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2250500000023

第23章 忠告六正确评估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3)

我们说的这种安全感是通过仔细客观的分析得来的,所以,这种安全感有益无害,能使人明智。但并不是说所有来自股市的安全感都是可靠的,比如说“群体安全感”。所谓群体安全感就是人们在作出抉择的时候,不是通过个人的客观判断,而是通过判断大多人的选择作出投资选择。这个时候因为大家众口一词,万众一心,很容易获得所谓的“安全感”。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来自从众心理的安全感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来源的安全感。它就像是一棵无根的大树,无法面对较大的风雨。

一位德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先找来一群鸡,然后在一个鸡并不熟悉的环境中放上一堆米,当把第一只鸡放在这个环境中的时候,它以警惕的目光四处张望,偶尔吃一两粒米,它的恐惧感压过了饥饿感;然后他放进了第二只鸡,两只鸡在一起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恐惧了,但他们仍带着警惕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吃着米,到三四成饱就不吃了;之后科学家逐步让更多的鸡进入这个陌生的环境,他发现越多的鸡出现在这个环境中,它们的恐惧感就会越低,到最后这些之前小心翼翼吃食物的鸡已经开始哄抢地上的米了。更关键的是,在这个实验中,科学家发现,鸡群的数量越大,鸡的警惕性就越低,而鸡对于新环境的不安也会大大降低,这时候鸡就像在养鸡场里一样安然自得。

这种“群体安全感”是所有动物共有的天性,而且人类也一样会受到这种天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股市上,这种安全感是最危险的,因为如果大家同时认为一只上涨中的股票会带来财富,那么人们会一拥而上,购买这只股票,与此同时,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大量的投资者因为受到“群体安全感”的支配,抱着“要死不只我一个”的心理,大量的投资和疯狂的抢购会让这只股票在短时间内极速上涨,成交量翻倍。但当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其价值的时候,总会有人看穿其中的假象,于是有人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股价由此开始下跌,这个时候,往往又会引起大规模的抛售,以致股票的价格一落千丈。此时那些相信“群体安全感”的投资者无疑是最终的受害者。

真正的安全感是建立在客观、仔细、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其他一切安全感,由于它的来源本身就“不安全”,所以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安全感。因而,大家不要在有了安全感的时候就盲目出手,还应该知道,自己所得到的安全感是否可以给你真正安全的途径。

其实,我们强调的“安全感”只不过是试图让投资者能更多地运用理性分析投资对象,看清其内在价值,而不是忽视市场的客观规律,用主观臆断的“神秘感”去决定自己的投资。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投资必定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巴菲特的忠告

投资的原则应该是寻找更多投资对象的有效线索,以达成相对的安全。而利用主观臆断投资的投资者,他们也许会自认为具有安全感,但实际上,那只不过是神秘感的神秘面纱未揭开之前,人们对自己判断的盲目自信而已。

7.寻找长期稳定的产业链

我们只是持续挑选按“数学期望”衡量有最高税后回报的证券,这永远将我们限制在了我们认为可以理解的投资中。

——巴菲特

在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不应只局限于问题的表面,而是应该全方面、多层次地去思考。在错综复杂的股市中,这种思考能力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但是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往往只局限在了投资对象这一个层次上。要知道,在现代商业模式里,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链”。

在一个产业链中,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任何一环的危机都会迅速地扩散、扩大,最终影响到这个产业上的所有成员。所以,当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如果把目光只集中在投资对象本身的产业上,而忽视了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情况,那么就会有突发其来的危机,致使投资者产生损失。

要想避免这种损失,投资者就应该寻找一个长期稳定的产业链作为投资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个市场大局的高度来控制盈亏。

“如果油价上涨,我就会买进棉花的股票。”苏茜对父亲巴菲特说的这句话难以理解:油价的上涨和棉花股又有什么关联呢?巴菲特解释说:“在油价上涨之后,化合纤维的成本也会上升,所以用化合纤维制成的衣服价格也会上升,直接导致其需求量减少。这个时候,棉质衣服的需求就会上升,所以这个时候棉花的股票前景会很乐观。”这段话很直观地揭示了产业链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巴菲特对其中奥秘超强的洞察力。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一直是中国金融界关注的一个事件,而在这个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是怎样对一个产业链进行深度分析的。

在当前全球资源紧张、油价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之下,全球范围内传统的燃料汽车销量不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在短时间内有了一系列的大动作。2008年10月6日,比亚迪斥资2亿人民币收购了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宁波中纬。此举的目的在于整合电动汽车的上游产业链,为下一步转向电动车市场做准备。通过这笔收购,比亚迪一举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确立了电动汽车新的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制高点。这个举动被目光敏锐的巴菲特洞悉,他对汽车、石油这两个产业链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而比亚迪此举,恰恰与巴菲特对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向的预测不谋而合,所以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投资了比亚迪。

如果想要对一个产业有较全面的认识,是十分不易的,那么想了解一个产业链,就更加困难了。但是,对于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可以细化为价值链、企业链、工序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概念即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它们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所谓产业链的内在机制。产业链既可以说成是一种客观规律,又可以说成是一种内在模式。它在无形中对身处产业链内部的每一个经济个体起到了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这种作用力的起点可以是产业链中的任何一环,但最终会对产业链内部的所有环节产生作用。

产业链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可以将各个产业部门相互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链条式关联形态。其本质是一个针对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的描述。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又包含了一个二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结构属性决定产业链内部的运作方式,价值属性则决定产业链中利益的分配和相互的制约。这是因为产业链中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在这个像机器一样精确运行的机制中,内部任何一个“零件”的微小震荡,都会在它运行的过程中对整个运行机制产生一定的影响。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虽然各司其职,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又是无比紧密的。它们内部很少有竞争,但却充满了利益的博弈,但当外部环境不利时,产业内部又可以形成合力来与之对抗。

