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田鼠邀家鼠去乡下做客。来到乡下,家鼠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你从来没有来过城里吧?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听了以后,非常心驰神往,便迫不及待地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等各种各样田鼠连见都没有见过的美味食物。
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觉得自己以前真是白活了。它们正要开始尽情享用,有人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什么东西,家鼠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田鼠哪里受过这种惊吓,这时,也顾不上饥饿,战战兢兢地对家鼠说:“亲爱的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吧。”比起自由来,苟且的富贵真是微不足道。
大狮子和小甲虫
有一天,一头大雄狮站在镜子里,前后左右地欣赏着自己。“看我这副威武样子,多么高贵!多么雄壮!”大雄狮自豪地说,“我一定要到外面走走,让那些忠实的臣民都瞧瞧,他们的领袖是一位多么气度非凡的兽中之王!”于是大雄狮走出皇宫。一路上没有谁敢大胆挡道。来不及躲避的都向他鞠躬行礼。“呵,这就对了。我理所当然地可以接受他们的敬意,我是他们的主人,当之无愧的兽中之王!”大雄狮傲慢地说。路旁有一只小小的甲虫躲避不及被大雄狮看见了。“大胆的小甲虫,本大王到了为何不施礼?立刻给我跪下!”
“尊敬的大王陛下,我心里明白,因我个子小,你看不清楚。如果你能挨近点看,或许会看见我正在向您跪着呢!”大雄狮听了,果真向下弯了弯身子,伸了伸脑袋,仔细地瞧着。“小小甲虫,你到底跪没跪下,我还是看不清楚。”“哎呀,尊敬的陛下,如果你能再挨近点看,肯定会看到我确实是向您跪着呢!”
大雄狮当真又向下弯了弯身子,伸了伸脑袋。这一弯腰,身上的礼服,头上的皇冠,脖子上的金银勋章哗哗啦啦垂了下来。大雄狮顿时感到头重脚轻,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倒在地上,随着一声吼叫滚进了路边的泥水沟里。小甲虫吓得撒腿就跑,不可一世的兽中之王成了一头泥狮子。不管你有多么高的本领和声誉,切莫高傲自大,否则,你也很可能像寓言中的狮子一样栽在小甲虫手里。
牧师的建议
有一个人养了100只鹅,一天,死了20只。于是,他赶紧跑到牧师那里,向他寻求牧鹅的经验。那位牧师听完这个人的叙述后,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放牧的?”“上午。”“哎呀!怎么能在上午放牧呢,这个时间可不适合放牧啊!要我说,下午最合适!”这个人谢过牧师后,高兴地回了家。3天后,他跑到牧师那里。“牧师,我又死了20只鹅。”“你是在哪里放牧的?”“小河的右岸。”“哎呀,你又错了!怎么能在右岸放牧呢?应该在左岸。”“谢谢您,牧师,我知道该怎么办了,上帝祝福您。”过了3天,这个人再次来到牧师那里。“牧师,昨天又有20只鹅死了。”“哦,真的吗?我听了很难过。对了。你给它们吃了什么?”“喂了包谷,包谷粒。”牧师坐在那沉思了很久,开始发表见解:“这次你又做错了,应该把包谷磨碎喂给鹅吃。”
“牧师,真是太感谢您了。由于您的劝告,上帝会酬谢您。”第3天,这个人有点不快地、但又充满希望地敲着牧师的房门。“孩子,你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问题了?”牧师关切地问道。“非常不幸,昨晚又死了20只鹅。”“不要紧的,只要你永不放弃,常到我这儿来。告诉我,你的鹅在哪里饮水?”“哦,它们在那条小河里饮水。”“真是大错特错,错上加错!不能让它们饮河水,要给它们喝井水,这样做才是对的。”
“谢谢,牧师。您总是在别人遇到危难时用您的智慧拯救他们。”这个人恭恭敬敬地出去了。可是3天以后,他再次来到牧师家。通过开着的门进来时,他看见牧师正埋头读着一部厚厚的古旧的书。“牧师,您好。”这个人带着极大的尊敬说道。“哦,孩子,你又来了,谢谢你的问候。对了,你的鹅现在怎么样了。”“又死了20只鹅,牧师,现在我已经没有鹅了。”听到这句话后,牧师沉默了,深思许久后,他叹息道:“多可惜啊,我还有几句忠告没对你说!”对于别人的建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盲从。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宋襄公打败仗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伐郑,在琢河之滨与精锐强大的楚军遭遇,一场血战正在酝酿之中。宋军先到一步,已经排成战列,剑拔弩张。此时,楚军兵马还在乱糟糟地渡河。右司马子鱼一见,连忙跑到宋襄公面前说:“两军相比,敌强我弱。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之,现在趁楚军立足未稳,我军乘虚猛攻,定能以少胜多,打垮楚军。”
