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南崛起
22617800000028

第28章 姐妹兄弟(下)

哎,这就好嘛!

段同学看着他也笑了,觉得很是欣慰,你说你个小屁孩,在我面前装什么深沉?

小孩子嘛,就该阳光点,纯真点。

“今天晚上的菜,不知道合不合大家的胃口,但是,不能只吃肉啊!”他再一次看着两个弟弟强调。

段玉馨却看着那张桌子,“这是……”

“我叫他们打的,怎么样,不错吧?”段誉把上面的转盘转了转,“看,自己想吃什么,转一下就好,”

“一家人,还是一个锅里吃饭亲热,是吧,”——宫里的主流,也还是分餐制。

段玉馨眼睛亮了,“这个真不错!太……弟弟,能给我也打几张吗?”

“简单,我们已经张罗着在办个大点的作坊,你的嫁妆里要带几张,有什么要求,跟马平说就好,”

段玉馨又装着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你说什么呢?”

段同学这次却不是特别高兴,想到她那个已经定下来的驸马,那个驸马,怕是有些说道。

“太子哥哥,你竟然要办这样的作坊?”段正恒说:“堂堂太子……”

“太子怎么了?就不能做这些事?这只是为了赚钱吗,这是经济,经济之道你懂不懂?”

“就是只为了赚钱,那难道就不行?君子不言利,是吗?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么多偏见?”

“你日常的花销,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

“当然,我们是不能只想着光自己赚钱,我们要带着更多人赚钱,你想想,我们如果能带着全天下的人赚钱,让全天下人的日子都好起来,那难道不好?”

“可是,我们是皇家的王子,”段正恒兀自梗着脖子不服气的说。

“皇家?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可曾是皇家子弟?再说,皇家子弟又如何?所有的皇室宗亲,都能和你的日子一样好?”

“如果所有的皇室宗亲,都能靠自己过上他们现在的日子,你说,父皇会不会轻松很多?”

立国一百五十多年后,就和其它所有的朝代一样,大理国的宗室,那也是非常臃肿,别说信苴(即王爷)大把,就连那些“出家为僧”的前皇帝,都有好几位。

比如段同学那被自己舅舅高升泰赶下台的伯父段正明,退位后,不但在苍山上建了佛国寺,还经常用斗装着金银,现在经常带着几位年轻漂亮的妃子,满世界——主要也就是大理和宋朝游玩。

活的潇洒着呢。

这样的潇洒,可想而知,是需要用大把的金银来支撑,而这些花销,高泰明定然不会管,那只能是段誉的皇帝老子想办法。

而且必须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无论如何,大哥被人赶下台后,是他这个弟弟当上皇帝,不论他有没有些愧疚,为了不让人有话说,段正淳一定是宁愿大哥段正明在生活上,比自己还要好。

至于其它宗亲,虽有个远亲亲疏,但多少都得洒点,不然怕是又要闹内讧。

那么多宗室加起来,这银子就是个天文数字。

而今年,在这方面的花销尤其大,因为所有的宗室,都觉得是在段正淳当皇帝这事上出了大力气。

再说,段家人重新当了大理国的皇帝,怎么能不让他们这些宗室沾沾光……

“正恒,”段玉馨拉着弟弟的手:“太子说得对,”

其实她自己都并不是太赞同段誉的这些话,作为快出嫁的姑娘,她也系统的学习了很多,但学习的那些,主要是如何管家,而不是如何让家里变得更有钱。

她的夫家,定然无需为钱发愁。

但是细想想吧,太子这番话,也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父皇当然是不能带着大家赚钱,但如果父皇真能让天下百姓都有钱赚,让百姓们的日子都好起来,那绝对是最有为的皇帝。

只是,皇帝带人赚钱?

她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段同学要是知道,就会换个说法,比如,“让百姓共同富裕”。

“正恒,你不是作了一首诗吗?”她提点道。

包子脸又有了些劲头:“太子……”

段誉瞪了他一眼,他连忙改口,“大哥,”

“嗯,”段誉这才点头,指着桌上的水果,叫相对拘谨的段玉璇和段正坤兄弟俩吃。

他相信,他们俩的桌上,或者说眼前这四位姐妹兄弟的桌上,都绝不会是自己这样的水平。

大家庭里,这是免不了的,别说是皇宫里,就是平常家庭,哪怕是一母所生,孩子一多,彼此间的待遇,也一定会有差距。

段正恒见状,以为他对自己的诗词毫无兴趣,不由得又有些不爽,你就不相信我能写出好诗来?

