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2250500000025

第25章 忠告七股票投资需要独立思考,切勿盲从(2)

故事从一位石油勘探者死后进入天堂开始。在石油勘探者见到上帝的时候,上帝不好意思地对他说:“你确实有资格进入天堂,但天堂上分配给石油界的地方实在是已经拥挤不堪了,真的没办法再留下你。”那位石油勘探者非常聪明,他对上帝说:“可不可以让我站在他们住的门口讲一句话?”上帝同意了。于是,那位石油勘探者就站在门口对天堂里的石油业者大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啦!”话音一落,就见所有人都从里面冲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向地狱跑去。这使上帝感到非常惊讶,并立刻请那位石油勘探者进驻天堂。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制造谣言的石油勘探者犹豫了一会,居然说:“算了,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好了。”故事深刻揭露了从众心理的弊端——习惯了追随大众,有时候明知是假的,也会不由自主地跟去,这样的心理运用在投资上,自然是有赔无赚。所以巴菲特一直都坚持自己判断市场,永远不被他人的言论或行为左右。

巴菲特曾在与朋友谈话时说:“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且事实也非常确切,你就不要犹豫,行动起来吧,不要顾及你的行动是否符合常规,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见。”巴菲特始终坚持自己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自己寻找证据,因为他感觉过多的考虑别人的建议不但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还会令他感到困惑。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盛传新闻业的前景令人堪忧,以致许多投资者都纷纷抛售媒体公司股票。但此时巴菲特却没有盲目抛售,而是对新闻媒体公司进行分析判断,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新闻业有一项专有的特权,即保险免赔限度。

于是在1973年,巴菲特投资1062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10%的股份,此时《华盛顿邮报》的股价受到投资者的严重打击,其价值被严重低估,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1973年中期,我们以不到企业每股商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我们现在所持有的《华盛顿邮报》的全部股票。”此后,《华盛顿邮报》的发展,让许多盲目随众抛售的投资者懊悔不已,同时也给了巴菲特丰厚的回报。在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邮报》公司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因为获得普利策奖而赢得世界瞩目。此后,《华盛顿邮报》公司不断扩展业务,实力逐年增长。时至今日,《华盛顿邮报》已经成为华盛顿州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华盛顿邮报》公司同时拥有华盛顿州的另一份很具影响力的报纸——艾弗雷特《先驱者》报。目前,《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6000名,除了拥有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外,它另外还拥有6家电视台。《华盛顿邮报》如今的股票价值总额已经远远超过了50亿美元。巴菲特当初用来投资《华盛顿邮报》的1062万美元到33年后的2006年底已经达到了12.88亿美元,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27倍。

从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例子可以看出,要想在股市中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随众。就像巴菲特给投资者的那个建议:“如果股民集中定位于几个特定的公司股票,而不是盲目随众地从一只平庸的股票跳到另一只平庸的股票,那么你的投资业绩会更好些。”

巴菲特的忠告

我并不依据别人认为股票市场将会怎么样来买进和卖出股票。虽然股票市场的行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何时买卖是正确的,但我对公司的精确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是否是对的。换言之,人们应该集中精力于应该发生什么,而不是它应该在何时发生。

5.跟着自己的直觉走,坚持自己的判断

一个杰出的企业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不一定知道何时会发生。重心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上。如果对“什么”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对“何时”大可不必过虑。

——巴菲特

成功的投资固然离不开理性的思考,但也不能小觑甚至忽略直觉的作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专长,适合别人投资的领域或者他人容易成功的领域,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投资。投资大师费雪喜欢投资半导体和化学产业,巴菲特却没有投资。由于巴菲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所以他很难依靠直觉做出正确的判断。其实要知道哪家公司生产什么化学产品并不困难,可是要判断每家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在何处就不是简单的依靠直觉就能解决的问题了。除非自己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但是即便是专家也不要忘记某一领域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足以说明要想知道产业以后的发展状况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也要相信直觉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中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他独特的投资理论,也与他的直觉有关。他的很大一部分投资策略的制定都来源于他的第一感觉,凡是自己感觉能够取得较多收益的股票,他都大胆地进行了投资。

