁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为了万无一失,门达先将银两放在自己家中。杨暄听说他们要陷害有恩于己的袁彬大人,便更加聚精会神地偷听下去。史敬民走后,门达继续欣赏杨暄作漆画,赞不绝口。杨暄趁他不注意,迅速用手中已捏紧了的泥巴,在一锭官银的背面印了个痕迹,悄悄地揣在怀里。

杨暄为门府所作的漆画完成了,他一回到家,便和妻子商量营救袁彬的计策。杨暄决定上书皇帝,禀明实情,将门达等人的阴谋大白于天下。但是妻子很为他担心:门达是皇帝的宠臣,怎么会听一个老百姓的一面之辞呢?杨暄神秘地一笑:“我早就有准备了!”不幸的事发生了,杨暄的奏章落到了门达的手中,杨暄随即被锦衣卫的人抓走了。在门达的魔窟里,杨暄惨遭毒打,受尽折磨。门达咬牙切齿地厉声质问着,杨暄急中生智,大喊冤枉,说自己是替死鬼!门达以为事有蹊跷,便让杨暄说出实情。杨暄说:“信是当朝内阁首辅(主持内阁大政,相当于宰相)李贤李大人写的。他秘密让我送到朝廷,又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还说我要是走露了风声,定要杀了我全家。我可真不知道信里写的是什么。如果知道是对您门大人不利的,就是给我十个脑袋我也不敢去送。”并说:“大人若不信,可以带我上朝廷,我敢和李贤当面对质。”门达信以为真,他早就对李贤恨之入骨,决定将计就计,利用杨暄在皇帝面前和李贤对质的机会,治他诬告之罪,将他和袁彬一并除掉。

金銮殿上,门达竭尽害人之能事,想致李贤于死地。李贤大喊冤枉,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能拿出证据。这时,门达便打出自己的“王牌”——杨暄,让他入殿与李贤当面对质。谁知杨暄一进金銮殿,便大声对明英宗和文武百官们说:“我经常在一些达官贵人府上作画,听到了不少关于门达为非作歹的传闻。”并说:“这封信是我写的,没人让我送,与李阁老毫无关系。”门达一下傻了眼,杨暄笑着对他说:“门大人,你莫不是糊涂了,不用此计谋,我一个草民怎么能到金銮殿来当面指证你的丑恶罪行?!”门达顿时瘫倒在地。杨暄遂将门达的阴谋和盘托出,并拿出了证据——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泥巴:“这块泥巴上有丢失官银上的印章,那天我见史大人来给门大人送官银,知道银两入了国库后就要铸打上特殊的印记,便趁门大人不注意,偷偷用红泥翻印了一枚,请皇上过目。”明英宗一看,果然与失踪库银印记一模一样。铁证如山,门达只好乖乖地认罪。满朝文武皆夸奖杨暄有胆识、有智谋。

唐伯虎尊师重教

明朝时的江南荷塘,莲叶田田,远远传来采莲女那甜润的歌声。一个小小的院落,门口挂着一块木牌——“周宅”。唐伯虎正扒着篱笆朝里张望。“呀”的一声,院门突然打开了,一位老先生背着绘画的工具出了门。唐伯虎一下子奔了上去,抢过了他的工具:“周先生,我来帮您背!”说着,背在身上就走。老先生很奇怪:“年轻人,你天天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唐伯虎对他说:“我要拜您为师,跟您学画画。”原来,唐伯虎所称的周先生名字叫作周臣,唐伯虎非常仰慕他的绘画,一心想要拜他为师。

周臣把唐伯虎带回家中,让他观看家里简陋的陈设,说:“学习画画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没有高度的忍耐和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唐伯虎不但没有被吓倒,学画的决心反而更坚定了。周臣被这种精神感动了,决定收他为徒。周臣语重心长对唐伯虎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师傅了。你跟着我学习画画,一定要记住‘尊师重教’四个字。”唐伯虎诚恳地说:“请师傅放心,我记住了。”从此,唐伯虎跟着周臣刻苦学画,经常临摹到深夜,画技在迅速进步。炎夏的荷塘边,他顶着荷叶在画河里的水牛;严冬的花园里,他呵着双手在画雪中的红梅……

