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全解
22648800000013

第13章 圣人为腹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1];五音令人耳聋[2];五味令人口爽[3];驰骋畋猎[4],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6]。故去彼取此[7]。

【注释】

[1]五色:指青、红、黄、白、黑这五种颜色,代指颜色的缤纷多样。目盲:指眼花,并非完全看不见的意思;下句的“耳聋”与此相类。

[2]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乐音。

[3]五味:指苦、甜、酸、咸、辣这五种味道。爽:与当今习用的含义不同,这里指麻木的意思。

[4]驰骋:纵马疾驰。畋猎:打猎。

[5]行妨:指一切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这里尤指偷窃、抢掠等行为。

[6]为:追求。腹:这里为饱腹之义,代指内在的满足。目:这里为悦目之义,代指外在的追求。

[7]去:舍去。彼:即“为目”。取:留取。此:即“为腹”。

【今译】

缤纷多彩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动听的声音使人听觉迟钝;多种可口的滋味令人口感麻木;纵马打猎,令人心发狂;稀有的物品,令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炫目。所以舍去外在的诱惑,而只留取内在的满足。

【解析】

美色妙音,迷人心智

这一章,老子先说出了五个排比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五个句子,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三句说的是人的感官,第四句就深入到了人的心理,而最后一句更进一步地提到人的行为。“五色”、“五音”、“五味”也是几个这样的词。“五色”,指的是青、红、黄、白、黑这五种颜色;“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乐音;“五味”,指的是苦、甜、酸、咸、辣这五种味道。其实,也可以不必这样拘谨地来理解,“五色”、“五音”和“五味”可以看作是泛指一切色彩、音乐和味道,尤其指悦目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和可口的味道。

我们或许会认为,在生活中拥有这么丰富的色彩、音乐和味道是一种很享受的事情,然而,老子是怎样看待这些的呢?他说:缤纷多彩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动听的声音使人听觉迟钝;多种鲜美的滋味令人口感麻木。表面上看来,似乎这话说得很没道理,人们都为生活的单调而苦恼,哪还会因为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不高兴呢?可是只要我们深入一些去想,就会发现老子所讲述的道理是非常实在的,因为过分地陶醉于声色之中的确是有伤于健康的。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事实,古代与现代相比,生产力可谓十分低下,能够将肚子吃饱就很不错了,至于美味,往往都是奢求。但这只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的,至于那些达官贵人,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在古代,权力最大、财富最多的莫过于皇族,不是有这么句话吗,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整个天下都为帝王一人一家所有,这就是所谓的“家天下”。天子拥有着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大财富,生活可以说是最为优渥的了,声色之想、口腹之欲的满足当然不在话下,然而查一查历史就会发现,古来君王大多寿命都不是很长,排除遭受谋害的那一部分,单就那些寿终正寝的君主来说,平均寿命也是很短的。

诚然,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远没有现代人的高,但是,古代人寿命低的基本原因就是生活条件的恶劣,想一想,如果连吃饱穿暖都很成问题,又哪里谈得上养生健体呢?至于缺医少药,更是极为常见的事情。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并不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即使说古代的医疗技术还不够发达,但至少在当时,帝王所能享有的应当是最佳的医疗条件。如此说来,帝王们的寿命应当是比较可观的,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中国两千多年间所产生的几百个皇帝中,活到了七十岁以上的帝王只有十人左右。

其实,古代高寿的人并非罕见,比如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活了102岁。而先秦时期的几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等人每一位都活到了七八十岁,只有韩非子,仅活了五十几岁,但他是被害而死的,并非自然死亡。

这说明了,只要保养得宜,即使在古代,一个人也完全可以高寿。而享有高寿条件的历代皇族的寿命却很令人们失望。就拿最近的清朝来说,虽然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乾隆,但是短命的皇帝也没有少出,顺治帝活了24岁,咸丰帝活了31岁,同治帝活了19岁,光绪帝活了38岁,如果不计清朝灭亡时只有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那么在有清一朝的11个皇帝中,就有四人在40岁之前就死掉了。再看一看最高寿的乾隆皇帝的儿子们,乾隆帝共有17个儿子,在这17人中,有7人还不到10岁就夭折了,长到成年的10个人中还有四人只活了二十几岁,寿命在30岁以上的仅有6人,而活到了七八十岁的仅有两人。乾隆时代是清王朝的鼎盛时代,在历史上以盛世著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就是在乾隆时期奠定下的,当时可以说是一片四海升平的景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皇家自然更是富不可言,精神上的忧虑也很少,因为不必像王朝初创之时那样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也不必像动荡的末代之时那样为自家的江山如何保住而苦苦忧愁。那么,这些贵为金枝玉叶的皇子们却如此短命,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除了部分政治斗争中的人为因素外,恐怕就出在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的道理上。