巴菲特靠着直觉投资使他所掌管的贝克夏投资公司的不少股东都说,一开始巴菲特不研究股市就盲目投资,使得不少投资决定与股市行情相悖,但是后来的投资事实总能证明他投资的正确性,以致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在投资方面拥有天才般的直觉能力。

显然直觉在投资中起着这样大的作用,但是直觉并不是人们轻易就能获得的。直觉并不是鲁莽地对某一项投资做出判断,直觉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是在对事物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巴菲特的这种对投资的直觉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盲目地进行投资,而是与他形成的对所投资股票的公司的详细了解和调查习惯不无关系。在对所要投资的企业进行仔细的调查后,他只要觉得这家公司很有发展潜力,股票能在将来为自己带来利润,就根本不去理会什么股市行情,而会依据自己的直觉做出投资决定。正如巴菲特本人所说:“自己的直觉是自己对即将购买的股票和企业的第一直觉,这种直觉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之上的。”这种直觉会使人产生一种超前的投资意识,由这种意识所决定的投资对象的将来的经营状况是不会在股市中立刻被反映出来的。所以,股东会产生一种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与市场行情相悖的感觉。

巴菲特认为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的干扰,尤其是那些不熟悉股市的投资者受到这种干扰的倾向较为明显,他们常常改变原本是正确的投资决定,结果适得其反。

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像巴菲特说的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些投资者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投资某只股票很可能赚到一大笔钱,但是在真正要投资的时候,却因为股市的某种因素而改变了这种想法,后来会因这确实是一只很有潜力的股票而后悔莫及。

巴菲特的忠告

投资者在决定某项投资的时候,切忌犹豫不决。当然,受到经验是否丰富和经历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每次的直觉都是成功的。对于后来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一定要考虑在内,不断完善自己的直觉,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世界上没有永远有效的市场

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巴菲特

1996年巴菲特因为看好米老鼠的良好市场形象,看好迪斯尼公司拥有对这个小动物明星的垄断权,所以依据自己的原则,巴菲特以每股65美元的价格买入了该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买入该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他确认该公司的内在价值还远不止65美元,此时该公司的价值已经被低估了。该公司的一批娱乐设施都是有非常好的盈利前景的,巴菲特此时买入的目的就是为了长期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坐等该公司不断成长和扩张,从而获得一个好的回报。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巴菲特想得那么简单,随着美国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兴起,迪斯尼公司开始大举进军网络行业,这大大出乎巴菲特的意料。因为在他看来,网络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虽然当时的人们都非常看好这个行业,但是究竟未来能有多大的盈利空间却是一个未知数。可迪斯尼公司并不是将公司的重点放在它的优势项目游乐设施和动画产品方面,而是用非常多的流动现金投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搜索网站里,不但如此,还对搜信这个严重亏损的网络公司进行了收购,从而为公司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此时,巴菲特认为该公司因为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面,如扩大发展、提高服务、增强竞争力,从而导致公司发展方向不明确,而且未来的盈利空间也变得非常有限,甚至公司因为投资网络而变得前途未卜了。此时该公司的股价让巴菲特觉得已经非常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了,甚至说股价已经高于公司的内在价值了,这就说明此时再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不但不会带来很大的投资收益,反而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

于是,巴菲特对这只股票只持有了4年就将其卖出了。这虽然看起来有些违背他一直坚持的长期持有的原则,但是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显然是更明智的。可那些跟风巴菲特买入迪斯尼股票的投资者却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因为股价当时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下跌。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并不是时时有效的。当这个公司的业务状况出现了改变的时候,市场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显然,这就是市场的落后。而此时如果我们不对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而只知道技术上面公司的股价还没有什么危险,那么这样的投资者持有该公司股票不仅不能取得很好的收益,长期来看还可能会亏损。