宋襄公捻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急什么?寡人听说有道德的君子不杀害受伤的人,不抓白头老者,不乘人之危,推人于险。楚军还未站稳就打,这违背仁义!”于是就不听子鱼的话。没多长时间,楚军的兵马一船一船地登陆,摇旗列阵,喧呼可闻。右司马急得流着汗,苦苦劝谏要大王为人民着想,不要怕什么背义以误国。宋襄公不耐烦地把眼一瞪斥责道:“滚回队伍,再说一句就按军法从事!”说话之间,楚军战列已毕,宋襄公方才下令鸣鼓出击,只听杀声陡起,楚国大军像山呼海啸一般掩杀过来。宋军魂飞魄散,大败而逃。宋襄公在乱军之中屁股也挨了一箭,不到三天就一命呜呼了。战争是对付敌人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残忍。
申子请罪
申不害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执法家,在韩国当了15年的宰相。有一天,国王韩昭侯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实行法制真是不容易呀!”“这有什么不容易的?”申不害振振有词地说,“执行法制,首先要赏罚分明,不徇私情,有功的人才给赏,有才能的人才就封官。而您呢?虽然制定了法律,却经常私下接受那帮亲戚宠臣的请求,徇情枉法,却要让别人去执行法律,那当然就不容易了。”
韩昭侯红着脸点头说:“承蒙先生指教,从今以后,我知道应该怎样执行法律了。”过了一些日子,申不害的堂兄来到京城,想谋个一官半职。申不害就到国王面前说情,想讨个官衔。韩昭侯低头不语,好一阵才说:“这好像不是先生一向所教给我的吧?我是违背先生的教训,开个后门破坏法制呢,还是听从先生的教训,不开这个后门呢?”申不害听了满面羞惭,伏地请罪。要实行法制,就不能徇私舞弊。但是,知法的人未必守法,制定法律的人不一定就不会犯法。
固执是祸
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蜀中称帝,首都为成都,年号为章武,百姓都称刘备为“先主”。先主自从二弟关羽被孙权杀害以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眼中流血。由于思念关羽,又想着光复汉家天下,所以好几天都没有进食,面容逐渐消瘦,后来在诸葛亮的劝谏下,才肯吃饭,过了几天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过了两天,先主上朝聚文武议事。
先主痛哭流涕地说:“朕自从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以来,一直是同甘共苦,现在,朕做皇帝了,正准备和两位兄弟共享天下,谁想二弟竟被吴狗孙权所杀,朕若不报此仇,死后有什么脸面见云长?”说罢,掩面大哭。丞相诸葛亮上奏:“臣以为不可,现在三分天下,魏、吴3年都不曾进兵,他们是怕万一打不赢,那就有损自己的实力,如果三国有一国打了败仗,那么其他的两个国家就会一同攻打那个国家,所以,其他两国都在等待时机,陛下千万不可因仇恨而妄动干戈,其中利害还请陛下明察。”
先主低头不语,虎胆将军赵云又奏道:“国家之仇,是公;兄弟之仇,是私。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陛下应该率领精兵讨伐曹操,到时,百姓们一定都拿着粮食以迎王师;倘若陛下兴兵东征孙权,路途险阻,况且有大江为屏障,恐怕不好拿下,请陛下明察!”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谏阻,先主稍微有点回心转意,就在先主回心转意的时候,车骑将军张飞哭着跑进金銮殿,一进殿内就跪下对先主说:“陛下现在做了皇帝,早就忘了以前桃园结义之情了吧?二哥被吴狗所害,陛下却不为二哥报仇。”说罢,就放声大哭。先主叹了一口气,说道:“朕怎么会忘记以前的盟约呢?只是百官劝阻。”张飞说道:“他人怎么知道昔日之盟呢?”说完又哭。先主也哭,愤愤地说道:“朕决定3日后起倾国之兵为二弟报仇,再有劝谏者斩。三弟,你赶快回去准备一下,3日后出兵伐吴,你为先锋。”
张飞说道:“臣领旨,3日后,定将吴狗杀尽,才能够雪我心头之恨。”可是,当天晚上张飞也被害了,这使得先主更痛心,发誓:不踏平东吴,誓不还国。昭和三年春三月先主大兴蜀兵70万,又借得羌兵5万,共75万,号称百万大军,大喊着“踏平东吴”的口号,令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为左先锋,令老将黄忠为右先锋。百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向东吴开来,吴将看到这样的气势早吓得屁滚尿流了,一连十几场仗都输给了蜀兵,孙权吓得胆都快破了,后来有人向孙权推荐了一员叫陆逊的将领,统帅10万精兵用火烧连营的计策把先主打败了,75万军队,最后只剩下几百名受伤的骑兵,老将黄忠也战死了。先主回到白帝城感叹不已。每天忧心忡忡,积劳成疾,不久就驾崩了。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本是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不能太固执,意气用事要不得,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只许州官放火
宋朝年间,有个人名叫田登,新任州官。他专横暴戾,欺压百姓,最忌讳别人直呼其名,甚至不准百姓在讲话和文章中用到和“登”同音的字,谁有触犯,毒打勿论。于是,举州军民只好把“点灯”说成“点火”。
这一年元宵节来临,城里照例要放彩灯。田登为表示与民同乐,假惺惺地允许老百姓进城观灯,但又吩咐下人在街上到处张贴布告,布告上书:“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为避忌讳,“放灯”统统写成“放火”。百姓见了一片哗然,都气愤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是何世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甘茂渡河
