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22645300000020

第20章 孟浩然

孟浩然(约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至四十岁进京应考,名落孙山。但因在太学作诗,名声大噪。之后云游吴越之地,饱览名山大川。他性格孤傲,常以作诗自得其乐。襄州刺史韩朝宗曾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他因与拜访之人饮酒交谈甚是开心,竟然未出席刺史的宴请。其后他被荆州长史张九龄召为幕僚,但时日不长便返回家乡。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曾拜访孟浩然,是时浩然病疹发背就要痊愈,但因与友人饮酒无度,食鲜疾发而病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1]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3],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1]涵虚:包括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2]太清:天空。

[3]云梦泽: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合称“云梦泽”。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

【译文】

八月湖水上涨与岸齐平,空明清澈蓝天碧水难分。云梦泽上雾气弥漫蒸腾,波涛澎湃摇撼岳阳古城。想要渡江可惜没有船只,闲居隐卧有愧英明朝廷。坐看江上垂竿钓鱼的人,自己是空有羡慕的心情。

【鉴赏】

此诗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就是为向居高位者自荐以求官职所作的诗。张丞相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游至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时任丞相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为了保持身份,诗人将诗写得十分委婉,极力泯灭干谒的痕迹。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以此暗颂当朝政治清明的风气。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汽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波撼”二字形容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诗人巧妙地将洞庭湖描写得壮观而有力。

后四句旨在表达诗人本人的政治热情和希望。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愁没有人引荐。希望对方帮助自己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全诗气势雄浑,场面宏大,感情表达委婉而有力,实为佳作。

春晓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睡得格外甜美,连天已大亮都没觉察到,醒来的时候听见四周的鸟叫声。依稀记得昨晚好像听见了风雨声,院子里肯定又是落花满地。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前两句写春季的早上诗人一觉醒来,听见窗外鸟儿的鸣叫,表现出诗人对春季清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的喜爱,同时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晨图。

后两句写对昨夜的回忆和今晨的所见:整夜的风雨,早上虽然已经放晴,但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在风雨中了。感情由欣喜转为怜惜,可见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因喜爱之深生出怜惜之情。诗人对内心感情变化的表达委婉含蓄,然而意蕴无穷。

整首诗浅显易懂,质朴隽永。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言浅意深。读起来清新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实为佳作。

夏日南亭怀辛大

【原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夕阳突然之间滑落西山,东边池角明月缓缓东上。披着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如此幽静舒适。清风习习送来荷花馨香,竹叶青青滴落晶莹露珠。真想取来鸣琴弹奏一曲,遗憾眼前竟无知音欣赏。有此良宵难免感怀故人,怕只能在梦中才得相逢。

【鉴赏】

孟浩然善于捕捉日常乡村景物的特点,能将其写出一番别样的闲适自得的情趣。这首诗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写出了夏夜水亭纳凉的闲逸和对友人的怀念。

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只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不但传达了夕阳西下、素月东升所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突出了一种心理上的快慰。

三、四两句写沐后乘凉的情景,表现身心两方面的快感。诗人沐浴后“散发”而不梳,洞开亭户,倚窗而卧,纳凉赏月,闲情适意。

接着,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香气清淡入微,随风潜至;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滴水可闻,芳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七、八两句由写景转而怀人,过渡自然。“竹露滴清响”,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便“欲取鸣琴弹”。谁知诗人却由“鸣琴”联想到了“知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因而自然而然地从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为下文做了铺垫。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友人却不得见,只能梦中相会。

全诗对各种感觉的描写细腻入微,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为纳凉闲情表达之名句。

与诸子登岘山[1]

【原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2]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3]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

[1]岘山:位于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南,又名岘首山。

[2]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3]羊公碑:晋人羊祜之碑。

【译文】

人间之事有兴有衰,日往月来从古到今。江山遗留名胜古迹,我们今天又来登临。水落江浅露出鱼梁,秋来天寒梦泽更深。羊公遗碑至今尚在,读罢碑文泪湿衣襟。

【鉴赏】

此诗为怀古伤今的佳作。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守荆襄时,常于此把酒咏诗。有一次,他对同游者感叹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以纪念羊祜生前为此地所作的贡献。诗人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变迁,小至一家兴衰,人们的痛苦离合,爱恨情仇,世事是在不断变化的,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光阴易逝,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看似毫无缘由,实为引出诗人的浩瀚心事。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照应“古”字,“我辈复登临”对应“今”字。诗人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山望远。

