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2225200000032

第32章 群体心理常识(6)

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一个8岁的狼孩卡玛拉。她的身体外形很明显与人不同:其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每到凌晨1时到3时就会像狼似的号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的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完全没有人的理性。

令人不禁问到:这位8岁的女孩,现在到底是人还是狼呢?

她的确是人。只因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而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形成的。

可见,人仅仅有健全的脑是远远不够的,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而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过精心护理和培养,便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从“狼孩”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人,是社会化的人。人离开了人类社会,要么很难生存,要么成为像狼孩那样半兽半人的“人”。

心理学中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他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社会化开始于婴儿脱离母体,成人第一次抱着他的时候。人类的这一接触开始了社会化漫长过程的第一步。通过这种接触和各种社会影响,个体学会了把自己看作独立存在的个人,掌握了语言和知识经验,学会了建立社会关系,形成了道德观念等等;与此同时,也会对各种社会影响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社会环境,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社会的人。

人和动物不同,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任何人的存在,都是和这个社会息息相关的,所以在社会上记录在案;比如从生下来就要有身份证和登记户口,死后则要销掉户口。结婚要进行登记,不能像动物那样直接求偶等等,此区别不胜枚举。

一个人如果有一段时间脱离社会,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比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当离开人类社会,他会感到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如果他返回人类社会,也一定会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美国电影《荒岛余生》中的主人公有着和鲁滨孙相似的漂流经历,回到社会以后,他发现他在公司的位置被人占了,就连自己的妻子也嫁给了别人,他一时无所适从,简直无法生活下去。

所以说,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而不能逃离它。就像那句名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面对各种关系,如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这所有的关系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或大或小的结。

人的社会性,还决定了人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社圈”。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三个社圈。家庭是第一社圈;同窗同事、亲朋好友是第二社圈;知其名不详知其人者,比如影视演员的观众、新闻记者的读者这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而发生联系的受体,乃是第三社圈。

角色规范定律

李林在一家外贸公司任职,他精通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外商谈判中,时常露脸。相比之下,李林的顶头上司——部门经理比李林逊色多了,不但个头比李林矮,其学历、水平和能力好像也没有李林高。

有一次他俩在跟外商谈业务的宴会上,李林得意地跟外商频频举杯。潇洒飘逸,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闲聊,竟把自己的上司冷落到一旁。最后,在他们跟外商分手时,李林竟抢在上司前面跟人家握手道别,这下使上司满脸不高兴。没几天,李林就被调到另外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去工作。

后来李林才听说是这个上司向公司老总打了小报告,说李林太浮浅,不适合做销售业务。对此,李林不但心中不快,更多的则是纳闷,不知为何。

到最后,经朋友点拨,李林才知道自己犯了职场忌讳——“越位”。

上例中的李林,由于没有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而失去了一份好工作。其原因就是:他作为一个业务主办,只是个大办事员,受部门经理的领导,在各种场合应当以上司为中心,突出上司的主导地位。如果喧宾夺主,旁若无人,在公众场合抢“镜头”,就会使上司陷入尴尬的处境,而对他产生不满。

由此,我们不由得到一个启发,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场合,必须扮演某种角色。像故事中的李林,本来是下属,却喧宾夺主,扮演起本来该由上司扮演的角色来,那让上司该扮演什么呢?他把上司晾到一边去了,夺了上司的风头,难怪上司会对他不满意了。

不管什么时候,个人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每一个人在与他人和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有着不同的身份。这种不同的身份在心理学上叫做“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有点类似舞台上的角色,可以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就是其中的演员。社会上的角色规范不像舞台上有剧本,社会的角色规范是约定俗成但是不成文的,可是每个人都必须了解角色的规范是什么,并且去遵守。如果不这样做,肯定会遇到麻烦和挫折。就像上面的李林。

社会角色规范的作用是什么呢?

