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路灯明亮
22517200000003

第3章 三房的临时独孙

旧宅所在的老街,沿河,几乎正南正北向,全长三里多,南端街口就是市区仅剩的明朝建的城墙残段,南端街口往北半里,有一码头叫西津,对岸叫东津码头。西津坡缓,坡上以泥沙为主,从街面的青石板走下到码头,旱季要半里多,涝季约三十丈;东津坡陡,零星几棵不知名韧树扎在石缝间。西津码头街面上的小集市,据说清末时很热闹,民国时期渐冷清。东津码头坡顶岸上有个火车站广场,建于1956年的骆坤站是个三等站。解放之后,俩码头之间做了个浮桥,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收费。

老街中段西面,是骆坤中学,据说解放前就叫这名字,陈婆大姐的公公是校领导,陈婆的兄弟、堂兄弟、小妹、吕家大女儿吕尚莲,都是这所高中毕业的。

老街的北端,有座建于1958年的骆坤大桥,双向共四车道、各四尺宽的人行道,改革开放前是省城至边境两县的必经之路。

吕家老宅离骆坤大桥约一里。老宅盖于1965年,面窄、狭长,两百多平米,墙面裸露,墙下部是石头、上部是石渣砖,盖黑瓦,阴暗潮湿,青苔遍墙。房间依地势逐阶往下,中段有一天井,屋后的大院子可养禽畜。

吕家新宅亮堂整洁,总花费七千元,一位手扶拖拉机司机嘲笑了几年“一间新屋跟我的手扶一个价!”

1988年冬,对比之下,摆在面前的1800元现金使吕爷几乎签字卖掉老宅,陈婆及时阻拦,避免了一场可能遗憾终生的小悲剧。

蓝欣阅的二姐因婚姻观念与蓝父蓝母不合,跑到骆坤暂与蓝欣阅同住并一块儿去部队做工。期间有工友战友们相劝,与退伍军人何同志相识、结婚。1990年产下一足月健康男孩,出了月子后一家三口回了钱省的甬城老家。

吕福恒一岁,老宅租客V国人们已全部退租,吕师傅和吕尚蓉搬到老宅。1990年初吕师傅有了积蓄,重新请人估价房子,值一万,于是取出五千元交给吕尚莲作为分家补偿,各种签字,吕家老宅的房主由吕爷改为了吕师傅。

吕尚莲用五千元买了城南一小块地皮,建了地基,却没余钱建房,拖了十几年后,把地皮卖了。

吕恒芳两岁后,爱跑爱跳、调皮好动。吕爷带着她上山砍柴,让她坐树下,她趁吕爷不注意滚下了斜坡,还好都是无刺的软草,无事。

那几个月,吕蓝夫妇的工地离家近,每天带着吕恒芳上工地玩耍。

“恒芳好漂亮,就是长得太小了!”工友们说,“恒芳会做什么?”

“我会搬砖头,看,我给叔叔阿姨们搬砖头砌墙墙!”

“哎呀快放下!好厉害好厉害,可是你还太小了,磨破了皮怎么办?”

“不怕,我妈妈有药酒,擦擦就不疼了!”

“妈妈好还是爸爸好呀?”

“世——世——上只有妈——妈好——”

“别唱了!过来喝粥。”吕尚升拎着她的小胳膊到蓝欣阅旁边。小小的吕恒芳捧着和妈妈的脸一样大的食盒盖子喝粥,用手抓辣椒吃。

中秋节后,吕爷和吕尚升带着吕恒芳去省城。

“爸爸爸爸,下车去外婆家吗?”

“外婆家停一站,我们去省城,要停十几站。”

“十几站是什么?”

“别癫了,少问我!”

……

“爸爸爸爸,楼楼高高,车车多多。”

“同志照个相吧!洗照片很快的!”

“嗯嗯,来恒芳——你自己站着!你多大了还要我抱!”

一排排的自行车中间,定格了小恒芳。

“廿文钱一张相片?”

“两张!拍一张,洗两张!洗得快!”

……

“昨日坐火车,今朝也坐火车。阿公阿公,我爱坐火车。”

“今日要坐好久好久,饿了吗?吃点压缩干粮吧——尚升你没事买个蛤蟆镜像什么样子!”

“爸你哪来的烟,一包比我的贵五角钱,给我支抽抽。”吕尚升把压缩干粮的包装纸扔出了车窗外,喝了一口水,把军用水壶递给吕恒芳让她自己捧着喝,从吕爷的烟里取出了五根放自己的上衣口袋,又取了一根叼嘴里,划根火柴点着。

“我徒弟给我的,我哪个徒弟不比你能干!”吕爷看着车窗外不知哪位乘客扔出的浅灰色卫生纸,把烟盒的烟弄出来,取出锡纸,又把烟放回空烟盒,站起来,把烟盒放裤袋,抓着锡纸去了车厢厕所。

……

吕家在骆巽是个大族,吕尚升是第十二代,也是写进族谱的最后一代旁支,到了吕恒芳这一代,就可以不用“字辈”了。

吕恒芳还没从绿皮车“闪电般的速度”中醒来,就坐上了进村的侧三轮摩托车——吕爷坐在边车座抱着她,吕尚升坐摩托后座。

……

“恒芳呀,这么大啦!”

“恒芳,喊几位堂伯啊,你十几日时,他们抱过你的啊,怎么老往阿公后面躲?——喂尚升你别拿供桌旁边的烟!”

“又不是供桌上的,这烟我没见过,就想摸摸。”

“那是吕能从深城买回来的,尝尝。”大堂伯抽出一支,用火石打火机给吕尚升点上。

“吕能好本事,都能从深城买烟了,哎不对啊大侄子,吕能他不是在广城上大学吗?”

“快毕业啦,校领导带他去深城准备工作,这次事急,我们去镇上打电话到他单位,领导提前给他工资让他请假回来。”

“吕能好本事!十五岁考上大学,十八岁就能买广省烟!真不愧是大哥的长孙!我现在就恒芳一个孙儿,该以吕能为榜样!”吕爷夸赞着,让吕恒芳自己在院子里走走。

吕恒芳小短腿一阵跑跳,到隔壁去了。堂屋的墙边宽宽的无漆长凳上趴卧着一个五六岁的双马尾女童,看着前方画着电视机的纸箱上的八开印制品“黑猫警长”,摇头晃脑哼唱着“黑猫警长”,两小腿朝上像天线前后摇摆。听到吕恒芳的声音,回头看到个穿墨绿色小军装的小女娃。女童翻了个身,一个鲤鱼打挺站在长凳上,又跳下来到小女娃面前,双手相握,做出手枪的手势对着小女娃的额头“大胆仓鼠!冒充警察卧底到我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