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2228900000003

第3章 制定一个计划(2)

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有一个多年的计划,这个多年的计划,如果能够焦点越来越集中的话,它就可以成为你人生的目标。你的人生目标应该要细分到不同的领域,有你健康的目标、家庭的日标、工作的目标、人际关系发展的目标、理财的目标、你成长的目标、甚至有休闲以及心灵成长的目标。你就是因为有梦想,才能把梦想变成多年的计划。

把这些计划设定为目标,实际上就是以未来为取向的思考。要达成这些目标当然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我们要达到目标的步骤。

确定我们的起跑线:即我们准备要干什么?首先对这个目标你是不是非常想达到,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欲望,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你多年的欲望,如何让它美梦成真,关键在于你对这个目标是不是拥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拥有强烈的欲望是成功的一半,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起跑线就无从规划自己的航程。

把你的目标清楚的表述出来。表述你的目标要以你的梦想和你个人的信念作为基础。你对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坚定的信念,你的信心的程度是怎么样,如果没有,对你目标的实现可能还有一段差距。把你多年的计划,浓缩再浓缩,白纸黑字明确具体地写下来。这样你就能集中精力,发挥出高效率。

把整体目标分解成几个易记的目标。把一个目标分成了几个目标,看似复杂了,其实这是一个最为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许都用过这个方法,只是你不曾发觉而已。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又获得了冠军。记者问他成功的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给吓倒了。

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是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法。

目标具体,专注投入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曾经指出:“在每个方面都杰出不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对于人生来说,实现一个目标比实现两个目标往往要容易得多,有时候目标太多往往等于没有目标。这种情况下,虽然人们看起来平时事务非常忙碌,但因为没有将目标搞清楚就开始工作,这好象把一艘没有目标的船驶向大海一样,是十分危险的。

那么,我们日常要做的目标是什么呢?下列五个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将达成业务目标的重点具体化。主管人员的第一要求,是除去员工的不安与缺乏自信的心理,让员工每天能做“有价值的工作”,而且自发地改善自己的行动;同时将自我启发及集合训练取得的知识技能,实践在日常的工作上,这样员工才会进步。处在变化激烈的现代,只学前辈或上司的工作方法是不够的。为了处理日趋复杂的工作,主管人员需要有坚强的实践力和勇气,让新的工作方法付诸实行。

第二,将员工培养成为“内省思考的人”。员工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服从型的,主管说一,绝不敢二,是不会进步的类型;另一种是创造型的,这种人能察知主管的期待,然后做出比预期更好的效果。这种人才是“有希望”的人。

第三,让员工自动制定目标,促进自我启发的意念。只有在员工具有自我启发的意念时,实行教育最具成效。要使员工有自我启发的意念,必须先让他们选定自己的业务目标。目标决定以后,再让他们编拟自我启发计划,主管只要按照计划加以适当的指导,他们就会自动地进行自我启发了。

第四,员工的培养必须是长期性的。主管人员必须努力正确地掌握每一个员工的真实情况,不断地扩大员工的职务范围。同时也要从在完成短期目标有特殊表现的员工中,择优作为长期培养的目标。换句话说,不要把员工塑造成“追随型”或“古板型”,应该启发他们的优点,把他们培养成为新的开拓者、现代化挑战者。一个革新的先锋,如一味地承袭古老的形式,企业怎会有活力?如何去革新?

第五,向总目标的达成迈进,确立强力的统一体制。工作场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判断、决定。或者解决问题;而且工作本身也可以充当我们的研究室,让我们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实验,或是做知识与技能适用结果的评价。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工作都必须与他人沟通。沟通的对象很多,上司、同事、员工、其他部门的人、顾客、其他公司、政府机关、学校、同行等,不胜枚举,而在这些人际关系之中,学习的机会是无限的,老师也处处可见。

适时调整计划

蜘蛛猿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它是生长在中南美洲。很难捕捉的一种小型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方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去射击,或用陷阱捕捉它们,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的动作实在太快了。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一个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内放进一颗花生,然后等待蜘蛛猿走向玻璃瓶,伸手去拿花生。一旦它拿到花生时,你就可以逮到它了。

因为当时蜘蛛猿手握拳头紧抓着那颗花生,所以它的手抽不出玻璃瓶,而那个瓶子对它来说又太大了,使它无法抱着瓶子走。但它十分顽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终不愿意放下那颗已经到手的花生。就算你在它身旁倒下一大堆花生或香蕉,它也不愿意放开手中那颗花生,所以,这时狩猎者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到它。

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更适合自己的目标,你就必须先放下手中的“那颗花生”。这不是见异思迁,而是你愿意改变一些习惯,使自己更有弹性,愿意在尝试新的方法之前,先放弃一些现有的利益。

人生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失败有时并不是由于你的能力、学识的不足,而是由于你错误地选择了目标,失败正是给予了你一个重新思考、从错误中解脱的良机。

