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佐君复汉
22550800000022

第22章 登基前夕

夜色愈深,吕布并未骑马,也并未拿着方天画戟,只是在腰间悬着一把佩剑,便径直去了执金吾府。

当丁原一脸疑惑的走进了大堂,看着坐在左侧的吕布,还摆了摆手说道:“奉先莫要劝我,我等虽与董卓不和,却也不可此时出手。”

吕布冷冷的一笑,摇了摇头说道:“不亲不近,不理不会,董卓会先出手的。”

“我没这个胆子动手,他董卓也不会有这个胆子,但凡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便是大势将去。”丁原闻言不屑的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让旁边的侍女和侍卫都赶了下去,继续的说道:“奉先莫要慌张,待得洛阳稳定下来,我便与你都伯,可领三百城卫。”

吕布闻言轻轻的摇了摇头,叹息道:“为何不让我领并州军?”

“奉先你想,依你在并州军的威望,领他们又有何成就感?不如新领一军,让这群乌合之众训为领兵。”丁原走到了吕布的跟前,笑着说道:“与当初你训练并州军一般模样。”

“是一般模样不错,当初我不过刚带着一千骑兵从北归来,你便迫不及待的将我改封主簿,取走了兵权。”吕布抬起头紧盯着丁原,沉声说道:“我与你而言,不过是控制住并州军,顺便训练新兵罢了,甚至还要忧心我夺权。”

“奉先你怎能这般想我?”丁原退后了两步,双手往背后一甩,摇了摇头说道:“当真是让我心寒啊。”

“不必如此了,以后你再也不会心寒。”吕布猛的站起身来,拔出了腰间的长剑,让丁原眼睁睁的看着长剑的轨迹最终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你……”丁原看着正中心口的长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指着面前的吕布,张着嘴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你本就不是并州人,并州军无人信服你,若非我镇住他们,你当真以为是你统兵有神?”吕布直接拔出了长剑,然后剑刃归鞘,转身走出了大堂,看着大堂门口聚集起来的几十个侍卫,沉声说道:“把他的尸首扔到街上。”

这些侍卫都是从并州军中派出来的,瞥了一眼已经到在地上的丁原,瞬间在心中便走了决定,收起了手中的兵刃,连忙朝着吕布拱手说道:“喏。”

……

一夜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转瞬即逝,天色渐亮时,洛阳城便已经再次的活泼了起来。

赵云穿戴整齐,身上还是那件吕布送给他的袍子,推开了屋门,却被门口站着的吕布吓了一跳。

“主,主簿。”赵云连忙拱手问候道。

“登基大典,你随我一同前去,方才宫里有人报信,有你的封官。”吕布侧过身子,露出了院子里面已经立着的赤兔与夜照玉狮子。

“我的封官?”赵云闻言不由得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说道:“还需要带些什么吗?”

吕布转身朝着赤兔那边走了过去,摇了摇头说道:“进宫不许携带兵刃。”

赵云这才发现吕布不仅没有拿上方天画戟,就连寻常不离身的佩剑也并未带上。

如此一来,赵云也不再多说什么,跟在吕布的身后骑上了夜照玉狮子,二人胯下一紧,二人二马,倒是没什么排场的除了院子。

……

董府。

董卓有些慌张的整了整头冠,看着旁边忙忙碌碌给他穿衣的丫鬟,轻皱着眉头说道:“文优,这身衣袍有些或许华丽,在新帝登基之日,怕是僭越之事。”

“洛阳未定,便是要主公僭越之相,瞧瞧百官之中何人作祟。”李儒站在一旁,拱手说道:“况且如今洛阳归于主公,天子立于洛阳,一切皆是陛下尊仰主公平阉党之乱,故而特赦之。”

“哈哈哈,说的不错。”董卓一甩衣袖,伸手接过了李儒递过来的佩剑,悬在了腰间,笑着说道:“陛下厚礼待臣,臣虽惶恐,却不敢不受之。”

李儒跟着笑出了声,点头说道:“主公如此想法甚好。”

“对了,丁执金吾受为人所杀,吕主簿手刃贼人,实在让陛下动情,令赏执金吾府,改为其行宫。”董卓衣冠整洁,转身看向了李儒,跟着说道:“我要整个朝堂看看,奉仕新帝与顽固旧制,到底该如何择取。”

李儒闻言深深地鞠躬拱手道:“喏。”

……

未央宫后。

龙袍加身的刘协已经站在此处,身侧跟着三十多个侍卫与侍女,把刘协围在中间。

身为太医的老者站在刘协的身侧,低声说道:“殿下,还有半个时辰方才是登基大典,何故要在此处苦苦等待?”

“最后正经瞧瞧这未央宫。”刘协抬起头看着未央宫的屋檐,开口回答道:“只怕今后再也见不到了。”

老者低下头去,毫无底气的开口说道:“今日是殿下的登基大典,往后勤政理事,必可再兴汉室。”

“或许如此吧。”刘协瞥了一眼比自己高了两个头的老者,忽然转移话题道:“今日登基大典,皇兄与太后过来吗?”

老者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他们在后宫,拂了董刺史的宴请。”

刘协闻言轻轻一笑,同样的摇了摇头道:“他们不敢推了这宴请的。”

老者看着刘协的表情,眉头轻皱,在心底叹了口气才说道:“殿下宽心,待得你及冠礼,必可掌控天下。”

“或许吧。”刘协保持着抬起头看向未央宫屋檐的动作,不再开口说话,让旁边的老者只得跟着站在一旁。

……

后宫,某大火之中留下来的院子里面。

大堂之中,端坐着何太后,还有其怀里的刘辩。

何太后抬起头来,看着桌案上的一个小瓶子,又抬起头看着站在桌案对面的文士,开口问道:“不知先生姓名。”

“太后你知道了又如何?不过是念叨着臣与董刺史的名字而去,何不如免了臣这卑微的名字?”文士轻轻的摇了摇头,动作恭敬,跪在了桌案这边,朝着太后说道:“病逝,要比裹尸宫外体面的多。”

“董卓……”何太后伸手颤颤巍巍的拿起了拿瓶药,腰间的泪珠缓缓地淌了下来。

“砰——”

里面唯一的两颗药丸,一颗被何太后喂给了怀里的刘辩,另一颗自己仰头吃了进去。

紧跟着手中的瓶子脱手而出,跟着这两道身影一同落在了地上。

而文士也在此刻站起身来,看着面前的两具尸体,转身走出了这个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