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2
2240100000025

第25章 地理之谜(1)

西湖前身是海湾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媲美于古代美女西施的西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学术界至今仍众说纷纭。了解西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对西湖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筑塘形成的。西湖原来与海相通,这是古今比较一致的看法。据南朝宋文帝时钱塘县令刘道真在《钱塘记》中所记,东汉时钱塘郡议曹华信为了防止海水侵入,招募城中人民兴筑了“防海大唐”,建成以后,连钱塘县衙门也迁来了,这就是今日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从此与海隔绝,成为湖泊,此说历代学者都有认可,因此流传至今。

19世纪初,日本地质学者提出另一种说法,西湖是因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湖泊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经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湖原是一个泻湖,推翻了日本地质学者的说法。竺可桢认为,西湖本是海湾,后来由于湖潮挟带的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外(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与大海隔绝而成为湖泊。

魏嵩山先生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指出当时(杭州附近)的钱塘江水面仍相当辽阔。而《汉书·地理志》“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的记载,则清楚地表明在西汉时期西湖仍为海湾,杭州市区还未成陆。魏氏认为刘道真《钱塘记》所载“华信筑大塘”之事确实,因此认定西湖与海隔绝成为内湖,时间应当是在东汉。

林华东先生对众多研究者主张的“西湖是因为东汉华信筑塘成功后才形成”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如果确有华信筑“防海大塘”,其功能也该是防御海潮冲击陆地,就像1983年7月在杭州江城路立交桥所发掘的五代钱氏捍海塘的功能一样,说明东汉华信筑防海大塘时,内侧地带已经成陆,但是由于常受潮患,因此在海潮冲击要害处“立塘”,保护陆地不被海水吞没。这并不能说明华信是吴山与宝石山之间,筑起一条如同建造水库时的拦蓄水大坝后,才促成西湖的形成。林先生主张最迟在东汉之前,西湖就已形成。西湖风景西湖形成于何时

吴维棠先生从西湖东岸望湖宾馆地下4米深的钻孔采样中,发现存在黑色富有机质和植物残体的粘土层,用碳14检测得距今2600年左右。白堤锦带桥两侧五六米深处的钻孔中,有一碳化程度较高的泥碳层,厚10~50厘米,用其上部的标本做年代测定,发现距今有1805年左右。泥碳层之下的青灰色粉砂质粘土中,富含有机质和碳化的植物干枝,分析结果发现有黑三棱、眼子菜等陆上浅水生的植物,这说明当时西湖已是沼泽。由此推测,西湖在春秋时代已经沼泽化。在疏通西湖的时候,人们曾发现一些石器和战国至汉代的铁斧,估计是古人从事渔猎生产时失落的。因此,吴先生推断:在西汉前,杭州不是海湾,而且海湾成陆后遗留下的残迹湖(西湖)也已沼泽化。这就无怪乎《史记》、《汉书》、《越绝书》等古籍中,只记载钱塘县和别的湖泊,而没有关于古西湖的记载。

现在,人们还不能清楚地知道西湖的成因,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会弄明白的。

刺桐港为何衰败

鸦片战争前,人们都知道广州黄埔港是中国的大港,鸦片战争后,上海港超过了黄埔港,成为中国的大港。如果再向前追溯,中国最早的大港是泉州刺桐港,但它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泥沙里,它的兴衰也随之成为一个谜。历史上的泉州刺桐港

1292年夏天,曾在元朝政府担任过扬州总督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奉朝廷旨令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赴伊朗时,曾经来到当时南方著名的港口泉州刺桐港,望着樯桅如林、千帆竞波的景象,他发出了“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的感叹。

还有一位外国旅行家——摩洛哥的伊本·巴图塔,也曾到达泉州,并在他的游记中留下盛赞刺桐港的笔墨。他也认为当时的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其规模完全可以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相媲美。

泉州因为环城墙种植着刺桐,所以有“刺桐城”的别号,泉州港也就被叫做刺桐港了。宋元时期的泉州,正处于历史上少有的海上贸易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而当时的刺桐港也的确是一个东方巨港。泉州湾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汇之地,面对辽阔的海洋,背靠闽南金三角地带。据史料记载,从刺桐港驶发的船只,不仅沟通朝鲜、日本、琉球,还到达南洋各国。航行距离最远的记载是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直抵阿拉伯世界甚至远航非洲沿海。