战国时期,楚国下蔡地方有个人叫甘茂。他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出任了秦国的将领,后来由于战功卓越,多次对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在秦武王时升任左丞相,任职期间又领兵攻下韩国的宜阳。后来在秦昭王时,因为昭王身边的近臣不止一次地在昭王跟前说他的坏话,他怕有一天昭王会听信这些谗言处死他,于是他就逃往齐国。甘茂文武全才,既善于指挥军队打仗,又善于治国安民,尤其是能言善辩,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有一年,甘茂出使齐国,途中必须渡过黄河。他在黄河岸边等了半天的时间,也没等来渡船,快到中午的时候,才过来一只渡船。甘茂上了渡船,渡船破浪前进。船夫问甘茂说:“先生,渡过黄河要干什么去?”甘茂回答说:“我去游说齐王。”船夫一听就笑了。他想,黄河水深浪急,自己摆船渡来渡去,如履平地,本领够大的了,还不敢去游说齐王呢!你还没有我的本领大呢,也竟敢去游说齐王?甘茂问道:“你笑什么?”船夫说:“我笑你不自量力。”甘茂说:“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船夫说:“黄河的水面只不过是一条缝隙那么窄,你都不能把自己摆渡过来,还能替国王游说齐王吗?”甘茂说:“这话不对。你不了解啊!世界上的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办事谨慎而又忠厚老实的人,可以辅佐国王,却不能带兵打仗;骐骥和骥骐这样的骏马,一天能跑上千里远。如果把它放在房屋里,让它去捕捉老鼠,它连一只小猫还不如;干将莫邪炼的宝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天下闻名,如果木匠拿它去砍木头,还不如一把斧头呢。”船夫觉得甘茂讲得有道理。甘茂接着说:“接下来,再谈谈你和我吧,现在操起船桨划船,随着波涛上下行驶,我不如你;但是,游说拥有万辆兵车和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小国家的国王,你可比不上我啊!”人各有长短,用人要扬长避短,不能求全责备。
宣王好射
齐宣王喜爱射箭,在他王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弓。每次他射箭的时候,虽然总使出吃奶的气力,也只能拉动三石的软弓,可是他最爱听别人赞美他臂力过人,能用硬弓。而且大臣们也都是献媚之辈,每天都围在宣王身边不是说“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羿再生,也不可与大王媲美”之类的话。而宣王每次听到这些赞美的话,都会给说这些话的人赏赐。
每逢酒宴之后,宣王就取出那张雕花角弓,大喝一声,拉成满月,顿时,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三呼:“大王神力!”宣王得意地把角弓传给左右大臣,让他们分别试一试。大臣们握着弓,龇牙咧嘴地拉开一半,就装得无论如何也拉不动的样子,都纷纷嚷着“腰酸”,有的喊“臂麻”,然后一齐啧啧惊叹道:“这张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拉得动?”宣王听到这些赞美的话以后,更显得高兴了,于是抚着髯须,哈哈大笑。虽然宣王只能拉得动三石的弓,可是他却永远认为自己能够拉动九石的弓。违反客观事实,用假象欺骗自己,往往就是错误和失败的开端。
贪财的下场
永州地方的人都很会游泳。有一天,江水暴涨,有五六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横渡湘江,船到中流,被激浪打翻,大家都落进水里,拼命向岸边游去。其中有一位汉子在这些人当中的游泳水平是最高的,可是所有人都快到岸上了,只见他却使出全身气力,也游不了几尺远。同伴奇怪地问他:“平日你最会游水,怎么今天落到后面去了?”他喘着粗气回答:“我腰上缠着1000枚大钱,重得很,所以游不动啦。”同伴说:“怎么还不丢掉呢?”他不回答,只是摇着头。不一会儿,他更加游不动了。已经上岸的同伴对他大声呼叫说:“你好愚蠢,你被金钱迷得太深了,命都顾不上,还要钱干什么?”他翻着白眼,还是摇着头。最后,冒上几个气泡,就沉下水底淹死了。命比钱重要。
智辩胜狂僧
隋朝时,有个和尚叫三藏法师。他对佛经略知一二,但学得不深,只懂得几许皮毛,可是他却常常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地自诩为天下佛学权威。一些善男信女为他的“博学”所迷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天,他照例设斋拜佛,讲经说法,各地佛教信徒都慕名赶来,将设置讲桌的斋坛围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这时候,三藏法师清了清嗓子,摸了摸发亮的光头合掌于胸,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睁开双眼,面带微笑,正式地讲起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