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2229100000020

第20章 中编2011年高考古诗词鉴赏(8)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如果说首联为抑,写山泉的无名,那么颔联则反抑为扬,极写山泉的声色之壮美,因为山泉的澄澈,当其在平缓处流动时,不仅能看到泉底的游鱼细石,还能辉映出天的蔚蓝,天地因泉而和谐地交融在一起;由于山泉的灵动,当其飞泻于山崖之际,仿佛从空中飞来,有“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而当其如天雨般飘洒而下时,又制造出潇潇之声。这一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山泉的特征,一静一动,静写山泉的澄澈映天地,动写山泉的飞泻成雨声,动静结合,表现出山泉的壮美。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既写山泉的沿山势回转,也是诗意的转折,由颔联的清净鲜活转入颈联的彷徨无着,从反面立意,写山泉面对水满溢出的深涧,丧失了独自流淌时的从容灵动,但依旧能保持独立的个性,于满溢的深涧之外,另造一个独立的天地——小池,“平”表现出小池自得自适的心境。这些描写,意在为尾联蓄势,此时沉郁,为尾联的勃发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颔、颈两联描摹出山泉流经之处形成的四幅画面,简洁而传神,用苏轼评价王维诗的特点“诗中有画”来评价储光羲这首诗也是极为贴切的。山水田园诗派诗歌的特点就在于通过这种强烈的画面感来传递诗意,寄寓诗情。储光羲这首《咏山泉》虽是咏物诗,却具备山水诗的特点。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尾联议论,以“恬淡”、“自清”概括山泉的精神品质,这样的概括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前三联生动传神的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因此,显得自然贴切,浑然天成。“无人见”呼应首联的“山中”的环境和“不知名”的境遇,“年年”又标示出作者坚持个性的决心。虽然山泉的大美无人欣赏,但山泉依旧能够恬适自得地辉映天地、飞泻作雨、自造小池,通过这一系列行动来见心明性,自娱自修。“年年”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宣誓,无论遭遇怎样的境况,山泉都会“自清”到底,不仅体现出一种生命的风度,更体现出一种生命的硬度。

本诗一方面表现山泉处于山中而“不知名”、“无人见”的遭遇,一方面又写其辉映天地飞瀑作声自造小池的不懈追求,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高洁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自己淡泊自适、独守性情的心怀。咏山泉与明心志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结构上一抑一扬,抑扬顿挫,曲折有致,一正一反,正反相照,将山泉的品格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我们大略地梳理了一下咏物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主要有这么几种: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如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官仓鼠体肥胆大,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横行不法的社会现象的揭露。

2.抒发愁情忧愤的,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3.表达诗人志向的,如本诗。

4.写政治仕途和个人节操的,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通过写蝉来表现自己被诬下狱的仕途遭遇和高洁志向。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如元稹的《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借物讽喻的,如罗隐的《金钱花》:“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将。”罗隐笔锋犀利,一个“应被”将大官豪门的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表露无遗。

以上总结了咏物诗一般要表现的六种思想情感,仅供参考,不能一一对应。鉴赏咏物诗还是要立足诗歌中所咏之物的形神特点,结合整首诗的意境,综合考虑,然后才能做出合适准确的判断。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1)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

(2)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清。(1分)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2分)(2)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1分)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逗出第四句来。(2分)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1分)

5.趣味链接——终南山隐士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老传说中的巢父、许由到现在的各种隐士,其人数达数万人,仅其中有迹可考者就达数千人。

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四位先生,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隋唐五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及宋代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等都曾隐居终南山;康熙时期的关中名士李雪木,为逃避清廷的召唤,躲到终南主峰太白山一带,因山中乏纸,他用槲叶写文题诗,竟至收集成《槲叶集》。至民国时期,大居士高鹤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终南山的嘉五台和南五台结茅棚访道修行,他隐居的茅庐犹在。

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住山隐修者的地方。这些隐修者中有为信仰而来的和尚、尼姑、道士、居士,也有为追寻清净、淡薄的生活而来的普通人;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除中国人,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等国的“老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长期居住在终南山的隐修者有四五百人。

十四、广东卷

1.入选理由

东坡诗词绝对是高考诗歌命题人选材的热门对象,2005—2011年共选取了东坡的七首诗词作品,超越李杜(各五篇),成为入选率最高的诗人。“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后人独爱东坡,不仅爱他“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诗词艺术,更爱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正如本词,虽然词中语句多化用自韩愈,写古诗词中常见的伤春主题,但东坡却能翻出新意,发出如其恩师欧阳修一样“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积极人生感慨。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东坡精神,也是命题人通过设置本题所要达到的目的。

2.真题再现

减字木兰花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只要考生能够回忆起韩愈的原诗,解答此题就变得极为容易了。如果从意象角度,抓住初解语的早莺和遥看近无的草色也可判断出。

【参考答案】早春黄鹂刚刚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全词进行理解分析。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诗歌意象所表达出来的表面意义,并根据作者、背景等准确把握全词的内容指向。

【参考答案】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作者珍惜光阴和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感慨!

