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李逵的逆袭之路
22563600000025

第25章 顺杆爬

“大人呐!其实……其实……小子是来报官的?”

李逵憋了半饷才憋出这么一句话来,他没想到穿着普通麻衣,污迹斑斑的中年人竟然是县太爷,你丫太坑人了,没事玩微服私访。

小爷不过图个嘴舒坦,没想到撞枪口上了。

“百丈村的?”

“大老爷明鉴!”

“有老虎出没?”

“大老爷洞察细微,沂水百姓之福,蒙山百姓之福……”

“本官刚从百丈村回来,你觉得我该不该知道?”周元一甩袖子,冷哼道:“别给我戴高帽子,本官不吃你这一套,你要是敢哄骗本官,知道什么下场?”

李逵扭头看向李清:“叔,不会发配吧?”

“没这么严重。”李清原本以为李逵是真怕了,没想到一开口,他有点想笑。这小子也不清楚脑袋里整日里在想一些啥?这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不就吹个牛吗?衙门里的人也经常这么干,你看谁被刺字发配了?不过真要惹怒了大老爷……甭猜了,大老爷肯定是生气了:“李逵你也不用担心,大老爷最多也就治你个不敬之罪,打上二十棍就不再搭理你了。”

原以为,李逵听到要挨打,必然会吓得面如土色,这小子反而却硬气起来了。

不仅李逵硬气,连带着老族长,同族的李洪都浑然不在意。

李逵怕挨打吗?

练武先挨打,李逵练的外门功夫,早几年,大棍子每天劈头盖脸的打,也不见出事。衙门里的衙役下手重,能重的过灵智上人?

这一幕让周元看在眼里,也不由暗暗吃惊,这小子简直就是个滚刀肉。

要是换个人,听说要受皮肉之苦,早就吓得面如土色了。可再看看李逵这厮,竟然撇撇嘴,施施然站起来了,反而没有了害怕,大脚丫子迈过门槛,挺着胸膛道:“考校就考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俺应下了。”

大堂是处理大事的地方,周元没将李逵带去,反而带去了二堂。这地方就显得偏僻一些,反倒是其他人都看不到了两人考校的内容。再说了,周元没同意,谁敢去看?

来到二堂,李逵还有心情打量周围,失望有之,不屑也有之。主要是这官衙太普通,竟然没有一丁点富丽堂皇的样子。

一个中等县的县衙,要什么富丽堂皇,这是周元一个七品县令能承受的吗?

接过仆人送上来的香茶,周元是一通牛饮,也没有当官的样子,反而喝完之后喊了一声:“痛快!”

颇有点江湖人的豪迈。

放下茶盏,他才仔细端详起来李逵,即便被周县令盯着看,看到心里头毛毛的,李逵也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他双目似乎有神的和周元对视起来,心头一个劲的告诉自己:不用慌,不要怕,那就是颗大白菜。

要是周元会读心术,知道李逵心中所想,不用考校了,这通打直接就安排了。

片刻后,周元终于忍不住伸手一指李逵,问:“你说你识字,都学过些什么?可曾学过《孝经》?”

李逵摇头。

“《千字文》呢?”

李逵还是摇头。

“《百家姓》?”

李逵继续摇头。

周元运气平复心情,他觉得被眼前的这黑小子给骗了:“尔这也不学,那也不懂。到底会什么,认字识字,最忌好高骛远,需要循序渐进,你要是连字都不会写,这顿板子可就逃不掉了。”

“谁说不会的,我会。”李逵真会写,而且也不怯用毛笔,只是字还没练到家,但哄一哄周元这位大老爷足够了。

周元气的牙疼,他这没想和一个不开眼的小子置气,无端去将一个山里小子打一段板子,反而会被人耻笑气量狭小。可李逵这小子吧!太气人,还说的有几分道理,看着是个有见识的,到头来却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啥也不会,嘴巴还死倔的不行,一点都不肯服输。

“来呀,笔墨伺候。”

李逵可犯难了,百丈村周围哪有私塾先生,连个启蒙的学究都没有,他要说自己认字,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要不然一查就要露相。

找谁合适?

得了,就他吧!

灵智上人您老罪恶多端,如今也算是积德行善,先让小子蒙混过关再说。李逵还真的老神在在地坐在了案头边上,太矮,不太舒服,但也不管那么多了。用毛笔在砚池里添了两下,琢磨道,写什么呢?太长的费事,也累人,太寻常的也先不出自己的本事?想了想,想起以前无聊的时候随大流学小楷,那时候他可买了不少描红的宣纸(有很浅字迹的宣纸,印的都是名家的范本)。

李逵心说:“就他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他颇为不满意的撇撇嘴,似乎功力退步了不少。

不过不管了,继续写下去。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周元震惊不已,这小子似乎真的如他所说,认字。用笔也颇为规矩,而且写起来也颇为认真。好奇之下,他悄悄站起来,站在李逵身后看李逵写字。周元越看,心头就越不舒服,眉头蹙起老高,忍着不能发作。

字,没问题。

但是纸上的内容却大有问题。这是佛经吧?想起自己考校李逵的学问,这家伙倒是好,不谈《千字文》,更不说《百家姓》、《论语》、《孟子》也成啊!你倒好,给我默写一篇佛经。

你小子是准备进京考进士呢?