不知不觉,四年过去了,唐伯虎模仿周臣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

这一天,唐伯虎正在周臣的画铺中画画,周臣送过来一幅画卷:“伯虎,我要出去一会儿,这是一位客人预订的山水画,待会儿他会来取,你一定要亲手把画交给他。”唐伯虎说:“您就一百个放心吧,师傅!”周臣走后,唐伯虎打开画卷仔细欣赏,结果不小心把墨汁沾在了画上。“怎么办昵?画卖不出去,师傅回来一定会怪罪的。”唐伯虎想到了一个冒险的办法。他照着师傅的原作飞快地临摹着,在短时间内复制出一幅画。客人并没有识别出来,拿着画满意地走了。唐伯虎很得意,把自己的画都拿来与师傅的作品反复比较,觉得没有什么差别了,便认为已经把师傅的本领全部学到了手,于是他准备向师傅辞行,返回家乡。为了履行自己“尊师重教”的诺言,唐伯虎买了很多礼物送给周臣,以感谢师傅的栽培。周臣不但没有阻拦唐伯虎,而且还要为他送行。

到了临别的那一天,师傅将唐伯虎带进一间他从未进入过的屋子。唐伯虎一看,这间屋子很奇怪:屋子的四面都有门,除了进去的大门外,从其他三扇开着的门望出去都是花园,有的是桃红柳绿,有的是庭院幽深,有的是飞泉流瀑。唐伯虎心想:我在师傅家这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看到过这么美丽的花园呢?他想到花园里去游玩,于是急匆匆地想从一扇门往外走,谁知那扇开着的“门”却把唐伯虎挡了回来——原来他是撞在了一堵墙上。周臣笑道:“你看仔细了,那哪是门啊?”说着,用手揭下墙上的“门”,原来那是贴上去的画啊。唐伯虎揉着被撞痛的脑袋,恍然大悟,原来师傅的绘画水平如此高超,而自己学到的不过是一点皮毛。他羞得满脸通红,急忙跪下:“请师傅原谅学生的肤浅,我还要跟着您继续学画。”周臣扶起唐伯虎,意味深长地说:“‘尊师重教’不只是表现在礼物上,也不是对师傅的风格一味地模仿,更重要的是把师傅的本领学到手,并且努力开创出自己的风格。”

从此,在周臣的悉心调教下,唐伯虎更加努力学画。他细心揣摩,努力创新,终于有一天,画的窗户以假乱真,使师傅家的大花猫受骗上当,撞破了头,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师傅。

后来,唐伯虎成了明朝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成就超过了周臣,但始终没有忘记师傅的教诲,把“尊师重教”四个字铭记了一生。

海瑞刚正不阿

明朝嘉靖年间,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明伦堂内。教喻(县学学官)海瑞正领着生员们在朗读,忽然县太爷陪着京城来的御史(掌分道纠察)徐大人来学堂探察。县太爷吆六喝五地让海瑞和生员们见了京城大官立即下跪叩首,生员们诚惶诚恐地齐刷刷跪下伏地,唯有海瑞只是作揖施礼。县太爷怒不可遏地责问海瑞为何不下跪作拜?海瑞列举明太祖洪武皇帝曾有令:有司官(即职官)至明伦堂,师生可作揖、不跪不拜。县太爷张口结舌,徐大人则称赞海瑞能记住洪武皇帝的训令,教学有方。

几年后,当海瑞升为淳安县(今浙江淳安县西)知县时,正遇上老母亲寿庆。几位乡绅闻讯赶来送礼贺寿,被海瑞严辞拒绝,他要从此断绝这种劳民伤财的“礼尚往来”。

一日,县驿站来了一帮不速之客,张口要马、要料。驿卒要他们按规矩出示驿票,为首的竟打了驿卒一巴掌。驿吏怒问对方是何人?为何如此霸道?那为首的称自己是总督大人家的公子。最后,这批公子哥们见驿站不给东西,就将驿吏捆吊起来毒打一顿,然后抢了东西扬长而去。海瑞接报后,带着衙役赶到现场——此时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吊在树上的驿吏。海瑞忙吩咐将人放下,又命班头率衙役们即刻将这帮公子哥们捉拿归案。

