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2
2240100000031

第31章 地理之谜(7)

在沙漠腹地,一年中有近10天的雷暴日,有长达140~230天的霜日,甚至有2天降雪日,积雪深1~5厘米。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漠一派银装素裹,人们真要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功了。塔克拉玛干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沙漠甘泉之谜

水是生命之源,而沙漠中水的价值更是非比寻常。那么,沙漠里的水藏在哪里呢?在沙漠中旅行的人有一个常识:吃剩的瓜皮,切不可乱扔任其很快晒干,而是要将内皮朝下用沙子埋起来,让水分多保存一段时间,因为这样一块瓜皮也许就会救一条人命。在沙漠探险中,如果携带的矿泉水有富余时,那些探险经验丰富的人都知道,不要把它们带出沙漠,同样埋在沙漠中,并做出标记,让其他人能获得生存的希望。地下“宝藏”

沙漠中有多少水?这些水能用多久?这些问题,人们心里还是没有底。后来,经过国内一流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25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下水储藏量在8万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8条长江的年径流量。如果将这些水全部抽上来,可以在这225万平方千米的沙漠铺上36米厚的水层。这太令人兴奋了,也许,塔克拉玛干会因此而成为绿洲呢!可利用的水资源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面和东面,水的矿化度很高,每升水的含盐量可达到数十克甚至百克以上,现有的净化手段很难使它们淡化。这些地方,应该说是沙漠真正的缺水区。但这种“缺水”,不是没有水,而是没有可以利用的淡水。

在塔克拉玛干地区,也有淡水的存在,由于有淡水的定期补给,使潜水渐渐被淡化,所以也被称为“冲淡型潜水”。但是,河水下渗的宽度是有限的,一般在200~500米之间,而在河流转弯处的凹岸,水流冲力影响的宽度自然大一些,有时可达数千米。这些淡水聚集成纺锤状,在水文地质上被称为“淡水透镜体”,但这种淡水透镜体厚度不会很大,一般小于30米。找到这些淡水透镜体,对开发沙漠的意义十分重大。

新疆水文地质部门在塔中油田附近找到了一处淡水,引起了新闻媒体大篇幅的报道。实际上,这处“淡水”是矿化度每升约一克左右的微咸水,按现行饮用水标准衡量属于下限,但对油田来说已经是弥足珍贵的了。希望塔克拉玛干会发现更多的水资源。多彩的沙子

沙漠并不完全是黄色的,它也有多种颜色。不同的沙漠有不同的色彩,例如,在文比湖南岸的沙丘与沙丘之间,粗粝黝黑的沙子仿佛在沙漠中铺出了一条宽广的高速公路;而乌伦古湖岸的沙丘,犹如食盐堆积而成,白花花耀人眼目;而接近将军戈壁的沙丘,则在灰棕之中,透出了红壤的土色……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生长和开花的各种植物,更绐沙漠披上了彩色的外衣。多彩的沙漠

多彩沙漠的例子不胜枚举: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黑沙漠)矿物成分复杂,达40多种,多种矿物的混杂,使它色彩很深,故有“卡拉”(黑色)之称;而中亚的克孜尔库姆沙漠(红沙漠)是以崩裂的岩屑和沉积红壤的残余物质为主,因此被称为“克孜尔”(红色);新疆准噶尔东部的阿克库姆沙漠则因沙子颗粒细、色彩淡而呈“阿克”(白色)。多彩沙粒之谜

构成沙漠基本色调的还是沙子本身的颜色,而沙子的颜色除了以灰棕色为主外,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颗粒应有尽有。当太阳的光芒照射在含有云母颗粒的沙地上时,就会反射出漂亮的色彩。沙子来源之谜

沙漠里的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河流、湖泊的冲积沉积物;另一个是当地基岩的风化物质。前者也主要是由山区的岩石风化、崩裂形成的。沙子的组成成分,90%以上是石英和长石,它们的比重小,被称为轻矿物。剩下的部分是重矿物,它的含量虽少,但种类很多。沙子色彩形成之谜

