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原来我们都错了
2259300000010

第10章 良药苦口利于病——拆人一台积怨生

与人打交道,难免会听到别人不懂装懂地谈论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你是大声说出以雄辩取胜呢,还是委婉迂回地指出问题?

有人说懦弱愚蠢的人才好激动和大吵大嚷,聪明能干的人什么时候都应保持自己的尊严。如何择取,明人自知。

卡尔是罗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经纪人。有一天晚上,他参加了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位先生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但卡尔知道那位先生错了,卡尔很肯定地知道那句话的出处不是《圣经》,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出优越感,卡尔很讨嫌地纠正那位先生。“什么?出自《圣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那位先生坐在卡尔的右首,卡尔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他左首,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他们俩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尔一下,然后说:“卡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卡尔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格蒙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卡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好为人师,跟他抬杠?应该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不好为人师,不跟他人抬杠,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这句话让卡尔终生铭记不忘。

好为人师,你可能真对了,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宁愿要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有一种心服口服的好感呢?

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争论中改变别人的主意,一切都是徒劳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低,因此人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对自我成长而言,孔子的这句话是相当有价值的。不过,“好为人师”却不是件好事。

这种人当中,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对别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

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犯了人际交往的忌讳——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要知道,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己坚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而去揭露他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自我受到了你的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总之,他是不太领情的。

所以倘若时机不当,良药苦口就未必利于病。

总而言之,人都有排他性,也有“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倔强心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去“拜人为师”求自己成长;除非他自己来“请教”你,但该说多少,还是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