角色的规范,使一切角色行为的表现,好比是一本对他人打开着的书,那么他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能了解这个人的角色动机、角色情绪乃至个性特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没有一点规矩,就容易乱了套,社会也成了一盘散沙,也就是说,社会机制无法正常运行了,那社会也不成其为社会了。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会发现,在和人交往时,必须要扮演角色。不管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在和别人交往时,必须符合一定的角色规范要求。

比如,作为朋友,就不能表现得像恋人,那岂不要使对方爱人吃醋?作为下属,若表现得像个领导,恐怕就离被炒鱿鱼不远了;作为子女,对父母和长辈要有特别的尊重,否则就成了没大没小,不懂规矩……

总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顺利发展的前提。

时尚效应

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是指Levi’s501款,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它用改进后的柔软布料做成。此前的廿多年,犹太青年LeviStrauss用耐磨的帆布做裤子卖给来美国的淘金者穿,没想到大受欢迎,他本人也成为牛仔裤的鼻祖。1925年,英国的Lee推出世界上第一条“拉链牛仔裤”。

不同的年代相应流行不一样的时尚,同样,按照时尚的不同也可以区分不一样的年代。自第一条牛仔裤诞生至今,牛仔裤已有过百年的历史了。

由最开始为军需品,到后来形成潮流的符号,牛仔的风格由单一到多元再重新回归淳朴。

在30年代是牛仔裤的初始流行阶段。到了40年代,作为军需品,牛仔裤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了其结实耐磨的优良特性。在叛逆的50年代,LeeCooper将女装牛仔裤拉链从侧身改至中间,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和争议。当时好莱坞明星马龙·白兰度、梦露都喜欢穿牛仔裤,使其成为年轻人追求的目标。

轻松时髦的60年代,美国出现了“嬉皮”,英国街头出现了“朋克”,这些玩世不恭的青年给牛仔装加入了游戏精神和叛逆色彩。此时,人们的服装追求不再单纯为了美,更为彰显个性,表达有些颓废的自我。此时的LeeCooper通过合并,成为欧洲最大的牛仔成衣制造商。

在豪放的70年代,牛仔裤文化成为主流,贵族与社会名流也将之收藏于衣柜中,不再对其有阶层的偏见。英国的安娜公主,埃及的法赫皇后,法国的蓬皮杜总统都喜穿牛仔装,更富有戏剧性的是,美国前总统卡特还身穿牛仔装参加总统竞选。大约在70年代末,牛仔裤开始传入我国,并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而80年代的特点是经济繁荣、思想活跃,此阶段牛仔裤被故意撕破,裂口、破洞、毛边成为最流行的标志。但到了返璞归真的90年代,重视环保、价值反思使牛仔裤的潮流趋向纯正、朴实。“红布边”、“不石磨”、“二手货”的流行,体现了世纪末牛仔装的回归与怀旧。

牛仔裤的精神是自由,这自由二字大约等同于我们概念中的“放纵”——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人性本真等字眼有关。这样的境界,可能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未必人人都可及。

可以说,到今天为止上至百万富翁,下至平民百姓,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喜爱牛仔裤的势头仍方兴未艾。牛仔裤之所以能跨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受到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除了有实用的特点、独具匠心的设计外,时尚这一社会心理现象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时尚是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或某一集团中普遍流行的风气与爱好,是一种群体的心理状态。

从服饰、发型等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到歌曲、说话用词等无形抽象的东西,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遵从时尚定律,任何样式都可以成为时尚或流行。例如,流行服饰、流行发式、流行色、流行家具、流行歌曲、流行语、流行动作、流行的思维方式等等,其时尚的品牌简直是不胜计数。

那么,时尚流行是否有规律可循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是有的。

第一是新奇。每一种时尚的开始,都是以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形式出现的。它往往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出社会的某一现实状态,是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形成的前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装的式样兴衰有一定的循环规律。如果一个人穿上离时兴还有五年的时装,会被认为是怪物;在前三年穿戴会被认为是招摇过市;提前一年穿会被认为是大胆的行动;在时尚的当年穿就被认为非常得体;一年后再穿就显得土里土气;五年后穿就成了老古董;十年后只能用来耻笑;可是过了三十年再穿,人们又会认为很时髦、新奇,而再次成了时尚。

其实,某种时髦在消失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往往还会“东山再起”,这就形成一种奇妙的循环。而新奇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吸引别人注意的心理需要。

第二是从众。社会中对时尚趋之若鹜和视而不见的人都属少数,而绝大多数人都是以时尚的发展为心理转移。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合乎时尚的就是美的、进取的、好的甚至是有魅力的,反之则是保守的、陈旧和不合时宜甚至是令人讨厌的。因此,时尚在人们的心理上已经成了一种积极的观念,且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