沙子中的重矿物一般有10多种,多的可达40种以上。在我国的沙漠中,重矿物以角门石、绿帘石、金属矿物、石榴石等为主。不同矿物的颜色,赋予了沙子以特殊的色彩。例如,绿帘石、石榴石、蓝晶石、金红石、黑云母、白云母等矿物的名字,可以使我们想象出它们的色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云母的含量几乎占到重矿物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塔克拉玛干素有“闪光的沙漠”之称。

月牙泉之谜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沙漠谷间的小盆地中,被沙山环抱,南北最宽处54米,东西长近300米,泉沿向南凹,向北凸,向东西两端逐渐变窄变尖,水面形状酷似一弯新月。弓背的北面距泉边10多米处,耸立着高200多米、峰峦陡峭的沙山主峰。南面是一片距水面几米高的沙土台地。以前,台地上有寺院庙宇、殿堂道观百余所,楼阁亭台鳞次栉比,岸边沙枣树、榆树、杨树蔚然成林,景致壮观而幽雅,有些地方还种植庄稼,足见台地之大。台地后面也是一座高大的沙山,与主峰遥遥相对。

月牙泉不枯之谜

月牙泉处于沙漠腹地却能够常盈不枯,恒久生存,这是由于泉底有逆断层储水构造,属典型的古河湾风蚀残留湖,处于风蚀凹地和新月形沙丘间,因此也叫风成湖。以前鸣沙山中还有几个储水小湖,但都和古河道的大部分一起被流沙埋没,唯月牙泉这片残留河湾地势较高,河流渗漏的地下水汇集于此,又受到周围特殊地形地势的保护,才得以幸存。其水源来自鸣沙山下含水层位置较高的地下潜流,一般不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水量稳定,而月牙泉处在古河道河湾残留形成的湖盆洼地中,离潜水较近,容易接受地下水的补给。所以,水面虽小,但底部水路畅通,涟漪荡漾。月牙泉月牙泉的守护神

敦煌西南风较多,刮西风时,由于泉附近比较潮湿且以前有植被,近处沙坡低缓起伏,而较远处又为高山所围,所以沙刮不起来,而远处的沙又吹不到泉边。起南风时,泉南有广阔的高台及树木、建筑阻隔,沙子很难落入水中,同时还把北面山脚流泻下来的沙吹卷到鸣沙山上,从而防止了北山脚的沙子涌向月牙泉。起北风时,主峰另一面的沙子飞速地沿月环形沙丘向山梁上滚动,沙子沿山梁上滚,速度迅急,动能很大,所以吹到山背上的沙子速度极快,而靠月牙泉一边主峰坡度极陡,山脚距泉沿近,再加上山高,所以沙子从山脊骤然飞起,凌空而过,飞越月牙泉,落到了对岸。风越大,沙子落地点距泉越远,而山下因有主峰为屏,几乎无风。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所掩”及“沙挟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的原因所在。大自然是月牙泉最好的守护者。”

“魔鬼谷”

“魔鬼谷”的美丽和平静是表面的,在这沼泽淤积的深渊中,布满了熊的骨骸、猎人的工具和淘金者的尸体。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的牧民曾到此放牧,但由于惧怕“魔鬼”,牧民们对此地讳莫如深,他们宁愿让羊群在戈壁沙滩上饿死,也不敢到那里去放牧。那么,到底是什么“魔鬼”,竟然让这里多年来渺无人烟呢?魔鬼谷恐怖的美丽

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区,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内流河——那梭格勒河。那梭格勒河流域风景如画,草肥水美,是一个富饶的地方。河流南面有高耸入云的昆仑山主脊,北面有祁曼塔格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夏季干燥而炎热的空气,两山夹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再加上叶脉状的大小支流中的冰川融雪,灌溉着这片古老的谷地,因此,这里牧草丛生,远远望去,好似锦绣的绿色绒毡。入春,冰雪消融,遍地青草沼泽,染绿了座座大山、条条山谷;夏天,山花烂漫,蜂飞蝶舞,万物欣欣向荣;秋天,银芒飘浮的金色草原上,徜徉着成群结队的野牦牛、野驴、藏羚、原羚和黄羊。

