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速查手册
2245300000063

第63章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2)

此法缺点即伤口长期不愈需多次换石膏,臭味较大,邻近关节被固定过久,引起僵硬,肌肉萎缩,瘢痕也较大。在小部分患者,如软组织缺损过大,或不能缝合皮肤时,仍有使用价值。

晒清除病灶、滴注引流法:在彻底清除病灶,死腔碟形化后,洗净伤口,只定点缝合皮肤,不分层缝合。伤口内放两根细导尿管或塑料管,术后其中一根用生理盐水滴注引流,每1000ml生理盐水内加青霉素80万U,每日约2000ml,另一根做负压吸引。由于伤口有充分滴注冲洗引流,感染容易控制,骨腔凝血机化,而后骨化。术后伤口缝合不可过紧,必须保持不断滴入,同时又能流出,以免引流不畅。患者伤口大多在1个月内愈合。

滴注引流法的缺点是容易沾湿被褥,因此要防止潮湿,以免患者受凉。

晒消灭死腔的手术:股骨、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病灶清除术后如死腔很大,可用带蒂肌瓣充填死腔。勿损伤该肌瓣的血管神经,肌瓣不宜太大,避免蒂部扭转。

晒病骨切除:有些慢性骨髓炎,如肋骨、腓骨上端或中分、髂骨等。可考虑采用手术切除病变部分。

晒截肢:在感染不能控制,患肢功能完全丧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时可考虑采取截肢术。

4.治疗注意事项(1)病灶清除开放引流法:术中应注意不可去除过多骨质,以免发生骨折。并注意少剥离骨周围软组织如骨膜等,以免进一步影响愈合。

(2)清除病灶、滴注引流法:少数术后伤口不愈或复发的患者,大多是由于清除病灶不彻底引起的,再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和滴注引流后可获成功。

三、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Garr湨s病)又称特发性骨皮质硬化和干性骨髓炎,此病较少见。病因不明,不易找到致病菌,有时可能与损伤有关。损伤产生骨膜下血肿,形成钙化,本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体质多健壮,如运动员。常侵及胫骨、腓骨、尺骨等长管状骨,但下肢以胫骨最为多见。本病为骨的进行性、广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应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血循环发生障碍,骨内的氧张力下降,促使骨内膜下骨样组织增生,沉积和钙化,Haver管阻塞出现反应性骨内膜增厚,骨皮质呈菱形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这种变化比较局限,也比较轻。和一般化脓性骨髓炎不同,它不会产生脓肿、死骨和形成瘘管。有少数伤口可能有些脓液和肉芽组织,培养可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主诉

患者反复发作局部胀痛,多为夜间痛。

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硬化性骨髓炎起病时为慢性病程,发病隐匿,全身症状轻微,常因局部胀痛不适而就诊,往往反复发作。患处多肿胀、疼痛,夜间痛是其特点,因外伤或其他疾病可能激发加剧,但关节多数不受影响。使用抗生素后症状可以缓解。

2.误诊分析硬化性骨髓炎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硬化性骨肉瘤:发生在青少年,见于干骺端而不在骨干,有放射状增生和骨膜三角存在。延误治疗可发生肺部转移。

(2)尤文肉瘤:患者年龄较小,病程发展快,似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高热、畏寒、疼痛剧烈,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值较高。X 线片示骨皮质呈葱皮样改变,骨髓腔有破坏且扩大。

(3)骨样骨瘤:在骨干上端一边骨皮质增生,中间有小透亮区,为窝巢状。

(4)梅毒性骨炎:血康灢华反应阳性,无痛,呈多发性骨质增生,两侧对称。

(5)畸形性骨炎:又称Paget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病程进展慢,疼痛不剧烈,可能局部低热。X线片示皮质骨增粗,髓腔也扩大,骨小梁纹理凌乱不规则,在凸侧骨呈代偿性增粗,血清AKP值增高,血钙正常。

辅助检查

1.体格检查检查时可发现局部常有疼痛及皮肤温度高,很少有红肿,更罕见有穿破;多次发作后可以摸到骨干增粗。多次发作后可以触摸到骨干增粗。多见于青年的股骨、胫骨等长管骨。

2.X线检查发病初期1个月内无异常表现,时间长可见骨皮质弥漫性增厚,致密,骨髓腔狭窄甚至闭锁,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骨质硬化,与正常骨质无明显界限。受累骨干呈梭形增宽,外缘较光滑,无骨膜掀起现象。在骨质硬化区一般无或有极轻微的不规则斑点状骨质破坏,一般无死骨形成,软组织多无肿胀现象。

治疗要点

1.非手术治疗(1)加强营养,改善和纠正全身情况。

(2)抗生素疗法,使用抗生素可以缓解急性发作所致的疼痛。由于病灶部位硬化骨很多,药物难以经血循环进入病灶内,因此部分病例因抗生素难以奏效而需手术治疗。

(3)如有炎症急性发作,应按急性骨髓炎治疗。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部分患者病灶部位硬化骨很多,药物难以经血循环进入病灶内,因抗生素难以奏效而需作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对于范围小的病例,可局部切除增厚的皮质骨。如病变范围广,两侧皮质骨增厚,髓腔狭窄或消失时,可行手术切除一侧皮质骨或开窗,使髓腔内有张力的渗出液引流至软组织内,减低骨内压,改善血循环,可缓解疼痛。