虽然投资者没有实质性地加入产业链,但是产业链中相互制约的关系却直接影响到了投资对象的发展前景,所以作为一个投资者,应该有看穿产业链内在运行模式的眼光,而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避免来自产业链带给投资对象继而反应在投资者身上的损失。

如果说在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中,选择具有垄断性质股票的智慧是原则性的话,那么在选择稳定产业链这一点上,他所表现出的智慧应该是操作性的。这种操作性的智慧,虽然个人与市场力量的悬殊对比,可能会给其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投资者还应谨记,市场中的风险是一定会有的,还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操作性的智慧,就是将风险最小化的法宝。

巴菲特的忠告

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往往要拿出一年、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对投资对象做系统地分析、考察。同时,所考察的对象不单单只是投资对象本身,更多的精力还要用在考察投资对象所处的产业链上。因为只有客观、系统、全面的分析,才能将真相从迷雾重重的股市中揪出来。

8.寻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就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二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投资作为。

——巴菲特

巴菲特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遵循的其中一个原则是“长期稳定的产业链”,而在此,再剖析一下巴菲特选股智慧中的另一个原则——寻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如果说一个长期稳定的产业链是一个大环境的话,那么,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就是这个大环境中最优秀的一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力强的企业一定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产业链之中,同时,一个长期稳定的产业链又离不开这些具有很强竞争力企业的维持。所以说,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选择一个稳定的产业链是前提。但并不是说只要你找到了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知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强弱之分,所以,你必须找到一个处在稳定产业链中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这也是巴菲特经常对三个孩子说的投资忠告之一。

在巴菲特所有的投资对象中,无一例外都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优势。其实,这个标准是所有投资者的共同标准。谁都知道,选择一个具有超强竞争力的投资对象,就相当于给自己的钱袋注入了一针持久的催肥剂。大家还要注意,这个“长期竞争力”中的这个“长期”二字非常重要,如果将目光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竞争力很明显就可以体现出来,而在实际的股市上,这种明显的竞争力所蕴含的能量往往已经被人挖干。所以,只有长期的持续竞争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那么,要怎样能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这个能力呢?

巴菲特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曾经总结出了以下的投资标准。

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投资者的了解范围之内,且前景良好;稳定的经营;财务状况良好;高效率,高收益;资金链完整、健康;所生产的产品价格合理。

为什么第一条是要选择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呢?巴菲特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它处在一个垄断的行业中,那么即使是傻瓜也是可以管理好它的。这就说明了,垄断性质的企业具有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绝对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来源就是根本没有人与其竞争,或者说其他企业已经没有勇气与其竞争。所以说,垄断是企业竞争力的最好来源。无疑,这样的企业投资价值是很高的。

但是,在现代商业中,垄断性的企业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在看一家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时候,垄断性并不是其唯一标准。我们还应该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竞争力。对于一个并非处于垄断行业的企业来讲,通过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这些能力包括:稳定的经营能力,良好的财务状况,完整的资金链,合理的产品价格及极高的效率和收益。投资者根据这些条件,完全可以找到一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巴菲特也正是遵循了这些原则,选定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作为投资的对象,而这些公司也为他带来了成功。

2006年的环球在线消息报道说:“股神”巴菲特在这一年又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投资——以4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以色列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Iscar metalworking)80%的股份,这是目前为止巴菲特在美国本土以外进行的最大额度的投资,同时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来自海外的最大一笔投资。

当时的以色列政局并不稳定,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因而,一般的投资者都不敢轻易到以色列投资,也不认为以色列国内的企业有什么投资价值。但巴菲特却通过一系列仔细的分析,认为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Iscar metalworking)完全符合一个具有持久竞争力公司的所有条件,所以巴菲特做出了投资该企业的决定,而且这次的投资金额在巴菲特的投资历程中是史无前例的。虽然这个决定在投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但其中的奥秘,却是常人不能轻易洞察的。

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位于以色列北部,主要生产汽车和飞机制造公司所需的零部件,其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巴西、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而且,这家公司不仅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它的经营者还是相当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在中国、俄罗斯等国家重工业发展壮大的背景下,他们的产品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所以,巴菲特综合考虑之后,决定投资伊斯卡尔。

巴菲特的这个决定引起了以色列政坛的广泛关注,总理奥尔默特在7日获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表示:“他(巴菲特)此举告诉外界,他支持以色列经济,并认为其非常稳定。”事实的确如此,巴菲特的投资给以色列政府带来了不少好处。首先,以色列政府预计将会直接从这笔交易中获得近10亿美元的税金,这相当于以色列年平均税收的2.5%。其次,巴菲特打开了混乱状态下在以色列投资的先河,凭借巴菲特的权威效应,会进一步吸引大量投资者来以色列投资。无疑这对于以色列的经济来讲是相当有益的。有经济专家指出,2005年,以色列经济增速为5.2%;2006年,以色列预计将会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增长4%至4.5%,并且其市场结构也在逐渐向良性发展。

反过来讲,由于有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巴菲特所投资的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Iscar metalworking)的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甚至很有可能在国内形成长时间的垄断态势,这是巴菲特最想看到的局面。不知道巴菲特当初在作出抉择时候,是不是也将这方面的因素归到了其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更足以体现巴菲特神鬼莫测的投资智慧了。

巴菲特的忠告

在看一家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时候,垄断性并不是其唯一标准,还应该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竞争力。对于一个并非处于垄断行业的企业来讲,通过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这些能力包括:稳定的经营能力、良好的财务状况、完整的资金链、合理的产品价格及极高的效率和收益。投资者根据这些条件,完全可以找到一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