刺桐港的繁盛,首先得益于泉州充足的物资。泉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手工业、晒盐业以及冶金业、陶瓷工业都极为发达,因此急需拓展市场以求发展。据史料记载,从刺桐港输出的商品大多是丝织品、糖、茶、瓷器,还有最不易保鲜运输的荔枝。这些商品多输往异域,所以泉州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点”之称。

刺桐港的繁盛,还得益于泉州湾优越的地理条件。刺桐港实际上是指以泉州为中心的3个海湾和11个支港所组成的码头网。这些港分别是泉州湾的洛阳港、后渚港、石湖港;深沪湾的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围头湾的金井港、围头港、石井港和安海港。这些海港就如众星拱月一般环绕在泉州周围,形成独一无二的刺桐港。众多的港口或为商港、盐港,或为军港、渔港,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各港口又相互助补充,从而形成泉州刺桐港这个功能齐全的东方巨港。

港口的繁荣,也带动了陆上交通的兴旺,因为陆地上的货物和商品,都要通过运输集中到码头,因此到现在安海五里桥仍然保存完好,成为刺桐港陆上、海上一派繁忙的历史见证。

宋元时期泉州的繁荣,还可以从当时有大批外籍人士居住得到证明。材料记载,当时有大批来自波斯和阿拉伯国家的商贾居住在泉州。他们不仅在泉州生活富足安定,甚至还有人在成为了职务显赫的官员。日渐萧条的港口

明朝时期,泉州港日渐衰落。在刺桐港再次出现浩浩荡荡的船队也只是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舰队下西洋时在泉州祭神的寥寥几次。

所以人们一定会困惑刺桐港衰败的真正原因。

根据历史学家研究,明朝军队的灭藩政策是导致刺桐港日渐衰落的直接原因。蒙古人的入侵结束了宋王朝的统治,历史进入了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时期。明政权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建立,民族观念略显狭隘,于是泉州的,外籍商贾成被抄斩或逃住山区,外国商船闻此丧胆,不要说贸易,就是经过也是犹豫再三,于是,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刺桐港便日渐衰落了。

清朝,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台湾同时成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清朝政府于是实施“海禁”,他们担心渔民与郑成功联手,所以强令一切船只不许出海,而且还将船全部焚毁。“海禁”的进一步推行,让沿海渔民不得不向内地迁徙,这样大片海岸线就变成了无人区。

如果说刺桐港萧条的原因是战争和“海禁”,那么“海禁”的解除和战争的结束却并没有让港口恢复往日的繁荣,事实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从康熙执政到乾隆盛世,福建的海运行业依然形势低迷。台湾被划入清朝疆域,清朝统治阶级为稳固其统治,一边缓和民族矛盾,一边积极倡导加快农业生产,恢复漕运,实施一些恢复海运的政策,但这些都没能让刺桐港恢复往日的兴盛。

刺桐港的衰败原因引起了学术界的长期争论,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另外的声音

有人认为,广州黄埔港崛起于刺桐港衰落之时,而鸦片战争后,上海港又取代了广州港成为中国的大港,这也许是一个盛衰的必然,历史的发展。但是刺桐港作为一个曾经极度繁荣的大港,就算衰落也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还会有一定的吞吐量,而事实并非如此。

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极度繁荣,必然大大刺激当地造船业的发展,造船业的兴起又自然使林木遭到砍伐。晋江沿岸的植被也是难逃其祸,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致使后港淤泥沉积。刺桐港的兴起,同样带动晋江上游农耕业的发展,宋代就在安溪开山造田,森林被砍伐之后,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再加上那时制瓷业的兴盛,人们又将地面上的表土掘去推成土丘,作为制造瓷器的原料,这必然会造成又一次的水土流失,淤塞港口。这样看来,给港口带来繁荣的产业反又成了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这使当年环绕泉州的3湾11港,终因淤泥沉积而失去恢复往日繁荣的机会。这些是不是刺桐港衰败的真实原因呢?隐形碑石之谜

传言称,达摩面壁石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师、南天竺国僧人达摩用来面壁修行的巨石。公元520年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正是虔信佛教的梁武帝到处修库祭佛的时期,达摩在这时来到中国并在嵩山山洞度过39个春秋的面壁岁月。终于,他的虔诚感动了上天,达摩的灵魂进入石内,石上留存了他整个人体的影像。僧徒们把石里的形象凿下来挪入少林寺,作为传世珍宝供奉起来,日夜参拜。达摩画壁石