他那小样子,段誉怎么会留意不到?“读啊,我等着呢!”

既然等着那还看都不看我?

段正恒清了一下嗓子,认认真真的吟道:“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说完,有些得意,又有些着紧的看着段誉,“这是我那天看到雨中的竹子时作的,”

“嗯,只要虚心好学,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不错!”段誉点了点头,心说,你要是敢作什么“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之类的诗,那我可能就不得不兴一兴文字狱,好好收拾你一番。

包子脸顿时又红起立,不过,这一次是激动的,是兴奋的。

他这首诗,得到了几个老师的一致称赞,因此,他原来做了了万一段誉要是说不好,就把老师的话搬过来反驳的准备,现在看来,这个准备是用不上,但刚好,还有另一个准备。

“太……大哥,不知你最近……”

这时段誉又说了,又是教导的架势:“正恒,正坤,对我们而言,诗词,还真是小道尔,”

“能写得出好诗,那当然好,但要是写不出,那也无需在这些事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我们不需要有才名,也不用求功名,多让一户百姓的日子好起来,比写出一首好诗,要更有意义,你们说呢?”

乖宝宝段正坤马上道,而且还是站起来说道:“大哥说的是!”

段正恒不得不也站起来——他不情不愿的样子,段誉看得很清楚,“是!”

“再说,以你们现在的年纪,从小就生活优渥,连穿衣吃饭这样的事,也都要人伺候,几乎就没经历过什么事,又哪能有多少发人深省,或能让人心头一震的感慨?”

“现在写的这些,多年以后再看,肯定会觉得,当年不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实际什么意义都没有,”

他看了大家一眼,继续说道:“但如果能把那些时间,用在民生上,到那时……”

这时,终于有人开口,“弟弟,”段玉馨叫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你写的新诗吗?”

他顿时有些小欣慰,还算是有人注意到了,遂非常云淡风轻,非常不在意的说:“前两天随手之作,和我以往的那些诗作一样,都寻常得很,”

“我是自知没有这方面的天份,所以早就在关注民生,正在张罗的家具作坊,还有其它的想法,正是我想做的尝试……”

“我觉得一点都不寻常,”段玉馨打断他的话,“快全读给我们听听,”

“是啊,我也想听,”段玉璇说。

段同学无奈的看着她们:“你们这些姑娘啊,就是喜欢这个,正恒,正坤,我们可不能这样,知道吗?”

“一个人,哪怕他能写一手好诗,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很有才能,”

“我们更应该关心其它的事,比如,今年雨水少,国中国百姓的收成,会有多大影响,城外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花销要多少,城内的四口之家,一年的花销,又在多少,他们今年会结余多少……”

“好啦好啦,”段玉馨跑到他旁边,“你要是想教训两个弟弟,以后有的是时间,那首诗,快给我念!”

段誉心说,这果然就和圣人说的一样,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不过是叫你们随便点,你就迅速的随便成这个样子。

“好吧好吧,免得你一直闹,”段同学于是非常随意的念出了他“第一首”非常知名的诗作:“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但是,应该是几十或者更多年后才会出生的辛弃疾小盆友啊,你放心,你的一生,一定不会像原本那样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你将来一定会出生在一个太平盛世里,一生平安喜乐,美满幸福。

这,就权当是我现在以及将来,可能会“借用”你诗词的报酬。

“是采桑子,”段玉馨把词牌名说了出来,一边不停的念叨着:“……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段誉看了下,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此时都和她并没有什么两样,都在反复念着。

包子脸虽然是低着头,但只从他不停的动的两颊,就看得出来,他也是这样。

怎么样,可还服气?

“好,我们再说正事,正恒,正坤,你们可清楚农时?可知道何时插秧又何时收割?可清楚现在有什么应季的菜蔬瓜果?”

“虽然我们自生出来就锦衣玉食,但作为皇家子弟,这些常识,还是要清楚,”

“也不是用来背给父皇或老师听,而是要真真切切的记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