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2225200000010

第10章 情感心理常识(2)

一生中谁能担保自己不会被偷、被抢、遭遇意外?怕事与回避带来的不会是我们所祈求的善良,更不会是愿望中的“平安无事”。一个丧失了“邪不压正”信念的社会,一个充满了冷漠无情的看客的社会,一个各扫门前雪的社会,只能是暴虐横行、人人自危的可悲而又可怖的世界。正如大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所说,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没有旁观者,否则,丧钟就是为你而鸣!

心理学家所作的研究并不是提供给人们可以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让人们澄清自己的误解。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不要观望、等待,赶快伸出自己援助的手!

让我们像先哲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医治烦恼与不幸的最佳秘方就是友谊。

潜能最佳状态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讨教说:“我曾经乘舟渡过一个深潭,艄公驾船的本领神奇莫测。我问艄公驾船驾到您这份上可以掌握吗?他肯定地回答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便可以学会,会潜水的人即使从未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对于艄公的一番道理,我不是特别理解,但是艄公又不肯做进一步解释,所以请先生给我讲一讲是怎么回事。”

孔子听了弟子的介绍,就向颜渊解答个中奥妙:“游泳能手是不会惧怕水的,他对学习驾船不存在恐惧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中看成一码事,把船行和车驶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驾过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还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他说这就好比一个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为赌注,心理毫无负担,赌起来轻轻松松,对输赢泰然处之反而常常获胜;他用衣物下赌,就有些顾忌;如果他用黄金下赌,那就会顾虑重重,心情紧张,生怕输掉赌资,他因此会患得患失。其实,赌的规则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于产生怕输的负担,技巧就难以发挥,也就更容易输掉。

打完比喻,孔子又说出了自己的结论: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的,内心必然怯弱,行为也因此显得笨拙犹豫。相反,对结果抱达观态度,姿态放松的。会表现出最高的水平。

孔子的结论是很有道理的,也完全符合现代心理学的规律。因为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浑身肌肉收紧,思维也感到局促,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大脑会一片空白,还怎么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呢?做的事情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具有的潜力,因为在放松的情况下,潜力才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也能让我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平常所不了解的潜力。

所以放松时,人的状态能发挥的最好,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人的潜力可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种。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新纪录不断出现,标志着人的生理能力的极限不断被打破,从世界纪录创造者的惊人的生理能力看,人身上的生理潜力还大有发挥的余地。那么,人的心理潜力是否也大有发挥的余地呢?

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要是身心健全的人,他们的心理潜力都不小,关键在于怎样科学地、巧妙地激发人的心理潜力。

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比如,坐在沙发里舒舒服服听音乐的时候,似乎一心在享受着音乐中美妙的旋律,不在理解和记忆上特别用力,这就是放松状态。放松状态也叫“假消极状态”。因为,这表面的放松和消极是一种假象,而这假象下大量的心理过程在展开,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浮现,个人情绪在起伏……而在这放松状态下展开的心理过程丝毫不使人感到疲劳。

在这种完全放松、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能力最佳,潜能发挥最完全。

情感宣泄定律

一天深夜,赵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打来的电话,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恨透他了!”

“他是谁?”赵先生奇怪地问。“他是我的丈夫!”赵先生想,噢,她是打错电话了,就礼貌地告诉她:“你打错电话了。”

可是,这位妇女好像没听见他的话似的,继续说个不停:“我一天到晚照顾孩子和生病的老人,他还以为我在家里享福。有时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让,而他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谁会相信他的鬼话……”

尽管这中间赵先生一再打断她的话,告诉她,他并不认识她,可她还是坚持把话说完了。

最后,她对赵先生说:“您当然不认识我,可是这些话已被我压了很久,现在我终于说了出来,舒服多了。谢谢您,对不起,打搅您了。”

这件事情看似可笑,其实也有辛酸的一面。这个女人因为积压了过多的不良情绪,已到了非发不可的程度。为了自己心理的健康,她只好急不择人,随便找人发泄一气了。还好,赵先生的倾听让她暂时得到了情绪的缓解。

这位妇女是让人同情的。如果她不及时地发泄,也许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更可怕的恶果。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灾祸,不就是在情绪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况下,而采取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举动么?而这种疯狂举动成了这个人唯一的发泄渠道。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有人认为,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未能满足的情绪,应该千方百计地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能让它发泄出来。

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情绪和意愿被压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能量。这种能量只有通过其他的途径才能释放出去。它自身不会丝毫地减少。就好像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即使一个人能做到在压抑、克制阶段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只说明它从“显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可它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发泄出去。

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来说明,如果情绪就像大水,我们不让它发出去,就像往水库里蓄水,只能是越涨越高,在心理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要想它不外流,就必然要在心理上高筑堤坝,而这势必使人在心理深处与外界日益隔绝,造成精神的忧郁、孤独、苦闷和窒息。如果这股暗流汇积到一定程度,就要冲破心理的堤坝,使人显现一种变态的行为,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因此,对于这样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疏导,而不是堵塞。因为堵塞只能是暂时的,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决堤”,那时情况失控,就更严重了。

心理学家在霍桑工厂做过一个实验:

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在谈话中,心理学家耐心地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工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当然,情绪的宣泄也要合理。其宣泄方式有两个要点:一是宣泄情绪,二是解决问题。这就像高压锅做饭,一方面气要适当放掉,另一方面饭要做好。如果只起泄掉气的作用,那么,拿掉整个锅盖岂不是使气释放得更快?然而这样饭却要夹生了。

