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2258200000008

第8章 秦纪(1)

秦纪

李牧大破匈奴

赵国良将李牧,曾经驻扎在代地的雁门防备匈奴。他因地制宜,灵活地设置官署。市场租税都收入将军府,用在士兵身上,每天烹羊宰牛犒劳将士。他让军队熟习骑射,小心准备烽火,多派间谍,并且订立规定,说:“发现匈奴入侵,切勿交战,立刻回营防守。有敢擒拿匈奴的人斩首!”匈奴每次入侵,因为烽火及时报警,将士全都依令坚守堡垒,不与他们交战。这样过了几年,李牧虽然没有任何战绩,倒也从未损兵折将。

李牧坚壁却桓齮

匈奴人都以为李牧胆怯,李牧手下的士兵也都这样认为。赵王责备李牧,李牧还是像以前一样,赵王生气了,就撤了李牧的职。此后一年多,赵国军队屡次出战,没能取胜,反倒损失了许多人马,而且边境屡受骚扰,农田牧场都遭到了破坏。

赵王无奈,只好又派人去请李牧出山,李牧关上家门,声称生病,不愿出门。赵王勉强让他起来,李牧说:“大王同意我以前的做法,不加干涉,我才敢接受任命。”赵王答应了。

李牧到达边境,还像以前一样,要求兵士只防御,不出击,不应战。匈奴几年来什么也没劫掠到,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将士每天得到赏赐,却没有用武之地,都期盼着能有机会出击匈奴。

看到军队的士气终于高涨,李牧于是准备了精选出来的战车1300乘、战马1.3万匹,又挑选出5万名勇士,这些勇士都曾得过百金的赏赐;还有善射的弓箭手10万人,对他们集中强化训练。又把牲畜放到郊外,放得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匈奴小部队入侵,李牧假装失利,丢给他们了几十个俘虏。

匈奴单于听说后,大举进犯。李牧大摆奇阵,请君入瓮,张开左右两翼进行包抄,大败匈奴,杀掉10多万匈奴骑兵,消灭他们两个部落,迫使一个部落请降。匈奴单于勉强逃走后心惊胆战,此后10多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李斯上谏议逐客

秦昭襄王十年(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大臣纷纷议论说:“来我国做官的外国人,目的在于充当他们本国国君的说客,应该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去。”秦王认为有道理,于是在全国大加搜索,要把客居官员全部驱逐出境。

楚国人李斯时任客卿,也在被驱逐的行列。

出发后,李斯心有不甘,向秦王上书说:“秦穆公曾经广纳贤臣,在西边的戎地得到由余,在东边的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回蹇叔,从晋国求得丕豹、公孙支,让他们各尽其才,终于把20个国家统一到秦国治下,从此在西戎称霸。

“秦孝公不计较商鞅的出身,大胆任用,诸侯从此不敢再疏远轻视秦国,到今天仍然国治民强。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用连横瓦解了六国合纵,使它们全部侍奉秦国。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的帮助才得以建功立业。如此看来,秦国有什么理由驱逐客卿?秦昭王得到范雎,任用他削弱权贵、强化王权。

“美女、音乐、珍珠、玉石这些东西,采自各诸侯国的不计其数,对待人则不这样。不管是否能为秦国所用,也不管是非曲直,不是秦国的就不要,做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是以美女、音乐、珍珠、玉石为重,反而轻视人才啊。

“我听说河海不捐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其深;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其大;君王不抛弃百姓,所以能彰明其德行。这是古圣贤王创建千秋基业的不二法则。如今您竟然抛弃百姓而让他们帮助敌国,把客卿谋士驱逐到别国效命,这真是所谓的把兵器借给敌军、把粮草送给强盗啊!”