不一会,班头回来禀告人已捉住,驿马和草料已追回;接着,他又让人抬过几箱财宝来,并呈上一摞信函,告诉海瑞这伙人中为首的确是总督大人的公子。海瑞粗粗一翻信函,急中生智地厉声道:“信函难道不能伪造?何况官印?”海瑞“断定”这伙人是流氓强盗,假借总督大人名义作乱,下令将几箱财宝全部充公入库,并押解“冒充者”交由总督处置,以除后患。面对海瑞这种正直、机智的态度,总督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由于海瑞政绩突出,不久又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任后,海瑞发现边关频频告急,欠饷已有半年,一问才知偌大的国库拿不出区区二十万两军饷;再追问下去,得知当今皇上为求长生不老,长期吃斋设坛不理朝政,国库挥霍一空。正直的海瑞决心冒死进谏。他向管家交待了后事,将刚领到的俸禄作为家属和仆人们的安家费。安排妥当后,海瑞闭门奋笔疾书,一个通宵就拟成了奏折——《治安疏》,随后启程进京上奏。

明世宗读着《治安疏》,又恨又愧。愧的是海瑞句句属实,恨的是区区六品官竟敢列数皇上的错误。特别是读到直指自己为求长生不老,吃斋设坛而不理朝政时,明世宗大怒,命总管黄锦速速拿下海瑞,不要让他跑了。黄锦禀告皇上:海瑞是备着棺材进谏的,眼下正在朝房候着。明世宗无奈地吩咐将奏折留下、海瑞押入大牢。

戚继光志平倭寇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少年戚继光亲眼目睹倭寇烧杀掳掠,激愤之余立下壮志:不平倭寇,誓不为人!于是,他跟随身为抗倭将军的父亲苦学杀敌本领,十四五岁就可以张开二三百斤重的硬弓。为了表明自己抗击倭寇的决心,戚继光写下了豪言壮语:“封侯非吾志,但愿海波平!”几年后,戚继光的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去世了。在向父亲告别时,戚继光含泪发誓:一定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就在这时,朝廷的圣旨来了:任命戚继光接替父亲的职务——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市)指挥佥事(各卫副长官)。自此,戚继光开始了抗击倭寇的艰难历程。

戚继光治军严谨,士兵们训练有素、作战英勇,所以捷报频频传来,戚继光的军队很快就名声大振,被人们称为“戚家军”,而戚继光本人也被称为“戚虎”。为了更加迅速、有效地发现倭寇的行踪,戚继光带领沿海军民修筑了烽火台,用来发信号,只要倭寇一出现,附近的老百姓就在烽火台上燃起烟火,戚继光立即带兵迎战,今山东烟台市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以往,戚继光每到一个地方,倭寇就会闻风丧胆、不战而败。但是,当朝廷调他到浙江沿海抗击倭寇时,那里却情况异常:倭寇处处横行,烧杀掳掠;但当戚继光带兵赶到时,他们却早已逃之夭夭。戚继光想了很多办法,仍然一筹莫展。时间一长,当地的老百姓渐渐产生了怨言,认为戚继光徒有虚名。有一次,戚继光和将领们在酒楼上聚会,几个老百姓当面责骂他平倭不力。将领们都愤愤不平,要与那几人理论,戚继光却严厉地制止了他们,并上前向老百姓鞠躬道歉。将领们不禁替戚继光鸣冤叫屈。原来,倭寇来无影去无踪,正是当地一些败类做内应、偷偷报信所致。戚继光心平气和地说服了将领们,并告诉大家:倭寇分散行动,快捷又灵活,而我军则一直是大部队作战,行动迟缓,所以才会屡屡扑空。我已试验出一种特别的战阵——鸳鸯阵,就是让十二名士兵组成一队,拿长枪、短刀、狼筅、绳索与倭寇进行拼杀搏战。

鸳鸯阵一实施就立竿见影,倭寇很快便销声匿迹了。百姓们敲锣打鼓为戚家军庆功,当初在酒楼上指责戚继光的那几个人也前来负荆请罪。正当大家欢庆胜利时,有探子飞马来报:倭寇在集市上又出现了!戚继光立即带兵前去,却不见倭寇踪影,集市上只有几个商贩在晃悠。戚继光只好收兵回营,正在纳闷间,突然又有探子来报:倭寇又在集市上为非作歹!戚继光再次带兵赶到现场,还是只有那儿个商贩。戚继光看着他们,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