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爸妈助考不添乱
2239200000025

第25章 考试期间:华山论剑(1)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十年磨一剑,经过高中三年的艰苦学习,孩子们终于就要走上考场,迎接他们生命中第一次最重大的考验——高考了。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为广大考生家长朋友们介绍和推荐了一些帮助孩子迎接高考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技巧。本章中,我们将带领大家进入最后的奋斗关头。

在很多武侠故事里,大侠们经过了数十年的苦练武功,等的就是最后共赴华山,一决高低。高考考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高考期间,我们家长究竟应该作为“观战者”还是“拉拉队”抑或高度戒备的“后备队员”?

您知道吗

考试期间,作为考生家长,我们需要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继续做孩子贴心的后勤兵。在高考期间,孩子的饮食起居、作息时间都和备战期间有所不同,本章我们会为家长们做一些特别推荐。

做孩子安全的避风港。高考期间,孩子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第一次经历这么重大的场合,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孩子幸福的避风港,让孩子感觉温暖而心安。

做孩子的心理按摩师。我们知道,按摩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心理按摩师的责任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卸下当天的心理包袱,减轻压力,调整心态,以自信积极的面貌迎接第二天的考验。

做孩子的心理后盾,而不仅仅是孩子的保姆。在高考期间,家长最重要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如何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更在于在心理上支持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来自家庭的强大力量的支持,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挥。

对号入座

下面这是一位高考考生的日记——

心声一:不想你陪考

考试时,最不想父母来陪考。更不希望他们为了陪考而请假。想到父母守在考场外,就会觉得有压力,怕考不好对不起他们。万一考得不好,走出考场就看到他们充满希望的眼光,那肯定特难受。而且,这么热的天,他们在考场外一守就守两天,我们也觉得心疼。

点评:每年高考,“陪考一族”往往成为考场外的一道风景。家长总觉得自己守在考场外,心里就能踏实些,万一有个意外事故也能随时应付。殊不知,陪考往往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心理负担。

心声二:考完别问“怎么样”

我每次考完试,我妈都爱问“怎么样?”“怎么样?”我最怕在高考时,她又跑来问“怎么样”,肯定特烦。老师都说“考一科忘一科”,她一来问,好的坏的,不全记起来了吗?

点评:家长关心孩子的考试情况,的确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了稳定孩子的考试情绪,最好是考完一科就忘记一科,让他以饱满的情绪迎接下一科考试。因此,孩子考完试后,家长不要着急问考试结果,以免影响他的情绪。

心声三:你想看电视就看吧

为了让我专心考试,家里停止了所有的娱乐活动,晚上连电视也不敢看。这几天,正在热播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我爸妈特爱看。但为了不影响我考试,他们硬是忍住了。一次我听到我妈打电话时,压低了嗓门问人家:“电视放到哪了?”我听了真难受。其实,他们想干吗就干吗,想看电视就看吧,对我没什么影响。

点评: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高考环境,这是每一位家长应该做的。但是,如果做得过于刻意,比如一些家长甚至连走路都蹑手蹑脚,说话也要压低嗓门,这样反而会给孩子制造压力。因此,家长在孩子高考时也不要过度紧张,家长放松,才能感染孩子放松。

心声四:别再逼我吃这吃那

为了迎接我高考,我妈一星期前就准备了一份“高考食谱”。从一日三餐加夜宵,顿顿都要讲营养,每一样吃的都是为了帮助我增加记忆,也不管我爱吃不爱吃,反正就得按着食谱来。这两天,可别再逼我吃这吃那了。

点评:高考改变饮食习惯不可取。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并不是到了考试才开始调节的。高考冲刺阶段的食补切忌两个极端,一是孩子平时吃得比较清淡,高考冲刺阶段却“大补特补”;二是有的孩子平时口味吃得比较油腻,高考前家长却严格控制孩子肉类和蛋白质的摄入。这两种做法都会打乱孩子本身的饮食结构,十分不可取。高考前饮食应该遵循三个原则:清淡、营养、安全。

点燃心灯

孩子高考,家长应该做什么?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数百万孩子与家长的心。高考,不仅仅只代表每年6月上旬的那几个日子,也不仅仅只关乎高三的学生和家长,它实际上贯穿孩子的整个高中生活,萦绕在每个家长的心头直到孩子进入大学。

我们可以批评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所孕育的社会怪胎,在现行高考制度未彻底改革之前,家长们的考虑大概是:孩子高考,我们该做些什么?也就是家长在孩子应考过程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

首先是孩子独行路上的陪伴者。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高考期间对一个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无论在精神、体力和意志上都是一个考验。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这样重大而紧张的场合,孩子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常常会不期而至。虽然有同学和老师处在同样的压力背景下,但是很多的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以精神的支持。这时候,家长需要充当的不是教导者,更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方面有学校和老师,家长不应角色错位),而应是孩子独行路上的陪伴者。孩子心理不安时,陪他聊聊天,聊天时切忌以教训者和教导者的身份出现,更多的时候只需扮演好倾听者角色就行;孩子烦躁时,伴他散散步、打打球,参与到他的活动中去,以文娱的方式缓解压力;孩子遭到挫折时,家长就是旁边鼓动家和打气筒,并尽可能地为孩子做好分析和参谋,从积极的方面予以肯定和鼓励。相对于导师,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坚实的肩膀和温情的怀抱,需要的是家长陪伴全程的鼓励语言和关心目光。这样,你陪伴的身影才不会是孩子的压力,而是孩子的动力和心灵的依靠。