秦王看了以后,幡然悔悟,赶紧召回李斯,恢复他的官职,并且改驱逐客卿为笼络客卿。李斯此时已经走到骊县,终于接到秦王召唤返回。

后来秦王采用李斯的计策,暗中派遣能言善辩的人,赶到各国以重金游说。各诸侯国内有名的士人,只要是贪恋财物的,就送他丰厚的财物与之结交;不能收买的就派刺客将他暗杀,并且在君臣之间用反间计离间他们。

施行这些计策后,再派遣良将领兵攻打,几年后,秦国终于统一了六国。

韩非客死秦国

韩非是韩国宗室中的公子,身份虽然不算太高贵,却擅长刑名法术方面的学问。眼见韩国江河日下,韩非忧心如焚,屡次上书劝说韩王,却总得不到韩王重视。

于是韩非痛恶治国者不能任用贤能,而对虚浮骄奢的蠹虫之辈言听计从,把他们放置在有功之臣和良臣贤士之上。他认为治国者在局势缓和的时候,就对虚名在外的士人青睐有加;局势紧急的时候,就任用只会打仗的武夫。平时蓄养的,危难之时不能用来倚仗;真正能倚仗的,又不是平时所蓄养的。并且为清廉正直的人受到奸佞权臣的排挤而悲哀。于是他便总结历史上的存亡兴替,写下《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等56篇文章,总计10万多字,阐述他上面的那些观点。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国割让土地给秦国,并献出国君的印玺,请求臣服秦国,为秦国的附庸,并派遣韩非为使者,到秦国问候。韩非的才名秦王素有耳闻,就想见一见他。

韩非上书劝说秦王:“如今秦王辖数千里国土,军队号称百万,号令统一,赏罚分明,天下没有比得上的。我冒死请求觐见大王,是为了把破除六国合纵的策略进献给大王。

“大王要是能听从我的主张,一举之下,假如未能破除六国的联盟,赵国没有攻下,韩国没有灭亡,楚、魏不来臣服,齐、燕不来依附,秦国不能称霸列国,四邻的诸侯不来朝拜,大王可以立刻把我杀了,并在秦国示众,以儆效尤。”

秦王听了很高兴,但暂时并未直接任用他。

李斯和韩非同是荀子门下,早就嫉妒韩非的才华,此时就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当今我们要吞并各国国土,韩非终究会为韩国打算,不为秦国谋划,这是人之常情。

“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又留他性命,让他以后回到韩国,这是在养虎为患啊!不如想个办法把他杀了。”

秦王觉得有道理,就叫狱吏逮捕韩非问罪。

李斯命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早点自杀。韩非想向秦王申述,却又见不到秦王。后来秦王后悔,派人去赦免韩非,韩非已经毒发身亡了。

荆轲刺秦王

以前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国为质,秦王对他礼数不周,太子丹生气,就逃回了燕国。

太子丹对秦王怨恨在心,想要报复,就向太子傅鞠武询问计策。鞠武建议西面与韩、赵、魏结盟,南面联合齐、楚,北面结交匈奴,之后再伺机打击秦国。太子丹说:“您的计策,需要的时间太久了,令人心中烦闷,我恐怕等不及。”

荆轲

过了不久,获罪出逃的秦国将军樊於期逃到了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并给他安排住处。鞠武为此劝谏太子丹,不能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为了结交一人而得罪秦国,太子丹不听。

太子丹听说卫人荆轲是一个人才,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言辞谦卑地请求拜见。见面后,太子丹对荆轲说:“韩王已经成了秦国的阶下囚,如今它们又兴兵往南攻打楚国,往北逼近赵国。如果赵国不能抵挡秦军,秦国的铁蹄很快就会踏入燕国。燕国弱小,屡次被战争消耗,哪里能够抵挡秦军!而各诸侯国都向秦国屈服,不敢抵抗。

“以我个人的愚计,假如能有一位仗义勇士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乘机劫持秦王,逼秦王把侵占的土地归还各诸侯国,就像齐桓公当年被曹沫劫持,被迫归还鲁国的失地一样。若能那样,就皆大欢喜。否则,就把秦王刺杀了。

“秦国的大将都领兵在外,恰好国内又有变故发生,君臣之间就会互相猜疑;乘这个机会,各诸侯结成抗秦联盟,必定能把秦军打败。希望您多加考虑这事!”