颈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水落”后鱼梁洲渐渐露出水面,故以此形容。“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诗人登山远眺,所见是水浅石出,荒凉无物,一片萧条景象。诗人提炼出最富有代表性的景物,不仅点明当时是严冬季节,又暗示了诗人心情的伤感。

尾联一个“尚”字,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思想。羊祜所在的时代已是四百余年以前了,他因为政绩突出,得到百姓爱戴,更有人为其树碑立传;而诗人此时是布衣,难以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死后更不眠湮没于历史之中,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岁暮归南山

【原文】

北阙[1]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2]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1]北阙:指帝宫,据《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

[2]青阳:指春天。

【译文】

不要再给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鉴赏】

诗人四十岁时入长安,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而事与愿违。虽因太学赋诗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赞赏,可考试却名落孙山。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感伤、愁闷和寂寞。有关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当时孟浩然曾在王维处做客,恰遇唐明皇前来,孟藏在床下,王以实情相告,明皇命孟出来,并请他当场诵诗。孟浩然所诵即《岁暮归南山》。明皇听后说“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归襄阳。

首联是诗人的自伤之词。“北阙休上书”是反语,而“南山归敝庐”更非出于自愿,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颔联是诗人在委婉地表明自己不被赏识的苦楚心境。“不才明主弃”是诗人矛盾心情的写照。诗人自认为才学不凡,“不才”虽是谦词,却也有不被人识的无奈。“明主”本是对帝王的赞颂之词,但此处也含有诗人哀怨的心情。“多病故人疏”,看似自怨疾病缠身,实则慨叹“故人”引荐不力,幽怨之情跃然纸上。

颈联中“催”、“逼”二字用得精彩,精准地描绘出诗人慨叹逝去的年华,如今急切想要功成名就的心情。

尾联以景写情,寓情于景,意蕴深远。

整首诗语言精彩,层次分明,深沉地描绘出诗人幽怨、沉重的心情。

宿建德江

【原文】

移舟泊烟渚[1],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1]烟渚:雾气弥漫的沙洲。

【译文】

停船夜宿江烟笼罩的小洲旁,烟波弥漫的暮色让我增添几分乡愁。大地辽阔天空高远,远处的天空掩映在树下,江水清澈见底,月亮也仿佛离我更近了。

【鉴赏】

这是一首刻画江中夜晚的秋色,抒写离家在外、思乡之情的诗。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浑然天成。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船靠岸的意思;“泊”表明诗人于此停船宿夜。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不仅点题,也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承接上文,正因日暮,才需停船留宿,也正因如此,才有江面烟雾缭绕的暮色。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安睡整晚以缓解旅途劳顿,可眼见鸟儿归于山林、牛羊归于山下,自己却露宿在外,不禁产生游子的思乡之情。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先写日暮时分的苍茫大地无边无际,仿佛天地都连接在一起,遥远的天边竟比眼前的树木还要低。后写夜已降临,高远的明月映在水中,似乎与人也是很亲近了。呼应前文的“愁”,以秋色带出寂寞的内心情感,面对寒秋,只能以月影为伴,孤寂之感顿出。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诗人曾经多年饱读诗书,带着满腔抱负奔赴京城。而如今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游历于吴越之地。此刻,他独自夜宿江边,眼前尽是荒凉、凄冷的景色,唯有月影为伴,那羁旅的惆怅、思乡的苦楚、仕途的坎坷……不禁愁绪满怀,凄楚之情涌上心头。

宿桐庐江[1]寄广陵旧游

【原文】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2]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3]。

【注释】

[1]桐庐江: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的部分。

[2]维扬:即扬州。

[3]海西头:扬州近海处,故曰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暗静听猿声悲愁,江水在黑夜里湍急奔流。两岸树叶在秋风中呜咽,明月映照江上一叶孤舟。建德不是我的家乡故土,想起旧友深深怀念扬州。还是将我两行怀乡热泪,寄给海西边遥远的朋友。

【鉴赏】

这首旅中寄友诗,作于离开长安东游之时。这是诗人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的友人之作。诗文通过对江上景致和旅途愁思的描写,表明了异乡再好也不如故土之意味,忙碌奔波却不得志之苦涩意味跃然纸上。

首联写景,情于景中现。首句写日暮、深山、猿啼。诗人侧耳倾听,孤寂寥落之情显露出来。沧江夜流,本就不平静,而这种不平静的情绪,再加上一个“急”字,简直就要激荡起来了,似乎无法控制,内心的孤独与不平静得以尽显。

颔联继续写景,语气趋向自然平缓,但内心的孤独感和不平静仍藏在心底。“风鸣”说明晚风不是轻拂而是吹得树叶发出悲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月光所照,唯一叶孤舟,那种孤独感被触动得更加厉害了。