对这块具有人影形象的面壁石,据载有不少人还亲眼见过,相关的史料记述也很多。据《登封县志》载:“石长三尺有余,白质黑纹,如淡墨画。隐隐一僧背坐石上。”明时徐霞客、袁宏道都记述过少林寺的这块面壁石。

“少林一块石,都道是个人,分明是个人,分明是个石。石何石?面壁面。人何人,面壁佛。王孙面壁九年轻,九年面壁祖佛成。祖费成,空全身,全身精入石,灵石肖全形,少林万古统宗门。”这是面壁石后面的石碑上清人萧元吉撰写的碑文——《面壁石赞》。科学的解释

其实在地质工作者看来,达摩面壁石这样的石头并不稀奇,因为王乳峰达摩洞的岩石属于寒武纪的石灰岩,石灰岩呈白色,如果上面布满各式花纹,则很容易找到一块里面有类似人形图案的大石。达摩洞里的石灰岩正是这样。石头上面布满形状各异的花纹,以墨色花纹居多,如果1000多年前,少林寺僧人在五乳峰上采下来一块上面有酷似人形的墨色花形纹石并告诉世人说这是禅宗祖师达摩的身影,让信徒们顶礼膜拜也并非没有可能。

猜测不等于事实,达摩面壁石究竟是怎么回事,石面上清晰可辨的僧人影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对此现象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其他的情形

像达摩面壁石这样的石头并不鲜见,还有两块隐形碑情形也颇为奇特。这两块石头位于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潭唐宋文化遣址上,他们看上去像一只无头的龙,刻在矿岩石壁处,四面临水。石壁上刻有唐、宋、明代以来的大、小碑文以及唐代的龙王坐像,气派威严。而龙王坐像石龛左右两侧的嵌壁碑是另一番情景。碑石面光滑,无任何笔迹,石面呈灰白色。如果往上面泼水,左侧碑石上会有一枝茎叶繁茂的墨竹图;右侧碑石顿现漂亮的黑墨行楷大家笔法。水谜蒸发掉后,字画重又消失不见。

皇太极陵中的一个碑楼中有一块“大清神功圣德碑”,重约5万千克,高16米多,立于1688年,碑正面有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的清太宗皇太极的功绩。奇怪的事情就发生在这块碑石上,每到阴天,碑的背面就会有人形隐现,如果平时有水洒在碑上,也会有人的轮廓出现。史料中记载说,人形是观音或诸葛亮。在现场观看过的人,有的说人形是男性,有的说是女性。众说纷纭,百口不一。

在贵州省关岭县境内有一座被人们称为“红崖”的石质红色山崖。崖上有一组青色的古代文字,字体不像篆,也非隶书,笔力苍劲。对这些笔迹字体,人们说法不一,有人说它是诸葛武侯的刻碑或是济公记功碑,也有人说它是殷高宗的记功碑,那么红崖上的文字是什么时候的碑文,记的又是什么呢?种种猜测

隐形碑石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一种看法认为是阴天下雨的时候空气湿度大,会在石块上形成水珠,由于石面密度不一,石质不同,对水珠的吸附程度也各不相同,于是就形成了各种深浅不一的条纹,也许就有一个形状酷似人形。也有人猜疑这是一种密写方式。时至今日其中的缘由仍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当然,石头的地质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们还在不断地发现着隐形碑石,相信在大量的实例研究下,隐形碑石的谜底一定能够被揭开。黑竹沟之谜

黑竹沟森林幽深,奇花异草遍布,既令人神往而又令人惶恐。在黑竹沟深处似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传说在沟前有一个叫关门石的峡口,就算是一声人语或犬吠,都会惊动山神鬼怪吐出阵阵毒雾,把闯进峡谷的人畜卷走。这个传说给黑竹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失踪案件

1950年初,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半个连,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逃窜。可谁知进入沟后,一个人也没出来。这些人是被巨蛇吞吃了,还是被其他东西夺去了生命,至今无人知晓。

195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兵某部的2名战士,取道黑竹沟运粮,结果也神秘地失踪了。

黑竹沟1977年7月,中国四川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宿营于关门石附近。身强力壮的2名技术员主动承担了闯关门石的任务。第二天,他俩背起测绘包,每人仅带了2个馒头便朝关门石内走去。可是到了深夜,依然不见他俩回来。第二天开始,寻找失踪者的队伍逐渐扩大,川南林业局与邻近县组织的百余人的搜寻队也赶来了。他们踏遍青山,找遍山谷均未发现2名技术员的踪影。不明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