荆轲答应了他。

太子丹就安排荆轲住进上房,自己每天都去探望。只要是荆轲提出来的,他都竭尽所能去办。

等到王翦攻灭赵国,太子丹惶恐不安,就想让荆轲立刻动身。荆轲说:“我如今就算去了,没有能够取信于人的东西,也不能够接近秦王。如果能够得到樊於期的头颅,再加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秦王必然迫不及待地接见我,我才有机会报答太子。”

太子丹说:“樊将军遭遇祸事,走投无路,我不忍心杀他。”

荆轲于是私下见樊於期,说:“秦王对待将军您,可以说仇深似海,您的骨肉亲族都惨遭屠戮!现在听说又以黄金千金、封地万户来购求您的头颅,您将如何对待此事呢?”

樊於期神情黯然悲戚地说:“有什么办法吗?”

荆轲说:“我冒昧地借您项上头颅一用,用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接见我,我左手拉住他的袖子,右手拿刀捅他的胸口,那样一来,不但您的大仇报了,燕国也能一雪前耻。”

樊於期说:“没想到我的项上之物还能有几分除秦功劳,我死也心甘了!”于是自杀而死。

太子丹听说后,跑去伏尸痛哭,但人已经死了,也没有办法,就命人将樊於期的人头装进盒里。

太子丹事先已经求得天下少有的锋利匕首,命人在匕首上淬了剧毒,用人做试验,只要沾上一丝血液,没有不立刻死去的。然后收拾齐备命荆轲即刻上路,又派燕国勇士秦舞阳做他的副手,以使者的身份进入秦国。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到达咸阳,通过秦王的宠臣蒙嘉,言辞谦卑地请求秦王召见。秦王非常高兴,穿上朝服,安排九宾礼仪,召集群臣,正式接见荆轲。

荆轲上前把地图卷轴给秦王,并为他打开图卷。图卷完全展开的时候,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拉住秦王的袖子,拿起匕首刺他。匕首还没刺到,秦王早已惊慌离开座位,拉断了袖子。荆轲立刻去追秦王,仓皇之下,秦王也不能拔剑出鞘,只好绕着柱子躲闪。

这时群臣都惊呆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导致大家都惊慌失措了。而且秦国法律规定,臣子在大殿之上不准携带任何兵器,群臣只得赤手空拳扑向荆轲,并且喊:“大王背剑!”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才拔剑出鞘来砍荆轲,荆轲左腿被砍掉了。

荆轲残废,就拿匕首狠命扔向秦王,但被铜柱挡住。荆轲自知行刺失败,就骂道:“这件事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想劫持活的,逼迫秦王签订归还土地的契约给太子啊!”结果,荆轲被分尸示众。

秦王为此勃然大怒,向赵国增派军队,各部队合兵一处,由王翦率领进攻燕国。秦军与燕军和代王的军队在易水以西大战,燕、代联军惨败。

王翦用兵

王贲率领秦国军队攻打楚国,占领了10多个城市。秦王问将军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你估计需要多少兵力?”

李信说:“20万足矣。”

秦王又问王翦。王翦说:“少于60万攻不下来。”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秦王说:“如此胆怯可不像王将军的作风啊,看来您真是老了!”就派李信、蒙恬率领20万军队攻打楚国。王翦便借称年老多病返回老家。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将王贲攻打魏国,引黄河大水漫灌大梁。三月,城墙崩塌,魏王魏假投降。魏王被杀,魏国灭亡。

李信、蒙恬分别率军进攻平舆、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攻打鄢、郢,攻了下来。于是带兵向西,计划与蒙恬部队会师于城父。

楚军趁机在秦军后面围追、骚扰,三天三夜没停息,把李信的军队打得大败,攻入两个营垒,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率残兵败逃回秦国。

秦王听到这个惨败的消息,大怒,亲自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我没有采纳将军的计谋,李信果然让秦军蒙受耻辱。将军即便有病在身,对国家荣辱兴亡就不管不顾了吗?”

