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2225000000010

第10章 西汉(1)

汉初政策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常年战乱,经济萧条,土地荒芜,国库空虚。为此,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同统治,恢复生产。他减轻赋税,“与民休息”;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在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采用郡县制和20等爵位制;在秦律基础上制定《汉律九章》和礼仪制度;实行“强本弱末之术”,鼓励农耕,压抑商贾,避免以商害农;将六国君主的后裔和豪族大户迁至关中以加强控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大批士兵退伍回家,减免他们的徭役,以恢复经济和生产;执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田赋十五税一”,即按人头征税,每个成年人每年120钱。这些举措都为恢复生产、发展农业奠定了基础,对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匈奴首领冒顿率军南下,与叛汉的韩王信联兵围困晋阳。刘邦亲自带领军队迎击,被匈奴骑兵包围在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七夜之久,后来陈平用计买通了冒顿身边的人,汉军才得以从匈奴的包围圈中脱身。刘邦鉴于汉朝初建,国力并不雄厚,一时没有能力将匈奴征服,就采纳娄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每年馈赠絮缯酒食等礼物给匈奴,并且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汉与匈奴的关系暂时缓和下来了。

韩信之死

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取胜,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韩信在军事上的不断成功。韩信的军事才能令人叫绝,但是政治斗争方面却相当幼稚。在楚、汉相争的决定性时刻,他没有听从蒯彻的建议,错过了乘势建立个人势力的时机。而在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被封为楚王的韩信却又表现出独占一方的意图,给刘邦削弱他的势力制造了很好的借口。公元前201年,韩信被贬为淮阴候之后,曾与刘邦讨论过领兵打仗的话题。刘邦问韩信:“你说我能指挥多少士兵。”韩信说不会超过10万。可当刘邦问韩信时,韩信自负地说:“我是越多越好啊!”刘邦笑着反问道:“既然你是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要受制于我呢?韩信说:“那是因为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但却擅长使用将领呀。”这场对话的表面意义很清楚,可背后的对立与斗争,却很少受人重视。刘邦的江山已定。能多多益善带兵打仗的将帅,已不是国家之福,而是帝王之祸了。

到了这一年,刘邦带兵平定陈稀的造反时,要求韩信随军行动,韩信称病不从。而在私下里,韩信却与陈稀联络,想里应外合,企图改变不利于自己的局面。结果,消息不慎走露,韩信被吕后诱杀(公元前196年)。临死之时,韩信才后悔没有听从蒯彻的建议。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这样被人杀掉了。

诸吕之乱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官病死,同年,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为汉惠帝。惠帝即位时,只有17岁,加上生性仁弱,结果使得朝中大权都被太后吕雉把持了。

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惠帝病死。惠帝无子,于是吕后立少帝,并由吕后临朝称制。4年后,少帝被废,吕后开始立恒山王刘弘为帝。

吕后临朝,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乃“杀高祖子赵幽王友。共王恢,及燕灵王建。于是立侄子吕台为吕王,台弟产为梁王,建城侯吕释之子禄为赵王,台子通为燕王”。(《汉书·外戚传》)吕台、吕产、吕禄及吕通都封了王,吕家势力不断壮大,刘邦“非刘不王”的限制被打破。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临终前下命由吕产掌握南军,吕禄掌握北军。

吕后死后,为了永绝后患,诸吕打算诛杀功臣。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刘家人决定抢先下手,于是齐王刘襄首先发难。吕产派大将灌婴迎击,灌婴到荥阳以后,按兵不动,准备和刘襄及诸侯联合,共击诸吕。同时,在长安的陈平及周勃等也采取了行动,从而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可是南、北军依然被吕氏集团控制着,太尉周勃用计假借符节,进入北军,从而夺得统军大权。朱虚侯诛杀了南军首领吕产,并且遣人将诸吕不管男女老幼一并处死,从而把吕氏集团彻底消灭。

七国之乱

汉高祖刘邦在铲除韩信等异姓王的过程中,为了使刘家政权万世长存,于是大封同姓诸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王的权势越来越大,逐渐威胁到了中央政权。文帝时,著名政治家贾谊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向文帝提议采取措施,文帝将一些大国分成若干小国。但没有成功。至汉景帝,御史大夫晁错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提出了“削藩”的主张。然而没有想到是这却成了诸侯王反叛中央的一个借口。吴王刘濞联合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淄川王六个诸侯,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于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发动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叛乱之初,景帝顾忌各诸侯国的强大势力,于是将晁错杀掉,以安抚各诸侯王。但刘濞“清君侧”是假,“篡君位”是真,不但不就此罢兵,甚至自封为“东帝”。刘濞的做法使景帝看清了当前的形势,于是下决心平定叛乱。在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的叛乱,沉重地打击了诸侯王的势力。景帝乘机将诸侯王的权利全部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政权。