【规律总结】古诗词鉴赏考查重点仍是古诗的思想情感、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尤其注意意象的鉴赏和思想感情等。诗歌鉴赏备考要注意:①量的积累,尽可能多地记诵古典诗歌;②熟记考查内容(语言、形象、意境、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评价观点态度)及答题思路(模式);③掌握常见的鉴赏术语;④注重对诗词句子、词、字内容的推敲。

3.深度赏析

点铁成金,化腐为奇

——从苏轼《减字木兰花》中看化用与创新的关系

古人咏春的诗词很多,大多表达盼春、赏春、惜春、留春等情思,而以惜春伤春的情感最多,能在惜春伤春情绪中以豁达的态度超脱出来的,大概要算豪放旷达的东坡了。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莺燕迎春,是诗人咏春诗中最常用的意象,我们熟悉的诗例就很多,如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江南春》),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莺啼婉转更能惹起诗人的情思,或喜,如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或悲,如韦庄“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或怨,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伊州歌》);或解语,如晏几道“花开花谢蝶应知,春来春去莺能问”。东坡用他那颗同于万物的心似乎读懂了啼莺报春的言语,一个“初”字,说明这是早春之莺,莺语婉转的正是咏春的一片拳拳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直接运用韩愈《初春小雨》诗中的句子对“莺初解语”进行说明,化用贴切自然,不露斧凿痕迹,一如己出。王安石也曾直接运用过这一句,他认为“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山桃野杏两三栽,嫩叶商量细细开”(《招叶致远》),而韩愈原本则认为春天最美的是“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观察的视角不同,早春的景致自然不同,但对春天的热爱是同样浓烈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依旧化用韩愈《初春小雨》中的句子。酥,本义指一种由牛羊乳制成的酪,这里指春雨给人的那种具有缎子一样光洁细腻的感觉,用酥来形容春雨,既准确地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传达出春雨的特征,又表现出春雨如油般的珍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经过春雨的滋润,小草已经按捺不住春意的诱惑,悄悄地从刚刚解冻的泥土中探出小脑袋,远远看去,浓浓淡淡,一片一片,走近寻觅,却好像娇羞的少女,你藏我躲,难觅踪影。苏轼太喜欢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了,在另一首词中也化用过,如“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南乡子》)。不仅苏轼,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曾化用,如“苦楝狂风寒彻骨,黄梅细雨润如酥”(《次韵寅庵四首》)。从韩愈的原句以及后人的化用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出春景的迷人。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举杯赏花,是诗人的雅兴,“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这是醉翁欧阳修的花前醉酒之态,都只因“人易老”、“朱颜瘦”。惜花其实就是惜人生短暂,花前举杯只是想借以消除由花落人老引发的悲愁情绪。类似的表述很多,如晁补之“正喜花开,又愁花谢,春也似人易老”,又如陆游“春如人易老,愁与漏俱长”,均是伤春悲生情绪。而东坡一句“休辞醉倒”却将悲愁情绪逆转,要想摆脱人生易老的威胁,就必须趁着花开时及时举杯欣赏,这样才能不辜负一番好春光。苏东坡以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人生态度,尽赏人间美景,他不会因哀伤叹息而错过任何一处景致,即使夜深还要“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熬夜赏花,不让人生留半点遗憾。东坡的这种洒脱直接来自于他的老师欧阳修,“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百花争艳时尽情欣赏,等到花谢时也无太多遗憾。我们读东坡的诗词文,正是要学习他的这种积极洒脱的人生态度。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莫待春回”是诗人自诫,也是对世人的谆谆告诫,然而东坡并没有直接点明春回后结果,而是以一幅晚春景致“颠倒红英间绿苔”含蓄地传达出来的,这不仅是晚春的典型景致,更是人生的象征,最后以景结情,委婉含蓄,蕴藉深远,余味无穷。颠倒的红英与勃发的绿苔对比鲜明,一如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一样,都准确地抓住了春去夏来的时令特征。

本词结构特别,上片先化用韩愈诗句,用解语黄莺,有无草色,如酥微雨等意象,表现早春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则通过对美景易逝,人生易老的叙写,劝诫人们趁着花开及时醉饮赏花,切莫等到春回后悔哀叹,全词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及时享受人生的豪放性情。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2008年山东高考卷,共10分)

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6分)

【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写出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写一点不得分)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1分)的无奈之情。

(2)细节描写(或写动作描写)(1分)。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2分)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或惜春)到无奈春归(3分)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十五、辽宁卷

1.入选理由

黄庭坚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更是一位与苏轼并肩的书法家,他的题画诗很出名,2006年已经考过他的一首题画诗,今年又考,足见其题画诗受命题人的青睐程度。杜甫的题画诗是“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黄庭坚极力推崇杜甫,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烟雨归雁图与画外之潇湘洞庭景水乳交融,并将诗人思归情感自然地融入其中,可谓得老杜真传,是题画诗中的精品。赏析题画诗就要搞清楚画境与真景的关系,并借以把握诗人寓于其中的情感体验。

2.真题再现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①

宋·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③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黄庭坚的这首题画诗,首句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人们眼前仿佛展现着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两句承接上句,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的一种幻觉。第三句中的“唤”字写得极妙。不仅笔致疏朗清淡,传神地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描写诗人自己已然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这才恍然大悟。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