所谓市场是有效的,也就是说认为市场能够对上市公司的相关内容进行客观而有效的反映。这其中就包括公司过去的相关信息,以及大众都知道的信息和大众并不是太了解的信息进行反映。有许多人认为市场永远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无论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都是对该公司内在价值的反映。但是,巴菲特却非常不认同这种观点。

巴菲特认为如果不用长期的眼光看市场的话,那么市场多半都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市场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公司的内在价值来。他认为投资者的情绪是在决定着市场的走向的。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的情绪高涨,大家都认为短期内股市能够上涨,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就会买入股票,从而将股票的价格推高。而相反的,如果投资者认为股市将会下跌,那么大家都看跌股市,于是抛售股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自然市场就会向下运行。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往往是不理智的,也是非常难以把握的,所以巴菲特从不对市场的运行提出什么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知道他不可能准确地预测股票市场。

不过,巴菲特他也并不是完全认为市场就一点也不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不然的话他也就不会坚持价值投资了,也就不会参与市场,买入股票了。巴菲特对于市场的观点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市场是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的。也就是说,市场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一个公司的业绩优良,那么长期来看股价就能够不断攀升;而相反如果一个公司业绩较差,那么即使短期内股价有所上涨,但是长期来看,它的股价也一定是下跌的,或者至少是不涨的。

巴菲特不认为市场能够一直有效,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市场往往不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其实,这也是巴菲特一直坚持长期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巴菲特认为,短时间内市场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可靠的。例如,如果一个业绩较好的公司因为意外或是事故,虽然这会对公司业绩发展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是很大,而那些普通投资者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就选择抛售这只股票,于是大多数人也开始抛售该公司股票,而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股价自然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这其实就是市场过激的反应,其公司的内在价值往往是被低估了的。同样,有很多时候,市场对公司的反应是落后的。这样的特点给投资者带来的往往是较大的风险,如果普通投资者不去研究公司基本面,而只是盯着图表的话,很可能会遭遇投资的亏损。

巴菲特的投资观念往往和普通投资者相反。一般的投资者做投资都是先听听市场上面那些所谓的专家对行情未来的看法,之后再做出自己的投资决定。可以说,这些专家没有一个能够将行情非常准确地预测出来。巴菲特就从不试图预测市场,他同时还告诫普通投资者:预测市场的未来,我们就会沦为市场的附庸,变得失去自我,没有一点主动。

但是,巴菲特对自己的股票总体的价格走势还是有一个预判的。也就是说,他买入该股票看中的就是该股票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能够有一个很大的上涨空间。通常,这个时间可以是10年或者更久。巴菲特从不会去预测短期的市场走向。他这样说过,他对市场一年内的走势都不感兴趣。因为他知道没有人能够真正地预测市场,而根据那些所谓的市场预测来买卖股票,就往往会使投资者陷入到一个追涨杀跌的怪圈中。投资者需要知道的是,连续的买卖,甚至不惜高价买入股票都会抬高自己的投资成本,减少自己的投资收益。

巴菲特不关心短期市场的变化,因为他对自己所选择的股票和公司有信心,他也知道这些公司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盈利状况。他本来是在低位买入的股票,如果盲目地听从市场上面的预测传言,快进快出,那么他就不可能将他的成本控制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了。

巴菲特是不会关注短期内市场的走向如何的,他只知道未来或者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所选择的股票是会上涨的。也许你会觉得他有些武断,但是恰恰是他的这种自信,才让他的投资屡屡获得成功,使得他的利润逐年猛增。而巴菲特之所以不被市场预测所左右,主要是因为他很有主见,是靠着自己的独特思维去考虑问题所致。

巴菲特的忠告

如果你有听信市场预测的时间,还不如去多读读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或者是关注一下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盈利状况。因为这才是未来股价能否上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