然而此处却充满了凶险,这里的确是一个包裹在美丽平静外表下的恐怖地带。魔鬼的影子

7月底的一天,骄阳似火,蓝天如洗,飞禽高翔,“魔鬼谷”更加娇柔妩媚。可刹那间,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冰雹雪霰齐降,狂风夹着飞沙走石,搅得周天寒彻,大有魔鬼降临之势。雷暴过后,“魔鬼谷”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和平静,但山坡上却留下了许多不幸的马和野牦牛的尸体,尸体附近有一片片枯草和焦土。魔鬼何在

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多方面研究和考察,总算弄清了“魔鬼”的真面目。这个凶残的“魔鬼”原来是雷电。这美丽的山谷竟是一个雷电区。为什么雷击多集中在这“魔鬼谷”呢?

经过长期全面的勘察,专家发现此山谷处于高磁异常带上,共由17个异常区组成,其特点是规模大,梯度差明显,一般长10千米以上,宽1~2千米,排满了整个山谷,那梭格勒河的两岸,地表被黄土、沙砾、泥沼掩盖,野外人员在磁场上工作时会出现指南针失灵而迷失方向的情况,都是潜伏的危险。经考察队员进一步证实,产生高磁异常的原因除了面积很大的三叠纪火山喷发出的强磁性玄武岩外,还有大大小小30多个铁矿脉及石英长岩体,它们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会出现闪电频发的现象。“沧海桑田”奇景

沧海桑田只在神话之中有所耳闻,但现实中也有这样的奇妙景象,你相信吗?白沙堡甘泉的消涨现象就是最好的例子。白沙堡的百姓们,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织生活,生活中并无令人惊异的事发生。但是后来白沙堡变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地方,来此探奇、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原来,在村上有两口甘泉60年久涨一次,30年暂涨一次。泉水为何自涨自消,这中间有什么奥秘吗?泉水暴涨

白沙堡村前有肥沃的良田,称为澎窿上洞和澎窿下洞。这里有甘泉两处,常年不涸,四季清洌,名为青龙泉和黄龙泉。村民世世代代靠这两眼泉水饮食灌溉,村子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因为白沙堡一带四面皆山,泉水的来龙去脉不大清楚,只知道下水处经岩穴流入地下河,后又流入山后的旧县河。据中村老翁谈及,清朝同治戊辰年(1868年)三月十七日水涨一次,为时4日。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十七日,水又暴涨。当天,天气晴朗,水突然由岩穴冒出来,顷刻之间,水涨到1米深,村落田间,一片汪洋。但旧县河的水,仍和以往一样。并无涨水之迹象。当时,正值早稻成熟季节,发水之初,村中年长有经验者,知洪水不会在短期内消退,急令村民抢割稻子。此事曾轰动一时,各地闻讯来观洪水者,络绎不绝。一日尽观“沧海桑田”

白沙堡无河无溪,居然涨出这等泱泱大水,目睹者无不称奇。更奇的是,1940年这次涨水并非如1868年和1900年那两次,少则数日,多则半月即消退,而是维持了260天的洪水期。1900年春天,春雨连绵,洪水继续上涨,竟然淹没了不少村舍。百姓无不忧心忡忡,望“水”兴叹,一天上午,有村民偶然到村头水边,见水动异样,自村道下井口去的石级,顷刻间寸寸露出,不到一日工夫,水消殆尽,田亩重现,此种景观令人称奇不已。“死亡之洞”

峨眉山舍身崖分四个崖台,每个崖台斧劈刀削,十分险峻。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第一个岩台上,有一个曾使72人瞬间惨死的洞穴——三霄洞。三霄洞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峨眉山为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远在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在山上隐居。东汉末年,有僧人在山上修建佛教寺院。明清两代,佛教活动达到鼎盛,山上所建庙宇有151座之多。山上香火缭绕,但游人一般不到舍身崖的三霄洞游玩,因为这里被称为恐怖的“死亡之洞”。佛门惨案