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经过两三次的跳跃尝试,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而确定自己合理的目标高度,则需要同样长的时间。

有句欧洲格言:“不容许修改的计划是坏计划。”的确如此!人生中有件事相当无奈:每个人在展开新历程之时,皆无法确切了解,自己究竟走向何方;无法完全清楚,究竟该如何达成目标。

美国著名的不动产经纪人安德鲁最初是葡萄酒推销员。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不知道还能干什么,于是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卖葡萄酒”。最初他为一个卖葡萄酒的朋友干活。接着为一名葡萄酒进口商工作,最后同另外两个人合作办起了自己的进口业务。这并非出自热情,而是因为。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不?我过去一直在卖葡萄酒。”

生意越来越糟,可安德鲁还是拼命地坚持,直到公司倒闭。他不改行,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事业的失败迫使他去上一门教人们如何开业的课。他的同学有银行家、艺术家、汽车修理工,他逐渐认识到这些人并不认为他是个“卖葡萄酒的”,而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多面手”。他们对他的看法使他抛弃了原来的目标。

他开始猛醒,仔细分析,探索其他行业,思考自已到底想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和夫人一起开展不动产业务,使他取得了推销葡萄酒永远不能为他带来的成功。

生活往往借失败之手,促使你进行一次次的探索和调整。

我们边走边学,假如愿意调整方向,则这些新学到的东西会颇有助益。除非我们踏上追求目标的奋斗旅程,否则有一些资讯永远无法加以处理。这些新资讯,在我们努力清扫路途障碍的过程中,才能绽放光芒,发挥作用。也唯有在我们朝梦想迈进时,才能从这些新资讯中,解读出新的机会。有些东西远看炫目,趋近一看,却平平常常;有些东西远看似乎混沌,但愈靠近愈见光彩夺目。

有备而为,思虑精致

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办事井井有条、周密细致这两个特点,二者缺一不可。从商业竞争角度来说,优秀的商人必须具有远大胸怀而又思虑精微才能成功。这是因为,作为追逐利益的商人没有远大的胸怀、糊涂处世,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而没有精微的思虑就无法避免粗心大意之祸。

古时候,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使勾践报了会稽之仇。因为他功绩卓著,所以被封为“上将军”。范蠡受封之后,想到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自己如果长期居官,难免招来祸患,不如辞官回乡,保全性命要紧,于是他便辞官了。

范蠡是一个思虑精微的人,他曾经对人说:“计然的策略有七项,越国只用了五项,就成了强国。过去我用他的计策强国,现在我要用他的计策来治家。”当时,计然是晋国的一位公子,他游学来到越国,结识了范蠡。范蠡向他请教治国大计,两人愈淡愈投机,结成了密友。那时越国已沦为吴国的附属围,越乇勾践忍辱回国。他始终不忘复仇雪耻,也向计然请教复国之策。

计然便为越国出计策。他说;“吴越战后,越国已元气大伤,要想重新富强起来,不仅要艰苦奋斗,上下同心,同时还要有富国强兵的计划。贵国的农业生产规律是十二个年头里有六个丰年,六个灾年。掌握了丰歉循环的规律,丰年时多储备粮食,以备歉年之需,这样,歉年也不至于要饿死人了。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是维持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死的特殊商品,应由国家进行控制,而且国家应该鼓励农业生产。”

他一口气讲了七条计策,越国执行了五条。十年之后,越国变得国富民强。所以,范蠡很佩服计然。

范蠡辞官之后,首先来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是鸱夷子皮,意思是“酒囊的外皮”,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齐国是一个富庶的大国。农业和工商业都很发达。

范蠡父子合力整治生产,没过多久,他们就积聚了数十万财产。由于他的能力和才干,在齐国很快成了名人。齐王听说范蠡很勤劳,很贤能,便请他出来做卿相,并且送来了相印。

然而这时候范蠡的心思早已不再做官上了。他感叹道:“在家能够艰苦奋斗聚集千金,做官则能位至卿相,这是一个布衣平民最得意的事情了,我这一生也算是知足了。但是长久享受尊名却是件不祥的事情。”于是他奉还相印,并把家产分给了朋友和邻居,自己携家人只带了金银珠宝悄悄地离去了。

仔细考查了一番后,他来到定陶(今山东省淄博)居住下来,因为这里是交通发达的商业枢纽,居于一国之中,在这里谋生治产是完全可以致富的。

范蠡自称朱公,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范蠡带领儿子们亲自耕种和放牧,战胜了各种困难,获得了庄稼的丰收、六畜的兴旺。他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商业活动,积累资金,大胆地买进卖出,科学地做好商品定价,一般以微利为原则,有时只谋取十分之一的利润,买卖做得十分红火。没过多久,他又积累了数百万的财富。于是,天下人都知道定陶有个陶朱公,富甲天下。

范蠡办事总是那么富于计划,因此,事情未办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结果。

啃不动时就化整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