晒清除病灶:凿开增厚的骨密质,找到小脓腔,将其中的炎性肉芽组织及脓液清除后疼痛可立即缓解。

晒开窗引流:若找不到脓腔可在骨密质上开一个窗,一期缝合皮肤,使骨髓腔内有张力的渗液引流至软组织内,如此疼痛亦可解除。

晒珠链缓释:因手术时找不到小脓腔,或多个小脓腔在手术时难以发现,手术后效果可以不佳。因此,可以先在骨密质上开凿一个窗,再从干骺端开孔行髓腔扩大、清创及冲洗术,清除全部脓腔。脓腔内置庆大霉素灢骨水泥珠链,2周内逐渐取出,可使伤口一期愈合及解除疼痛症状。

3.治疗注意事项(1)注意开创减压,彻底清除髓腔内炎性肉芽组织,打通上下髓腔,使血运畅通。

(2)髓腔内放置冲洗装置持续冲洗(冲洗4~6周),待髓腔内肉芽组织填充后拔出冲洗管。

(3)临床观察硬化性骨髓炎在硬化骨两端髓腔都存在不同程度脓性液及炎性肉芽组织,部分病例只有少许稀薄脓液,经常被忽视。如果不彻底清除,炎症还会复发。

四、慢性骨脓肿

慢性骨脓肿是一种局限性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般认为是低毒性化脓性感染。在儿童及青年较为常见。脓肿大都局限于长骨的干骺端,以胫骨上下端及股骨、肱骨、桡骨的下端多见。产生局限性脓肿的主要原因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时,若细菌毒力低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强,感染可局限于骨的干骺端,形成局限性骨脓肿。脓肿内为黄白色稠厚脓液或肉芽,脓液培养可无细菌生长,脓肿中期为炎性肉芽组织所替代,后期则形成感染性瘢痕组织。慢性骨脓肿患者通常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病程往往为迁徙性,持续数年之久。

主诉

患者多有急性感染史,一般无全身症状,可有间歇期,并呈急性发作。

重者可有红、热、肿胀等局部表现,但少有严重者。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多数自觉症状为局部酸困、疼痛、发热、体温升高等,患肢疼痛夜间加重,呈持续性隐痛可逐渐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在下肢类似坐骨神经痛。

2.次要表现Brodie脓肿有时会急性发作,急性发作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疼痛、发胀,急性发作数日后皮肤发红,这是脓肿将穿破的征兆,脓肿一旦突破骨壁,疼痛立即减轻,变为经久不愈的瘘孔,受其他细菌的污染会由原来单一致病菌变成复合感染。

3.误诊分析本症需与骨样骨瘤、骨嗜伊红细胞肉芽肿、骨囊肿、骨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1)骨样骨瘤:在致密的瘤体中央可见瘤巢的透亮区,似局限性骨脓肿,但骨样骨瘤的瘤巢多较小而不规则,中央可有点状密度增加阴影,病灶通常位于骨的边缘或皮质部分,骨质硬化反应亦沿皮质,使皮质呈长条状增厚,可予鉴别。

(2)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生于长骨的病变,亦多位于骨干或干骺端。自髓腔开始压迫破坏骨皮质,使骨皮质变薄,内缘出现压迹,髓腔显得局部膨大,其内可见交错的条状骨嵴,为囊状破坏。另一种为溶骨性破坏,早期形态不规整,边缘模糊,其内偶或见片状死骨,常见层状或葱皮状骨膜增生,晚期破坏区边缘清楚,周围有较广泛的增生硬化,须仔细鉴别。

(3)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最常见部位是股骨、肱骨上端,其次是胫骨近端、股骨下端,腓骨、尺骨、桡骨、跟骨、距骨、髂骨等,病因不清。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时局部隐痛或肢体局部肿胀,绝大多数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后就诊。X线表现病变多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髓腔呈现出中心性、单房性、椭圆形透亮区,边缘清晰而硬化,骨皮质有不同程度膨胀变薄,且骨皮质越接近囊肿中心越菲薄。

(4)骨结核:骨骺、干骺端结核病灶边界不整齐,周缘无硬化环,常见骨质疏松,病灶内可见沙粒样死骨,病变累及骺板与关节,呈“骑跨征暠表现,而Brodie骨脓肿少见上述表现。

辅助检查1.首要检查(1)体格检查:局部有压痛和肿胀。当劳累或轻微外伤后局部有疼痛及皮温升高,罕见有皮肤发红,使用抗生素后炎症变化迅速消退。

(2)X线检查:在长骨干骺端中央或略偏一侧,可见局限性髓腔破坏,其中心区骨质可完全消失,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周围有反应性骨硬化区环绕,硬化区与正常骨质间无明显界线。如骨脓肿位于骨的边缘部,则可表现局限性皮质增厚与皮质增生。骨外形可略增粗,骨膜炎与死骨均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