所以,在冲突过程中,不能只顾一味地“撒气”,搞毫无道理的只是利己的冲突,做盲目冲突的无用功。宣泄应该是无害的,最好还是建设性的。一有怒气就大动肝火,一有痛苦就大哭大嚎,一有冲动就蛮干一通,并不是真正的宣泄,因为它反而激起了新的不良情绪。

因此,一个人在宣泄中,尽量不要指责别人,而要用诉苦的方式,来博得别人的同情与理解。或者转移到另外一件对任何人都无害的事上,比如听音乐,做运动、自言自语、写日记、找心理医生等,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期待的力量

战国时候,齐国的丞相管仲在做宰相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结果犯人们一个也没有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

这是什么原因是呢?是什么心理使得惯于作恶的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放弃恶行,弃恶从善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作恶的人之所以这样做,也就是对他们的善行的期待,感到了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为了不辜负别人对他的信任。而自动放弃了恶行。

这在心理学上,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好解释,也就是热切的期望会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我们的要求。

这个效应的名字是来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

在古希腊塞浦路斯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

有一次,他用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王子的雕刻非常成功,他的作品实在太美丽了: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满希望之光。王子爱不释手,每天都以怜爱的目光深切地注视着象牙雕像,热切地希望“她”有血有肉会说话,能够跟他谈心。王子每天都在深切地体验着痛苦的煎熬——他是那样爱“她”,可是“她”却只是块象牙,这使王子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坐在“她”面前,呼唤着“她”,梦想着她能够成为真正的少女。

最后,王子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这位象牙少女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为真正的少女。

这里讲的故事仅仅是个神话,但古人也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明一个现象:我们的热切期望,会使被我们期望的人达到我们的要求。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就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在教育实践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名的实验:

他们在一所小学里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等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说,根据本次发展测验的结果,这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教师们看了看名单,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是很优异的,而有些学生则不然,甚至成绩很差。两个心理学家便解释道,“请你们注意,我们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

心理学家们反复叮嘱教师们不要将这个名单外传。发展测验结束8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先前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们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他们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

这时心理学家告诉老师: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这个实验只是想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师的热切期望对孩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

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当然可以使人有更好的表现。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积极的心理期待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夫妻之间的互相“改造”也具有神奇的作用。肖先生的妻子长得很漂亮,能烧一手好菜。可是就在两年前,他们刚刚结婚时,妻子还什么菜都还不会做。他当初追求妻子时,只重视了容貌和性格,却没有想到厨艺的问题。

后来他们结婚了,他只有心甘情愿地每天围着锅台转。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也有事业,所以感到很累。他开始想,要是妻子能烧烧饭该有多好!可是妻子真的被他养成娇妻了,什么也不会做。

幸好他这个人脾气还不是太急,没有对妻子说:“家是我的,也是你的,我太累了,你为什么不能做做菜?”如果他这样,即使他的妻子去做,恐怕也不会太心甘情愿。

有一次晚上,他故意回来的比妻子晚,回来前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今天我可能要回来晚些,亲爱的,你能不能烧些菜,让我回家后能尝尝你的手艺?唉,我今天实在是太累了,真想回到你身边。”妻子挂了电话,心中感觉很愧疚,觉得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贡献也不做,对不起丈夫。

等丈夫回来,菜已经摆好了。丈夫尝了尝,很难吃,但他笑着对妻子说:“还不知道我老婆的厨艺这么好呢!”同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妻子心里很满足。第二天又是妻子烧菜,丈夫仍然说好吃,妻子很受鼓舞,还专门买了几本烹调书,在家学起来。

一年后,朋友们去他家做客,发现他妻子做的菜非常好吃。丈夫笑着说,“今非昔比呀!”妻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上当”了!这说明在夫妻关系中,对对方良好的期待能够改变配偶,使婚姻更趋向于理想、更和谐。

厌恶心理定律

战国时代,在齐国有一个小镇,镇上住着两个自命不凡、爱说大话的人。他们平时总爱自夸为全世界最勇敢、最不怕死的人。他们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

有一天,这两个自诩最勇敢的人碰巧同时来到同一家酒楼喝酒,他们在酒楼里遇见了。两人寒暄了一番后,便选中一张桌子坐下采,一起喝酒。他们喝了一会酒,聊了一会天,渐渐觉得有酒无肉有点乏味。其中一个“最勇敢”的人提议说:“老兄,咱们叫酒店厨师弄点肉供我们下酒如何?”

另一个“最勇敢”者答道:“不必了,你我身上不都长着肉吗?听人说腿肚子上的肉是精肉。我们就割下来下酒,又新鲜、又干净,不是更好吗?”第一个“最勇敢”者也不甘示弱啊,就只好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于是,他们每人喝了一碗酒后,各自抽出身上的腰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放在酱盆里蘸一下,就吃了下去。就这样,他们边喝酒,边吃肉,当然,没有过久,他们就因为失血过多而相继死去了。

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一定觉得这两个人太愚蠢了。不过,这只是个寓言故事而已。勇敢本来是很好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战胜危险和困难。但是盲目的逞勇斗狠却是无聊的行为,是愚蠢而可悲的。而且吃自己的肉,也够恶心的,如果我们对这种行为感到厌恶的话,就不会做出那样的蠢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