三霄洞曾是佛教的热闹之地,洞外庙宇雄伟,环境清幽。那是1927年秋季的一天,富顺籍的演空和尚出任三霄洞住持,一帮富顺的善男信女捐款铸造了一口大铜钟,千里迢迢送到这里。众人来到洞内,酒酣饭饱之后,已是下午3点,为朝贺三霄娘娘,人们唱起了《三霄计摆黄河阵》,演空和尚忙制止说:“佛地要保持安静,吵闹了三霄娘娘是要降罪的。”大家情绪高涨,哪里肯听。这时,洞内到处点燃了蜡烛,大家团团围着,边唱边跳,顿时人声鼎沸,鼓声不断,钟声轰鸣,使这个高3米、宽5米、长约700米的洞内灯火辉煌、烟雾缭绕。突然间,洞内一声巨响,霎时漆黑一片,一股巨大的黄色火焰,像火龙似的从洞底喷涌而出,72人当场窒息身亡。

消息传出,当时两个县的县长吓得胆战心惊,面如土色,火速到三霄洞调查原因,却无果而归,只好下令封闭了三霄洞,将遇难的72人埋在三霄洞外,拆毁了洞外的三霄娘娘庙,禁止游人到此地游玩。荒芜的三霄洞

几十年过去了,这里路断人稀,成为令人生畏之处。现在三霄洞杂草丛生,枯藤遍地,只有“三霄洞”三个大字还依稀可辨。从洞口往里走约300米处,还有两具尸骨。洞口两边各有一尊菩萨,高约4米,已面目模糊。那口铜钟已被人从洞口推到崖下,至今还遗弃在那里无人问津。泰山“佛光”之谜

人们对于泰山佛光的传说熟知已久,泰山脚下的居民曾有幸见到过这一景观。人们说泰山佛光是岱岳菩萨显灵,假若登泰山的人能见到佛光,将是非常幸运的事。佛光乍现

佛光像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呈现在人们眼前。它的彩带显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绚丽极了。最外一层的红光圈如斑斓的日珥一样,光彩夺目。在巨大的光环中似乎还有人影晃动。这是围观者的影像,人们激动得手舞足蹈,光环中的影像也随着活动。这时候,恐怕真是“目睹佛光惊神魂,飘飘欲飞似仙人”了。周遭白云飘忽,雾气氤氲,光环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开合幻化。一会儿,佛光又在象鼻峰前的白云洞出现了。登山的人越来越多,连刚刚爬上南天门的游客,也顾不得休息,都竞相一探究竟。

云雾消散了,佛光不见了,只剩下光芒四射的碧霞和熠熠闪亮的天街。佛光从清晨7时多到8时多,延续时间约一个小时。人们如春梦初醒,痴情地望着天空。碧霞元君把佛光收回去了,但是游客早已经把难得的景观藏入了脑海中。佛光成因

泰山佛光多半出现在岱顶,从瞻鲁台、碧霞宫至南天门这一狭长地带。它是太阳照射云层或雾层而形成的彩色光环。云和雾都是由空气中颗粒极小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当太阳光照射云雾时,这些小水珠就像三棱镜一样产生折射作用,把原来白色的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色光环。佛光的大小和位移以及清楚与否,都和云雾的浓淡变化有关。看来“佛光”乃是大自然造化出来的奇迹。南美洲地面巨画是何时何人所为

在热带丛林掩映着的南美洲地区,至今仍有许多数不清的谜等待人们去破译。随着科学的进步,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工作者开始致力于揭示这座大陆里所隐藏的秘密。

纳斯卡荒原上的巨型图案、毕斯柯湾的神秘“三叉戟”图案就是这样的不解之谜。

如果你乘飞机从巴尔帕的北边至纳斯卡南边的60公里的狭长地带飞行,从飞机上向下望,便可以发现许多神秘的线条。它们绵延数公里,有时交错、有时平行,构成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几何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