还是奔着大相国寺知客僧的位子去的?

后者要比考进士容易的多了。

端正小楷,字不算漂亮,但是已经有了章法法度。

书道讲究五合:神怡务用,时合气润,偶然欲书,感惠徇知,纸墨相发。

而李逵的字,至少附和了两条,时合气润,纸墨相发。在他这个年纪,已经算很不容易了。天天照着赵孟頫的字练,就这《心经》他可是抄写了小半年,至少也该有点墨香吧?

写完最后一个字,李逵深吐一口气,嘿嘿笑道:“还成!颇有几分神韵。”

周元真是哭笑不得,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小子,自己表扬自己,还不吝啬用词。他站在李逵身后沉声道:“可会念?”

李逵心说我都写出来了,不会念,当即就念了起来。

一遍念完,周元说不出的难受,主要这小子念佛经像是打仗似的,气势如虹。庙里的小和尚要是如此念经,恐怕要被老和尚给吊起来打。结束之后,李逵眨巴了几下铜铃般的大眼睛,问:“要诵一遍吗?”

诵,就是诵经。

不懂的人经常以为和尚诵经是糊弄人,没一个字能听得清楚的。其实不然,诵经,自然要用梵语诵经,没学过,怎么可能听得懂?

《心经》有梵语的歌,李逵还专门学过,专为装逼用,学会之后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急于表现的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自顾自诵起经来。周元越听越傻,梵语他也不会啊!

一遍诵完之后,周元傻了,良久才缓和过来,问:“这是你们村外修行的那个僧人教授给你的?”

周元到过百丈村,自然也清楚百丈村山外有个苦行僧。不过已经离开了,估计是被老虎给吓跑的。

“没有,你是说灵智上人啊!某跟着他学武,不曾学过佛经。这是看着他有时念诵,就会了。”李逵咧开大嘴笑道,似乎这些都不在话下似的。

“字呢?练字总不能胡乱练吧?”

“看他写,自己瞎练了一些日子,不过小子就只练了这部经,其他的写起来就没这么好。”

李逵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反正怎么聪明怎么来。模糊不清的解释,让周元无话可说,心头不禁疑惑:“难道这小子真是读书的材料?不行,我得试一试。”

“想读书吗?”周元单手在腹,一手贴背,一副文人傲然的模样。

可惜,李逵不觉得这姿势帅气,反而觉得挺傻:“当然。小子以为家里穷,先自学两年,等能写文章了,就去进学。”

自学?

周元气地想打人,一个没有经历过蒙学的家伙,大言不惭的跟他说要通过自学获得科举的机会,这岂不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不得不说,李逵给周元的惊异太多了。他决定近距离观察一阵:“既然你说自学,架子上的书你选一本,多久能学完?”

李逵嗖的一声冲到了架子前,翻弄了几本书之后,看到了《尚书》,印刷精美,真正的宋本。可惜太薄,不符合他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这一架子宋版书,要是拿到后世去,得多少钱?他对着书一个劲的咽口水,价值连城的宝物,可惜和人参一样,都是不赶趟。也不回头,选了一本最厚的,嘟哝道;“一个月,可以吗?

《广韵》应该是北宋的字典吧,也拿着。

见李逵选定了,周元才过来看李逵选的什么书,定睛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你丫连蒙学都没读过,就敢对《左传》下手?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周元拿出尚书,想要放到架子上,却发现纹丝不动,咬牙道:“松手!”

李逵腆着脸道:“这书最厚。”

“我知道。”周元红着脸,当他发现自己力气竟然比不过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的时候,内心近乎崩溃。

“这书我没看过!”

“我也知道。”

但是他总不能祸害人,让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学子,从《左传》开始他的求学之路吧?

听说秦汉时期,确实有人用《左传》、《春秋》、《尚书》开蒙的,但是大部分学子面对着这些巨著,越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绝望地断绝了求学之路,太难了。主要是那时候蒙学的书籍没有,不像是在北宋,朝廷重文抑武,蒙童不用像是秦汉的学子那样,面对皇皇巨著,面如死灰。北宋时期已经开始了蒙学教育的研究,《千字文》、《百家姓》都是这一时期推广开来的蒙学读物。

当然,《三字经》、《学训》、《神童诗》之类的要晚一些,都是南宋才出现的书籍。

李逵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的坚持,但给周元提了个要求《广韵》读音他不会,需要找个人教他。周元点头答应了下来:“行,本官就可以教你。”

“谢老师。”

李逵顺杆而上,这大好的机会过去了,他会后悔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