颈联告诉读者此种孤独感和不平静来自何处。正如诗人诉说的,异乡景色再美,也不是自己的故乡,那种异乡独处的惆怅挥之不去;自己也愈发怀念扬州的故友了。

尾联仍是言情,情深意切。这种感怀故乡思念友人之情,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让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的奔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入大海,传递给在大海那头的扬州友人。

全诗弥漫悲凉的情绪,将诗人求仕无门后的愤愤不平和难觅知音的孤寂之感展现得酣畅淋漓。全诗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感人至深。

夜归鹿门歌

【原文】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1]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2]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释】

[1]渔梁:襄阳东面、鹿门附近。

[2]庞公:指庞德公,汉末著名隐士。

【译文】

山寺里鸣钟敲响,天已渐渐昏暗,渔梁渡口上人们争相渡河,喧嚣不堪。行人顺着沙岸走向江村,我乘着小舟回到鹿门。鹿门山的月光清晰地照出了朦胧的树影,未曾察觉已到了庞公隐居之处。岩穴的山门外和松间小路上寂静无人,只有我一人独自来往。

【鉴赏】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郊的岘山附近,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征而举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遍游吴、越数年后还乡,一心追随庞德公的行迹,在鹿门山寻得一住处,故而题曰“夜归鹿门”,旨在表明这首诗是在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首联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景。这悠扬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显出山寺之静和世俗之喧嚣,两相对照,唤起联想。

颔联写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现隐逸之趣,悠然自得。

颈联写夜登鹿门山山路,于庞德公隐居之处,体会到隐逸之妙。月光洒射给山树带来朦胧的美感,令人陶醉,似乎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归隐之地。

尾联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是庞德公和诗人的结合,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隐逸之趣和真谛所在,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却也有别样情趣。

此诗虽歌咏了诗人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却也透显出他仍不能忘却尘世喧嚣的真实心境,表明他的隐居实属被动无奈之举。感情的抒发真挚平淡,却尤见其美。

秋登兰山寄张五

【原文】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起伏飘荡的白云,我这隐者独自体味愉悦之情。我努力登上高山因为要眺望,心早就追随鸿雁飞向了远方。忧愁的情绪总是在薄暮涌起,兴致却总在那清秋忽然到来。在山上常常看到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暂时休息。远看天边的树林就仿佛荠菜,俯看江畔的沙洲恰似那弯弯的月亮。何时你能带酒来此与我相会,重阳佳节我们畅饮一醉方休。

【鉴赏】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岘山以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登上岘山对面的万山遥望张五,并写诗寄情。这首临秋登高远眺、怀念友人的诗写出了秀美的景色,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不愧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前两句,点出隐居自悦之情。三、四两句进入正题。为寄托思念,故而登山远望友人张五,却不得见友,只见南飞的北雁。诗人的心随鸿雁而去,情景浑然一体。

五、六两句将愁怪于本不相干的清秋,耐人寻味。雁去黄昏近,淡淡的哀愁由心头泛起,都归因于这清秋山色。

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脚之人,看到那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三五成群地归来,坐在渡头的沙滩上歇脚,闲逸之情顿出。

九、十两句写远景所见。眺望开来,天边的树看上去活像是荠菜,而那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最后两句呼应开头,既点题之“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写出了自己的希冀。

诗人登高以怀友,望飞雁而寂寥,临薄暮而愈发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细细品尝,耐人寻味。

宿业师[1]山房待丁大[2]不至

【原文】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3]栖初定。之子[4]期宿来,孤琴候萝径[5]。

【注释】

[1]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

[2]丁大:丁凤。

[3]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4]之子:这个人。

[5]萝径:藤萝悬垂的小路。

【译文】

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岭,重重山谷瞬间陷入昏暗。月照松林更感夜晚清凉,风声泉声齐鸣清晰异常。山中樵夫大多下山回家,迷雾中归鸟也回巢休憩。丁大说好今晚来寺过夜,我独自抱琴在山路边等他。

【鉴赏】

“遇景入咏,不拘奇挟异”,是孟浩然诗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本诗中表现得甚为突出。本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等待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极其普通的情景却被诗人挥洒自如,描述得动人心弦。他将薄暮中的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

诗的前六句是夜景的描绘。西下的夕阳,忽然昏暝的群山弥漫着浓郁的烟色。清凉的夜月洒落下来,将凉意传遍全身。淙淙泉水,随凉风吹送,更添凉意。樵人尽归,飞鸟返林。

后两句写诗人等待友人来宿,而友人未至。久等不至,于是诗人望着藤萝悬垂的小路抱琴独自伫立,耐心等待。诗人不焦虑也不抱怨,彰显了风度,也从侧面表露了闲适的心境和对友人的信任。