王翦推辞道:“老臣年迈多病,带不了兵了。”

秦王说:“不要再说了!”

王翦说:“如果您一定要老臣带兵,非60万人不可。”

秦王说:“就听你的。”于是王翦率领60万军队去攻打楚国,秦王亲自在灞上为他送别。

临行之前,王翦请求秦王赐给他许多好的田地、房屋。

秦王说:“将军快出发吧,干吗急着讨要赏赐呢?”

王翦说:“当大王的将领,有再大功劳终究得不到封侯,趁大王对我还很信赖倚重,请求赐给田地、房屋,给子孙积累些祖产呀。”秦王大笑。

王翦走到武关,又连续数次派人向秦王讨要田产。有人说:“将军请求赏赐,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不是这样的。秦王为人暴戾而多疑。现在调尽秦国的武装部队专诚委托给我,我不多多请求赐给田地、住宅留做子孙产业,以表示自己坚定的态度,大王就会无端对我起疑了。”

王翦攻取陈邑,向南到达平舆。楚国听说秦国增派大军由王翦统率攻打楚国,就调集了国内全部的军队来全力抗击。

王翦一到达,就构筑坚固的工事,坚守不出,根本不理会楚军。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战。

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沐浴,准备女子美酒佳肴犒劳士兵,还亲自和士兵们一起吃饭。

过了好久,王翦派人去问:“军营中有什么活动吗?”

回报说:“士兵们在练习投石和跳越障碍。”

于是,王翦说:“将士们能够出关打仗了。”

秦军坚守不战,楚军无仗可打,便向东撤退,王翦出动军队追击他们,命令精锐的部队向前突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县以南的地方,杀掉了楚大将项燕。

楚军溃败逃跑,楚国很多城市相继失守。

公元前223年(即秦王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被俘,秦在楚地设立楚郡。

公元前222年(即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率领秦国大军,兴师攻打辽东,俘虏了燕王姬喜。

代王赵嘉同样被俘,代国灭亡。

王翦带兵南征、北讨,楚国长江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原来越国散居在各地的部落、遗民也相继归附,秦在那里设置了会稽郡。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上书说:“从前各诸侯相争,礼遇士人,招揽各国人才归附。现在天下平定,法令统一,百姓致力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士人应当致力于法令的研习。

“现在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法令,反而去深究古老的学说,用古代学问来批评当今社会,惑乱百姓,一起攻击法令教化。新的法令一经颁布,这些乱民就各自用自己的学说议论它,在家则心生非难,出门在街谈巷议,靠夸耀主上来获取名声,靠提出反击意见来彰显高明,带领群众制造诽谤舆论。这样的事若不加禁止,就会损伤君主的威信,臣僚中也会出现党派和党争。当然是禁好!

“我请求命令史官,烧掉秦国以外的史书。只要不是博士官所掌管,收缴民间私藏的儒家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由各郡守、郡尉集中焚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用古代的理论批评当今社会的,族诛;胆敢隐匿包庇罪行的官吏,与犯者同罪;命令下达30天,还敢私藏以上书籍的,在脸上刺字,罚去做苦工。医药、占卜、农业方面书籍保留。”秦始皇下令照办。

次年,侯生、卢生互相讥讽议论秦始皇,害怕罪责难免,于是逃走了。秦始皇知道以后,大发雷霆,说:“卢生这些人,我对他们那么尊重,赏赐也很丰厚,现在居然诽谤我!给我严加审问,还在咸阳的儒生,看看还有没有人妖言惑众扰乱百姓的。”于是让御史一一加以审讯。

儒生之间于是互相告发牵连,最后有460多名儒生获罪,都在咸阳被活埋,并通报天下,用以惩戒后人。

胡亥篡位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平原津时病倒了。始皇很厌恶谈论死,因此左右都对始皇死后的安排讳莫如深。等到病情更加严重时,秦始皇才命令中车府令、掌管符玺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回来治丧,到咸阳会合后安葬我。”诏书封好后暂由赵高保管,然后交给使者送出。

赵高李斯改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