文景之治

惠帝、吕后时期(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0年),在政治上起着显著作用的是无为思想。丞相曹参沿袭萧何辅佐汉高祖的成规,所谓“萧规曹随”,举事无所变更。在这15年中,很少兴动大役。惠帝时几次发动农民修筑长安城,每次为期不过一个月。而且都在冬闲的时候进行。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又“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除三族罪、妖言令”。边境戍卒一岁一更的制度,也在这时重新确定了。

文景时期“与民休息”的政策,既是对刘邦时期这一政策的延续。同时又有所调整。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文帝下诏对田租进行全免;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长期减免田租徭赋,促进了广泛存在的自耕农民阶层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粮价。商业也日益活跃起来。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取消过关用传制度,这项举措对行旅来往和商品流通十分有利。文帝弛山泽之禁,促进了盐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农民的副业生产。

文景二帝提倡节俭。皇帝尚节俭,对社会上的侈靡之风,多少会起一些制约作用。此外,文景时期,对待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以和为贵,尽量避免发生冲突;对强敌匈奴仍采取“和亲”政策。

文景时期,在法律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文帝废除了汉律中沿袭秦律而来的收孥相坐律令,缩小了农民奴隶化的范围。文帝、景帝又相继废除了黥、劓等刑,减轻了笞刑。

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委派张骞为特使,率100多人的使团出使西域,以期联合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但是,张骞的使团出了阳关不久。便遭到匈奴的骑兵袭击,一行人全部被俘并被辗转押到匈奴王庭,张骞在被关押了10年之后,终于找准机会逃了出去,到了大宛国,然后再从大宛到了康居国,最后历经艰辛到达了大月氏国。可是大月氏已迁徙,不想再跟匈奴打仗了。张骞只得再从大月氏国到大夏国(今阿富汗)。在考查了大夏国后,张骞启程回国,途中再次落人了匈奴人之手,又被他们关了1年多,后于公元前126年回国。

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但却打通了一条通往西域的通商之路。对于他的表现,汉武帝非常满意,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这时汉朝已经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三次胜利。张骞率领庞大的马队,带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等特产,从西域各国换回了毛毯、貂皮、骆驼,以及葡萄、黄瓜、芝麻等商品。此次出使的目的地是乌孙,虽与乌孙联抗匈奴迟迟未定,但乌孙王派使者随张骞回访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大大加强了。张骞开拓的从长安到西域各国的通商之路,成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三纲五常

董仲舒最先提出了束缚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多年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显然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说的发展。其目的是要把所有阶级统治秩序化、合理化。“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更是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试图让劳动人民心甘情愿地为地主阶级服务,备受压迫而毫无知觉。他还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是天意,而要实现大一统,首先是思想上的统一,于是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要罢黜。皇帝受命于天,王侯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所有这些都是天的意志。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提出的“三纲五常”实际上也是实现“大一统”的思想工具。

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实行“推恩令”。

汉朝刚刚建立之时,由于中央政府力量有限,一下子又找不到稳定局势的方法,就部分沿用了周朝的分封制。可到刘邦晚年,异姓封王已被各个击破消灭。到景帝时,同姓王中势力较大的已全部被铲除,余下的只是些力量有限的王侯。但是,汉武帝还是担心这些王侯联合起来与自己作对,于是就在这一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开始推行“推恩令”。具体规定是,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都要在原封国内受封为侯。新封的侯国直接受各地郡的管理。而不再受原王国管辖。这样一来,地盘本来就有限的封国,就更加支离破碎,势单力孤了。所以,这个“推恩令”,看上去是把王国的恩泽推及更多的人,其实是为全部消灭王侯做准备。

为了防止王侯们结党营私,网罗人才,武帝又规定,凡是在诸侯国为官的,绝不能再仕于王朝。同时,严禁封国官吏与诸侯王相互串通,发展势力。与此同时,汉武帝又想尽一切办法,运用各种手段,逐个剥夺诸侯的爵位。比如在公元前112年的一次宗庙大祭时,武帝就以诸侯的献祭物品数量不够、质量不好为由,一次剥夺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初因军功封侯者有140多人,而到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3——公元前101年),已经所剩无几,只有5人了。

刺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