全诗景物描写十分幽清,将山间夜色的特点充分展现。语言含蓄婉约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名句。

访袁拾遗[1]不遇

【原文】

洛阳访才子,江岭[2]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释】

[1]拾遗:古代的官职名。

[2]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指大庾岭,过此即岭南地区,是唐代罪人的流放地。

【译文】

我赴洛阳拜访才子袁拾遗,得知他获罪已被流放至江岭。传闻那里梅花开得极早,可又怎能与洛阳的春色相媲美呢!

【鉴赏】

诗人北上洛阳拜访好友袁拾遗,却得知他因罪被免官流放到江岭的消息,不禁感到失意和惋惜,于是作了这首诗寄给他。其中涵盖了错杂的情绪,不平和伤感尽在其中。这是一首含蓄而凝练的诗,感情深沉却不外露。

前两句完全点出主题。“洛阳”指出地点,“才子”即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指“不遇”,已作“流人”。“江岭”对“洛阳”,“才子”对“流人”,对仗工整。“才子”难得,本应重用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以强烈的对比表现心中的愤恨不满。

后两句寓情于景,写得自然洒脱。大庾岭古时多梅,因气温适宜,花开甚早。早开的梅花,特别引人喜爱。可是流放岭外,又怎及得在北地故乡呢?感叹惋惜之意不言自明。短短的十个字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沉思念之情。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铺直叙,借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更见感情的深挚。

诗人用两个对比贯彻全诗。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平淡的话语使得诗人的真意更加明确,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不愧为绝句中的佳作。

过故人庄

【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好朋友备办了丰盛饭菜,邀请我来到他郊外农家。近看层层绿树村边环绕,远望巍巍青山城外横斜。开窗面对着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谈论农事桑麻。待到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再来相聚饮酒欣赏菊花。

【鉴赏】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描绘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与老朋友的情谊。诗人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朴素自然。故人以“鸡黍”设宴,虽看似简单,但却有浓浓的田园风格。而在这样轻松随意的环境下,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上句漫收近景,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写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诗人与读者顾盼之间,便有了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安静恬淡的村庄幽静而有生气。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开窗畅饮,“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看似随意,但上面两句中描写的村庄美丽的景色在开窗之间就映入了户内,有了轩窗前的一片大谷场和菜圃,在绿荫环抱之中,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依依不舍之间更是与主人约定,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将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宴饮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自然,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在这幅朴实的田园风景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十分和谐。孟浩然把艺术美深深地融进整个诗歌创作之中,显得浑然天成。既不追求新奇,也不过多讲求表现手法,更不会依靠一两个精心推敲出来的语句来支撑全诗,这恰恰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读者会感受到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和诗人笔下的朴实农家田园竟是如此和谐统一,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亲切自然却绝不浅陋枯燥。

渡浙江问舟中人

【原文】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译文】

钱塘江江潮褪去后平静无波,和你同乘一叶扁舟漂泊在江面之上。不断地抬头遥望天际,不知哪座青山才是我将去的越中。

【鉴赏】

孟浩然擅长五言,风格浑融冲淡。但诗人一旦将他特有的冲淡风格运用在七绝之上,就会“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该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诗人一生仕途并不如意,四十岁方入京求仕,不第后有吴越之游,开元十三年(725)秋自洛首途,沿汴河南下,沿广陵渡江到杭州。于浙江绍兴横渡之时作此诗。

诗人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便急切地登舟续行。

该诗首句直述此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看似平淡常语,然而细味,节奏短促有力,将诗人受潮阻留之后重新登途的惬意心情刻画得十分贴切。

第二句描述登船后的情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同坐一叶“扁舟”,虽然此前未曾谋面,却在今天走到同一条船上来,一种亲近之感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显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那种淳朴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

三、四句续写舟行。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歌颂过遍是名山大川的越中。隐约中望见彼岸一带的青山,诗人便不禁引颈翘首望天:那儿是不是越中——我神往已久的地方?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而越中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神情中绝妙传出。“何处青山是越中”既是“问舟中人”,也是全诗的结句。用问句作结尾,语意亲切,很容易拉近诗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令读者心神荡漾,使意境倍显高远。

该诗运用了口语,以及叙事、写景、抒情等多种朴素的叙写笔调,但表达出的意境却是浑厚、高远、完整、丰满的。苏轼曾言“寄至味于淡泊”,这可以算作是对该诗的最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