其次是孩子起伏心情的按摩师。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心情起伏较大,有测试成绩引起的情绪起伏,有老师或同学的评价造成的情绪起伏,也有个人感情方面懵懂造成的情绪变化。在高考期间,孩子身心都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情绪很容易失控,作为家长应该帮助他舒缓这些压力和不良的情绪。情绪起伏和变化,有些可以从孩子的表面言行异常中看出,有些则需要家长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比如作业状况、阅读取向、听音乐的选择、说话的语气和速率、公开的日记等)。无论是孩子告诉你的还是你通过观察发现的,最重要的是先不要忙于下结论,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干涉和批评(忽视或简单的、不关痛痒的劝告同样不可取)。家长要做的,首先是将自己放入孩子所处的情境中去体察孩子的感觉,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坦诚地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适时、适度地结合自己年轻时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是孩子曾经经历的具体事例,从积极的方面安抚和引导孩子尽快走出情绪波动的困境,释放自己,轻松地投入后面的学习。

第三是高考相关信息的搜集者。我虽然反对家长越俎代庖做孩子课业的家庭教师,但我认为,家长利用业余时间为帮助孩子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去有意识地搜集一些信息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可以有效地节约孩子搜集相关信息的时间,家长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能切身地感受孩子学习的相关情况,以便适时地发挥自己的参谋作用。这方面作用表现最显着的大概是高考志愿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了——如果我们将高考志愿的填报也作为整个高考的组成部分的话。

第四是起居习惯的督察者和后勤保障的营养师(含体能储备的训练师)。高考,从表面上看只是单纯知识系统的考查和较量,实际上是孩子全面情况的综合考查。这个综合考查,不仅是孩子本身,还包括孩子的支持系统:学校、老师、家长;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知识的消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身体与心理状况,以及以上各方面的调整和运用能力。这如同一支球队去参加比赛,看起来是球员在场上比赛,实际上比的不仅仅是球员个人的技战术运用,还包括他后面的支持团队,他的教练和后勤保障队伍。高度紧张的备考期间,很容易让孩子疲惫,良好的起居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方面,家长有足够发挥能量的地方,你可以不帮他学(实际上,大多数的家长也帮不了),但你可以督促他养成一个好习惯。千万不要看轻这项工作,说这项工作的好坏决定高考的最终成败也不为过。而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最直接的入手处是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居有时,做事有规,日有三省,温故知新,认错知改等,既可算是生活上的好习惯,也一定会对学习产生良好影响。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家长不断地、坚持不懈地从旁督察,慢慢地就会有所成效。

后勤保障的营养师这一点很好理解,孩子的考试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合理的营养膳食对补充孩子的体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这方面有不少家长很有经验,我这里不多说。我想强调的是:体能的储备决不仅仅是营养的补充,还应包括适当的、科学的体育锻炼。高考,虽是知识掌握程度(效果)的比拼,其实也是身体和心理状况的较量——因为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可以支持长时间、高强度学习的身体作保证,要有健康的、可适时调节、稳定的心理作支持。因此,在学校之外,家长还应请教专家,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一个完备的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计划,然后踏实地督导孩子坚持训练,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所成。

为您支招

1.衣食住行一百分

孩子明天就要高考了,做家长的——要不要送考?要不要陪考?要不要住宾馆、下馆子?要不要询问考得好不好?要不要给孩子穿新衣?要不要给孩子换菜谱?要不要给孩子换上新文具?孩子紧张,家长怎么样安慰?孩子觉得考得不好,家长怎么样开导?想着孩子就要进考场,自己很激动或很紧张怎么办?

我想,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高考期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我们希望孩子在考场上拿高分,同样地,我们作为孩子的后勤兵,在高考期间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我们也要拿满分!下面我们就针对高考期间孩子的衣食住行给大家支一些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衣最好别穿紧身衣

高考时,要不要给孩子准备几套新衣服?穿新衣服是不是可以起到调动孩子情绪的作用?

对大多数孩子来讲,穿不穿新衣服并不重要,有时家长反寻常的安排反而会令孩子不自在,穿什么衣服最好由孩子自己决定。

但高考两天,通常较热,家长可提醒孩子别穿紧身衣,最好穿纯棉衣裤,透气性、吸汗性、舒适感更佳。在此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考场规定,高考考生不可以穿印有英文单词的衣服入场。家长应该帮孩子注意这些规定。

食不要刻意换菜谱,一日三餐合理搭配

“你今天想吃些什么?”高考期间,我们可以把这个决定权抛给孩子自己。孩子进入高三后,家长们都会一直很注意孩子营养上的调补,高考期间,最重要的是保证孩子饮食卫生,并不需要刻意给孩子安排什么营养菜谱。

如果孩子平时在学校吃食堂,油水较少,如果突然安排大鱼大肉,孩子的肠胃系统反而吃不消。配菜的第一个原则是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主,比如清蒸鱼、蒸水蛋、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等。另外,也不能让孩子吃得太多,因为人在紧张时消化系统会受影响,消化过程会影响脑供血、供氧功能。

高考,是考生智力的大比拼。体能作为学习活动的物质承载体在高考时也同样接受着挑战和考验。

有很多营养专家都认为只要调配好一日三餐,做到合理饮食,就能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那么怎样才算是合理的饮食呢?一般来说正值青春发育期的高三学生,他们的热量需求要比正常人高,所以除了每天摄入基本的能量外(正常人每日基本食物结构金字塔为:五、四、三、二、一。即谷物类500克左右、水果蔬菜400克左右、奶300克左右、鱼禽肉蛋200克左右、其他100克左右),还应额外增加一点动物类蛋白,如鱼、蛋、禽,但这部分营养的增加幅度也不应过大,比人体的基本需求略高一点即可。

高考期间,应对考生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注意膳食搭配,提高考生食欲,以满足机体对考试期间的特殊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