老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物质财富还相当贫瘠的时代,但是他已指出了过当的享受所给人带来的危害。近年,有一种“富贵病”的提法,所谓“富贵病”,指的就是由于饮食营养过剩以及运动减少等因素而导致的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病症,因为这些病症高发于生活条件较为富裕的地区,所以称之为“富贵病”。几十年前,很多中国人还因为吃穿而愁虑,现如今却已步入了初步富裕的小康社会,而与此同时,富贵病的多发也显示出一种令人堪忧的迹象。据统计,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一亿六千万到两亿,脂肪肝患者一亿三千万,糖尿病患者五千万到七千万……并且,染患这些疾病的人数还在日益增加。另外,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和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这正体现了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这句话。还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疾病诱因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这种污染和破坏在很多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的贪欲而引起的。这些都说明,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高昂的代价。

【为人之道】

狄德罗的袍子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狄德罗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题目叫做《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好朋友送给他一件睡袍,这件睡袍的质地和做工都非常精良,这令狄德罗感到十分的欢喜,当晚睡觉的时候就将它穿在了身上。可是这件华美的睡袍刚一穿上身,狄德罗就发现了问题,什么问题呢?不是袍子本身的问题,而是狄德罗感觉到,与这件高贵的睡袍比起来,自己的被子实在是太破旧了,袍子和被子放到一起,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于是,第二天一早,狄德罗就去买了一套新的被子回来。当他满心欢喜地换掉自己的旧被子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这次又是什么问题呢?原来啊,狄德罗把旧被子一挪开,就露出了已经用了很多年的床,不仅被子旧,床也很旧了,此前旧被子和旧床一起用,没觉得什么,现在被子换了新的,床的破旧就给突显了出来,以新配旧,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狄德罗干脆把床也换成新的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就此而止,新床一进来,桌子、椅子、柜子什么的,就都显得旧了,狄德罗索性就将所有的家具都换成了新的,然后又将墙壁、地面、天花板、窗户、门,等等又都重新装修了一番。工程告竣之后,整个屋子焕然一新了,除了他这个人是旧的之外,就再找不出其他什么是旧的了。生活用品和居所虽然全都变成新的了,但狄德罗也因此花费了一大笔钱,为了和那件华贵的睡袍相匹配,狄德罗更换的用品也全都是同样高档的,花费了无数精力。为此,狄德罗深有感触,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并且指出了这样一种情形:人们在单一地拥有了某件特别的新物品之后,总是会想办法配置更多新物品与之相协调,从而完全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生活处境。这一结论后来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狄德罗效应”,又称“配套效应”。

与“狄德罗效应”相仿,还有一个“鸟笼定律”,就是说一个人原本并不养鸟,可是当有人送给他一个鸟笼之后,他就一定会养起鸟来,尽管他自己也许并不喜欢养鸟。因为如果他把一个空鸟笼挂在屋里,别人见了就会问他为什么里面没有鸟,那么他就要频繁地向人解释,而这会令他感到厌倦,索性就养了一只或两只鸟在里面,也就免却了别人的烦问,从而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轻松感。这一定律表明,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并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的自己原本并不需要的物品。

其实,狄德罗的发现以及“鸟笼定律”的提法并不新鲜,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已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了,这个人就是商朝纣王的叔父箕子。一天,箕子到纣王这里来汇报工作,偶然见到纣王的生活有了一点小的变化,这个细节在别人看来,也许会毫不经意地就滑过去了,可是箕子的见识却非同一般,他见此情景之后,真可谓诚惶诚恐,大惊失色。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节令箕子如此惊怖呢?表面看起来,完全没什么大不了的,箕子所见到的啊,就是纣王用餐之时的筷子换成了象牙的。大家都知道,象牙筷子是很奢华的,但是纣王身为天下之君,用一双象牙筷子不是太正常不过了吗,哪个帝王不是披金戴玉的啊,箕子又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原因就在于,纣王早年的生活是很朴素的。在人们的习惯和印象里,帝王们一个个挥金如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历史上,也有个别帝王很具有朴素精神,比如说开启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就是一个相当俭朴的皇帝,在生活方面甚至不比普通百姓优越多少,可谓是粗衣疏食,在建造自己陵墓的时候连金属都不要用,而只用材料遍地可取的砖瓦即可;再如清朝的道光皇帝,也是节俭得出了名的,穿的衣服是补了又补,简直可以叫他“花子皇帝”了。而纣王呢,一提起他来,人们都会想到“灌酒为池”、“悬肉为林”,想到炮烙之刑,想到豪贵的鹿台,想到他的昏庸和残暴,但是就史实而言,这只是后期的纣王,前期的纣王恰恰相反,是一个积极有为的好君主,而且在生活上也保持着朴素的作风,只不过,纣王没有能够善始善终,没有将这种良好的作风保持到他执政的最后。而这种转变,就从这双小小的象牙筷子上体现出来。箕子为什么对纣王改用象牙筷子感到如此惊心呢?也就是因为他意识到,这双象牙筷子会起到“狄德罗的袍子”一般的效应,这就叫做见微知著。果不其然,自此而后,纣王的生活就变得日益奢侈起来,真是欲尽天下之财以供一己之用而仍嫌之不足。虽然箕子、比干等忠臣屡次苦苦地劝谏,但是奢欲之心已经膨胀起来的纣王哪里听得进去这种逆耳的忠言呢?结果,一批赤胆忠臣相继被流放、囚禁或杀害,而纣王也最终成为了一代亡国之君。